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穿汉服-方晓之声 近年来汉服运动愈演愈热,同胞们对汉服的认知正逐渐普遍,社会接受度也在慢慢提高。但在汉服的复兴之路上,仍有??
我们为什么要穿汉服-方晓之声
近年来汉服运动愈演愈热,同胞们对汉服的认知正逐渐普遍,社会接受度也在慢慢提高。但在汉服的复兴之路上,仍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在现代,我们为什么还要穿汉服?
这个问题是目前很多人所迷茫和疑惑的。而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的,必须得明白,究竟什么是汉服。
01
汉仪不复见,何日变中华
自满清入关,剃发易服,在滔天血泪里丢失了它的传承。几百年的时间过去,当热血暗淡黎冰冰,当历史抹平,我们对它遗忘得极为彻底。不仅遗忘了它的模样它的名字,甚至遗忘了,它到底是什么。
这些年科普汉服的历程中,无数次遇见,当和对面的人说起汉服,得到的是一脸讶异或玩味的回应:
汉服?都什么时代了还穿汉朝的衣服?
你们干脆穿越回汉朝就是了,现在是21世纪,让大家都穿汉服不现实。
穿汉服有什么用?穿件衣服就能复兴传统文化?可笑。
哪怕在同袍之中,秉承这样观念的也不在少数:汉服就是一件衣服而已,我穿汉服,只是因为它好看呀。
每每遇此,不胜感叹。
汉服的释义到底应该是什么?汉朝的衣服?古代穿的衣服?一些影视剧里的古风服装?约稿通知一种普通的复古衣服款式?
都不是。
所谓汉服,简而言之,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也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未改之衣冠。历朝历代,除了非华夏民族的著书,中华正统典籍中极少出现“汉服”的字眼,而是用“衣冠、冠服、冠裳、衣裳”等作为描述。如同中医学本是华夏唯有的医学,汉服,则是华夏唯有的衣服。它有着坚定的思想文化核心,规范的制度标准,严正的礼仪要求,更是完善细致的一整套体系。
解释到这里又有人说了,既然汉服是汉民族的衣服,那么汉民族穿过的所有衣服都应该是汉服呀。包括汉唐宋明,还要包括元清。至于先秦?那个时候有汉族这个说法吗?没有就不算喽。
他们甚至认为汉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而漫长的历史变革中,汉族人所穿过的衣服都可以叫汉服,不问来源不问因由。
继而依照这个理论,我们这几十上百年娱乐门徒,汉族人穿旗袍,穿中山装,穿西服,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纳入汉服这个大框架中。
……这个逻辑真的很强盗。
可以试想红月卡莲,如果依照这个逻辑发展和盛行起来,那么最终所谓汉服只能像如今的所谓国学一样,沦为一个巨型的垃圾筐,什么都能往里塞。到那个时候,思想的垃圾筐,服饰的垃圾筐……各种各样的垃圾筐最终被他们合成一个名为传统文化的垃圾筐。
这才是华夏文明真正的消亡。
那么回归正题,汉服有标准吗?当然是有的。
前面就说过,汉服,有着坚定的思想文化核心。这个核心是什么?
很简单,合道。通俗来讲赤魟鱼,也可以说天人合一。
我们的祖先,不论创造任何事物,皆是法天象地,蕴含深刻哲理同时又极具实用价值的。
而在传统经典中,先贤们也在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任何东西,任何行为,只有合乎道法自然,合乎天地规律,才能真正地辅助人类长久的生存和生活。
乐器是这样,中医是这样,礼仪是这样。
汉服,也是这样。
款式、色泽、细节的处理,这些与时俱进集思广益,做些变化做些改动,都没有问题。但是,它所依存的核心谍上谍下,所承载的文化思想,是绝对不能有所让步和改变的。
打个比方来说,自己家族府门上的牌匾,可以借鉴其他家族的木材、设计、颜色乃至字体,这些元素的改变都无伤大雅,但如果是一群异姓族人闯进来,屠了你的族亲,摘了你家的牌匾,大摇大摆地换上他们的“×氏家族”,难道残存在府中的本姓族人,会不以此为耻,反而振振有词地说这里住着我们家族的人,它就是我们家族的匾吗?甚至多年之后,夺回府邸占有权的后人,还洋洋自得地将其归于家族发展演变的成果,或是以可笑的完全包容论为思想指导,仍然在那“×氏家族”的牌匾之下进进出出?怕是会让天下人笑掉大牙。
同理,在汉服发展历史上,以不改变中华思想文化核心为前提的改造设计,皆可以承认其身份。而一旦脱离了这个标准,我们就必须坚决地抵制和排斥猎杀王座,将它从汉服的框架中剔除出去。
一些人可能觉得,我举的这个例子不恰当,太过于夸张了。
衣服而已,如何与家族的牌匾相提并论?
有一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重生粟小米。”
更多人知道,中国人,自称华夏民族,中国,古称礼仪之邦、衣冠上国。
单单从这些称谓,就不难看出,汉服汉礼,它们对于华夏民族的意义,根本无异于门面牌匾,无异于身份的象征。
清朝入关后,为何宁可不顾刚刚稳固的统治,宁可面对天下万民的拼死反抗,宁可造出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滔天杀孽,也要铁了心地颁布和实施“剃发易服”令呢?
正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认为:“服汉人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全安琪,“数世之后,皆成汉俗”……
看,连侵略者都懂的道理,如今却被我们的族人当成了笑谈。
穿了汉服就能复兴传统文化吗?的确不一定。
但是,连汉服都不认可的人,首先就失去了复兴华夏文明的资格。
如果在中华大地上,汉服不见,汉礼不复我是性瘾者,无服章之美,无礼仪之大。那么,所谓华夏也便名存实亡矣。
清康熙六年,朝鲜使者来华,回国后对其君王感叹说“汉仪不复见,何日变中华。”并在记录中写道当时京都民众“见臣等着冠耳,指示其儿曰,此乃明朝旧制,垂头而泣,见来惨然矣。”
而至清朝中期,京都居民再见衣冠,居然已经表现出新奇和惊讶,认为自己的“剃发垂辫,窄衣紧袖”才是真正的“华夏衣冠”。
自此,韩朝日本等国,逐渐褪去了对中国的尊崇和认可,认为自己的国家才是真正继承了中华文化,而曾经被称衣冠上国的土地早已沦为了蛮夷的领土。他们纷纷以小中华自居,对中国的态度从“文化同源”到鄙夷不屑,皆由此也。
“胡衣猴冠,废先代之服冕,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如此历史,怎不令人心惊胆寒。
想要复兴真正的中华文化,首先要拾起“汉服”,这张真正的华夏民族的匾额,认准自己的根,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建立起同族人民的身份认同和民族归属感,那么之后的一切作为,才能真正产生其价值和意义。“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绝不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穿汉服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02
法天象地而来
第二个原因,则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我们现在常讲文化天命神童,讲文化复兴。但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文化。酸绉绉地舞文弄墨,不加辨别的大量阅读,呆板生硬的高等文凭,似乎这些才是有文化的象征。
而你说汉服?什么汉服西服流行服,能穿就行,衣服能有什么文化?
然而事实上,文学领域只是文化极为狭窄的一个方面。中华文化,来源于天地大道,道也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本万物之宗,为百姓日用。它无形无象,却涵于万象,无处不在,它是华夏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根基。
汉服,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包含于华夏文明的体系之中,所蕴含的,也正是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
我们穿汉服,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为了蔽体,为了形式,最重要的是通过“汉服”这个器,来触摸它所连接的更深处的本源文化。
同理,琴棋书画,易学中医,经书典籍,以及传统武术等等,一切由中华文化所延伸出来的生活内容,在当代复兴之路上,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否则一旦丢失了文化,再繁荣的器物,也没有了灵魂。
我们要做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全方位地重建起真正适合华夏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模式,为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建设完整的一系列的基础配套内容。
而汉服作为日用之首,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那么现在我们来普及一下玉墨扮演者,汉服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
——《礼记-深衣》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这句很容易懂,以十二幅布制成,对应一年十二个月的天象。当然在《五经正义》等典籍中,还有上衣用布四幅,对应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对应十二个月的说法。
袂圜以应规。是指左右衣袖宽大,呈圆弧状下垂,寓意天道圆融。(用布二幅,各中屈之,如衣之长,属于衣之左右,而缝合其下以为袂。其本之广如衣之长,而渐圆杀之以至袂口,则其径一尺二寸。——《朱子家礼》 袼,当掖之缝也。从此而圆之为袂。/衣长二尺二寸,袂属之,亦如其长,既从掖下裁之到要,使其广一尺二寸,又从掖下裁入一尺留其一尺二寸可以运肘,而后以渐还之,至于袂末,仍得二尺二寸。玉藻言,袪,尺二寸,乃袂口之不缝者,非谓袂末止尺二寸也。如是则左右袂相合斯成规矣。——《深衣考》)
曲袷如矩以应方。是指衣领交叠于胸前,呈直角,寓意地道方正。(衣之两肩上,各剪开寸许,以袷二寸加之,其两端斜络于左右衽之幅,右衽之末交于左肋,左衽之末交于右肋,两领交会自如矩之方,谓之曲袷。——《深衣考》)
负绳及踝以应直。则是指上衣连裳,背部一条中缝直垂到底,寓意人道中直。(衣之背缝与裳之后缝,上下相当如绳之直,非谓真负绳也。——《深衣考》)
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指下摆如平衡的秤锤秤杆,寓意行事举止公正平和、不偏不倚。(下齐,裳末缉处。其齐一如衡之平也。)
“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袖圆而广,这就要求穿深衣时需要两手举起相合于胸前,
金默玉正容正礼,以此体现端庄之仪态和谦谦之气度。背负中缝,身合人道之中直,并以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既合乎天道自然的中华文化,也时刻提醒着人们应当守规矩,行正道,为义事。进退合权衡,则志安心平,能荣辱不惊,而无高低俯仰之态。
以上所讲,虽为深衣,却是绝大多数汉服皆会遵循的重要内容。交领右衽、中缝接袖更是汉服必不可少的基本原则。
至于其他形制及配色的内涵深意等,今后的系列文章中会为大家详细讲解,在此便不做赘述。
当然,既称服章之美,与衣服相辅相成的纹章体系,也是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用于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章中:日月星辰,取其明;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宗彝,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取其果断;黻,取其背恶向善。诸如此类,各有深意,它们和冠服相配合,在无形之中,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性格及品质。其意义之深远,不可轻视。
着汉服,正汉容,通其道法理义,知其文化内涵。复我衣冠,兴我中华。此为原因之二。
03
养身兼修德
说到这里,似乎全是大方向、大使命的立场和角度,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些属于国家大事,要领导人才操心的,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管不了那么多,自扫门前雪,也就足够了。
我们姑且先不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大道理。单单来细数一下,穿汉服,对我们自身,都有哪些好处?
归纳一下的话,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
第一个角度,是健康。
交领右衽,一则护脖颈,二则护前身。脖子,是全身经络贯穿之处,是连接脑部与身体的重要关卡,人体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及三焦经等重要经络,皆从后颈及两肩位置通过,同时,风池、天柱、大椎等重要穴位亦汇集于此。而现代服装,多将脖颈暴露在外,长期以往,不仅容易受风感冒、颈肩酸痛,还极有可能引发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颈椎腰椎病等等一系列的疑难杂症。而前身部位,各大脏腑器官盘踞其中,更是人体极为重要又极为脆弱的区域,穿汉服时,左右两襟交叠于前,无疑是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
另外,冠服以护头,裳或长裤以护膝踝,配以鞋履云袜等,对身体进行了全方位的守护,无一不合养生之道。
第二个角度,则是气质修养。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里的“礼”,说的并不是现代所谓的商务礼仪之类,而是指华夏民族数千年流传的礼法礼仪,蕴有华夏文化的精神指导和道德要求。而汉礼与汉服,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一袭汉服礼服在身,如同穿了一件时刻引导自己规整仪态行为的辅助工具。后领挺立,提醒人们后颈应紧贴衣领,形成颈背挺拔,下颌微收,目光平视,不卑不亢的体态;下裳系于腰间,则提醒穿衣人挺胸收腹,精神饱满;裳末如权衡,要求人们举步平稳,端庄有度,不能歪歪扭扭、吊儿郎当。之后,通过仪态的规整,文化的熏陶,礼仪的约束,塑造出气质庄严、品质高洁、心态从容、举止得体、进退自如的华夏儿女形象,进而凝聚起我中华大国之形象。
还有人说,这些太麻烦,太复杂,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其实,西服体系里的礼服,同样也不胜繁琐,而汉服除去礼服之外,也是有着完善的常服、便服、家居服等系列的款式内容。
如:短打或半臂搭配长裤短裤、同防晒衣类似的直袖衫等,就本人亲身日常穿着的经验,方便程度与时装无甚区别。还有汉时人们所内穿之曲领中衣(《急就篇》卷二:“袍襦表里曲领帬。” 颜师古 注:“著曲领者,所以禁中衣之领,恐其上拥颈也。其状阔大而曲,因以名云。”),与现代圆领t恤并无二致,不过是古人只在家中穿着,出门时需穿外衣罢了。
修身养生,美观大方,内涵深厚,繁简齐备,体系完整。那么作为华夏民族,为什么要用西方文化所衍生的西式服装来取代华夏衣冠体系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修身修德,明道统,继传承。这是我们复兴汉服的意义之所在,也是复兴中华文化的意义之所在。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而文化失落,谓之亡天下。
国之兴衰,君臣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end?
编辑 | 子听
图 | 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921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