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与作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与作文
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试题仓库2018年6.1-7.5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仓库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语文试题3.语文2018年7月试题仓库一4.试题仓库2018年7月全部语文试题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次元是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个亚文化族群。早期的动画、漫画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广义上说,各种虚拟世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都可以归为二次元的范畴。
为何那么多人痴迷二次元文化?细究起来云娘泪,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不少青少年沉迷于二次元世界无法自拔,其实是不愿面对充满竞争和纷扰的真实世界。二是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温州医科大学招生网。处于边缘地位的亚文化族群往往要通过对亚文化的集体消费,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感知个体存在的价值。二次元文化的盛行,于资本市场可能是利好,但对文化领域是喜是忧,则需要时间的验证。当下二次元文化的各类活动主要是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完成的。新媒体不仅为二次元作品提供了便利宽广的展示平台,还为网络一代找到了爱好聚集、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二次元逐渐跳脱了孤立的虚构故事空间,超越了动漫的艺术形式,形成涉及人群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时尚潮流。然而,由于互联网对海量内容的筛选、监管和把控不甚严格,使二次元文化落入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窠臼。
随着主要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破壁交融的进程将逐渐加速。为了更好地获得年轻人的认同,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创作或评论引导的方式影响二次元文化,指引其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有鉴于此,国产二次元作品何帮喜,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提倡的要素。二次元这种创作传播方式,须在中华文化内涵的挖掘上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为青少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对接打下基础,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多维度。二是从注意力经济转向情感力经济。动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国产二次元作品却更多地流于肤浅的无厘头搞笑,或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堆砌俊男美女、宏大场景。试问,如果没有充分的情感张力,又怎能与观众深度互动、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呢?三是取材于现实,靠生活质感打动观众。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二次元文化唯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更加震撼人心,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宋磊《面对“二次元潮流”主流文化不应缺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二维图像构成的、画面是一个平面的艺术作品都可被称之为“二次元世界”。
B. 众人痴迷二次元文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想逃避现实;二是想寻求认同。
C. 事实已经证明,二次元文化的野蛮生长和良莠不齐对文化领域来说忧大于喜。
D. 二次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破壁交融是大势所趋,其原因是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就二次元问题从解释概念到分析原因,再到解决问题,可谓层层递进。
B. 文章基于对二次元文化的隐忧,最后提出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办法。
C. 文章在论证的过程中,只重点剖析了二次元文化受到追捧的两大主要原因。
D. 文章虽然未引用数据,但能从理论高度进行逻辑分析,也同样使读者信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电子游戏,那么二次元文化就一定没有这么火爆兴盛。
B. 如果互联网对海量内容严格筛选、监管和把控,那么二次元文化可能会健康发展。
C.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二次元文化,是提升国产二次元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
D. 二次元文化只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对“二次元世界”概念的解读外延过宽。C项,“忧大于喜”的结论过于武断。D 项,原因概括不全,除了年龄增长原因,还有心智成熟原因。故选B。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大国海魂,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只重点剖析了二次元文化受到追捧的两大主要原因”错,还有针对二次元的隐忧提出解决办法。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电子游戏只是二次元文化中的一项内容(参第一段),它不能左右整个二次元文化的火爆兴盛。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信任
余显斌
他一声唿哨,在积雪的旷野打着旋子,远远传开。随着口哨声,远处一个红点跳动着,跌跌撞撞滚来,越滚越近,是只小小的狐狸。
小狐狸毛茸茸的,如一个小小的红线团,额头有指肚大一块白毛,像珍珠一样。这是只才出生不久的狐狸。它胖乎乎的,蹲在他面前,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跳跃着喜悦、快乐和顽皮。
它知道,他拿了可口的食物。因为,从第一次遇见他直到现在,他都这样。果然,他笑着,手一扬。竟然是它最爱吃的鸡肉。它跳起来去抢,他呵呵笑着,摸着它的头道:“别闹别闹,放好了吃。”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肉一放下,小狐狸就扑过来,使劲嗅着,流着哈喇子,吧唧吧唧吃起来。
半只鸡吃完,它的小肚子胀得鼓鼓的,更像个毛茸茸的线团了。
接着,它抬起头来,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它知道,接下来,他会逗它玩,带着它跑,从相遇到现在,从没断绝过。也因为如此,它从一只生性胆小的小狐狸,变成了一只爱亲近人的小狐狸。果然,他拍拍它的头,在雪地上跑起来,快活地笑着。它跟着跑,一路翻着跟头,发出稚嫩清脆的叫声。两个点,一红一黑,在雪地上翻滚着。玩得差不多了,他喊一声:“回了!”一挥手,走了。小狐狸舍不得,跟着他,轻轻叫着像是在撒娇,好像没玩够似的。一直到他走远了,不见了,小狐狸才往回走,回到自己隐秘的洞穴里,偎依着母亲,做起香甜的梦。
一直这样,大概两个月吧。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四野皆白,小狐狸饿得叽叽叫。老狐狸也饿得浑身发软。几次,小狐狸跑出洞,又失望地哼哼唧唧跑回来。上午,雪地响起一声唿哨。小狐狸一听,乍了下耳朵,跌跌撞撞跑出来,球一样滚到他面前,扯他的裤脚,跳起来,抢他手中的鸡肉。他笑骂:“馋东西,饿坏了。”他把肉放好,很大一只烤鸡。小狐狸扑过去,流着口水,摇摆着脑袋撕咬着。
这时,那边土坎上,一只狐狸露出头,是那只老狐狸。它小心地看着,小狐狸正在大快朵颐。肉的香味,远远飘来,它也流出了口水。它小心地爬下了土坎,一步一步靠过来。它很清楚,自己一身火红的皮毛太珍贵了,会引来无数的贪婪和阴谋,所以不得不小心。刚走几步,哐的一声,它的脖子被夹住了,是个钢夹!钢夹力道很大,传来骨头的碎裂声,还有老狐狸的惨叫声。
这夹子,是他下的。
必须有一定重量,夹子的机关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恰好。他要的,是老狐狸的皮子。这样的皮子,想要猎到,难如登天,因此,市场价几万元一张。小狐狸的皮太嫩,没人要穿越九福晋。因此,他想了这么个办法。
小狐狸停住了,抬起头,看着他,眼光中一片疑惑。
那只老狐狸的皮,他卖了三万元。他笑笑,数着票子。他知道,还有一个三万元在山林里等着他:一年后,小狐狸就会长大。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
他上了山,果然看到了那只长大的小狐狸,皮毛比它母亲的还红还净,额头那块毛,仍像珍珠一样;只是眼光变了,不再纯蓝,而是闪着白白的光。显然,它也认识他,蹲在那儿,长长地叫了一声。
他已跟踪它几天了,办法用尽也无法得手。
他举起猎枪。
它一跃跑了,雪地里一条红线,弯弯曲曲。他打不中,就追。
雪很厚,狐狸跑起来有些艰难,他眼看就要追上,猛扑过去。那只狐狸一拐,转了个弯。他扑空了,只听哐的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他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的一只手已断残颜弃妃。这山里,下夹子的人很多,他中了别人的一个夹子。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详细描写了小狐狸的外貌,但对猎人的外貌没做细致的描写,这是因为猎人长什么样并不重要,小说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内心世界。
B. 小说中多次写到了雪,狐红雪白,色彩鲜明,画面生动而美好。其中“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四野皆白”的描写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 小说三次写到了小狐狸面对猎人的眼神,前两次眼神“亮亮的”,后来“闪着白白的光”,这凸显了小狐狸对猎人的情感变化。
D. 小说前半部分写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亲密无间,与后半部分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关系变化形成对比,这样的反差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5.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猎人的形象特点。
6. 小说以“信任”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4. C 5. ①善于伪装,处心积虑。他百般与小狐狸搞好关系的原因是想借助它使老狐狸放松警惕,引出老狐狸并将其捕获,最终卖狐皮获利。他设置的机关,必须有一定的重量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正好。②贪婪、自私、冷酷。他猎杀老狐狸,毫不手软,丝毫不顾及小狐狸对自己的信任;他不立刻猎杀小狐狸,是想等小狐狸长大,皮毛更值钱时,再来捕获它。第二年再见到小狐狸时,他毫不手软,跟踪几天,办法用尽,一心只想猎杀。
6. ①从形象方面:“信任”凸显了人性中的残忍和兽性中的纯真,在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和猎人处心积虑设下的获取“信任”的圈套中,突出了猎人和小狐狸各自的形象特点。②从情节方面:“信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导致了老狐狸的上当;信任被亵渎也导致了小狐狸对猎人的仇恨。③从主题方面:“信任”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揭示、批判了人性中的自私冷漠和唯利是图,呼唤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呼唤人类纯真善良本性的回归。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C项考核情节,D项考核手法,其中C项真角大古,文中前两次写到了小狐狸面对猎人的眼神是“亮亮的”,第三次是疑惑,第四次是“闪着白白的光”。情感变化由信任到惊恐疑惑再到冷漠艾衍含。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人物的形象特征的题目,要求分析猎人的形象特点,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情节进行概括,此题根据文中的猎人“百般与小狐狸搞好关系的原因是想借助它使老狐狸放松警惕,引出老狐狸并将其捕获,最终卖狐皮获利”“设置的机关,必须有一定的重量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正好。他借助小狐狸来捕获老狐狸”“不立刻猎杀小狐狸,是想等小狐狸长大,皮毛更值钱时立免网,再来捕获它”“猎杀老狐狸,毫不手软,丝毫不顾及小狐狸对自己的信任;第二年再见到小狐狸时,他毫不手软,跟踪几天,办法用尽,一心只想猎杀”等情节概括其“善于伪装”“处心积虑”“自私贪婪”“冷酷无情”的形象特征。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6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标题的题目,要求分析小说以“信任”作为标题的作用,注意从情节、结构、人物以及主旨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的标题从从形象方面看,“信任”凸显了人性中的残忍和兽性中的纯真,在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和猎人处心积虑设下的获取“信任”的圈套中,突出了猎人的处心积虑,又突出小狐狸的单纯;从情节方面看,“信任”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导致了老狐狸的上当;信任被亵渎也导致了小狐狸对猎人的仇恨;从主题方面看,“信任”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揭示、批判了人性中的自私、冷漠和唯利是图,呼唤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呼唤人类纯真善良本性的回归。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 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挖划算。同年,他读到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一位“垮掉的一代”代表威廉·巴勒斯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盖蒂……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
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做《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1996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2016年10月15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而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垮掉的一代”对年轻的迪伦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促使年少的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B. 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C. “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艾伦?金斯堡非常肯定迪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D. 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到了圆融体现。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鲍勃·迪伦曾通过阅读来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
B. 《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从那时起,迪伦开始刻意与60年代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
C. 1996年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论是艾伦·金斯堡、克里斯多夫·瑞克斯还是戴维·道尔顿,都对迪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 80年代至今,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
E. 60年代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而他不再创作抗议歌曲,因此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9. 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AD
9. “迷人”在于:
①他的创作成就斐然,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
②他忠于自我,呈现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又是可回归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
③他的文学传统深厚,能将音乐与文学的价值和魅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圆融地体现出来。
“谜”在于:
①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有被人弄明白过;
②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
③迪伦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迪伦开始刻意与60年代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不是在迪伦的《像一块滚石》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之后。
熊嘉琪 C项,“1996年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错误。E项,“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是在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的事,和民众对他不再热衷民权运动没有必然联系。故选AD。
【9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的原因,注意文中的重点句子“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概括其“迷人”的原因,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从愿,相州临漳人,后魏度支尚书昶六代孙也。自范阳徙家焉,世为山东著姓。冠明经举,授绛州夏县尉,又应制举,拜右拾遗。俄迁右肃政监察御史,充山南道黜陟巡抚使,奉使称旨,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睿宗践祚,拜吏部侍郎。
中宗时,选司颇失纲纪,从愿精心条理,大称平允。其有冒名伪选及虚增功状之类,皆能擿发其事。典选六年,前后无及之者。上嘉之,特与一子太子通事舍人。从愿上疏乞回恩赠父,乃赠其父吉阳丞敬一为郑州长史。
初,高宗时裴行俭、马载为吏部,最为称职。及是,从愿与李朝隐同时典选,亦有美誉。时人称曰: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
开元四年,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十一年,拜工部尚书。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获田户之功,本司校考为上下,从愿抑不与之。融颇以为恨,密奏从愿广占良田,至有百余顷。其后,上尝择堪为宰相者,或荐从愿,上曰:“从愿广占田园,是不廉也。”遂止不用。从愿又因早朝,途中为人所射,中其从者,捕贼竟不获。时议从愿久在选司,为被抑者所仇。
十六年,东都留守。时坐子起居郎论粜米入官有剩利,为宪司所纠,出为绛州刺史,再迁太子宾客。二十年,河北谷贵,敕从愿为宣抚处置使,开仓以救饥馁。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给全禄。
二十五年卒,年七十余,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卢从愿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B. 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C. 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D. 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周礼》中所说的“嘉礼”包括冠礼、婚礼、宴饮之礼、养老礼等。
B. “践祚”指帝王即位。表此义的还有践阼、践极、践位、践事、践统等。
C. 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D. 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政”表示归还权柄、辞去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卢从愿出身名门,才干出众康茵茵。卢从愿是名门望族的裔孙,任山南道黜陟巡抚使时,奉命出使符合皇上心意,被授为殿中侍御史,此后屡受提拔。
B. 卢从愿整顿朝纲,成绩斐然。中宗时朝中选拔官员的纲纪失常,乱象丛生,卢从愿精心整顿,使之有条有理。
C. 卢从愿不畏权贵,受人敌视。卢从愿任职时坚持原则,为此受人忌恨。宇文融就秘奏从愿广占良田。后来卢从愿还遭人暗算。
D. 卢从愿治政有功,却不廉洁。卢从愿广占良田,被皇上否决了任职宰相;后私自给官府卖米获利被宪司揭发获罪恶魔之水,被贬为绛州刺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
(2)其后,上尝择堪为宰相者,或荐从愿,上曰:“从愿广占田园,是不廉也。”
【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皇上将新任县令全部召回,同时在殿庭策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回家学习。
(2)此后,皇上曾经选择胜任宰相的人,有的人推荐卢从愿,皇上说:“卢从愿广占田园,这是不廉洁的。”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通天级人物,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左迁”的职务是“豫州刺史”,不要断开;“奏”的内容是“课为天下第一等”不要断开。故选A。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穿越庶女难为,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践事”为供职、充役。故选B。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D项,私自给官府卖米获利的不是卢从愿,而是他儿子。卢从愿广占良田之事是因宇文融怨恨他而秘奏。故选D。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尽:全;一时:同时;下第:不合格;一切:一律;学问:学习;尝:曾经;堪:胜任;或:有的人;是不廉也:判断句;其:这。
参考译文:
卢从愿,相州临漳人,是后魏度支尚书昶六代孙。从范阳迁到这里定居,世代为山东望族。卢从愿二十岁时考中明经科,授任绛州夏县尉,又考中制科,授任右拾遗。不久升任右肃政监察御史,充任山南道黜陟巡抚使,奉命出使符合旨意,授任殿中侍御史。经过几次升任至中书舍人。睿宗即位,授任吏部侍郎。
中宗时,选官没有法度,卢从愿精心整顿使之有条有理,人们称其公平。其中有冒名伪选及虚增功状之类的,他都能揭发其事。主持选拔官吏六年,前后无人比得上他。皇上称赞他,特别授予他一个儿子太子通事舍人的职位。卢从愿上疏请将此恩回赠给父亲,于是追赠他父亲吉阳丞卢敬一为郑州长史。
起初,高宗时裴行俭、马载任吏部长官,最为称职。至此,卢从愿与李朝隐同时主持选拔官吏,也有美誉。当时人称道: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
开元四年,皇上将新任县令全部召回京,同时在殿庭策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回家学习。卢从愿因拟授官职不当,被贬为豫州刺史。他为政严肃简明,按察使上奏考核成绩为天下第一,皇上降玺书慰劳,赐绢百匹。
十一年,任工部尚书。御史中丞宇文融受宠当权,因搜求获得田户之功,本部门考核为上等中的下等(第三等),卢从愿压制他没有给予。宇文融因此十分怨恨他,秘奏卢从愿广占良田,达到一百多顷。此后,皇上曾经选择胜任宰相的人,有人推荐卢从愿,皇上说:“卢从愿广占田园,这是不廉洁的。”便不加任用。卢从愿有一次去早朝时,途中有人用箭射他,但射中了他的随从,贼人最终没有捕获。当时舆论认为卢从愿长期在吏部,受到被压抑者的仇恨。
十六年,卢从愿任东都留守。此时他因儿子起居郎给官府卖米盈利而受牵连获罪,被宪司揭发,出京任绛州刺史,再升任太子宾客。二十年,河北谷贵,诏令卢从愿为宣抚处置使,开仓救济饥民。完成使命回京,他因年老上书请求退休,于是授任吏部尚书,允许他退休,给全部俸禄。
二十五年去世,终年七十多岁,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为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 美 人
(宋)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4.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阕的前两句写词人日暮所见之景。“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
B. “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贴云寒”,状飞行之高。此句运用拟人手法龙珠阿沙隆,寄寓了词人内心的凄凉。
C. 下阙前两句写光阴荏苒,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怀。“雪满长安道”既点时地,又渲染出冷寂的气氛。
D. 江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与“江”有关的古代地理名词如“江表”“江左”“江淮”,分别指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下游以西地区、长江淮河地区幽弥狂。
E. 本词表达了词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表达了对他乡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
15. 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4. BD 15. ①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③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希望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能给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④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阕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文化常识,其余选项考核内容和情感,其中B项,不是拟人手法,“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诗人心境。D项,“江左”是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参看必修五“梳理探究”文化常识。故选B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抒情方式的题目,要求回答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思想感情,注意从直接、间接抒情和运用特殊的手法抒情,词中“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直抒胸臆;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借景抒情;从手法上看,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下阕后两句虚写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
点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抒情方式,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
(二)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潦倒新停浊酒杯 (2). 往往取酒还独倾 (3). 一尊还酹江月 (4). 至于夏水襄陵 (5). 沿溯阻绝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工作人员利用批发市场交易的高峰时间,以面对面的方式向广大商户和消费者进行宣讲,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②如果我们每人向“希望工程”捐献一元钱,积羽沉舟,就可以救助许多失学儿童。
③在此次展览中,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精选了76件敝帚千金的珍贵文物参展,以汉唐文物为主,向参观者讲述扬州历史上的繁盛景象。
④VR体验馆内的电子墙上,刚刚还是太空邀游的壮阔画而,转眼变成了深潜海底的美丽图景,令参观者目不暇给。
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一系列人物,尤其是诸多英雄人物,如程婴、公孙杵臼、荆轲等,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塑造,真可谓厥功至伟。
⑥只要双方互敬互谅,自觉换位思考,你们一定会白头如新,经营好自己的温馨家园,共同感受到婚姻生活的幸福甜蜜。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①⑤⑥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①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使用正确。②积羽沉舟:羽毛虽然很轻盈,但积集多了也能使船沉没;比喻积累小祸患就会铸造成大祸。不合语境,此处应为“积少成多”。③敝帚千金: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不合语境,错误。④目不暇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正确。⑤厥功至伟:在某件事上,他(他们)的功劳很大,用来褒奖某人的功劳和贡献。正确。⑥白头如新: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错误。此处应为“白头偕老”。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对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B. 意甲如今在欧洲五大联赛中已处下风,荷甲更是处境异常尴尬之甚,外援的涌入冲击着本土球员的培养,青训的断层造成老将长久徘徊。
C. 《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 2016年4月4日,“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蝉联此项桂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表意不明。“王冰认为赵亮的文章有些观点是错误的”还是“王冰认为赵亮的文章有错误这个观点需要商榷”。B项,重复赘余,将“之甚”删掉;D项,不合逻辑,“蝉联”连续(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和“首次”矛盾。
点睛: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时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此题选项B成分赘余。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 今年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他一边慢慢行进,一边说着“借光,借光”。
B. 丁先生幼承庭训,数十年孜孜以求,终成一代学术大师,丁先生说:“我虽不敢言有所成就,不过差可告慰的是,总算没有折辱了祖上声誉。”
C. 某演员获奖之后发表感言:“我拿到这个奖杯并不代表我的高度,而是代表我刚刚上路,有句话叫‘艺术无止境’,希望与各位共勉。”
D. 《楚留香传奇》中,标兹王望着姬冰雁,道:“只有在下的大名还未请教过英雄杀官职表。”姬冰雁头也不抬,道:“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D项,在下,谦辞,称自己。此处应为“足下”或“阁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渐有春雷,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其实,①__________,大地回春,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才是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雷鸣最为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②_________,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冷暖空气交替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③________,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答案】 (1). ①动物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 (2).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 (3). ③春雷始鸣的时间不一(或: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其实”可知应该填写“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第②空根据前文的“惊蛰雷鸣最为引人注意”和后文“是……所致”可知应该填写“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第③空根据后文“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可知应该填写“春雷始鸣的时间不一”。
21.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
记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导演:我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娱乐观众极品巫男,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冰人奥兹。
记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5个字)
导演: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这很神奇,因为总是有意外。我发现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效果特别好,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所以,我完全同意中国导演所说的,观众能否对笑点产生共鸣,是个神秘的未知。
【答案】 (1). (1)导演先生,您拍摄喜剧的初衷是什么? (2). (2)一些中国导演常说,逗观众发笑是最难的,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也就是根据导演的回答补写推断出记者所提的问题。(1)处,根据导演回答的“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可以推断出记者提问的问题是问导演为什么要拍喜剧,或者说导演拍喜剧的目的是什么。(2)处,根据到的回答“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效果特别好踩水教学视频,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我完全同意中国导演所说的,观众能否对笑点产生共鸣,是个神秘的未知”可以推断出此处记者是问法国某喜剧导演对于有些中国导演说,逗众发笑是最难的怎么看(是否认同有些中国导演说,逗众发笑是最难的这一观点)。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时代影响深远的人物或角色,这些人物或角色以精神气质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滋养人们心灵世界的精神之源。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以“像 一样活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像“人”一样活着
像“人”一样活着,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方能迈出沉稳的步伐;像“人”一样活着,站直身子,充满血气活出尊严;像“人”一样活着,顶天立地,活出色彩。
像“人”一样活着,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方能迈出沉稳的步伐。郭子仪和李光弼虽然曾经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但是在“国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同心协力”时他们不再“计较个人恩怨?”为保卫家国而并肩战斗;廉颇和蔺相如虽有误会但是他们“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敢于坦诚认错,最终相互支撑,保全了赵国的安危;维勒和李比希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他们能够相互帮助,共同探讨,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最终一起成为有机化学的创始者。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只有避开分歧,相互支撑,才能迈出稳健的步伐,走向理想的明天。
像“人”一样活着,站直身子,充满血气活出尊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沦为了阶下囚,面对敌人的压迫与诱降,他保持着“臣心一片碰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气节,活出了自己的尊严;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没有用英语演讲,申请用汉语演讲,这一决定收到了美国多方面的阻挠,丁肇中依然用流利的汉语发表了即席演讲,传达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当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要求贝多芬演奏时,贝多芬毅然拒绝了对方的一再要求,活出了自己的尊严。
像“人”一样活着,顶天立地,活出色彩。中国首富李嘉诚用一支铅笔画出一张完美图画,打造传奇人生,从一个跑堂的逐步成为中国首富,从一个推销员逐步成长为拥有千万人的公司领导。每
一个成功的人都会在他的画卷上留下精彩的一笔。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健全或残缺,我们都要像“人”一样活着,活出成功,活出尊严,活出色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是“像 一样活着”,在前面的材料材料中给出要求,选择的对象是“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对所选的人物要求是“有很多对时代影响深远的人物或角色”,影响的表现是“以精神气质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滋养人们心灵世界的精神之源”,由此重点在选取人物,然后写人物对自己精神的影响,行文时注意要挖掘人物的精神品质,写清楚为什么要“像此人一样活着”,再写他如何活着,最好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
点睛:“增补信息法”是命题作文常用的立意方式,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如此题可用这种方法先补充人物,在分析为什么要像此人活着,怎样像他活着。
本文由公众号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全文详见:https://p66p.cn/893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