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03

散文:为了那七碟子八碗(王亚凤)-爱长安 六月的海口,天够蓝云够白,海风够味儿,阳光够劲儿蛋刀门! 我在海口的骄阳下狼奔豕突,为了寻找??


散文:为了那七碟子八碗(王亚凤)-爱长安



六月的海口,天够蓝云够白,海风够味儿,阳光够劲儿蛋刀门!
我在海口的骄阳下狼奔豕突,为了寻找朋友推荐的美食“十八碗”。按道理“十八碗”的分店不少北京顽主吧,我找的这个出租车司机却没比我这个外地人加路痴强多少,大致方位丢下我后扬长而去。
可怜的吃货打开手机地图寻寻觅觅,抓一辆共享单车来疯狂脚蹬,终于在“藕花深处”觅得一处,店小二殷勤递上菜单,我举手机狂拍一气,却等不及上菜,要赶飞机去了!
回到西安,抚摸着被晒伤的通红的肌肤,痛啊!痛定思痛,这到底,为了什么?听我咬牙切齿地告诉你——为了思慕,咱们老陕那一口,七碟子八碗!

鄙人生于七十年代,没尝过六十年代的饿,却赶上饥馑年后的馋。在三秦大地,关中、陕南、陕北,人们以米面粮为主食,肉食为辅,制作出略显单调而格外结实的秦式菜系,以最常见的食材而成的关中十二件子、七碟子八碗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



我父亲会做一手地道陕菜,常去为四邻八方的红白喜事做宴席,基本就是七凉八热时鲜菜蔬之类。宾客最期盼的是那几道硬菜:冰糖肘子、四喜丸子、粉蒸肉、烩三鲜等等。每每上那几道菜时,人们一扫散淡矜持,手中筷子飞快起落,那惦记着家中老孺的,往往舍不得吃,将自己那一份夹在馒头里趁热揣回家递给老人孩子,把关于美食与亲情的记忆烙印在了孩子的记忆里。

一场婚礼够不够排场,往往取决于那顿席面够不够丰盛,请的厨子烧得七碟子八碗,够不够地道。而我因了父亲掌勺的缘故,因了家中老小的缘故,吃的这些好东西总要比别家的孩子多一点,大约也因此,“中毒”较深一点,童年的味蕾把这份嗜好贯穿到了始终。



父亲渐渐老了,我也少小离乡,竟离这份吃食越来越远,偶尔的吃上一次,满满的都是怀旧,竟至要感谢生活了。回想起上次吃七碟子八碗,其实不远,春末夏初,端午节。
是冯郁章先生和夫人国华带我去三原吃的,那可是一家正宗地道的七碟子八碗!之前在文化圈同仁的博客上早都见识过,得知我向往,师母特意给我这个机会,足足盼了十多天才得以成行。

说了半天,有读者云里雾里,问:何谓七碟子八碗?
“碟者,菜之器也;碗者嫁给袁朗,食之皿也。七者言其多也,八者喻其盛也。七碟子八碗者,状关中先祖热情好客,宴而求其丰,席而求其盛,众宾酒足饭饱、尚餐后有余,方彰主家盛情款待、慷慨而豪爽者也!”
这段话出自陈嘉瑞先生的《七碟子八碗赋》,也就是说七碟子八碗非某一特定的菜式,而指其多而丰盛也。这名字,老陕人一过脑子就会进入陕西频道一路芳妃,脑海中自涌入一段高亢的唱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这也成为一副楹联,黑底金字刻于三原这家门前。

写这段的时候,我哼唱出声阿川兰,八十岁的老娘在一旁笑起来。老娘说,好好的咋唱起来了?那不过是一段废话,实实在在的废话。我说娘,那七碟子八碗呢阴霾娃娃?那可不是废话崛越二郎,是实实在在的硬菜呢!萝卜白菜豆腐蒜薹都是个菜,小酥肉粉蒸肉哦都是个肉……
说着口水要流下来,赶紧翻出在三原拍的“七碟子八碗”菜式图片给母亲过目:
这道“鸿运全鱼”,啧啧,够不够排场?海子般大的特色器皿盛满红彤彤的剁椒汁,一只鱼头昂扬其中,鱼肉清清白白,形美,色美,味道更美,寓意首席开,鸿运来!

北方人更偏爱大块吃肉昭文君。笼笼肉软烂清香、夹沙肉色如琥珀、蜜汁枣肉晶莹红润,小酥肉咸香适口……吃得满嘴流油了再来碗鲜香清口的生汆丸子汤……哎呀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我在这里还爱上了一道好吃的菜:让饸。
各位看官请用陕西话发个音:瓤活!哎对啦!“让饸”原本就是这个意思,软和。是以煎蛋做皮,肥瘦肉馍花花为馅儿蒸成,色鲜味美口感软糯的泾阳传统美食。
大家知道,每个流传久远的当地美食都是有故事的。大家可知三原有名的周家大院?那是有名的安吴寡妇的娘家吸血鬼恒星。1900年,正是吴家寡妇生意兴隆时,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到西安,吴家寡妇向慈禧太后捐献了十万两白银,以及一个价值连城的楠木屏风。慈禧十分高兴,认其作干女儿,并封为"一品夫人"。吴周氏为表敬意特意聘请泾阳名厨来到西安,为慈禧太后烹饪地方美食。慈禧吃后觉得名叫杨贵财的厨子做的一道菜非常可口,就问菜名,杨师傅答道:"这道菜叫让饸",让饸由此得名。
还有说跟于右任先生有关。说于右任先生到四川雅安办事时,偶遇一位在此地做买卖的后生,名刘浮生,风流儒雅精通书画,于先生爱才,一问竟是老乡。惺惺相惜之下,两位秦人于此地推杯换盏相见恨晚。后功成名就的于右任,一直惦记着这段雅安情,回三原老家时专程上门拜访了刘浮生,刘浮生激动万分,立刻捧出祖上秘制的食品款待于老,于右任品尝后连连说"让活,让活",从此刘家这道秘传小吃就流传开了。现盛行于泾阳县境内,为宴请亲朋好友,逢年过节必备的佳品。在泾阳当地有"无让饸不成宴席"之说。

用大篇幅讲了两段故事,旨在抛砖引玉。三原不大,在我走过的有限的几次经历里,澳门演唱会走不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安吴青训班旧址,是安吴寡妇的婆家,经过多年的历史风烟仍气势夺人的周家大院,是安吴寡妇的娘家;她身后葬于离青训班旧址不远的吴家陵园;且不说三原著名的于右任故居郑多彬冥婚,名闻遐迩的李靖故居,小吃荟萃的三原城隍庙……

我想说来三原若只奔小吃而来,多少有些寡味。一道“让饸”尚且牵出两段故事,还有我百吃不厌的八宝饭、糟肉、带把肘子,以及“吃不了兜着走”的那份“三原封肉”,谁告诉我,它们的背后,还藏着哪些传说?

吃罢“七碟子八碗”,出来沿一条古旧的街巷走不多远,被一青灰威仪的园子挡住,即大名鼎鼎的“李靖故居”是也。这个园子自唐以来,李靖住过,杨虎城住过,“七碟子八碗”家的老老爷也住过。这家人家史渊源,颇有故事。仅就这所食肆,也能追溯到人民公社时期。老店主王林,率身边一众徒子徒孙,守着自家这宽敞院落,将这一三秦美食经营得名震八方鬼首传说。此处叫东里堡,目前是饮食文化一条街。跟前还有条书法街。此地人多喜好书画艺术,“七碟子八碗”家从前台到大厅直至后院,墙壁所挂琳琅满目,年纪轻轻的男女老板都会随手涂上几笔。

如此乱七八糟说上一通,实在是美食惹的祸。
作为一个根深蒂固的老陕人,走到哪里呆久了都为家乡所召唤,便想,如果让家乡美食遍地开花该有多好!跟“七碟子八碗”的老板谈谈,给我们未央湖整一家来皇帝心仙人!若能行,我请大家来咥,张振朗如此丰盛的一桌,仅三五百元,当大快朵颐!

作者简介:
王亚凤,网名马铃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原华商报副刊签约作家。未央区知联会理事,未央政协文史资料馆研究员。
联系方式:15829014467,邮箱:572743833@QQ.com


全文详见:https://p66p.cn/11290.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