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57

明清民国闽粤赣边山区粮食作物栽培考论-中国农史【摘 要】闽粤赣边山区历史上的粮食作物栽培是学术界较少研究的一个问题。明清民国时期,闽粤赣


明清民国闽粤赣边山区粮食作物栽培考论-中国农史
【摘 要】闽粤赣边山区历史上的粮食作物栽培是学术界较少研究的一个问题。明清民国时期,闽粤赣边山区粮食作物栽培的发展较快,种类和品种不断增多,山区特色亦日益明显。稻类作物的发展尤为显著,从生育期、株型、穗型、品质、肥料反应、抗虫兽害、抗逆性诸方面来看,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清末民国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多和战争的需要,冬种日益扩大。不过,美洲引进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的种植似不甚多。
【关键词】粮食作物;闽粤赣边;明清民国
【中图分类号】S-09;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18)01-0026-06
闽粤赣边是指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主要包括江西东南部的瑞金、会昌、寻乌、安远、信丰、龙南、全南、定南等县,福建西南部的长汀、上杭、武平等县,广东东北部的平远、蕉岭、梅县、兴宁、龙川、大埔等县,是典型的边远山区,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区。明清以来,闽粤赣边山区人民继承了我国重视粮食生产的传统,利用有限的山区土地种植稻谷和杂粮。同时,当地人民根据山区生物资源丰富和丘陵山地广阔的特点,栽培和利用林、果、布、蔬、花、药、草类植物,养殖禽畜和发展渔猎业。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山林经营为次,兼重牧副渔的山乡型农业结构。但过去学术界对明清以来闽粤赣边作物栽培的研究甚少。本文结合山区环境,拟就粮食作物的栽培及冬种问题作些考证和论述。
一、稻类作物
明代闽粤赣边山区稻属作物栽培的资料较少。据《祝枝山手写正德兴宁志稿本》卷3《物产》载当地有糯稻、粘稻二种。嘉靖《瑞金县志》卷1《地舆类?土产》载当地稻谷品种有早稻、晚稻、糯稻、大糯、金包银、水珠糯、羊须糯、湖广糯、陕西糯九种。嘉靖《大埔县志》卷2《地理志?物产》载当地稻谷有粘(包括早粘、迟粘二种)、糯(包括早糯、迟糯、虾须糯三种)、粳(包括香粳、白粳、赤粳)。崇祯《兴宁县志》卷1《地纪?方产》载当地有秔稻、穤稻二种。从这些简单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时人已从米色的赤白、米性的粘糯、米味的香度、发育成熟的迟早、品种的产地和形态等的不同来区别稻谷的种类及品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嘉靖《大埔县志》关于粳稻的记载。按照今天科学的研究,粳稻适宜气候温和、光照较弱、雨湿较少的环境,是多栽于北方和南方山区的一个品种。上述记载表明明人已基本掌握了粳稻适宜南方山区的这一特点,也反映了闽粤赣边稻属作物栽培的山区特色。
清代方志,有些是传抄了上述明代方志的记载,如康熙《瑞金县志》卷4《食货志?物产》完全传抄嘉靖《瑞金县志》的记载,但更多方志的记载是较前代详细了。如康熙《兴宁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载,“六月熟者为早稻,为早糯;十月熟者为晚稻,为冬糯,为香禾;岁一收者为大冬。”这条材料把“早稻”、“晚稻”和“大冬”三个概念说得清清楚楚。康熙《武平县志》卷2《风土志·土产》载,秔稻“在闽以南独多。早稻,春种夏收;晚稻则早稻既获再插,至十月收者;米皆有赤、白二色。”糯稻“有早晚二种及大冬,俱与粳同收。赤壳者,酿酒最佳。”康熙《武平县志》材料中的“秔稻”应当就是“粳稻”,“在闽以南独多”反映了闽西南山区粳稻栽培较多的历史事实。乾隆《长宁县志》卷2《物产》载,稻有百日早、青油早、横叶早、鸭婆早、早糯、福周早、安宁早、胡须早、大谷早、爽子、大冬糯、水珠糯、红头糯、雪糯、香禾、紫竹糯、粘子糯、杉木红、海糯、寒禾、毛齐、黄粘、赖州、野粘。嘉庆《平远县志》卷2上《物产》载,稻有粘(白粘、黄粘、赤脚粘)、糯(早糯、番糯)、百日禾、畬禾、香米禾(米粒白而长,味香性滞)。光绪《嘉应州志》卷6《物产》载,“稻有占米(占米种出占城,……占宜低田,早番二季熟,番晚也,又为更番之义,早稻于二三月莳,五六月收;番稻于七月莳,十月收,番稻所收少于早稻五分之一。屈翁山谓晚谷每亩所收少于早稻三分之一,则广州地力不同也。)糯、百日禾(自下种至收获计期不过百日,故谓之百日子,每届五月即登于市,近城民食籍以接济。宜高田,产畬坑,所谓五月畬田收火米是也。)埔禾、畬禾、香米(粒白而长,味香性柔滞,又曰禾米。)”从这些记载来看,清代闽粤赣边山区还有一年一熟的“大冬”栽培,但已普遍实行早晚二熟的栽培制度傅劲,且与“广州地力不同”,晚稻收成较高。嘉庆《平远县志》载有“百日禾”和“畬禾”,光绪《嘉应州志》都载有“百日禾”、“埔禾”和“畬禾”,皆是适于山区高田少水的品种。
民国方志,往往比清代又更为翔实了。如民国《大埔县志》卷10《民生志?物产》载,“稻有占禾、糯禾、香禾、畬禾(蔺注:斩草烧山,辟治如陇亩状曰畬其禾,以四月种九月收,有粘、不粘两种,六月八月雨泽调和,必大熟,山居之民多赖此为业)。”民国《丰顺县志》卷12《物产一》载,“占谷,种出占城。……有白米、赤米二种。白米占又有鸟旱、黄占、白谷子三种,皆早晚二熟,惟早种与晚种不能互易播种。又有久黄禾早季熟,比较他种为迟收。赤脚早、迟禾皆早造种,收获均比占种为迟,而收获量比占种为丰。又有百日早、八月黄二种,收获期比占种为迟,故青黄不接之际足以济饥。大冬种,岁一熟,四月播莳,九月收获,山田最宜,其收获量可当二造之数。山猪愁种,晚造一熟,其谷粒尖,有刺长倍于粒,山猪畏刺不吃,深山多种之。埔禾、畬禾种,均宜旱地,其米与占种同。糯谷有大糯、小糯之分……邑人专用于酿酒制糕。红谷糯,亦名黑糯,其谷米皆红,造酒不用曲,邑人专用于造酒仕途枭雄。”民国《武平县志》卷8《物产志》载:
稻,稻为谷之总名。米色有赤、白之分,米性有占、糯之分,发育有迟、早之分。
早稻。有山东早、红梗早。此为不黏之谷,邑人作饭用此为普通者。大暑时熟。
早赤。造饭稍硬,宜于做烧酒及做米酱。大暑前熟,以之储蓄则能耐久不坏。
早糯。此为黏谷,大暑时熟,可酿酒及做米粿,但不及大冬糯之软美。
儳子仙舞魅凰。早稻去早加粪后,即插苗于早稻之中间。候早稻成儳子得长大。此稻吃四季水,米质精良、耐煮,立冬后收获。
翻稞。早稻割去后,将田耙烂,用辘轴碾平,莳秧时须秧尾割去,否则不驳尾,即不长大。米甚软和。因播种后须旱使枯黄,插在水田翻魂复生,故曰翻稞。立冬收获。以上儳子、翻稞,俱宜肥沃之田,故一岁再熟。若山间硗确之田则不宜。
八月占。山间之田以此为最普通。夏种秋收,每年止能一熟。制粉干最宜。
大冬糯。与八月占同时收获。米性最黏,以之酿酒做粄最佳,比早糯为良。又有白壳糯、红壳糯、鸦禾糯,名目繁多,总以大冬糯为最普遍。
雪糯。亦与八月占同时收获。苗粗大穗长,粒比普通米约长一半。但非泥土深肥之田不宜。
陆稻。亦有迟、早、赤、白之分。俗呼为棱禾。性能耐旱,种在山畬间亦收获。但亦须除草下肥料,否则收获不佳。又县农场试验,在同魂□宜连种,新开土经火烧,生长最佳。
闽粤赣边山区的水稻田可分为塅田和坑田。塅田在有的地方称为阳田或洋田,一般在村落周围,其所在的地势比较开阔,阳光充足,产量较高,普遍可二熟。坑田又称为山田、或山坑田,离村较远,往往位于两山之间,阳光不足,一般只栽植一熟的“大冬糯”或“八月占”,上述材料中的“大冬种……山田最宜”,“八月占,山间之田以此为最普通”,即此之谓。民国《大埔县志》的“畬禾”和民国《丰顺县志》的“埔禾”、“畬禾”,大致上与民国《武平县志》的“陆稻”相当。“陆稻”又称为“棱禾”和“菱禾”,是闽粤赣边山区畲、瑶等少数民族古老的农作物,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02云:“菱禾,粒粒粗砺,此本山客輋所种。”适宜干旱的山地和“斩草烧山”后的新开土地,是南方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培育出来的良种。民国《武平县志》所载“儳子”,其法是“早稻去早加粪后,即插苗于早稻之中间”,丁颖《中国水稻栽培学》称为间作稻,即早稻行间套插晚稻的一种双季稻栽培方式。长江流域,明初已有间作稻,珠江三角洲则称之为“挣稿”,王元也闽粤赣边山区不起于何时。民国《武平县志》所载“翻稞”栽培法,更为特殊,但未见其他文献记载。
游修龄先生据乾隆七年修的《授时通考》卷20至22谷种篇统计,共录16省223个府州县水稻品种3429个,其中江西26个府州县水稻品种465个、广东25个府州县水稻品种387个、福建23个府州县水稻品种274个。江西、广东、福建三省水稻品种中属于闽粤赣边山区的水稻品种100个科兴插班生,分别载于10个县下。说明,至清代中期,闽粤赣边山区栽培的水稻品种已十分多样,一些适宜山乡环境的品种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上述地方志所水稻品种,从生育期方面,有早熟、中熟和晚熟,还有一些特别早熟的品种,叫百日早、百日禾、百日子,“每届五月即登于市,近城民食籍以接济”。也有一些特别迟熟的品种,如久黄禾“比较他种为迟收”。在株型、穗型和抗虫兽方面,有山猪愁种,“谷粒尖,有刺长倍于粒,山猪畏刺不吃,深山多种之”。雪糯,“苗粗大穗长,粒比普通米约长一半”。在品质方面,有芳香的,如香子、香米,“粒白而长,味香性柔滞”;有宜酿酒制糕的,如早赤,“宜于做烧酒及做米酱”,红谷糯,“亦名黑糯,其谷米皆红,造酒不用曲,邑人专用于造酒”。在肥料反应方面,有宜肥的,如馋子、翻稞,“俱宜肥沃之田,故一岁再熟。若山间硗确之田则不宜”,雪糯,“非泥土深肥之田不宜”;有耐瘠的,如畬禾。在抗逆性方面,埔禾、畬禾“均宜旱地”,百日禾“宜高田,产畬坑,所谓五月畬田收火米是也”,陆稻“性能耐旱,种在山畬间亦收获”。游修龄曾从生育期、株型、穗型、品质、肥料反应、抗虫兽害、抗逆性诸方面说明稻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和当时选种培育技术的进步。以上情况说明清民国时期闽粤赣边山区的稻栽培亦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套山乡型技术体系逐步形成。
二、杂粮作物
除了水稻栽植外,明清民国闽粤赣边山区农民还根据本地区丘陵旱地广大的特点,广泛种植麦类、豆类、粟类、薯类等粮食作物。现择要介绍如下: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载:“广州地热,种麦则苗而不实。”表明唐代岭南已开始引种麦,但不成功。宋庄绰《鸡肋编》云:“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说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北方流民迁至南方后,保留了原来的吃麦的习惯,刺激了麦的需求量,他们带来的麦作技术则又推进了南方麦作的发展,加上南方麦作刚刚兴起,政府又不收税,一时之间南方麦作蔚起,绍兴(1231-1162年)初年已出现了“极目不减淮北”的局面。这一波移民潮已达闽广,但麦类作物在闽粤赣边山区的引种可能在明中后期。康熙《瑞金县志》卷4《食货志?物产》载,“瑞金旧不知麦,隆庆二年(1568)知县吕若愚命民人汤谟等买麦种于邻郡,散给乡民,教于树艺之法。”从各地方志的物产来分析,宋代《临汀志》谷类物产没有录入麦,明《祝枝山手写正德兴宁志稿本》卷3《物产》也没录入麦。直至明中晚期,嘉靖《大埔县志》卷2《地理志?物产》、崇祯《兴宁县志》卷1《地纪?方产》才录入麦。亦说明麦类作物在闽粤赣边山区的引种在明中叶。盖在清初,地方官加大了麦类作物的引种,此后大麦、小麦、荞麦都登上了本地区方志的物产名录,如康熙《瑞金县志》卷4《食货志?物产》载有大麦、小麦、荞麦,乾隆《长宁县志》卷2《物产》载有大麦、小麦、荞麦、花麦。花麦一种,在文献上较少见到,按照《浙江丽水药物志》的说法,花麦即荞麦,另一种野荞麦即称之为山花麦或假花麦。但因“土性不相宜,虽种少生”。至晚清民国时期,麦类作物在本地区才得到了较大的推广,其栽培和加工技术亦取得了一些突破。光绪《嘉应州志》卷6《物产》载:
麦,有大麦、小麦,亦有百日麦。按《岭表录异》:地热种麦则苗而不实,故唐时岭外尚不宜麦,今则不然矣。晚稻既获则种麦,刈麦之期于二月,刈麦后即莳早稻。于青黄不接之顷得此而民不乏食,《尔雅翼》所谓继绝续乏之谷也。然瘠土之区,岁种一麦二谷,地力尽矣,故培拥之法在所宜讲也。又相传环城四五十里之麦,皆白日开花,故其味佳,北人谓性味与北麦无殊,惟质稍脆,作拉面易断,以榨油条较广潮麦面每斤多得三四条云。
嘉应即今梅州,可见,晚清时期粤东梅州的麦作已十分普遍,是重要的度荒作物。一般说来,北方冬小麦蛋白质含量较高,质量较好;而南方冬小麦蛋白质和面筋质含量较低。故而,“质稍脆周晓涵老公,作拉面易断,以榨油条较广潮麦面每斤多得三四条。民国《丰顺县志》卷12《物产一》载:
麦有大麦、小麦、荞麦三种,俱于冬十月收获后种之。《尔雅翼》所谓继绝续乏之谷也。唐时岭外尚不宜麦。今邑属所种多小麦而少大麦荞麦,有白花红花二种,红花苗矮小,白花高可二三尺,叶皆三角形,邑俗通称三角麦,其穗成熟皆黑色,作粉饵食滑胜于粟。……新垦之田尤宜种荞麦。
丰顺靠近梅州,这条材料讲十月播种,上述光绪《嘉应州志》讲二月割麦,还列“百日麦”一名,说明当地麦的生长周期约为4个月,即120天左右,短的则在100日,似比北方短。民国《武平县志》卷8《物产志》载,大麦“因穗茎无毛,易被各鸟雀啄食。麦质虽良,人不喜种啸剑指江山。”而毛麦“穗有毛,可免鸟雀啄食,乡人喜种之。”小麦是我国栽培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能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营养丰富,食味佳,易消化,干燥小麦籽粒含水量低,耐贮藏耐运输。大麦可分为皮大麦和裸大麦两类,一般习惯所称大麦是指皮大麦,裸大麦又被称为裸麦、元麦、米麦、青稞;大麦耐瘠、省肥、耐盐碱、抗旱性强,生育期短、耐迟播而早熟,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荞麦是理想的填闲和备荒救灾的补种作物。从上述历史记载来看,麦类作物在闽粤赣边山区的推广种植颇为艰难,但因其具有不少适宜山区的特点,山乡人们一直在努力,亦取得了一些成绩。
豆类作物种类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饭豆、豇豆等等。豆类作物的种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营养丰富,可充作食粮、蔬菜、油料、药用、制作调料饮料等,用途十分广泛。明清时期闽粤赣边山区各县地方志作了不少记载。如《祝枝山手写正德兴宁志稿本》卷3《物产》有豆角、白扁豆,嘉靖《瑞金县志》卷1《地舆类?土产》有黑豆、黄豆、绿豆、赤沙豆、寒豆、花眉豆、刀豆,嘉靖《大埔县志》卷2《地理志?物产》有黄豆、绿豆、黑豆,崇祯《兴宁县志》卷1《地纪?方产》有豆,乾隆《长宁县志》卷2《物产》有黄豆、赤豆、白豆、地豆、米豆、白扁豆、花罗豆、老虎豆、皂荚豆、黑豆、绿豆、饭豆,嘉庆《平远县志》卷2上《物产》有黄、白、黑、赤、绿各种豆。
晚清民国时期,豆类作物的栽培及加工利用进一步发展。光绪《嘉应州志》卷6《物产》载,豆具五色,黄豆“作豆腐最佳”,乌豆“即黑豆,以作豉”,白豆“味甘可作饀”,绿豆“服之可解热毒”,赤豆“为疫鬼畏”。民国《武平县志》卷8《物产志》的记载尤为详尽,现摘如下:
豆有黄、青、黑、赤、红、绿等各种。黄豆、青皮豆,可作豆腐,炒食亦佳。黑豆又名乌豆,以之作酱油及豆豉。赤小豆入药。又有饭豆子,亦可煮食。绿豆颗小,煮汤可解毒清暑,制豆芽比黄豆佳秦驷。麦豆又名雪豆,蔓生,煮食味甜和猪肉煮尤佳。
扁豆。蔓生,种最多。有槟榔花者,称为槟榔豆。其无班文者为扁豆,可入药,性健脾。有冬天采摘者称为雪豆,有连荚食者名为白花扁豆、红花扁豆二种。有赭色无班文者,亦有白色而无班文者,俗呼观音豆。亦有黑色者,颗略小。名目不能遍载。
树豆。茎高五六尺,花黄。荚长二寸,性硬,非煮烂不能食。最贱生,然收获亦不恶。
狗爪豆。又名虎爪豆,一茎五爪,含有麻醉性,多食令人头晕,必先用沸水煮,清水漂之三四日,外膜有钱毛,必撕去外膜乃可食,味不见佳吴海元。
刀豆。一名挟剑豆,亦名刀鞘豆,俗呼为当萁。荚厚,嫩时连荚淹之可食,老则剖开取子,撕去硬膜,可配肉煮食。
蚕豆。荚老如蚕,故名,取子食之。
四月豆。长三四寸,似带豆永安市人民政府,略大而荚厚,嫩时并荚食之。
带豆。俗呼豆角。荚有红、白数色,长一二尺。开花结荚,两两并垂,嫩时带荚食之。四五月间各乡皆产,价残,米贵时,贫人当饭吃。
综合上述豆类史料,明清民国时期闽粤赣边山区豆类作物的主要种类有如下几种。大豆(Glycine max L.Merrill),原产于我国,是闽粤赣边山区最主要的豆类作物之一,色黄,故通称为黄豆,宜作豆腐,可以榨油。豆油在工业上的用途亦很广,可制硬化油、肥皂、油漆等。黑豆(Glycine max L.meirr),原产于我国,又称为乌豆,闽粤赣边山区人们主要用于制作酱油和豆豉。豇豆(Vigna Sinensis),原产地说法不一,闽粤赣边山区俗称为豆角,民国《武平县志》写作“带豆”,荚较长,有红、白数色,又可称作饭豆,“价贱,米贵时,贫人当饭吃”。扁豆(Dolichos Lablab L.),一作藊豆,又名鹊豆鹅眉豆,原产于印度或东南亚,豆荚有白、红等颜色,上述史料中的花眉豆、白扁豆均为扁豆,白豆亦应为扁豆,闽粤赣边客家方言又把白扁豆称为“棚皮豆”,不过,民国《武平县志》把荚扁的雪豆也归入扁豆这一目则不妥。绿豆(Phaseolus Vadiatus Wilczek),有人认为绿豆起源于广州,多用于煮汤消暑和制作豆芽。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又称为小豆、赤小豆、红豆、红小豆,原产于我国,闽粤赣边客家方言又称之为“红夏生”,嘉靖《瑞金县志》的赤沙豆亦应是赤豆,古老相传赤豆“为疫鬼畏”,可入药。豌豆(Pisum sativum L.),原产于欧洲和亚洲,上述史料中的寒豆、麦豆、雪豆均是豌豆的别名,又称为荷兰豆,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一说明清时期荷兰人从原产地带到我国,“荷兰豆”并非豌豆。刀豆(Canavalia gladiata DC.),一般认为原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别名挟剑豆、刀鞘豆,闽粤赣边客家方言俗称“当萁”,又称刀板豆。黎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nsis L. Tang et Wang),我国是黎豆的原产地之一,闽粤赣边客家地区称之为狗爪豆、虎爪豆、老虎豆。蚕豆(Vicia faba L.),亦称胡豆,原产于西亚北非一带。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别称四季豆、芸豆,闽粤赣边客家人称之为“四月豆”。木豆(Cajanus flavas),原产于非洲或印度,木本小灌木,上述史料中的树豆、米豆当为此种。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亦称皂角,落叶乔木,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各地,荚角富含胰皂质。自古以来是国人民间洗涤衣物、洗头的优质清洗剂。一直延用到当代。肥皂在国内普及后,皂荚在民间的洗涤功能逐渐消失。果实、种子及刺可入药。乾隆《长宁县志》的“皂荚豆”当为皂荚的果。另外,乾隆《长宁县志》载有花罗豆,据查《授时通考》卷二十九《豆种门·豆三》亦载建宁物产中有花罗豆,但不知何种。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有些地方称花生为地豆,有些地方称马铃薯为地豆,有些地方称红薯为地豆,乾隆《长宁县志》载的地豆亦不知为何种。
豆类作物适应性强,供水不好的丘陵旱地、瘠薄土地、田头地角和房前屋后等零星土地都能栽植生长。且豆类有根瘤菌,能固氮,还可改良土壤。闽粤赣边山区农民正是结合山区土地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豆类作物的种植。如上文中,讲树豆时说:“最贱生,然收获亦不恶。”就是利用豆类粗生,适应性强的特点。
粟类作物主要包括高梁、粟、黍、稷,营养丰富,这是几种耐旱的旱地作物,适于闽粤赣边山区的一些较为贫瘠的旱地、奇零地。宋《临汀志》载有粟,但在明代《祝枝山手写正德兴宁志稿本》、嘉靖《瑞金县志》、嘉靖《大埔县志》、崇祯《兴宁县志》未见,明代闽粤赣边山区似少有栽种。康熙《兴宁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载有小米,乾隆《长宁县志》卷2《物产》载有高梁粟、捉拳粟、狗尾粟,嘉庆《平远县志》卷2上《物产》芦粟、黄粟、鸭脚粟,光绪《嘉应州志》卷6《物产》载有芦粟、鸭脚粟、狗尾粟。但因“颇粗粝”等原因,当地民人“多不喜种”。另外,康熙《武平县志》卷2《风土志·土产》载有薏苡。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类作物,这类作物的产品是块根或块茎,多栽于不能种植水稻的田头屋角和旱地之中。薯类植物既可作为主粮亦可当作佐餐之蔬食,所以,有的方志载于物产篇的谷类,有的载于物产篇的蔬菜类。明代《祝枝山手写正德兴宁志稿本》卷3《物产》载有薯预、芋,嘉靖《瑞金县志》卷1《地舆类?土产》和嘉靖《大埔县志》卷2《地理志?物产》载有芋、薯,崇祯《兴宁县志》卷1《地纪?方产》载有芋、薯、红薯、椰薯。上述所谓的“薯”“芋”是总名,其品类又有多种,如光绪《嘉应州志》卷6《物产》录有山药、熊掌薯、糯米薯、鲁萁薯之品名。民国《武平县志》卷8《物产志》录有大薯(有红白二种)、麻薯、山药、芋、观音芋、磨芋之品名。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但地方志没有专设油料属,多把芝麻当作谷属或豆属作物。宋《临汀志》就载有麻,明清各地方志亦多有记载,嘉靖《瑞金县志》卷1《地舆类?土产》、崇祯《兴宁县志》卷1《地纪?方产》、康熙《瑞金县志》卷4《食货志?物产》载有芝麻。芝麻分黑、白二种,皆可榨油。
美洲作物番薯、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作物于明中后期传入我国。据考证,番薯约于明末清初传入赣南,清前期已得到推广。玉米在清前期尚还是小面积栽种。粤、闽二省是重要首传地,粤东北和闽西当会早些,但因史文简缺,现已很难详考。不过,番薯、玉米等作物引进的重要程度似不如过去所想象的高,如据民国《武平县志》卷8《物产志》载包粟(玉米):“惟邑人所种不多,只在园圃内种,作果品,不以之为食粮也”。
总的来说,杂粮作物包括番薯、玉米等新作物种植虽颇为普遍,但数量却不多,是梯田水稻种植方式的补充。
三、山多田少、战争环境与冬种的兴起
冬种就是在冬季的休闲地上种植作物黑道死囚。闽粤赣边山区冬种的渊源大致可追溯到明清时代,但在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才得到有力的提倡。其实质是为了提高复种指数,更充分地利用土地,以解决“山多田少”矛盾和适应战争的需要。
据调查,闽西各县大规模推行冬种始于1937年,由于政府动员各级公务员及乡村小学师生组织宣传,政府贷款提供资金,又因抗战后海口被封锁,农产品供不应求,销路较好,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连城县,1937年冬耕面积4108市亩蛤蟆健,1938年10512市亩,1939年15162市亩。武平县1937年冬耕面积8642市亩,1938年11325市亩,1939年17142市亩,1940年86800市亩。上杭县1937年冬耕面积6000余市亩,1938年16700市亩,1939年65000市亩,1940年86800市亩。冬季所种作物,各地情况不一,有的以小麦为主,有的以油菜为主,但主要是小麦、大麦、油菜、蚕豆、豌豆和蔬菜。现把长汀县冬耕情形列以下:
表1长汀县1938、1939年度冬耕面积及产量表
年度
冬耕面积(市亩)
冬耕作物栽培亩数
冬耕作物生长情形
小麦
大麦
油菜
豌豆
蚕豆
其他
1938年
66778
25538
5964
19053
4963
1924
9336
小麦油菜最优大麦蚕豆优豌豆次之
1939年
100165
48108
11435
26097
8568
4029
10728
资料来源:福建省农林处统计室编:《福建省各县区农业概况》,福建省政府统计处印行,1942年,第461—462页。
蒋经国在江西赣南期间,大力推行冬种。以法令的形式厉行“冬耕运动”,文曰:“民间习惯,冬季多不耕种,任田休闲,欲谋粮食增产,自应力矫此弊,扩大冬耕,不但可增产杂粮,以裕民食,兼可消减虫卵或幼虫,以防年来虫害之发生。”在“冬耕须知”中强调:“一、冬耕可以增加粮食生产,又可防虫,大家必须实行冬耕,不要让田土在冬季空闲。二、油菜、萝卜菜、豌豆、蚕豆、小麦、红花草(又叫紫云英),都是冬季的最好作物。三、一季稻田(即一年种一次的稻田)应该在冬天种植油菜或萝卜菜。菜子可以榨油,或作他用,茎叶可以肥田。四、两季稻田(即一年可种两次的稻田),应该在冬天种植豌豆或蚕豆。豆子可以供食用,茎叶可以肥田。五、无论一季或两季的稻田,都有可以在冬天种红花草,作为肥田的肥料。六、旱地在冬天要种小麦、豌豆、蚕豆。七、种植油菜、萝卜菜、豌豆、蚕豆、小麦时雷增荣,要先把田土耙得很细很平。八、没有种子,或不适宜种植冬季作物时,也要把田翻犁耙平,并灌水浸着,使得稻根腐烂,变作肥料,还可以杀死害虫的虫卵和小虫。九、田上的杂草要铲掉埋在土中或灌水浸着。”
广东地区,在1920年代就开始推行冬种,抗战期间得到较大发展。据统计,1939年至1943年,广东省冬种杂粮食共144803981担。试把情况列以下:
表21939-1944年广东冬耕面积产量及冬耕贷款统计表
年份
冬耕面积(亩)
逐年增加百分率
产量(担)
贷款额(万元)
1939
5957616
100
30492755
1940
10933942
184
56809878
100
1941
11909709
200
40090416
300
1942
14236270
267
46872332
1310
1943
13307060
232
41384956
2200
1944
18349098
未报齐
2092
资料来源:广东省政府编译室编:《战时粤政》,1945年,第31页。
不过,冬种的倡行似乎并不顺利,试看下表的情况:
表3民国三十年(1941)福建省闽西各县冬季休闲田地之百分率及原因
休闲田地占耕地百分比
稻田休闲百分比
田地冬季休闲之原因(%)
缺乏人工
缺乏资本
缺乏肥料
不能排除积水
要蓄水以备早稻插秧
要蓄水以防除虫害
要蓄水以保持肥力
要蓄水以促进稻根腐烂
如种冬作要减少来年稻产
如种冬作土质会变坏
如种冬作有障春耕时期
全省
62
67
11.1
11.2
15.8
11.1
5.3
4.3
7.7
7.9
9.8
7.3
8.5
长汀
52
47
33.4
33.3
33.3
连城
55
54
13.0
1.9
3.7
1.9
3.7
14.5
24.1
25.9
5.5
3.7
1.8
宁化
72
71
30.0
10.0
10.0
20.0
20.0
10.0
武平
80
65
14.3
14.3
21.4
21.4
14.3
14.3
上杭
75
75
33.3
33.3
33.4
资料来源:福建省农业改进处调查室编:《福建省农业统计资料》第八号,1941年编印,第14—16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1941年,福建全省耕地休闲面积占62%,其中稻田休闲面积占67%。闽西长汀、连城、宁化、武平、上杭耕地休闲面积占52-80%,其中稻田休闲面积占47-75%。也就是说,耕地冬耕面积最多也只占48%,少的只有20%。其原因甚多,表中所列已达11条。1949年印行的民国《潮州志?实业志?农业》也说:“近年因粮食缺乏,政府提倡冬耕,故于晚稻收获后多种一次,冬季作物普通栽植以麦蒜及豆类等为多,但农民每多愿意任其休闲,其原因约有三端:一为冬耕作物多系什粮,因气候关系,收成不丰,若生长期稍长者,且有碍来年早稻种植;一为本州农民生活较易解决,苟早稻晚稻有收则生活自可充裕,易于养成好逸厌劳习惯;一为肥料来源有限,倘多一次冬耕,常致来年稻作肥料短少。”
[ 参 考 文 献 ]
[1]游修龄.中国稻作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彭世奖.中国农业历史与文献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
[3]马宗申.授时通考校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4]陈 修.《客方言》点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佟屏亚,等.食用豆类栽培[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6]刁操铨.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7]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J].中国农史,1985,(4).
原文刊登于《中国农史》2018年第1期,为适应微信风格,删除了注释,请谅解。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16ZDA123)
[作者简介]王福昌(1969—),男,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史。
全文详见:https://p66p.cn/55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