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64

我们不散”——走近通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通辽再上人民日报:“乡愁不断-通辽发布“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一份精神追求


我们不散”——走近通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通辽再上人民日报:“乡愁不断-通辽发布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一份精神追求,也是一种发展境界。

如今,非遗印记、文化注脚正在逐渐的减少甚至消亡,如何珍视非遗历史传承,延续文化脉络,成为当下一个重要历史课题。仲秋时节,记者走近非遗和它们的传承人,触摸时代留下的最深最远的印记,感受朴素与执着的“匠人精神”。

 阿西玛和她的科尔沁刺绣作品一针一线寄乡愁
自幼在母亲熏陶下喜爱刺绣,几十年来,不但继承老一辈的传统科尔沁刺绣,还不断摸索创新创作出了《奥运来了》《中国民族祝福奥运》《翔》等作品。前不久,记者走进蒙古刺绣传承人阿西玛的家,看到由她创作、绣制的那一幅幅色彩鲜明、工艺精湛并蕴含着浓浓的蒙古族气息的手工刺绣的壁挂、蒙古服饰、枕顶、荷包、靠背……不由得深深为阿西玛绝妙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刺绣工艺所吸引。
阿西玛是一名退休的领导干部。儿时的她生活在扎鲁特大草原。那时草原上谁家娶媳妇、姑娘出嫁,手工刺绣是必不可少的嫁妆。过去的寻常生活草原上的姑娘们都会刺绣。阿西玛在十几岁时无论是贴绣、刺绣、盘绣、刻绣都已经是姑娘们中的佼佼者落魄妻主。1984年,科尔沁草原上的末代达尔罕王的第八个儿子,美国华裔航天电脑专家包铁铮先生,首次携妻回故乡探亲湖州二中。在接待中,时任中共哲里木盟委副书记阿木古冷同志亲自为其挑选礼品,其中三件衣物都出自阿西玛之手,那是她24岁时绣制的作品,包铁铮夫妇接过礼品,爱不释手。
2002年,阿西玛退居二线了。在一次回老家参加亲属的婚礼时,发现聘礼中没有蒙古刺绣。阿西玛不解地问:“娶亲为什么没有刺绣了呢?”亲属告诉她,现在没人绣了。“那我以前绘画的花样呢?”亲属说:“卷烟抽了。”当时阿西玛感到非常痛心,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难道就要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吗?回到家后,她再也坐不住了。她心想,一定要把民族传统的手工艺文化传承下去。于是她拿出姑娘时留下来的丝线、绸缎。戴上花镜自己创意、自己绘画、自己绣花。为了一个创意飞虎神鹰前传,她要反复考证,为了一缕丝线,她要跑邻近几个盟市。为了绣得更加精细她的花镜换了一副又一副……
2006年,阿西玛被聘为内蒙古民协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又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蒙古族服饰艺术收藏家”等。并出版发行了《阿西玛蒙古刺绣》画册。如今,已到古稀之年的阿西玛,依然很忙。因为,她一直在坚持科尔沁刺绣传承工作。阿西玛告诉记者,让更多的人爱上蒙古族刺绣,爱上我们的大草原,这是她最幸福的事儿。

库伦旗哈拉嘎查开办的民歌传习所开展民歌传习活动把“非遗”传授到大学课堂
从科尔沁草原的田间地头步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音乐讲台,伊丹扎布的故事确实很传奇。
3岁时母亲病世,张威凯伊丹扎布的童年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伊丹扎布从小就喜欢听四胡曲子,慢慢地自己也想学拉四胡,多次跑去四胡老师孙良家求他指点学拉四胡。一次又一次的求学精神打动了他眼里的“四胡大师”,孙老师接受了他的请求。伊丹扎布高兴地一口气跑回家,上气不接下气地把好消息告诉了父亲。老父亲一把抱住他举过头,说了一句“好样的”!可是伊丹扎布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自己没有四胡,每天为了爸爸给他买不起四胡而发愁。爸爸只好为他亲手制作了一把粗糙的传统四胡,伊丹扎布终于有了自己的四胡陈文佩。从此,伊丹扎布好像长了翅膀的小鸟似的,不分白天黑夜,不断地刻苦练习,有时怕影响父亲休息,跑到几里外的野外草地里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伊丹扎布终于能用四胡拉好一部完整的曲子《嘎达梅林》。
伊丹扎布10岁就成了村里村外小有名气的“村民说书艺人”。他的节目一般都是自编自唱,逢年过节超级校长,村里总是轮流请他说唱,生活稍微富裕的人家,请他吃一顿饭;生活贫穷的白让他说唱一场。那时,他和父亲的生活很贫穷王均瑶妻子,吃了上顿,没有下一顿,爸爸拿按人口供应的粮票和布票去换邻居的旧衣服父子俩穿。但是伊丹扎布说,肚子再咕噜叫也要拉四胡,这样会忘记饥饿。
从11岁开始放羊一直到15岁,伊丹扎布整整放了5年的羊,也在野外练了5年的四胡。1966年,村民们劝他学木匠以谋生。从此伊丹扎布学会了木匠、铁匠源明雅,开过综合修理部,不论做什么,他从来没有忘记忙里偷闲地拉四胡邬拉。
四胡给他带来了生活的快乐,四胡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四胡也给他带来了新的命运。1999年,在通辽市举办的东四盟市民歌大赛上,伊丹扎布说唱的民歌《嘎达梅林》获得银奖,哲里木人民广播电台连续一个月播放了他的长达3个小时的说唱艺术作品《嘎达梅林》。他还先后荣获八省区四胡大赛一等奖和民歌大赛二等奖。从此,伊丹扎布这个名字,引起了内蒙古音乐界的关注边令诚,同时还引起了央视的关注超级剑修。
2003年,中央电视台12频道专门请伊丹扎布进京录制节目。当年6月22日播出之后,在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界及民族音乐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3年,在我区一位著名音乐家的推荐下,伊丹扎布先后被邀请到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担任四胡客座教授。几十年的演奏生涯中传授徒弟1500余人,其中民间艺人有20人。如今,在内蒙古大学音乐学院十年教授学生一千余人;最著名的有在全国四胡音乐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内蒙古音乐学院苏亚教授,那格日图教授、白音舍日格教授。
伊丹扎布在四胡制作方面也堪称专家,经他手制作的四胡都是标准尺玛,深得广大民间艺人的喜爱,目前,经他手制作的四胡有500余把,拜他为师学习四胡制作的艺人12个。

何·巴特尔在演唱其代表作《嘎达梅林》让《嘎达梅林》永远传唱
10月20日,科左中旗舍伯吐镇南新艾勒嘎查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听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巴特尔老人在80大寿这天自费举办科尔沁民歌大赛,一大早,步行的依约西风冷,开着农用四轮车的,骑着摩托车的,人们身着艳丽的蒙古袍背着四胡、马头琴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何·巴特尔老人的家更是比过年还热闹,老人神采奕奕的和来人打着招呼。“开始打算在嘎查文化活动站举办,没想到一下子来了60多人报名参赛,只要把村头的饭店腾出来,摆上桌椅,搭台比赛。”老人高兴地向来人介绍着。
人员到齐,大赛开始血色天都。《嘎达梅林》《诺恩吉雅》《韩秀英》……大家耳熟能详的叙事民歌,飘然而至。舍伯吐镇上的,珠日河牧场的……十里八村的人也来凑热闹,有的带着自家的乐器跃跃欲试,有的干脆就坐窗台上“观阵”。科尔沁民歌大赛祝寿使人们亲如一家,其乐融融。
1939年4月,何·巴特尔生于科左中旗舍伯吐镇南新嘎查。从小跟着父亲学习四胡、二胡、马头琴、潮尔等民族乐器演奏技艺,并且向父亲身边的诸多民间艺人虚心学唱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曾经拜孙良、查干巴拉为师学习四胡演奏和民歌演唱。能完整熟练的演唱《嘎达梅林》《龙梅》《韩秀英、《杨玲花》《努恩吉雅》《陶克涛》《娜布其公主》《达古拉》《包金花》《东山哥哥》《达那巴拉》等百余首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红岩网校,为了更好地履行传承人的职责,他不顾80的高龄,拖着多病的身体,克服各种困难,四处走访熟悉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的民间艺人,挖掘整理濒临流失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经典曲目。2009年组建了“科尔沁嘎达梅林民间艺术团”,先后培养了传承人200多名。


特格喜都冷全神贯注地拉琴一生只为一把四胡
在科尔沁草原上,特别是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朗一带,喜爱四胡的人,都知道有一个拉蒙古四胡的特格喜都冷傻夫吴望,人们都称赞他为“科尔沁草原上的阿丙”。
老人有着特殊的传奇经历,出生时特格喜都冷曾哭了三天三夜,爸爸到很远的村子接来郎中,郎中说,这个孩子是天生的盲孩。他会走路的时候妈妈常常领着他在院子里玩,可是每当听到爸爸拉蒙古四胡时,他就回到屋里寻着声音走到爸爸的近前,听着美妙的乐曲。
7岁的时候,爸爸开始教他拉四胡,每当他拿起四胡就很激动,拉的曲子也像爸爸一样委婉动听。
解放后,特格喜都冷参加了村、区文艺宣传队,成为骨干力量,并自学简谱为更深一步掌握四胡音乐打下基础,至今能够完整地演奏《八音》《荷英花》《开秋花》《神仙谱》《得胜令》《万年花》等三十余首传统宫庭古曲。演奏二百余首乌力格尔、好来宝曲,演奏二百余首蒙古族民歌曲,以及大量的现代四胡曲和歌曲。从艺五十多年来,他坚持传承四胡技艺,在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质的同时,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收徒传教,培养出了如桑杰扎布、哈斯巴根、扎拉根等一大批不同时期的弟子。他演奏的《成吉思汗颂》《八音》等古曲在1980年全国民族民间文艺普查中被录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2007年,特格喜都冷被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演奏艺术大师”。
通辽市文广新局局长盛勤介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极为紧迫。近年来,由通辽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牵头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全面摸清掌握了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经过多年的挖掘,成果丰硕,通辽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蒙古族四胡音乐》《蒙古族安代舞》《科尔沁叙事民歌》《乌力格尔》等1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科尔沁服饰》《鹿棋》《博舞》等3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科尔沁婚礼》《白塔传说》等8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那仁满都拉、孟义达玛等9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有班布拉、胡达来等5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有苏木普乐等176人……与此同时,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许多民间人士也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乡愁不断,人心不散。有乡愁就如有了根,有了一块安放心灵的栖息地。只要乡愁还在古加尼,任你天高海阔,任你万水千山,都不会走散。
(记者 康桂君)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通辽日报
全文详见:https://p66p.cn/993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