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54年,培养出李云迪和23个国际钢琴大赛冠军,他的一生有多传奇?-乐领生活频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只能发挥一定的历史作用,我把钢琴教
执教54年,培养出李云迪和23个国际钢琴大赛冠军,他的一生有多传奇?-乐领生活频道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只能发挥一定的历史作用,我把钢琴教学看作时代赋予我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昭义
但昭义是谁?
他是钢琴伯乐,钢琴家李云迪、陈萨、左章的恩师。
他是冠军教练,他的学生总计有25人在国际钢琴赛事中获得67项奖,其中23次获得第一名。
他是光环与荣誉簇拥的中心,获“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文化部“第五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深圳特区建立30年30位杰出人物”等大小荣誉无数。
这些是公众视野里的但昭义,他身上的标签被人津津乐道着,就像谈起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传奇神话。这也是但昭义为人熟知的A面。作为被定义的公众人物,在光环之外的B面,在鲜花与掌声到不了的地方,但昭义又是谁?
治 学
“我不聪明天分也不高,但凡事就怕认真二字,虽然我钢琴专业学习起步晚,但开始之后,我就特别珍惜,特别努力。”带着这股朴实的韧劲,但昭义扎实地走过了早年的学习期。
但昭义小的时候,父亲希望把大哥培养成音乐家,家里请了家庭教师教哥哥学习钢琴,但昭义就从旁看着,顺便蹭学一些,在哥哥没弹琴的时候就插空练习。黑白琴键,跳跃的手指,以及二者相遇之后好听的声音,虽然那时他还未能理解音乐,但本能地郭永淳,就为这些着迷了。
▲1947年初,6岁的但昭义(前排左起第一)同父亲兄弟合影。
弹钢琴这个本来只是自娱的爱好,却随着时间逐渐萌发壮大,直到后来成为但昭义一生的“关键词”。1959年,但昭义考入四川省音乐学院本科钢琴系,这是他系统专门学习钢琴的开始,显然这个开始有些迟了。而但昭义也知“迟”而后勇,六十年代初,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到北京进修,但昭义就在其中之列,这期间但昭义在中央乐团边学打击乐边进修钢琴。
那是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一切都变得局促与艰难,但就是在最为饥馑困苦的年代,但昭义却收获了受用一生的“财富”。在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
▲上世纪70年代周广仁教授到四川讲学时与但昭义在杜甫草堂合影。
但昭义自觉钢琴水平薄弱,进修期间非常渴望向当时声名赫赫的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拜师学习。当他第一次鼓起勇气去拜访周先生时,紧张加上专业水平不够,准备好的两首钢琴曲都弹砸了。本来觉得希望全无但是周先生最后却收下了他,并且坚决不收他学费。
后来周广仁告诉但昭义,之所以这么痛快地收下他,主要是看到他在专业上存在的问题并非个案特例,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钢琴音乐事业平衡发展,收下但昭义,是希望能为四川钢琴教育培养一棵苗子。
关于为人师表与树人育人,但昭义在恩师周广仁身上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满分答案,在周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但昭义也悟到了崇高的艺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但昭义不动声色的努力着,看似只做一件事情,但他却花了两份心思,一边学习演奏,一边揣摩老师怎么教学。也就是在这期间,温州鼓词东汉但昭义融会贯通,构筑了自己对于钢琴演奏的底层认知,这层关键认知就像一颗落入土壤的种子,成为但昭义日后在钢琴教育领域开枝散叶的根基。
混 沌
1964年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但昭义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但他并不能立即开始他的钢琴教学生涯。
那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席卷整个中国大地,听着那句振奋人心的号召“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2000万的知青告别家乡亲友四散到各地农村去。川音毕业后朴知贤,但昭义业也背了一架手风琴到跟随浪潮到农村插队去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之余,就与其他插队劳动的大学生组成表演队到各大公社去演出。
后来又开始搞“四清”运动,下乡知青转而变成了农村“四清”运动的工作队,再后来文革开始,但昭义还记得有红卫兵乘坐着火车从田间穿过,并和在田里劳动的他们热切地打着招呼。后来文革愈演愈烈,学校也停课了,他与钢琴的关系也被迫遥遥无期地搁置。
在那个年月,整个社会噤若寒蝉,对于钢琴以及西方音乐,到底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还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产物,没有人分得清楚,敏感得就像禁忌一般,大家都避之不提。在社会变迁的巨浪之下,但昭义谨慎地收拢着对钢琴的心性,小心地捂在心底里,以待遥远不期的来时。
直到78年文革结束重新恢复高考,学校才重新开始运转。那时但昭义已经38岁,他重新回到川音任教,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对于钢琴和音乐,那股积压在心里的热切终于等来了释放的出口, 在经过十多年的波折混沌后,那颗初心终于可以安然绽放。
“能够恢复弹琴,对我们来说简直太幸福了,所以只要有这么一个机会抓住了,我就会拼命去做好。”但昭义如是说。
此后,他就一头扎进钢琴教育事业里,那颗曾经埋下的种子也终于迎来茁壮成长的好时节。但昭义把当初所学经过处理转化,发酵出价值最大值,形成后来为人称道的“但昭义模式”。
先是带领学生在国内的钢琴比赛上屡摘桂冠,力压当时在钢琴教育领域排在第一梯队的北京和上海。再后来,但昭义和他培养的学生就进击国际比赛,开启停不下来的获奖模式,但昭义也成了无人不知的冠军教练。
育 人
但昭义总是寡言少语,只是打心里愿意为学生付出。
在川音任教的时候,有很多位重庆的孩子乘坐火车到成都找他学习。他不愿孩子和家长在周末来回折腾,索性自己跑到重庆去。每两周一次乘坐从成都到重庆的夜班火车,凌晨5点到重庆,先回家看看父母,再去给几个孩子上课,
特洛伊希文当天晚上再乘火车返回成都。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很久,那时他已经50岁了王俊迪。
他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李云迪曾说:没有但昭义,就没有李云迪。早年李云迪在参加国际钢琴比赛的时候,家里没钱给老师支付旅费,但昭义二话没说自己掏钱买了机票,陪他一路走到比赛最后。在国外比赛饮食不习惯,但昭义就像父亲一样,跑到超市里去买回来一些云吞皮、肉馅,自己动手包云吞给他吃。
▲2000年10月,但昭义与李云迪于比赛前在波兰肖邦公园留影。
2000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让李云迪蜚声国际,这是全世界顶级一流的国际赛事,也是业内公认最难的钢琴比赛雷神前传。而李云迪获得了这次比赛的金奖,并且强势打破该赛事金奖连续空缺两届、长达15年的沉寂,这是中国人在这一顶级赛事创办70多年来取得的最佳成绩卜严峻。
神话的背后有天才李云迪,也有钢琴教师但昭义。为了破题如何演绎肖邦,但昭义不惜精力,阅读了肖邦大量的传记、相关论著和理论分析死亡寿司,许多未被翻译的外文资料他也硬啃了下来,最终才确定从5个侧面来演绎肖邦。结果也证明,李云迪演绎版本的肖邦得到了本国波兰人民的最高认可和最大喜爱。
但昭义是谦虚的,尽管他已经是公认的教育名家,但在教学之路上,他求贤问能,经常邀请优秀的老师、名家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有人说:真是要有很博大的心胸,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国家的财富,否则是做不到的。
▲1996年,但昭义与陈萨在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获奖后与评委主席范妮·沃特曼合影留念。
但昭义的很多学生都说,恩师对自己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钢琴艺术的范畴,他是一个独特的人,能让所有的学生感受“一对一”的独特情感。但昭义喜欢听到这样的评价。他爱学生,他所做就如他所说,音乐教育应该放在钢琴教育之前,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能力,塑造他们成为一个拥有艺术审美能力的“完整的人”,而非教会一个“钢琴工匠”。这样即使有一天不再学习钢琴了,也会因为培养了艺术素养而被滋养一生。
但昭义说:“作为一名钢琴教师要懂得爱学生,要具有坚定的敬业的精神,还要舍得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他的总结很简单,但他完完全全做到了,却也堪称伟大。
选 择
1995年,一次国际比赛结束后,但昭义和学生取道深圳回成都。但昭义说,祖国那么大,除了求学到过北京,其实也很想看看其他地方。在当时,南方之南蔚蓝色海洋之岸的城市散发的魅力让无数人心向往之,他也一样车智妍。
当时的深圳只有16岁,稍显青涩却轰轰烈烈,浸润在改革的春天里,在新兴的变局中充满无限可能冷宫囚欢。虽然被带上“文化沙漠”的帽子,但年轻的深圳却始终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想方设法引进文化艺术人才。
但昭义这次路过深圳,深圳艺术学校看准时机,向但昭义发出了真诚邀请。事情没有一蹴而就,深圳艺术学校几番辗转说服,深圳文化部门亦出面邀请,但昭义最终同意调来深圳工作。
看到这个城市对于艺术发展和人才招揽的热情,看到深圳学校比起内地大学不曾有的轻松开明,而当时深圳的钢琴教育又十分薄弱,对于但昭义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作出一个决定,深圳适合他,深圳也需要他。
当时但昭义已经55岁,年龄上超过了深圳最高调入年龄限制,但深圳破格接受了这位具有特殊教学才能的教授。事实证明但昭义与深圳有些相见恨晚,彼此契合,最终双方相互成就,给深圳乃至全国的钢琴教育带来了巨大能量。
来深圳的23年来,他的学生接连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国际钢琴比赛,获奖无数。其中,李云迪获得的肖邦比赛金奖,并且强势打破该赛事金奖连续空缺两届、长达15年的沉寂,这是中国人在这一顶级赛事创办70多年来取得的最佳成绩;陈萨参加第12届英国利兹比赛,成为该世界一流赛事创办30多年来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人。而张昊辰则成为第一位获得号称“世界最难钢琴比赛之一”的范·克莱本钢琴比赛冠军的亚洲人,也是该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但昭义与张昊辰研究音乐
所以大家将但昭义奉为“冠军教练”,但他不喜欢这个称号,他说自己的目标从来不是要培养多少国际冠军,他只想做一个好的钢琴教师,但他背后的付出又远远不是“一个好的钢琴教师”能够定义的。
初 心
改革开放后国内出现的钢琴热涌现大量琴童,但刚琴教育行业的师资数量与质量远跟不上需求,但昭义就在全国各地开设公开课给青年教师上课,到不了的地方就录制教学视频。看到国内的钢琴教育和学习渐趋盲目与功利,他就通过一些媒介,为钢琴教育的真谛发声。
一直以来国内的钢琴教材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还在沿用上个世纪的古老教材,但昭义就主编了我国第一套科学系统且具有民族特性的钢琴基础教材,并把自己54年的教学经验及理论结晶收录在内。但昭义说编辑这套教材是他的一生夙愿。
在深圳市政府倡导和支持下,但昭义还筹划创办“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为社会输出钢琴新星,这是深圳建市以来所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专业艺术赛事。
2009年,68岁的但昭义就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直到今天,年逾古稀的他还每个月往返深圳、成都工作,做一个空中飞人,过着“退而不休”的生活。他说年龄不饶人,得抓紧时间做自己还能做、且拥有最大功效的工作。
▲但老师现场指导学生练习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只能发挥一定的历史作用,我把钢琴教学看作时代赋予我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昭义说出这句话时,不像是说出故作振奋的伟大信念,反倒像是一句必然如此的基本常识。
虽然身负盛名,但却不露光环,虽然胸怀浩瀚,但却不显锋芒,不是有意为之的谦逊,但昭义身上的气质,是游离在“冠军教练”、“钢琴教父”这些声名之外的边缘人,或许最恰如其分的,还是像他自己说的,“我就是一个踏实的钢琴老师。”
后 记
同是一己肉身,但每个人身上的能量却各有差异。总有那么一些人,走过的每一步都能蓄成一股势能,在某个瞬间便开始绽放,释放出斑斓色彩。这股巨大的能量成就着他自己,也影响着周围的世界。
每期的乐领人物想要寻找的,就是这样身怀巨大能量的人孟兰神功,他可能是乐领的会员成员,如之前的贺建华、邬桑、孙冕等人,也可能是其他的公共人物,如本文的但昭义泛小滥。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切面,还原他们的故事,把他们的能量进行二次发酵,从这些“最有趣的人”身上,发现各色的态度与价值。
更多精彩
敬请期待
-END-
关注“乐领生活频道”
发现更多精彩!
▼
全文详见:https://p66p.cn/906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