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74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山西省长治县、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女娲文化概况-说旅解游话人生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山西省长治县、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女娲文化概况-说旅解游话人生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金宴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现将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山西省长治县、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女娲文化传说摘录如下。
竹山女娲文化的溯源考察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山西长治、湖北竹山已经建造的女娲雕像,以及陕西临潼计划建造的女娲雕像效果图。
女娲是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流传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神话人物之一,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近几年来,竹山县通过女娲文化节的举办以及相关文化资源的挖掘,不仅扩大了地方的知名度,而且有利于招商引资,带动了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朱本双
女娲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有女娲传说的地方很多——这也说明女娲得到广泛的认同、爱戴和崇拜,但神话和传说往往有其中心和发源地,要确定这个中心和发源地,必须要有典籍记载、物质形态(历史遗存)和精神形态(文化形态)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佐证。近几年来,自认 “女娲故里”的河北涉县、湖北竹山、甘肃秦安等地纷纷打起了 “女娲牌”,邀请专家挖掘女娲资源,募集资金开发女娲景观,投入精力举办女娲文化节。
从目前能够查到的资料来看,开发女娲资源较早的地方,是河北涉县。在涉县县城西北10公里唐王峧沟的凤凰山上,留存有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娲皇宫。娲皇宫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迄今已有1400余年,当地人说,凤凰山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甘肃秦安同样自认为是 “女娲故里”,该县的陇城镇拥有女娲庙、女娲洞。女娲洞位于陇城镇东南约两公里的风沟。相传,女娲生于陇城之南的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洞在风台梁西侧的半崖上,洞口高2米,宽1米,洞口大而宽,在洞深10米处,又窄而小,只能容一人进去。
在竹山县宝丰镇南,有一座女娲山。据《山海经》、《康熙字典》记载,女娲曾在此炼石补天,宝丰镇尚存有《女娲炼石补天天真》石碑。《史记五帝纪》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
近年来,竹山在女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上下足了功夫。从2005年7月开始,宝丰镇开始着手进行女娲山风景区“景区规划、公路建设、祭坛公园一期工程”三大项目的建设。当地不仅修建了女娲雕像,而且建造了一系列与女娲相关的人文景观。此后的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竹山在该县宝丰镇女娲山风景区连续举办了四届 “女娲文化节”,公祭“华夏始祖、东方圣母”女娲。
有专家认为,女娲不能被当作某一地区的文化现象、某一地区的文化资源,女娲文化是全民共享的文化资源,也是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资源。女娲文化是一种大文化,它的流传历史悠久、地域广泛、文化内涵丰富,不应该狭隘地理解它。女娲文化的保护应该形成合力,要把女娲文化在全国的传承看作一个整体,整合力量进行保护。
女娲传说源于庸巴地区
据专家考证:女娲实有其人,她是母系氏族时代庸巴地区的一个部落首领。女娲补天实际上就是当时的部落首领女娲为了拯救苍生、造福子民,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率领民众以巨大的篝火冶炼五彩石,以“阳和之气”来冲散空中的积雨云团,从而止息了因淫雨绵绵而导致的重大水患。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山海经》曰: “巴食象蛇,三岁而出其骨”。可见巴人是蛇图腾民族,蛇是巴人氏族部落的标志,是巴人当作祖先来崇拜和祭祀的神物,后来又出现了同样受到尊敬和崇拜的部落首领女娲。为了表示尊敬和不分厚薄,巴人将二者各取一段,合二为一,于是创造了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并广泛流传下来。不仅仅是女娲,传说中的伏羲也是人首龙形,而龙、蛇在古人的观念中本来就是一体。这和我们赋予很多英雄人物三头六臂、千变万化、有通天彻地的神通是一个道理。在古埃及、希腊等其他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有这种现象,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古希腊半人半马的战神等。
在神话传说中,女娲是早于一切神的神,早于一切人的人,《史记三皇本纪》载: “炎帝黄帝皆少典之子,其母又皆女娲氏之女……”在汉代的《运斗枢》和《元命苞》中,她同伏羲、神农并列,被尊为中华民族最初始的 “三皇”,但女娲的功绩最大,《淮南子·览冥篇》云: “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熏万物”。女娲的人格力量在于她建立了齐天盖地的丰功伟绩,具体地说:一是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二是炼石补天,拯救了人类;三是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四是制定了婚姻制度,教化了人类;五是创造了笙簧音乐,娱乐了人类。这五大功劳,旷古烁今,无神(人)可比,无一皇一帝可比。因此,她被炎黄子孙公认为创世神和始祖。
女娲文化根植竹山沃土
近几年来谭笑笑,竹山县委、县政府在集中精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立足竹山实际,着力开发以女娲创世文化为根本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女娲文化品牌,以期通过女娲文化的开发拉动堵河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整体性抢救、发掘与有效利用。
一是查阅典籍,寻找竹山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圣地的佐证。几年来,竹山县文联主席华赋桂、县文体局陈心鸣、县旅游局袁林等一批文化工作者钓沉索隐,查阅了《康熙字典》、《中国神话辞典》、五代杜光庭《录异记》、明代徐道《神仙全传》等一大批典籍。这些典籍充分表明,竹山是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二是发掘女娲文化内涵,使之由文化概念提升为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通过研究、发掘,女娲文化虽然神秘深邃,但它从根本上所体现和张扬的还是 “创造、民本、和谐”精神。因此,女娲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我们这个民族已经具备并且需要长期弘扬的精神品格。只有充分发掘深刻内涵,女娲文化才会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三是开发地域文化,抢救文化遗存。自唐至清,再到民国,竹山先后经历过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河洛地区、长江流域以及巴蜀地区的移民大量涌入。移民文化在对竹山本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的同时,也给竹山地域文化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经过激烈碰撞与重新整合,竹山地域文化显得愈加丰富多彩,特别是以剪纸、皮影、民歌、民间故事等为主体的民俗民间文化更富生机与活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抢救、发掘这些文化遗存,近年来,竹山县宣传文化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编写了《官渡民间故事集》、《官渡河情歌》、《神奇的竹山》、《炼石补天话竹山》等一系列文化丛书,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女娲文化和竹山地域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加强宣传,提高女娲文化的影响力。几年来,竹山先后开展了剪纸、民歌、木雕、书法、绘画等展览与竞赛活动,多次举办 “堵河文化节”、 “驴头峡漂流节”和 “宝石文化节”,宣传女娲文化,展示堵河地域文化特有的风采。该县宣传文化工作者长期深入民间,收集、整理女娲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推出了不少文化精品,打出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故事镇——官渡镇这个品牌,为女娲文化的发掘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竹山县旅游局局长袁林介绍,该县已经发出了《关于明确女娲为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并每年举办中华母亲节进行公祭的倡议》。倡议说: “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母亲节。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悠久的追根朔源和尊祖敬老的传统。女娲作为华夏儿女的母亲,理应有个明确、固定的母亲节,接受炎黄子孙的祭祀和朝拜。人类文化学家认为:东方文化是 ‘崇母文化’,民族的心理和潜意识中有一种‘崇母情结’,反映了东方民族渴望能得到一个超凡伟大的母亲关爱和呵护的心态;相对而言,西方文化具有 ‘崇父情结’,民族心理和潜意识中具有对父性权威和超能力的敬畏和崇拜,如对上帝耶酥的父性崇拜。因此,确立女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建立全国统一的女娲公祭日和母亲节,每年开展女娲公祭,形成新的民俗节日,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大众心理,必然能得到炎黄子孙的认同和拥护。”
省社科院曾就女娲的认知度、对于宣传女娲的看法、设立母亲节的社会赞同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社科院在宜昌、襄樊、荆门、咸宁、黄石发放问卷2500份,99.7%的被调查者知道女娲名字,“炼石补天”和 “抟土造人”的知晓率达到99.4%和98.9%,72.6%的被调查者认同女娲是中华始祖,近六成者同意将女娲作为中国母亲的代表和以女娲为基础设立母亲节。近九成被调查者赞同大力宣传女娲,99.7%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推介是首选宣传方式,在具体宣传媒体选择上,54.2%的被调查者选择网络媒体。
女娲文化本质———民本创造和谐
近几年来,竹山县大力发掘女娲文化资源,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引起国内外女娲文化研究专家高度关注。
2007年,该县以女娲创世神话为主题的女娲山风景区基本建成。宝丰镇女娲山顶,建起了18米高的女娲铜像及女娲祭坛、圣母亭、问天阁等景观,仿塑“中华母亲山”标志石,雕刻“康熙字典”。目前,已吸引10余万名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拜祖、观光旅游。
竹山县以女娲文化研究会为主体,多次与中科院、北师大、华中科大等院校100多名专家学者进行考察研讨,提升、丰富了女娲文化内涵苏城空难。他们收集整理皮影、民歌、剪纸、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化中的女娲神话、女娲文化遗存和碎片,传承光大女娲文化,弘扬创新女娲民本、创造、和谐精神。2007年,该县出版发行的由全国20多位专家学者编写的《女娲文化研究》一书,被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誉为“堪称女娲文化研究的前沿作品”。
该县将女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发的“女娲翠峰”绿茶多次在全国和省名优茶评选中获奖,利用绿松石加工生产的有关女娲传说的10多种绿松石饰品,俏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女娲山绿松石”还被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9年5月,在竹山县举办的 “从女娲文化到堵河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怀着对中华始祖女娲的崇敬,对女娲文化进行关注,对女娲精神进行探究,展开了理性思考。他们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科学的治学态度,对如何打造女娲文化品牌、把竹山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重要支点,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好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说:“研究女娲文化,不应该忽视‘楚国六敖’之一的‘堵敖’,也不能冷落开天辟地的祝融。竹山应当崇奉三位角色:女娲、堵敖、祝融。他们或秉圣德,或建懋功,崇奉他们,能更好地发扬人文底蕴,增强社会凝聚力。”
长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殷满堂指出:“女娲神话是象征意义的,一是造人,二是补天。从‘女娲抟土造人’看,女娲是人类精神的母亲,是中华民族集体主义意识的表露,每个人都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从‘女娲补天’看,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既要保护自然,也要改造自然。”
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研究员陈昆满说:“竹山具有奇特的山川风景、深厚的堵河文化、独特的女娲精神和丰富的本地产品,这些都是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可以争取有利地位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这里有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伏羲画五行八卦教化民众的美丽传说和山川胜景,这里有商周时代城邑建筑和青铜冶炼技术的历史遗迹,这里有敢于做强、勇争领先的庸国遗风,这里有内涵深厚而又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这里还有以张振武、施洋为代表的革命者所书写的近代革命精神。让这些自然和文化资源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大放异彩,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责任。”
省社会科学院荆楚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夏日新说:“竹山地区女娲传说的流行与道教的兴起分不开。《华阳国志·汉中志》载:‘(汉中)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这是女娲造人的最早记载。打女娲牌,重要的是保持原生态特色,使竹山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重要增长极。”
注:本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c22610100ipcx.html
平利县女娲文化概况
女娲传说遍及海内外,影响深远。女娲山在平利,最可靠的记载见于宋代文史泰斗欧阳修和宋祁编著《新唐书》。《新唐书》卷四·地理志在平利县条目下特别指出“有女娲山”。《华阳国志,汉中志》载“……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刘林注:“[作道]在今陕西平利县东。”《九域志》载:“金州西城县东有女娲山,建有女娲庙”。《舆地广记》、《明一统志》及新发现的孤本明代《陕西通史》也都有平利女娲山、女娲庙的记载。女娲山又名中皇山,此名《山海经》有载,是人们将女娲尊为“中皇”而得名。光绪续修《平利县志》卷二载:“中皇山即今女娲山,女娲山西北与伏羲山接”。伏羲山在平利县西河乡境内,民间又叫伏羲山为“高皇山”。平利女娲山,是文献记录女娲文化较早的载体。
平利县女娲山是女娲治所之说,由来已久。唐宋时期已见诸多典籍。《路史》载:“女娲治于中皇之原,所谓女娲山也”。罗萍注:山在金州之平利,上有女娲庙,与伏羲山接。伏羲山在西城,女娲山在平利。古之金州,即今安康,西城即为平利。清人古沣《女娲山庙碑记》引证广博,详考女娲传说与女娲山的关系,确认女娲的地位,以及女娲庙的历史演变。从清代学者重考据的严谨学风来看,古沣提供的资料是可信的,此碑是我们今天研究女娲文化的重要史料之一,已被定为国家级文物。女娲庙遗址上还有清道光二十年的庙产保护碑,也记载了女娲庙古老的历史。
考古学上一般的认为传说中的女娲与新石器时代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相对应。《风俗通》云:“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潜夫论》载:“伏羲、神农为三皇,其一曰女娲”。这里所说的伏羲、女娲和神农,都是距今近万年的人类始祖的代表人物,这时的人类,已掌握了简单的生产技术,有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也有纺织、狩猎等活动,其婚姻形态是对偶婚,部落群居。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对女娲山几次文物普查,在其山上山下考古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和相应时期的磨制石器、捕鱼器等,说明这一带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推断:一次大的自然或地质灾害,毁灭了一个地区某一部落,而此时有几个人在山上狩猎,侥幸地避过灾难而生存下来,成为传世的祖先。平利山不高,水不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宜人的气候环境条件,不但有利于植物生长,更适宜于人类生存。普查资料显示:女娲山有各类植物2千余种,有许多植物活化石在这里保留下来,即是例证。在新石器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抗拒灾害、征服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女娲山区,正是人类理想的栖身之所。女娲率领部落在女娲山周围活动是可能的。正是这些平利的先民,创造了原始的平利文化。
女娲炼石补天,除猛兽治洪水;女娲抟土造人,救灾救民;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系列传说,在平利民间,孺妇皆传,是女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传说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人们崇敬这位伟大的圣母,是她拯救了人类。所以人们修建庙宇塑造圣像,世代祭祀。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女娲山即建有“女娲圣后祠”,女娲庙遗址上残留的数十种不同规格的砖瓦和多块关于女娲传说的画像砖、铭文砖,足以佐证史实。东汉之后,佛教在中国兴盛,全国寺庙数以万计,僧侣多达二百万人,宋初,佛道合一,这时在中原通往西南交通要道的平利女娲山上修建寺庙,是完全可能的。北宋名臣郭祥正诗《题女娲山女娲庙》二首,
其一:
揽辔金房道,崎岖难具陈,
浮岚长作雨,冷气不如春,
少见宽平野,多逢臃肿民,
欲知平处远,巫峡是西邻。
其二:
突兀隘空虚,它山总不如,
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
《青山集续集·卷三》诗中所谓“金房道”是金州(安康)到房州(湖北房县)的道路,平利女娲山、女娲庙正在其途中。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在金房道上只在平利县东南标注“女娲山”可知郭氏当时经过的“女娲庙”在平利。古沣在清乾隆三年《中皇山女娲氏庙碑记》中写道:“唐宋以来,庙祀不绝。”
众所周知,女娲早于黄帝,功名也不在其下。而在海内外华人,一般只言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却不说我们是女娲后裔。究其根源,不排除封建传统伦理的影响。一是封建时代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文化,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女性当道不被社会所接受,因而讳莫如深。二是有悖于封建伦理。女娲兄妹成婚,在封建士大夫正人君子看来有乱伦之嫌,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娲文化自然难得彰显。尽管如此,史志还是忠实地记录了女娲,使女娲文化得以承传。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用历史唯物观点看待,女娲兄妹成婚以繁衍人类,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妖除魔以保民安,堆积芦灰以止淫水等神话传说,可以窥见其无私无畏、乐于奉献,不畏艰险、敢于斗争,不怕困难、勇于拼搏,抗争命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平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女娲山山系庞大,唐宋之际已跻身名山之列,但历尽沧桑,胜迹了无,托圣母之名以传,已是山之大幸,西部开发,大潮涌动,开发女娲山的文化资源,造成陕北有黄帝陵、关中有帝王陵、陕南有女娲庙的历史文化资源三峰并峙之势,对拉动陕西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平利县委、县政府对女娲文化对这笔宝贵的财富十分珍惜,将其做为“生态立县”的核心内容,目前,正在加紧挖掘整理女娲人文资源,并于2003年国庆旅游黄金周在平利举办全国女娲文化研讨会,利用女娲始祖对中华民族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运用现代化宣传手段,全方位开展舆论宣传工作,把女娲品牌唱响,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海内外朋友来平利寻幽探秘,寻根问祖,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产业林依霖。
注:本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c5daf10100dmtb.html
长治县女娲的传说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故事发生在长治县上郝村的天台山。
天台山有奇景:每年夏至这一天,不论是旭日东升的早上,烈日当空的中午,还是日落西下的傍晚,游人站在天台山上任何地方都不会有身影。
传说盘古开天地后,女娲用泥造了人。先用黄泥捏成小人,就是现在的黄种人。女娲累了,到河边散步,看见河里有黑泥,还有顺山流下的石粉形成的白泥,就用绳子沾上泥甩,溅出的泥点也成了小泥人,分别成为白人和黑人,因黄人是女娲亲手所捏,所以就聪明些。女娲当皇帝以后,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并发水向太行山进攻。大水冲走了女娲的许多“小泥人”,女娲十分痛心,即令火神祝融迎战。经过殊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周山撞去,竟把擎天柱撞折了。霎时天塌了个大窟窿,遂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类陷入灾难之中。
女娲见她的儿女们失去生存条件,着急万分,朝思暮想要拯救生灵。一夜她梦见人们抬着巨石把天补好了,她高兴得大笑,惊醒一看,天还是有个大窟窿,就决心炼石补天。可去哪里炼石?女娲遍涉群山,选择了天台山摩合罗传。这里山高顶阔,水足石多,是炼石的理想场所。女娲选好地方,怕被人占去,就脱下绣花鞋埋在山上,返回都城。女娲走后,山上陆续来了诸多神仙,他们均是来躲避水火灾难的越兮,都想将山占为己有,便取出各自的宝贝埋于山上。等女娲带众兵前来,他们都称天台山是自己的,与女娲争论不休。天台山的土地爷见此状,忙上天禀告玉帝,玉帝降至,众神跪倒,玉帝说:“天下有难,各位当忠于职守,现却逃避凶险,理该重罚。今女娲炼石补天,各位要鼎力相助,将功补过。”众神跪地称“是”,于是各神取回自己宝物,女娲取回鞋,随手磕了磕里面的土,眼前堆起一堆土丘,这就是后来的无影山。
于是众仙人就在天台山周围住下,帮助女娲炼石补天,现在天台山北半坡仍有许多庙的遗迹,南半坡、东半坡有“奶奶庙”、“四大天王庙”、“龙王庙”以及“祖师庙”、“五谷神庙”、“土地庙”等遗址。
女娲在天台山上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了块厚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五色巨石,众神称好。于是仿照此法,又用整整四年时间,炼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头,连同前面的那块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早霞和晚晖,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的一块留在了海边。多少年后,这块巨石因是神仙所炼,众神路过都要在此休息片刻。
天补过后,女娲担心天塌下来,这时有一大龟游来,献出了自己的腿。女娲过意不去,将自己的衣服扯下来送与它,从此龟游水不用腿而用鳍了。女娲用龟的四腿作擎天柱,因西、北两面的腿短些,故有“天倾西北”的说法。
从此以后,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天地定位,普天同庆,人们在天台山迎驾女娲归朝,女娲十分欣喜。到天台山后,观望到普天下的儿女们生活安然,高兴地吹起笙萧。
后来,人们把女娲吹笙箫、望儿女的地方称作“望儿台”,建娲皇庙,每年农历二月二十日人们就做些布娃娃带来,说谁若带回布娃娃,就会有喜事降临,以此祭祀女娲恩泽万世的功绩。
(此神话流传于长治县一带)
抟土造人
在很古很古以前,也就是世界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首先出现了一个女神,她叫女娲。女娲出现后,看到天地如此之大,连一个人也没有,实在太寂寞太无聊了。她灵机一动想起一个好办法:和泥造人。
于是,女娲马上动手,把泥和好后,急忙捏起泥人来。她每捏一个泥人,就变成一个活人。就这样不分昼夜地捏了很多很多的泥人,这些人都是一个模样,个个眉清目秀,身材端正、体格健全,煞是好看。尽管她捏了这么多人,但世界这么大,这么宽,只靠两只手去捏,实在太慢了。后来她又想了一个办法。乘天下雨时,折了一把长藤条,在泥水坑里蘸些稀泥浆,朝四周一甩,点子甩到哪儿,哪儿就出现了人。
用这个方法快是快了,然而却不如以前捏的整齐、健全、好看。因为泥点子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所以以后造出的人,有大个子的,有小个子的,有胖的也有瘦的。
当她在用藤条撒泥时,有的地方仍在下雨,有的泥点子被雨打坏了,就成了瞎子、拐子、傻子、呆子等不健全的人。
(此神话流传于长治县一带)
无影堆
古时候,传说苍天塌了一个大窟窿,为了补天,神女女娲来到上郝村天台山炼五色石补天。在炼石时,她看见漳河水整日暴涨不休,淹及众多黎民,百姓们为了逃生来到了天台山。女娲见状心急如焚,于是,向一位长者询问缘由。
老人含着热泪,叹了口气说:“在漳河的北边有一个水潭叫‘黑龙潭’,潭里有一条恶龙,它与水潭南边的千年鳖结拜成兄弟,终日好吃懒做,坑害百姓,并要百姓每年九月间杀猪宰羊为它们敬贡。如不照办,就发大水淹死百姓。由于天不作美,久旱无雨,庄稼颗粒不收,哪里还有心事去敬贡,所以两个孽种耍起神术,把周围的庄户和田地全部淹没了。
女娲听了老人的叙述之后,不由心中火起,气愤不已,发誓要为百姓们出这口气,惩恶除霸,恢复家园。
为了除掉“黑龙”和“大鳖”,女娲发动百姓用泥捏成许多泥人。说来也怪,泥人捏成后,只要女娲用手一指泥人的眼睛,那些泥人便变成了数以千计的真兵实将,阴历二月廿二,女娲便向两个魔鬼宣战。
没想到,这些兵将英勇善战,直杀的“黑龙”和“大鳖”丧魂落魄,最后被女娲生擒活捉。抽了黑龙的筋,做补天用的绳子,斩了鳖的腿做顶天的柱子,发动百姓填平水洼地。女娲同百姓同甘共苦,披星戴月,建设家园。女娲在同百姓们干活的时候,她的鞋内装满了土,就在她脱鞋磕土的地方,磕出的土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大土堆,日出日落无影子,所以,后人叫它“无影堆”。
(此神话流传于长治县一带)
兄妹成亲
传说开天辟地的时候,尘世上只有女娲和她哥哥伏羲两个人。这么大个世界,只有他俩咋行啊?应该有夫有妻,生儿育女才成。可是,兄妹两个,怎么能结夫妻呀?不行,不能结。兄妹就是兄妹。
这样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么空空旷旷个世界,还是孤单单他们兄妹两个。哥哥伏羲就跟妹妹女娲商量,不如咱兄妹结成婚姻,生儿育女。女娲说,这是一件大事,不能任意妄为,应该问问天意,看上天对这件事是怎么安排的,同意不同意这样办。
“怎样问天意啊?”伏羲问女娲。
妹妹女娲说:“咱们滚磨扇吧。你在北山上,我在南山上,各自从山顶上滚下一只磨扇。要是两只磨扇合在一起,上天就是同意咱兄妹结成夫妻;要是两只磨扇合不在一起,那就是不同意。”
南山和北山,各有万丈高,南山距北山,要有许多里。两个山上滚下去的磨扇,能合在一起吗?
伏羲知道,两扇石磨是很难合在一起的,可是,妹妹提出了这种卜问天意的办法,他自然也就同意了。
兄妹俩各自扛了一扇磨,分别爬上了南山头与北山头。他们相对站立,默默无言,只是将肩上的石磨取下来,放在脚前,准备推下山。
哥哥伏羲跪在北山顶上,仰脸向天,虔诚地祈祷说:“皇天在上,盘古开天辟地死后,他的脑袋变成了大山,他的眼睛变成了日月,他的血肉变成了江海,他的毛发变成了草木。大地上从此孳生出万物。各种飞禽走兽,各种鱼虾龟鳖,到处都有。可是,这么大个世界上,除了我们兄妹两个,连一个人也没有,这怎么行啊!为了生男生女,繁衍后代,我们兄妹只有结成婚姻,但不知天意如何?”伏羲说完,拜过上苍,把磨扇扶正,准备滚向山下。
妹妹女娲跪在南山顶上,先拜上苍,然后说:“天地混沌,盘古开辟,有了天地就好像有了房子。可是,再好的房子没有人住,那又有啥用啊!上苍既然叫我们兄妹来到这世上,我们兄妹本该繁衍子孙。可是,兄妹同胞,怎能结亲?祈求上天明示小神:如果上天命我们婚配,就令两扇石磨相合;如果婚配不得,就让两扇石磨各滚一方!”然后,再拜过上苍。
兄妹两个说完,同时把各自的那扇石磨滚下山去了。
那时的山坡上,树木丛生,荆棘遍野,豺狼虎豹无处不有。两扇石磨在南北两个山坡上隆隆滚着,真是越滚越快,草木向两边倾倒,猛兽急急跑开。石磨滚下山坡,继续在平地上滚动,跳过沟坎,滚过河流,隆隆地向前滚着。最后,两扇石磨竟合在了一起!
伏羲从北山上下来见了,张威凯心里很高兴;女娲从南山上下来了,顿时羞红了脸儿。
兄妹俩成亲的时候,女娲实在羞得不敢看哥哥。她就从地上采了几把蒲草,编织成一把十分精巧的扇子,当即把脸挡上,匆匆忙忙地举行了仪式,赶忙进入了洞房,完成了人类的第一次婚姻。直到后来世人结亲,新媳妇总爱拿扇子或手帕挡住脸儿,据说就是照着女娲奶奶当初那样做哩。
 (此神话流传于黎城县一带)
女娲送子
女娲给了人类的生育本领,又确定了婚姻关系,形成了世代繁衍的传人规律。作为女娲本人,虽然不再抟土造人或挥泥点成人,但也不是高枕无忧,总是惦念着天下苍生的苦乐,关心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哪家人久婚不育,哪家膝下缺子少女,孤老寡弱,她都历历在目。于是,她改作送子娘娘林知誉。凡对一世行善、尽孝之人,都送子偿报,使之门旺族盛,香火不断。而孩子出生后,还可以把孩子的生辰八字祷告于女娲,求得一块长命锁(长命锁也叫银牌锁,上有“长命百岁”铸字或“麒麟送子”图),戴在孩子的脖子上,说明了孩子是在女娲保佑下成长的。从此,孩子便无灾无难,岁岁平安。但由于“锁”,会使孩子见少识薄,心灵迷蒙,影响聪明,茅塞不开。为此,一般待孩子到了十多岁以后,才在女娲面前烧香叩拜祈祷还愿,摘锁保回孩子,这番程序就叫“开锁子”。女娲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保佑着人类的繁衍生息。自开天辟地不知为人间解除了多少无儿之苦,也不知为人间送来了多少温暖欢乐,所以人们尊她为送子娘娘。
 (此神话流传于潞城、平顺、黎城县一带)
注:本文转自:http://cz.sxrb.com/sxxww/dspd/czpd/lswh/5704518.shtml
女娲文化,中华民族创世说的代表
周口市的西华县和“羲皇故都”淮阳县相邻,号称“娲城”。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她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被学者称为人文始母。她和伏羲与西方的亚当和夏娃,同为造人之神。?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又用藤条和泥浆,造成了人,中华民族由此诞生了。?为了让人类永远繁衍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是:女娲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经天作云和,他们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不周山崩裂了,天倒下了半边,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洪流。经过女娲辛劳整治,天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与自然抗争的创造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的和平崛起,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同时也能对西方文化的创世说起到对应作用。
周口境内西华县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女娲故城,是人们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圣地。据宋《太平寰宇记·卷十》载:县西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读史方舆记要·卷四十七》载:“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村内有古刹名“龙泉寺”,寺今尚存。存清代大殿一座,殿前有明代碑刻二通,述“西华治北十五里有城遗址,半就湮没,传为女娲故墟也”。
据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女娲故城,经采集标本,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春秋时期故城。1980年根据文献记载,到实地调查发现女娲坟、龙泉寺古建筑、古碑刻超级搜鬼仪。1981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队对女娲故城试掘,发现女娲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北7.5公里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西北,系春秋时期的古城。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内城每边长400米,外城每边长1000米,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墙多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高约3米、宽8米,夯窝清晰可见,直径4厘米。夯层平均为10至15厘米,城墙外有护城壕沟。城内出土有釜、罐、鬲、瓮、瓦等器物残片以及春秋时期陶地下水管道、明代“娲”字城门额砖、春秋时期“蔡妇子”铭文瓮等。城址下还发现有仰韶、龙山及商文化遗迹。城址周围密布着春秋到明清时期的墓葬,距城外西南600米有女娲坟。
从考古发现看,女娲故城时代跨度大,从新石器延续到春秋时期。从城市布局和城市配套设施看,这是一处祭祀人祖女娲之场所,经历代修葺,到明清时期所筑之城已形成规模,后因朝代更替,历经兵燹战火,渐废弃,成废墟。1986年,女娲城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对研究历代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盛况提供了资料,它文化底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典籍,是华夏民族融合的会聚点,是一个民族文化沟通的融合点。
注:本文转自:http://www.zhlzw.com/lz/yis/815806.html
盘古女娲创世民间传说田野调查手记
侯满昌
西华县位于豫东平原腹地,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21公里,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主要过境河流有沙河、贾鲁河、颍河,全年无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747毫米,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棉花、、烟叶、花生等。西华古称华邑,箕子之旧封地也,自公元前242年秦始皇置县长平,汉高帝分置长平、西华,县名几经更为柳城、鸿沟、箕城等,唐景云年间复名西华,沿用至今。县内有22个民族,198050户,92万口人,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95%,有回、蒙、满、藏、维、白、苗、彝、壮、布衣、朝鲜、侗、土家、高山、佤、土、仡佬、阿昌、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等21个少数民族,全县18个乡镇3个办事处450个行政村,1099个自然村。
西华是女娲故里,这里流传着大量的盘古女娲神话传说和有着十分明显的地域特征与丰富文化内涵的女娲经歌,以及丰富的创世文化遗迹和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等,这些相关的活态口承传说及其民间信仰是我常去关注的课题,自1987年参与编纂《西华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以来,常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乡村进行较为深入的田野调查,本篇手记是根据调查笔记及个人记忆成稿,旨在探索古代文化踪影,剖析内涵,承传史料,服务社会,其间获取了许多有趣并有价值的民间传统见闻资料,今一并记之。
一、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文化资源概况及民间信仰
在西华流传着大量的女娲盘古创世传说。其遗址遗迹纪念场所主要分布在东夏亭镇木岗寺行政村、聂堆镇思都岗行政村、昆山办事处三子头村、艾岗都城岗(东岗)行政村,并辐射其周边乡镇、村庄,对研究盘古女娲创世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思都岗行政村居西华县城北9公里,是西华县聂堆镇的一个行政村,辖5个自然村,3400人,4466亩耕地,传为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华夏始母女娲之故墟及陵寝。清《读史方舆记要·卷四十七》记载:“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所都也”《东野纪闻》曰“陈之长平(西华),即女娲炼石补天处,上有女娲城在焉”。女娲城遗址位于思都岗村西北角,据文物部门上世纪八十年代普查和考证,女娲古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墙长4000米,内城墙长1440米。今残存城墙最高点3米,宽8米。护城壕轮廓清晰,基底宽6米,上部宽15米。城墙多为分层夯筑而成,每层厚10到20厘米。夯窝为圆形,平底,直径5厘米。城内有宫殿式夯土台基。北城墙下出土一地下排水管道,残长1米,直径29厘米。城内出土有大量釜、罐、鬲、瓮、瓦等春秋时期遗物,可见当时城池岸伟,居民殷盛。据考,该城为东周城址,城墙下叠压商周甚至更早的古文化遗址。
女娲城遗址西有女娲陵冢,据传古陵高峻,占地百亩,望之如山,后几经黄泛和风雨剥蚀渐成土丘,后人念女娲功德拱土添坟祭祀。现女娲墓呈园丘形,高6米,直径20米,占地300多平方米,陵前有“娲皇圣母之墓”石碑一通。
现有古寺龙泉寺犹存,属目前豫东遗留较完好的原貌古寺, 1986年与女娲城遗址一起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殿前竖立明代万历年间古碑两通,一碑文记载:“西华治北十五里许,有城遗址,半就淹没,相传为女娲氏故墟也”。
以思都岗村为中心周围村庄及县域世代传承的许多关于女娲传说故事如《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故事》、《世上为什么有残疾人》、《女娲芪的来历》、《女娲坟的传说》、《女娲显灵护皇城》等等。
盘古寨在木岗寺村,位于西华东北部东夏镇与田口乡接壤处,相传是远古开天辟地之神盘古殉天处。2010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西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里遗存有“盘古寨”寨额古砖三块,呈青灰色,分别为“盘”“古”“寨”三字,“盘”字完整,“古”、“寨”两字上下断裂,字体古朴圆润,是当地村民在当年修渠时挖掘出土并保存下来,砖长30CM,宽25CM。
在盘古寨老寨西有一座寺院,古称“墓岗寺”,相传规模宏大,占地数十亩,有僧侣百余人,寺内供奉有盘古女娲之位,有盘古开天系列壁画、历代帝王先贤祭祀石碑117通,1958年用于烧制石灰毁掉,仅余半块,碑阳文字隐约可见。
盘古墓在木岗寺村西,南北长2500米,东西宽500米,因黄水多次泛境墓冢已淤为平地。墓旁有一井,人称“盘古井”,据传历年淫雨急流未曾灌没,后黄水裹带泥沙数年淤积湮毁,陷落为洼地。而津津乐道的盘古传说故事却代代延传下来,当地村民对盘古女娲开天故事都能讲出一二。
昆山女娲宫位于县城北郊贾鲁河畔的山子头村,古称“昆山”,与思都岗南北向对。史书记载有“女娲居昆山”之说。相传是女娲活动居所之一,为之行宫。大概是先民们在始母活动地或居所处建造的祭祀场所尊为“宫”之故而建女娲宫,毁于战乱兵燹黄水。解放初期残存百亩丈余的高地,进入二十世纪村镇规划渐渐荡平,现今的昆山女娲宫景点系后人民间捐资在汉代古城遗址上所建,占地30亩,有女娲宫主殿、老母殿等。
时在辛卯年新春,准确说是2011年2月18日也就是正月十六日,我一大早一个人脚蹬一辆山地车出发去艾岗乡都城岗村,这是我为完成“女娲文化调查”课题新年后而探访的第一个目的地,访问对象是一个叫赵留记的老者。都城岗地处县城偏西北约三十华里,村子不小也不算太大,有728户,2955口人,在村子里看见的到处都是砖屋木门,门前贴着红彤彤的对联,倒也透着春的气息,初春未解冻,田间无忙事,小巷深处,有晚起的村民三三两两端着碗在路边饭场,伴随着欢声笑语下饭,鸡鸭昂首阔步,狗猫慵懒地沐浴着阳光,村民们看上去简单而快乐,生活与世无争。赵留记是我工作中认识的,在他一次反映田野文物保护事项中我们之间有过交谈,交谈中涉及到女娲文化及民间传说故事,话题不深但印象深刻,这也是为啥他会成为我第一个访问对象的。在赵家,赵留记独身一人,他口若悬河地讲起了一个关于女娲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这是我再一次听到的盘古女娲共同创世的神话,与我十多年前听到的相似,我很快用纸笔将它记录下来。“……在这个混沌里,有两种气,叫着“阴”和“阳”,年长月久,两种元气各自结成了人形,阳气结成的人颜色重了些,身上多了一点什么,叫盘古,阴气结成的人,颜色白些,身上少了什么,叫盘姑。”
第一次听讲盘古女娲共同开天故事是在1980年代的《西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采集中, 1987年夏秋时节,在西夏亭公社展庄大队我见到了盲人丁毛钮,展庄村位于西华县偏西南35华里,村里原有一座“净居寺”,文革中寺院被毁,僧人遣散,村子以丁、展二姓为主,还有王、何几家,大队当时所辖展庄、王庄、胡寨楼三个自然村9个生产队,约有3700口人。这里说一下,我的妻子是展庄人,丁毛钮是妻子的远房大伯,他讲话逻辑性极强,自然流畅,是一个思路清晰、善于表达的人。那年他六十八岁,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临街有三间青砖青瓦房,常掂一个木板凳在路沿坐着,有时也摸索中帮助家里做些什么严望佳。再问,原来他是半路盲人,后患病致盲,幼时念过私塾,记性好,表述能力特别强,能讲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趣事传闻,是乡村里的文化人。在丁家,丁毛钮一连讲了《五月为啥不打长虫》《洪三爷》《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造“器件”》等几个传说故事,谈兴正浓,日当正午,留我作客,在他家里吃饭,虽无酒菜相待,丁大娘的手擀黄豆捞面,韭菜鸡蛋浇汤拌作之味也使我胃口大开,至今余香。午饭间他讲述一个我之前没有听说过的盘古女娲开天辟地的故事,并没有随饭下肚,饭后我将其记录下来,后因与当时流传的女娲传说相左,自己一直也没敢拿出来。
都城岗与展庄均处在西华县城以西30华里处,颍河相隔,南北相对十余华里,分属艾岗乡和西夏亭镇,都城岗在北,展庄村在南,离盘古寨、女娲城分别是七十和五十余华里,是盘古女娲神话辐射区,二人都虽不算博古通今,在当地农村也算是个文化人,盘古女娲文化的传播者。
通过田野调查可以看出西华拥有较多的盘古女娲传说资料,县内有不少的盘古女娲文化遗存,包括盘古寨、墓岗寺、盘古陵、盘古井以及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为期一周的盘古庙会,民间广泛流传着盘古盘姑为兄妹俩的传说。其实,西华盘古女娲传说与盘古神话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性质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在内容上,传说中的盘古女娲和神话里的盘古都是由“卵”演变而成,具有开天辟地、繁衍人类之功,死后的肢体及器官化生为世界万物,而西华当地的传说则二人为孪生,同由一枚“卵”演变而成,盘古女娲二人一起被后人奉为创世神,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开端的一个不朽的象征。
西华有着大量的与盘古女娲有关的传说,在近日收集整理的《女娲城的传说》资料本中仅创世传说就有23个,如《盘古开天地》《盘古盘姑兄妹俩》《女娲补天》《日月为啥由东落向西》《抟土造人》《世上为啥有残疾人》《人为啥有“表情”》《女娲化万物》《女娲造六畜》《奉作高媒》《女娲造笙簧的传说》等等;此处还有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如《盘古寨的传说》《盘古井》《女娲城故事》《土檀树》《女娲与秦始皇的赶山鞭》《女娲献宝救穷人》《金马驹》《女娲造井》《“五里沟”的来历》《麦子为啥只有一个穗》《女娲显灵救皇城》等。这些传说与当地有着明显地域特征的女娲经歌,以及丰富的创世文化遗迹和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盘古女娲传说讲述者的基本情况为:
侯 玲女,汉族,1913年生人,农民,文盲,西华县艾岗乡半截楼村人,晚年生活在县城儿子家,讲述有《女娲娘造六畜》,经歌《寻母经》《放羊经》《五上香》等,2009年去世。
谢 奔男,汉族,1911年人,务农,农闲时节乡间卖货郎,西华县叶埠口乡坡杨村人,善讲故事,乡间有“故事篓子”之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去世;
丁毛钮 1919生人,男,汉族,西夏亭展庄村农民,盲人,幼时上过私塾,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熟悉历史知识掌故,讲述的故事有《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造“器件”》《五月不打长虫》等,1989年病故。
苏 秀城关昆山女娲宫会首、女,汉族,1943年生,西华县艾岗乡苏桥村农民,坠子书艺人,代表书目有河南坠子《大红袍》《回龙传》等,西华县艾岗乡苏桥村人,女娲故事有《人为啥会有“表情”》《日月为啥由东落向西》等,2003年病逝;
董保群 男,汉族,1943年生,西华县艾岗乡苏桥村农民,坠子书艺人,代表书目有河南坠子《大红袍》《回龙传》等,青年时代去过郑州、开封、许昌、商丘等地,喜欢的故事一听就能记得,不喜欢的听过也就忘了。西华县艾岗乡苏桥村人,2012年病逝;
赵留记:男,1937年生,初小文化,一生务农,西华县艾岗乡都城岗人,讲述有许多故事,其中有《女娲与秦始皇的赶山鞭》《“五里沟”的来历》《女娲结网捕鱼的传说》《奉作高媒》。
黄爱芬、1931年人、女、汉族、文盲、西华城关南门村手工艺人,讲述有《地名与女娲故事》经歌《老了难》《劝世歌》等。
黄玉芳:男,1937年4月生,大学文化,西华县文化局退休干部,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创作发表有故事《蔡大脚看戏》,主编有《西华县戏曲志》等;
李学贤 1933年人,男,汉族,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人,县信用社退休干部,讲述有《女娲显灵护皇城》《土檀树》《金马驹》《悬云寺》《女娲献宝救穷人》。
赵克勇 男,中学文化,东夏镇木岗寺村人,农民,讲述有《盘古墓的传说》《盘古井》等。
李德良,男,汉族,1950年人,初中文化,原曾任聂堆镇思都岗村支部书记,他记性好,幼年时代听来的故事下载仍然记得,常将听来的故事讲给人听。讲述有《女娲城的传说》《思都岗的来历》《三土城的传说》《龙泉寺》等。
杨玲、女、1968年生,初中文化,西夏亭唐湾村人,文学爱好者,记录的民间故事有《麦子为啥只有一个穗》《两好搁一好》《端午门前插艾的传说》等。
二、盘古女娲创世神信仰的地方生态
在西华,千年流传的盘古女娲传说盛行不衰。民间笃信女娲神,源自于对其灵显事迹和保佑地方的渴求。当地人通常将盘古叫作老盘古,或盘古爷,叫女娲为盘姑娘,老姑娘,老娘、老母娘、女娲娘等。关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神话,民间传说和广为流传的神话有着不一样的内容,综观有关盘古女娲神话的记载,主要有一下不同的说法:
1、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则神话,流传极广,家喻户晓。“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记》,据袁珂《古神话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 1页。)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就是一个大混沌,分不清哪儿是天边,哪里是地角,也分不清上下左右,没有日月星辰,也没有风雨雷电,没有花草树木,更没有五谷禾苗。在这个混沌里,有两种气,叫着“阴”和“阳”,年长月久,两种元气各自结成了人形,阳气结成的人颜色重了些,身上多了一点什么,叫盘古,阴气结成的人,颜色白些,身上少了什么,叫盘姑,他俩不知道饥渴,也不觉得寒冷,不吃五谷,不穿衣服,靠吸收天地精气过活,却力大无比.
“兄妹俩在混沌里孕育了很久很久,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不知多少年过去了,俩人在多时间的朦胧中烦了,忍不住想打开混沌,盘古用手一抓,抓来一只神斧抡起来奋力一挥,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混沌破裂,一些轻而清的东西飘飘上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坠然下落,变成了地湖南卫视自制偶像剧,天又轻又清,飘飘摇摇离开了,盘古用手支撑住飘飘摇摇的天,盘姑看看高大的盘古,再看看自己娇小的身体,心想,你撑天,那我来开地吧…… (——西华县盘古女娲神话资料本《盘古盘姑兄妹俩》)
2、炼石补天
在中国上古神话与文化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女神其地位可与中华之母女娲相提并论。女娲业绩主要在“补天”、“造人”上。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淮南子·览冥篇》
“据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遗留下一个个黑窟窿和一道道裂缝没有造周全,万八千年过去了,天会时不时的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有道道金光和团团烈焰从那大窟窿外喷发而出,落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一片火海,只烧得山岳变态、河流干涸;地上会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喷涌出滔滔洪水,洪水滔天接九霄,山岳半淹变岛屿,天上飞鸟无处避,地上走兽沉海底;还看见无数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生灵在火海中挣扎、哀号,有的已被烧焦、成为灰烬,有的周身起火、抱头四窜,人类面临灭顶之灾,作为人类创造者最伟大的母亲女娲,心急如焚,为了拯救人类便决心把不周的天补起来。她采来不周山五彩巨石,引天火,将它们熔化成浆,变成了像糨糊一样的熔液。她忍受着石液的灼热和皮肤的烧痛,用熔化的石液,细心地把天空的大小漏洞一一补好,补后的天空五彩斑斓,呈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多彩,非常好看。天补好了,可还缺少一种直插云霄,硕大无比的擎天柱支撑起天地。——(——西华县盘古女娲神话资料本《鳌献四足》)
3、抟土造人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在记载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时这样描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为了使人类能够繁衍生息下去,她还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2000年在县城北昆山女娲宫,我找到时年58岁的女会首苏秀,她说起女娲来津津乐道:“相传盘古开天之后,混沌初开,天地间虽说有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世间却没有花草树木,流云和风,满目都是灰蒙蒙的,是女娲姑娘化出自己的乳汁化来花花草草,茂密树林,一时间看天空天空广阔而美丽,看夜景群星闪烁,山青水秀,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繁衍滋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女娲姑娘总是觉得天地间缺少一种最有智慧,能够劳作,最终可以主宰和管理天下万物的生命,不然的话,生物繁衍再多,天地间也是荒凉空寂的。
“这天女娲信步走到清水河畔,躬身拣起一捧砂礓仔细端详,看着看着看出一些门道来,她发现这些有的象狗、有的象马、有的象鸡、还有的象自己的模样的砂礓,非常高兴。她想起为什么不照自己的样子捏些泥人,让他们繁衍生息,主宰天下万物呢?于是她抓把黄土和成泥,在手里抟来抟去,一会儿就捏成了个小泥孩儿一样的东西,经太阳一晒,风一吹,小泥孩儿蹦蹦跳跳的跑了,女娲高兴地给泥孩子取名叫“人”。后来她没明没夜地捏起“人”来,捏了一批又一批,活了一群又一群,天地间开始有了人。(——西华县盘古女娲传说资料本《人为啥会有“表情”》)
女娲的创世神形象,其实就是“化万物”的始母形象,当地女娲创世传说记录的女娲造人是在未婚情况下完成的,着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造人情节。
2008年秋,在我陆续访问的十数位民间故事家中,借住在儿子家中的艾岗乡半截楼村95岁高龄的侯玲老太太为我讲述有《女娲娘造六畜》则向我讲述了女娲创世神格:最初的世界是混沌的,没有一丝光亮,盘古开天辟地后,一开始天是一团混沌,地是一堆泥巴,女娲娘感到寂寞,她坐在河边抓起了地上的泥巴摔来摔去玩,无意间摔出一只鸡子。女娲轻轻地对这只鸡子吹了一口气,鸡子竟然活了过来,它轻轻地从女娲手上走下,回头“喔喔”地叫了两声,仿佛是在表达谢意,女娲见它身体乖巧,色彩斑斓,于是就赐名为“鸡”,鸡子一叫,天门开了,日月星辰齐出来。
第二天,女娲娘把泥巴摔去摔来,摔出一只狗,狗一跑,地门开了,有了东南西北四方;第三天女娲娘娘拿泥巴摔出一只猪,猪为家中宝,无豕不成家;第四天摔出一只羊,用羊祭天神,天神才赐福气,吉祥如意;第五天摔出一头牛;第六天摔出一匹马。这样,马牛羊,豕犬鸡六畜齐全,但没有管理者,结果鸡乱飞,狗乱跳,尤其是蛮牛力气大,光触角打架,为了照管六畜,女娲娘便用剩下的泥巴拌水造了人,让他作主,所以叫做主人。从此以后,牛负责驾车耕田,马则要负重致远,羊用来供备祭器,鸡则要司晨报晓,犬必须守夜防患,猪可以宴飨速宾,六畜各有不同特点,也各有不同用处。(——西华县盘古女娲传说资料本《女娲娘造六畜》)
西华神话传说
地方传说内容
地方传说特征
备注
《盘古盘姑兄妹俩》
在一个大混沌里,有两种气,叫着“阴”和“阳”,年长月久,两种元气各自结成了人形,阳气结成的人颜色重了些,身上多了一点什么,叫盘古,阴气结成的人,颜色白些,身上少了什么,叫盘姑。”
兄妹俩在一个双黄蛋里孕育,俩人齐心协力,共同劳动,共同完成创世。
古神话
《鳌献四足以立四极》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遗留下一道道裂缝没有造周全,女娲炼石补天,需用擎天柱支撑起天地,鳌主动奉献四足,女娲砍下四只鳌足,竖立在东南西北李圣根,只见那四只鳌足落地生根,“嗖嗖嗖嗖”,顺风猛长,把整个天宇撑得牢牢靠靠的……
女娲炼石补天,鳌主动奉献四足以支撑四极。在补天立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典籍
《人为啥会有“表情”》
(女娲)首先到昆山上捉来大蟒,杀了大蟒取出苦胆,给每个泥人嘴里抹上胆汁,那些泥人都苦得直咧嘴,发出一阵阵凄楚的叫声,这就有了人类的第一种声音—“哭”……
通过“酸、甜、苦、辣、咸”的味道,调动人的喜、怒、哀、忧、悲、恐、思七情,丰富人们的表情。
典籍
《女娲娘造六畜》
盘古开天辟地后,第一天捏了鸡,二天捏的是狗,三天拿泥巴摔出一只猪,四天是羊,五天是牛,六天马,第七天用泥巴造出了人……
人类始母通过劳动创造万物,而在西方神话里则是神根据需要创造的万物。
圣经说
《补天经》
“盘姑是女娲/女娲是盘姑//手托金山上金山/上了金山来补天//补住天来还不算/日月星辰全没光//制好星星和月亮/制好太阳照四方//站到中皇山往下看/世界全都没人烟//树木禽兽全都没/五谷杂苗也没全/叫俺盘姑作了难……
西华民间神话体系实际上揭示了当地民众的乡土信仰与诉求。有关女娲盘古的神格信仰,笔者认为有一下诸项:
创世性。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民间传说是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实实在在的、纯属中原本土自然产生的创世性神话,是人类最源头、最根本性的神话,也是最高级、最顶尖性的神话,它的存在,使得那些外国的“中国可能是主要的古代文明社会中,唯一没有真正创世神话的国家" 的疑问与论调成为妄说与废话。
原生性。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民间传说是纯粹产生于民间的神话,一开始就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其实是民众共同心理的一种表达,是一种共识的结果,根深基牢,生命力强。
初始性。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民间传说讲的是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大事,是人类历史的源头,是一种永恒性的主题和题材,它是一部人类起源史,永远受到人类的记忆与关注,它将与人类共存亡,只有人类没有了它才会消失。
普通性。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民间传说的说法在西华当地占据主导,在口头传承中盘古盘姑兄妹说广为流传,不仅有传说《盘古盘姑兄妹俩》,还有经歌“女娲是盘姑,盘姑是女娲”的民间传唱,形成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局面,影响最为广泛。
灵验性。民间笃信盘古、女娲法力无边,有求必应。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二十二举行的为期一周盘古庙会,及正月初七至二月初二的女娲城庙会其间,远近数十万信众涌入朝拜,许愿还愿,祈求始祖始母保佑。
传承性。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民间传说故事有始有终,有人物,有情节,没有什么残缺,给人以一种完整感和厚重感。并通过当传说和文化遗存,从中间找到了彼此连接关系,印证了中华民族共源同祖。
民间口传文学是活的立体的文学。它是不断发展的,从田野调查可以看出盘古女娲传说不仅在当地民间流传,而且已经有了许多习俗,人们希望通过请求、祈祷、许愿等方式与之沟通,以祈求保佑庄稼丰稔、风调雨顺,救助人们脱离兵、水、旱、虫、病等种种灾祸,赐予人们健康和平安;并能除恶扬善,正本清源,使蒙受不白之冤的善良人最终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以及照拂那些力图搞活经济的个人或集体迅速发财致富;他们甚至还掌管着信众生活中极细小的活动,例如能否嗓音圆润地唱出经歌,或者能否流畅地讲出女娲盘古故事等等,盘古女娲在现代民间信仰中的神力几乎是没有边限的,并已深深扎根于当地民众生活之中。
结语
从流传在西华县的诸多盘古女娲的传说中不难发现,盘古、女娲既是人格化的神,又是神格化的人。特别是女娲,既有神的无上威严,又有始母的慈爱情怀,以及创世始母的伟大形象,在地方民间信仰范围内,女娲始终与其信众之间保有始母与子孙间的血缘纽带,这是一种基于共同血缘关系上的亲和力,以及对所属群体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说,盘古、女娲的神话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源头,而开拓与创新、牺牲与奉献、大爱与包容的精神正是西华创世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这种精神,不仅具有一般核心价值观所涵盖的普遍性、民族性、崇高性的特点,而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可以对党的十八大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9bd550102w36f.html
全文详见:https://p66p.cn/973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