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53

我从不觉得厌烦 这些平常之物-短书集 第381篇 与你必见辽阔之地!(如果抛去人声,这首歌的曲调才是我最想推荐的,尤其是中间部分的转折,复归平?


我从不觉得厌烦 这些平常之物-短书集

第381篇 与你必见辽阔之地!
(如果抛去人声,这首歌的曲调才是我最想推荐的,尤其是中间部分的转折,复归平静之后,回味才会产生。就像今天的文章一样)
世间最残酷的事情你见过多少呢?人世间于人而言最残酷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觉得可能是:饿!
仓廪足而知礼仪。但在不足之前知什么呢?人世间的事我阅历不多,不过就探索发现频道节目观看的经验中,对于自然界动物而言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在觅食这件事情上了。无论草食性动物还是肉食性动物,寻找食物就是活着的大部分主题内容刘占一。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灵长类动物,可能无法感同身受处在饥饿状态的动物到底是什么感受。
因为即便是我们,对于“饥饿”------这个历史书中最常见和最常出现的词汇-----都不见的具备对应的生活体验的。在“当今盛世”中,“饥饿”这个词距离我们的如同出土文物一样古老。我们已经失去了对“饥饿”这个词汇的直接感受和经验。但我希望我们能永远抛离这个词汇。还是让这个词汇深埋在土层之下,还是让这个词汇停留在书本里成为铅字更为稳妥一点。
"饿”是装扮不出来的。它是由本能激发出来的。本能被施法出来之后,人也会呈现出另外一番模样。
在阅读历史书的时候,饿可能还不是最残酷的,而饿死可能才是最残酷的事情。而饿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眼睁睁看着种种希望与努力化为泡影的过程丁微,最后到达绝望。在这个过程中人可能会有无数求生的欲望和行动,但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了。相比饿死这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热衷的恐怖剧、惊悚片都只能算是片刻情绪上的惊吓而已。但是饥饿可能是生理上、心理上的全面崩溃。
我们对于饥饿这个词语的直接感受还是来自于书籍,来自于文字的描述典妾。在文字塑造的语境中我们前去感触、抚摸这个词语。并为它所带来的震撼给予敬畏。我倒是宁愿这个词语就停留在史书中。乃是因为这个词汇实在是过于残酷了。
在饥饿面前,人与野兽没有任何分别。这一点毋庸置疑。对于野兽,就是人类所不能理解的了。
之所以提及饿这个词,是因为见到一本书《丁戊奇荒---光绪初年山西灾荒与救济研究》重生娱乐之王,作者郝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发行。但是这本书似乎甚少消息深渊对峙。据看过此书的人介绍,这本书中所描述的一些惨绝人寰的饥荒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凯撒革命。“就是最恐怖的恐怖小说与其相比都平淡的像一碗白水于都青年论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本严肃的历史研究著述。

(这本书心智不全者就不要看了,免得内伤)
我贸然揣测了一下,在这本书里可能会有人在饥饿状态之下的种种记录。这些记录来自目击者、亲历者和旁观者。
写历史的人需要想象力,在基于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现场并将历史资料全面展示出来,至于判断和结论还是需要留有空间给到读者。而阅读历史著述同样需要想象力。在经文字构建的时间和空间里,将人物和行事增加上人情与世故,并为人物辅助人性的猜测,这样的历史阅读才会渐次丰满起来。不过这样的充满了想象力的阅读往往会导致阅读之后长时间的不良反应。
对于《丁戊奇荒》,也可以有以下这般想象与猜测:
公元1875年,是为清光绪元年。此之前1868年位于远东的日本也是新帝继位进入了明治时期。这两个国家在政治层面上几乎是同时进入了新的时代。日本明治时代一旦开启,就迅速结束了自江户时代以来维持了三百年之久的闭关锁国政策,维新革治。而大清朝也是新帝继位,也进入了“同光中兴”的阶段。时年1875年前后,历经十年之久的太平天国之乱结束了没几年,大清朝的江南腹地也正处于百废待兴、修养生息的阶段ca1316。清光绪初年帝国的战事主要集中在西北边隅,御下能臣撑起了帝国的西北一角酸蜂。
不过这一年天不遂人愿。公元1875年开始,直隶省及山西、山东、河南等地久旱不雨。彼时农人几乎拿老天爷没什么办法。“旱一年邓翠雯,雨二年”或许是常态,一年不下雨大抵还可以勉强度日,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旱情一直延续到1878年。而且旱情覆盖几省地域。灾情时间之久、地域之广也是朝廷及地方难以预料的。此次大旱在1877年和1878年最盛。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
一般史书记录的内容不过就是上述这些而已,但是史书中值得玩味的内容也在其中。按照大清彼时的农耕情形,抵御一般的天灾或艰难度日勉强可行。一年大旱之后收成几无之时,农家或可依靠存粮度日,城镇可由他处粜粮解困。多数人还可在心里期待下一年天颜舒展带来雨水,只要捱过来年春荒,活下去也未必不是可能的事。
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于“天”,怨不得,只能受得。
如果仔细计算一下从1875年到1878年历时四年之久的大旱,就会品味出不同的味道来。1875年的大旱在1876年的春天依旧来到,老天爷没有任何舒展的意思。这一年可能会让许多农人陷入绝境之中。家中存粮消耗殆尽,即便其他树皮草根之类的可食之物可能在这一年的春天也会被掘食殆尽。地面上能动的活物估计也所剩无几了。之所以特别写出这些,乃是饥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树及草在大旱之年的第二年可能基本就无存了,这些植物不仅仅需要水,也需要一个生长的过程。在连续的饥瑾之年,这些可食的树及草可能活不过第二年。连再生的机会都不会有了。没有皮的树至多可活一年。这个道理应该不是虚言妄造。
看到“丁戊奇荒”的历史时间界定在1877年至1878年时艾尼瓦尔江, 凭个人的判断,这大旱之年中可能最恐怖的时间是1876年和1877年这两年。地无所产,人无所食。地上的东西消耗完不需要一年的时间。在“丁戊奇荒”中可能大规模的饿毙可能发生在1876年这一年的年尾和1877年的年初这一时间段内。对于农村而言,应对饥荒的极限承受能力至多只有两年时间,城镇应对饥荒的能力可能稍强一些。饥饿一旦来了,是有极限的。(对于如何解决饥荒中粮食问题,可以参看哈耶克的经济学论述。)连续饥荒中的第二年与第三年应该是最难过的年份。
旱属天灾,天灾来了,人就会躲。这是本能,也是应对之法。尤其是饥瑾之年。躲避之法中“逃”是首选且是唯一的选择。俗称“逃荒”。湖南凤凰城住宿除了这一条之外,应对饥荒,还可以“吃人”。强者生,弱者死。所谓饥不择食不是说着好玩的。我想在《丁戊奇荒》中对于后者的记录恐怕不在少数。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露出野兽才有的目光时,我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惊胆寒!
应对天灾,尤其是旱涝之灾时,对于大清的臣民而言,“逃生”是最有出路的方式,不过这一次的旱情覆盖地域极广。要逃,也得要能走得出去才行。逃的路程长远及逃的方向都决定了能否存活下去。在一路奔逃的路上还要处处小心不要成为他人的口中之物。从百度百科中查询的内容可以得知,在“丁戊奇荒”中接纳、承受灾民的地域是江南。而这一片江南之地,也是刚刚从战火之中缓过劲来。逃荒的人不会是一个接一个来,而是一群接一群而来凶男寡女。这个群体在历史中也有定义,称之为“流民”。换言之艾水水,就是游荡在帝国大地之上的游民。居无定所,取食当地。而这些“流民”若不善加安置,随时都有可能生出变数来。“流民”对于江南之地的最大冲击可能还是在于粮食,原本足够一人食得可能需要养活两人、甚至三人了。参与山西赈灾的美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说:“灾难在所有人的心中激起了邪恶的念头新天域,民众开始惊慌不安,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一群妇女蜂拥进一位富人的家里,占领了它,在那儿生火做饭,然后又拥到另一家吃下一顿饭。男人们看到这种办法不错。便组成了五百余人的群体,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劫掠取食”。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书中,流民裹挟着居民,会变成更大规模的流民。原本属于天灾,若无人为介入,会逐步的衍生为人祸。
在饥馑年代里,受伤最重的往往是粮食原产地------乡村。这是经验,也是历史书中累加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古往今来,无一例外。乡村是饥饿时代里是第一个被击溃的。能活下来的人都是“逃”出去的人。
郝平的这本《丁戊奇荒》的副标题为:清光绪初年山西灾荒及救灾研究。从这一标题可以看到对于“丁戊奇荒”而言,山西的灾情应该是最重的,而人为的介入是有的。时任山西巡抚的是曾国荃,见惯沙场及杀戮的曾国荃也不禁要说:“二百余年未有之灾”。郝平的这本书对于“丁戊奇荒”的研究集中在山西。不过我们在阅读时,还是需要放开眼界与思考,才会体会到灾荒、饥瑾、疫病、祸乱之间的关联性。大灾之年之后往往伴随而来的疫病,所谓“祸不单行”是也。乡村凋敝后,流民蜂起,又会生战乱,总之一件连着一件,不会简单消停。
对于郝平的这本书,我所能做的想象与衍生也只能限于此了。对于郝平这位学者我也产生了一些好奇,我查询了一些资料,才发现郝平对于山西这一省的研究可谓深入。比如《战争往事-----泌河流域的动荡岁月》与《大地震与明清乡村社会变迁》,虽然这两本书并无太多介绍,但我想作者应该是同一人。我想郝平先生有关山西的历史研究著述不会是让人赏心悦目的那一类。相反,可能还有些触目惊心拉杜乔尤。这里面,可能以《丁戊奇荒》这本书为最。

读书就有这样的好处,往往会从一本书、一位作者牵扯出一大堆书和作者出来,也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些隐秘岁月一并拔出罗卜带出泥,多一点想象之后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将自己吓个半死,抑郁到不能自己。再想一下,所为何事呢颜珛聿?
也就是通过这些冷寂的书和这些作者,我们才会发现关心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属于一群静默的人。在乡土国故中穷经皓首,他们做这些事,写这些书,或许是学术上的成就,或许也只是热爱而已。
也正是通过这些书所反映出来的研究,我们往往能看到历史的不堪之处。袁洁仪与官史、正史的一笔带过不同,这些微小的历史研究为我们展示了历史的另一面。在这一面中,我们得知人世的艰难、生活的不易。以及人为了生活的种种努力。也从中得以一窥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所承载的种种的好与不好处。这些经验的撰写与研究,最大的功能就是:重整河山,待后生!
郝平,男,1968年生人,山西大同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只愿
雨水会眷顾这土地 不轻易离开
禾苗按期出现
鸟和风 一起回来
这些平常之物 我从不觉得厌烦

每一本书都在等待它的推荐语!《短书集》
《短书集》推介的书籍已隐藏在文字及链接中。

短书集微信公众号ID:duanshu300
全文详见:https://p66p.cn/971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