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348

盖棺论定? 共享单车-老约客谈VC 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三公里”的出行难题。除了自由度高、取用便捷、价格便宜的特点,对短距离汽车及“


盖棺论定? 共享单车-老约客谈VC

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三公里”的出行难题。除了自由度高、取用便捷、价格便宜的特点,对短距离汽车及“黑车”的使用有替代效应,对道路拥堵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从2016中到2017底,“共享单车”成为当时最大的风口,也是最高调的现象级投资领域,更被歪果仁留学生评为新四大发明之一,轰动海内外。共享单车百家争鸣,将近200亿的人民币创投资金投入其中。
VC狂热追逐共享单车的可能原因:
? 单车是出行的“最后三公里”,低价、高频,在互联网流量入口O2O之际,也成为无线应用的重要流量入口。
? 减轻政府公共自行车的财政负担,符合“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理念,缓解道路拥堵,较易得到政府及社会的支持。
? ofo 及摩拜日订单都曾高达3000万,是继天猫、淘宝、滴滴、新美大、饿了么、京东、易到等之后的超大交易平台。建立规模效应以后有无限的应用可能。
? 对VC而言,从追捧共享出行独角兽的观点,原来的热点在共享汽车,2015年2月滴滴快滴“冤家变亲家”,投资高峰已过,2016年8月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战局结束。共享单车成为接续的关注重点。
?一个基金管理人很难抗拒行业的“羊群”效应,风口现象之下,甚至会承受LP们对未能赶上列车的质疑。
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到2017年底竞争态势底定,风口效应消失,一时热点改成: 在2018年逐渐沉寂,VC资本不再疯狂投入,现有玩家艰难度日。一个业务模式以两年多的时间经历了发轫、成长、腾飞、成熟到逐渐冷却的过程,值得思考、归纳,也作未来的参考。

发展历程 1:百家征战 定于二尊

ofo于2015年暑假在北大校园首创无桩式的共享单车业务模式,但仅在大学校园中推广。其后摩拜同年创业于北京,2016年4月在上海上线,在市区开展业务,9月在北京推出,ofo为了应付竞争,也走出校园,到能见度及话题性更高的市区征战,两强相争,引爆了VC的新风口。一年多时间,有70几家公司投入战场,小黄、小橙、小蓝、小白、土豪金......“颜色不够用了”。
据彭东屹2017年11月对113家共享单车(含有桩的市政单车及部份海外品牌)融资阶段的分析,62%的公司没有融过资,融资超过B轮的,只有两家(摩拜和ofo ,进入2018年后,哈罗单车因有阿里与蚂蚁金服的注资,成为第三家超过B轮的),也就是说其他有融资的公司最多仅仅到达B轮。 另一发现,融资的头部效应突出,整个产业融资将近200亿元,集中在ofo (超过80亿)及摩拜(超过70亿),而且任一家的融资额远超第三名以下的各家总和。 (“对市面上的113家共享单车品牌进行了统计分析,我有6点发现” ,彭东屹, 2017/11/20)

(资料来源: 北大国发院MBA上课教材,陈友忠整理, 2018/12/7)
在共享单车高速发展的两年期间,几个重要的发展:
- 头部效应显著,ofo 和摩拜合计占领80%以上的市场,在品牌、车辆投放、活跃用户数、MAU、留存率、使用时长、出海国家等核心数据,全面领先第三名,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 绝大部份的VC资金都投在了摩拜和ofo ,其它单车很难拿到融资。
- 两大之间难为小,中小品牌面临挑战,资本不再跟进、退押金大潮及高昂运维成本,进入恶性循环。
- 2017年6月起,政策相继出台,北上广深宁等12个城市暂停投放,竞争格局初步稳定。
-2017年6月以后开始洗牌。悟空、3Vbike、町町、卡拉及酷骑等相继倒下。
双寡头的竞争,在2017年底达到最高峰,那也是共享单车最辉煌的时刻。当时ofo 号称在21个国家的250个城市运营,提供1000万辆的共享单车,为2亿用户累计提供超过60亿次的出行服务,日订单达到3200万;摩拜则在全球11个国家的200个城市进行投放,提供700万辆,日订单量也达到3000万。但好景不长,进入2018年以后,海外市场不断收缩,运营规模也渐渐下降,目前两家的日订单量应该都不到1000万。

发展历程 2: 从“二人转”到“四国杀”

(资料来源:北大国发院MBA课件,2018年3月17至25日上课)
在出行领域,腾讯是King Maker, 打的稳妥的代理人战争。去年美团的40亿美元融资和摩拜的6亿美元E轮融资,都是由腾讯领投,腾讯是滴滴、美团及摩拜三家公司的“金主爸爸”, 后来又促成美团收编摩拜,“左拥滴滴、右抱美团”,在大出行领域,从共享汽车下行到共享单车。
相对的,阿里在出行领域是比较悲催的。在马云看来,滴滴与快的合并是一个失败案例,因为“滴滴出行”基本上归属于腾讯系统,为了补救,不得不联合蚂蚁金服冲锋陷阵,独立布局共享单车。 蚂蚁金服于2017年3月参与“永安行”A轮融资,12月4日再加码永安低碳科技合并哈啰单车后的3.5亿美元D1轮融资,蚂蚁金服(上海云鑫)持股32%,取代永安行成为永安低碳科技的最大股东,收编了哈啰单车。另据报导,阿里也拉来软银与哈啰单车,商讨投资事宜。
阿里(和蚂蚁金服)也参与了ofo 去年7月的E轮融资,另今年初计划领投E2-1轮的8.66亿美元融资,但因滴滴-ofo 交恶,滴滴迟未签字,2月5日及12日ofo 以单车作质押,换取阿里及蚂蚁17.7亿元的贷款,该笔贷款迄未还清,应会转成股权 。
在今年4月初美团并购摩拜后,共享单车展现出四强征战的局面(请参考本公众号今年4月7日的专文“共享单车:从“二人转”到“四国杀””)。我认为共享单车已不再是单车本业的竞争,而被纳入到更宽广、深厚的“大出行”整合平台,是为用户提供以共享单车、共享电助力车、分时租车、共享汽车、日租汽车及大巴为主的短、中、长途出行解决方案,构建一个大出行的生态。也因此,共享单车从ofo 与摩拜的“二人转”,进化到大咖间的“四国杀”。
在“大出行”的产业布局上,共享单车的竞争展现出三个层次:
- 前方征战:ofo及摩拜
- 中层大佬:滴滴及美团
- 后台庄家:阿里及腾讯
然而,共享单车一直未能走出自我造血的业务模式,VC资金也不再大举投注,从美团收购摩拜的半年多来,风头不再,美团因收购摩拜扩大了亏损,也拉低了估值,对单车业务(以及共享汽车)转趋保守,不再加大投入;滴滴因未能达成“控制”ofo 的目的,也未再加码ofo ,自己上线青桔单车, 并拿下濒临破产的小蓝单车;而阿里虽仍心存吸纳ofo 的意图,但作了保险动作,大举投入哈罗单车。
ofo 已有一年时间未获VC资金的挹注,负债累累,除了供应商的欠款,用户押金也遭挪用,屡传用户申请退费受阻。公司总部也从中关村传奇地标理想国际大厦搬到分公司的小办公点,进入惨淡经营。

盈利模式与运营成本
共享单车的风口态势,有一大部份是对盈利模式的错误估算。 哈罗单车杨磊曾经认为这是个“暴利”行业:一台车1天被骑3次,3块钱的收入,一台车造价800元,3年折旧,每天折旧成本不到1元,加上每天不到1块钱的运营成本,一辆车每天可以有1块5毛钱的毛利。另在创业者间,还有更激进的“三个月回本”的说法:一单5毛钱,一天骑10次,每天收入5块钱,自行车成本300块钱,两个月可以回本,即使算上周末,也不超过三个月。
上述的“赚钱”预期,严重的高估了“使用频次”。 要铺在大街小巷的每一辆车都能被用户骑上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下,马路上的车子严重的“供过于求”,一天被骑三次(甚至10次)的假设严重的背离现实;另方面,堆满地铁和写字楼出口以及人行巷道的单车,很多是消费者看得到、骑不着的,甚至有些车子被弃置于偏巷、草丛、楼道或被私人上锁,也有很多已经毁损不堪骑用陈信维,他们都是呆滞的“存货”,已无法产生收入。
对盈利模式的预估,也因市场成熟与竞争程度而呈现落差。 朱啸虎认为 “早期做自行车挺好,每天每辆车能骑四五单,租金就能把这个账给算回来,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这么多钱砸了共享单车。” 但到了2017年底市场明显饱和后,朱啸虎引述摩拜公开的数字,认为“一辆车每天才骑1点几次,每天只收一块钱,这辆车靠租金基本上不可能赚回来了”。 (数据来源: 摩拜报表今年1月份日订单不足1000万单,按照摩拜投放的900万辆单车计算,平均每天每车只有一单。)
甚至有将盈利模式植基于押金的。 酷骑单车创始人提到:“我们每天的新增注册用户有十一二万,每天的押金进账3000万,持续了有半个月。那时候很有信心,一辆车投进去,10个押金进来,那多棒啊!我的天哪,中国还有这种生意吗?”
有关盈利的估算,也往往低估了运营成本,其中包括维修成本及营销成本。

无桩停车 外溢的社会成本
(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单车,2018/9/13)
(太原市政单车冰山奶爸,猎云网, 2017/5/25;台中市微笑市政单车町井勋,2017/1/13)
(台中市微笑市政单车,2017/1/13)
(旧金山的市政单车)
谈到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及占道的问题,其实很多城市都有一个对照组:有桩的市政单车(公共自行车)。大陆的市政单车以杭州起源最早,目前在杭州、苏州、太原、上海等地都运营得不错。2017年5月25日猎云网对太原的市政单车有一篇不错的报导武霸乾坤,从2012年创办,市政单车便风靡太原的大街小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免费率、周转率、租用率及建设速度在全国名列第一,同时也“阻却”了共享单车的大规模进入毕美娜 ,当然太原也已有酷奇、ofo 、百拜及摩拜等共享单车,但有个新来者说:“对于太原,我们进入是有一些顾虑的,因为目前在国内,杭州和太原是公共自行车做的最好的,但是未来肯定还是要进的。”
市政单车的缺点,在于建置成本(停车区域的选择、停车桩的建设......)比较高,扩充速度比较慢西古德森,另使用者感觉没有共享单车“随骑随还”的方便等等。共享单车的优势在于投放量大,没有停车地域的限制,但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无序占道和摆放混乱,并且难以管理。两者之争的本质是有序与无序、规范与不规范、相对自由与绝对自由。要适度规范共享单车, 可加快“电子围栏”的设计,以正面清单(鼓励用户将车停到适当区域)或负面清单(若未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内,可能会导致无法正常还车)解决问题。
其实在市区的出行选择上,依距离远近可以采用地铁、公车/共享汽车、或共享单车,但步行也应该是重要的一环,出了地铁站或小区,是否必得有辆单车等候着?如果共享单车是“最后三公里”,那最最后的几百公尺不是应该安步当车? 以我在台中使用微笑单车的例子,两三个街口的步行还是不错的。上面的App地图显示,就在289公尺之外的“万和国中”单车桩站,就有27辆单车可以骑用,有 9个空的停车桩可以还车。
ofo及摩拜在大举扩张海外市场后, 这半年多来天府事变,陆续关闭海外网点,主因是国外对无序停车及占道等问题的“容忍度”比较低(同理: 国外很少有“分众传媒”式的视频,扰嚷了电梯大厅),单车公司的盈利与消费者的方便不应由大众承担外溢的社会成本。在国内也看到一些比较规范的市区,如苏州工业园区及杭州西湖景区等,试着加强发展市政单车,以达到阻却共享单车纷乱的目的。

资本金堆砌起来的业务模式


(网路照片,单车坟场)
共享单车以“共享”为名,但有名无实,是伪共享。除了最早期在校园里的ofo , 目前所有共享单车的运营都不是C2C的运作,并未活化“闲置资源”,反而浪费更多新的资源,他们都是B2C的运营,相对的资本密集。
一个新创项目的启动与融资,从天使、A、B......到E轮,应有其各阶段的里程碑 Milestone,融资与模式优化循序渐进,但共享单车是瞬间爆发的行业热点,没有时间去验证、调整、优化及“凝固”业务模式。业务模式半吊子Half-baked。
共享单车两年多来的混战与胜出,并非哪一家公司有明显的业务模式优化,或寻找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而是以融资能力决定胜负,仅依靠资本金粗暴的扩充市场搜疾病问医生,也吸引非理性、跟风的资金投入。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2016年的数据,当年底近20个品牌投放约200万辆共享单车,而2017年投放总量可能接近2000万辆,同时受损、被遗弃及被移置的共享单车急剧增加,各地单车坟场“小山变大山”。 另以北京为例,据虎嗅网12月2日的报导,2017年初,ofo 和摩拜在北京各有15万辆单车,到年底时分别增加到80多万及50万辆,加上毁损和丢失,仅仅两巨头的总量就可能接近200万辆,增长速度吓人。这种“铺货”的速度,并不全然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比较多的是贯彻资本金的意志,抢占市场。
也因为非理性的单车进场速度, 除了单车塞满了行人及车辆通道, 很多单车被挤压在墙边及街角,无法获得维修,也未能被用户骑用,陈艳茜各地政府在道路整顿需求下,广设堆置场地,这些以万辆为计数的“单车坟场”,都是以创投的资本金堆积起来的,以每车1000元人民币作价,一个万辆坟场就是1000万元的资产减损。
在两大之间,摩拜的“投后管理”算是比较上轨道的,在市区可以看到比较多的维修及调车人员,每天早晨将摩拜单车成列排放在一些地铁出口,方便用户骑行;相对而言,ofo 更重视新车的铺量,却让很多小黄车静静的在街角风吹日晒,部件锈蚀,少见维修人员出面修复及调度管理,从出厂很快的进了坟场,也让各地单车坟场的空拍图,以“黄色”为主色系。

校园内的OFO,C2C,真共享
在市政单车之外,在某些相对封闭的环境(风景区等),在2015年之前或许有共享单车的存在,但“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创新的业务模式、形成风口并吸引VC/PE追逐,应该是从北大校园起家的ofo 。
北大研究生戴威与三名同好,于2014年创立“ofo 骑游”,一个骑行旅游项目(曾带团到青海及台湾),2015年暑假转型并上线共享单车,在大学校园里运行,是“无桩单车”及真正C2C共享单车模式的开创者。
在“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上,2015年暑假的北大校园,值得记录一笔。 当时ofo 在北大校园号召2000名同学携车加入共享计划,捐出所有权,优化使用权,参与的同学可以无偿使用这些单车,其他同学则需付费。 单车不经任何改装,没有统一的外观或颜色,仅获得个别的共享牌号。ofo 的愿景是扩充到1万辆车,让3万名北大学生随时随地有车骑。ofo 自称是“风靡校园的出行利器,千万高校师生的选择。抱怨,新车屡买屡丢?苦恼,茫茫车海找不到“座驾”?着急,想用车时,TA却不在身边?ofo 共享单车让你,随时随地有车骑!” 另当时的行销用语:“在茫茫车海中耗尽全部脑细胞努力回想起昨晚到底TM把车停哪儿了?......现在,有了ofo 共享计划,还用费时找车?放眼望去都是你的车!推一辆就快快出发吧,骚年~”。(请参考:“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互联网周刊,2015/6/18)
ofo 也是一个不错的案例,探讨创业项目业务模式的调整。ofo 2015年从北大开始,在封闭的大学校园内扩展, 是真正“共享”的轻资产C2C模式,跟Uber/airbnb一样,ofo 没有自己的单车,所有权还是参与共享的学生的。摩拜单车2016年4月在上海上线,9月在北京推出,在市区运行共享单车,因为摩拜的竞争,ofo 于2016年9月“被迫”进入市区,业务模式从轻资产的C2C共享模式,转进到重资产的B2C租赁模式。
从C2C到B2C,是一个重大的业务模式调整,当时主要的考虑因素:
- 旧车改造、升级及维修成本,比大批量生产的新车还高。
-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单车的视觉及辨识度,只在高度统一、大量新车下,才能创造出来。
- 对捐出旧车的车主提供终生免费使用,无押金及骑行收入,冲击收费模式。
- C2C的共享可能适合校园等比较封闭的环境,但不利于宽阔无边界的市区运营。
- “共享”的公益意含,敌不过资本的运作。B2C的商业操作并不缺少资本供应及商业化推展。
- 在宽广无边界的市区,已无法继续校园内封闭环境的C2C运作。

投资人 VS 创业者
在创业者的主导及独立性上面,ofo 要比摩拜更为突出。ofo 的四个创业者是长期的同学关系,在对抗投资者股东的“干预”上,紧密团结,立场鲜明。ofo 的创业团队长期共事,比较可能坚持长期战斗,而摩拜的李斌、胡玮伟及王晓峰,是临时组合的“专业经理人”创业,缺乏创业需要的“All In”精神与决心。 也因此,摩拜早被收编,ofo 还在独立奋战,是可以理解的。
今年4月摩拜卖身美团像小朵一样,CEO王晓峰投了反对票,他在大势底定后说:“如果公司独立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机会,也有挑战,但是我没办法......我相信投资机构有自己的业务判断......规则就是规则,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这个决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 而创始人兼总裁胡玮炜则投了赞成票,她发朋友圈表示:“大家都更喜欢戏剧性,然而我更愿意积极看待一切。谢谢所有人把我们捧到改变世界的高度,也谢谢大家对摩拜的重新审视。并不存在所谓的“出局”,在我看来一切是新的开始。”
戴威去年对滴滴等的意图主导,态度坚决,他说:“我觉得作为创业者,我们也非常感谢资本,因为资本助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也想说,我觉得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它是一个创业者跟投资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的这么一个过程。浮动油封”
在2018年4月13日举办的“新经济100人2018年CEO峰会”上,朱啸虎提到去年底是两大合并的最佳机会,“不管是对于ofo 还是摩拜,如果这两个公司去年合并,这两个市场估值上涨还有两三倍的空间”, 他认为战局已经比较明朗化,再打消耗战没有意义了,对双方损耗都很大,因此大力呼吁摩拜与ofo 合并。合并无望后,“你不选择合并,我们就把股份卖给战略投资人... ...战略投资人和我们的诉求不一样,我们财务投资人就是为要赚点钱,但战略投资人有其他诉求”。看起来媒体报道朱啸虎以30亿美金估值将ofo 股份出售给阿里巴巴和滴滴,应非空穴来风。

熬过了冬天,看得到春天?

(右:北京的四月雪, 2018/4/4)
单车的骑行,受天侯及地形影响较大。以摩拜为例,进入冬季酷寒及雨雪的年末,每日平均骑行次数从2000万跌到不足1000万,而每辆车的每日平均骑车次数,从将近3次跌到1次左右。业务模式的天候因素胎妖,也反应在财务报表上,以2017年12月份为例,摩拜当月收入1.1亿元人民币,但销售成本5.65亿、管理支出1.46亿以及减值损失0.8亿,最后当月亏损达到6.81亿元人民币。
这个冬天非常寒冷,从12月7日起北方全面降温,北京有些地方已到零下10度,单车骑行基本停摆。这也是VC的寒冬,不可能再希冀VC/PE资金进入共享单车产业,不像摩拜、小蓝、哈喽、小秸等单车有“富爸爸”的庇护,仍然孤军奋战的ofo 正在经历创业以来最严酷的考验,它能否熬得过这个冬天? 看得到下一个春天?
这个危急存亡的冬天,ofo要再坚持独立运营并获取投资,希望渺茫。我也不认为它会最终倒闭清盘,其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方,有很多同时也是滴滴或阿里的投资人,绝不可能任令ofo 的投资颗粒无收。也因此,一个出路是以创业团队放弃主导权为代价,接受滴滴或阿里的注资,另一个就是卖身,买主还是滴滴或阿里,两者择一。
11月14日下午两点,戴威在公司前台大厅,对所有员工表示“ofo不会倒闭,其他都有可能。” 是的,ofo 终会渡过这个冬天,但迎接下一个春天的,或许会是另一个面貌与身份。

(图来自小编潘,素材取自网络)
(公众号“老约客谈VC”, 新闻热点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李丽娜 张依
图文排版:彬彬 潘坤
部份图片来自网络
后注:若ofo 被收购了,请戴威记得,他欠了我这个前期校友99元。 两年前在北大东门,想骑车去五道口,注册时填了名字,就先要我转99元,然后续填ID号码等,我又没大陆的ID,台胞证、台湾护照、台湾身份证......都不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全文详见:https://p66p.cn/60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