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全书逐节汇查马太福音04旷野受试探、加利利传道和呼召门徒-新约全书逐节汇查附创世记新约全书逐节汇查-马太福音04旷野受试探、加利利传道和??
新约全书逐节汇查马太福音04旷野受试探、加利利传道和呼召门徒-新约全书逐节汇查附创世记
新约全书逐节汇查-马太福音04旷野受试探、加利利传道和呼召门徒
【“神的儿子”正是当初凭着圣洁、公义、威严、权能,把堕落的天使长从神的山赶出来的那一位。现在魔鬼把握机会,竭尽所能地想激惹耶稣上它的圈套。“食物”是人性中最初级的需求,魔鬼想利用这勾引人子“肉体的情欲”。这也是他在伊甸园中用分别善恶果来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手段。】
耶稣受试探(1-11)
这段经文的主题词“试探”的词义,主要指的是试验,因为主权掌握在神的手里,所以带有磨炼的意思。
“试探”在新约全书里出现了三十六次,只在哥林多前书(7:5)和雅各书(1:13-14)两处,清楚地是指诱惑犯罪。撒但的企图,毫无疑问是要怂恿耶稣去做错事,但神在圣宝座上治理一切。整个重点在于,要考验作为神儿子的耶稣对基督使命的反应,也是对耶稣和神所展示出来的关系的检验。
这段故事的重心是谈雪卿,耶稣作为新以色列的代表(1:1,2:15),通过了这些考验,与旧以色列完全不同。耶稣回答撒但时(4,7,10),三次引用的全是申命记的话(申8:3,6:16,13)。
申命记第6-8章描述的是神给在旷野的以色列人一系列的教训,像人管教儿子一样(申8:5)地试验他们(申8:2)。那时以色列人正面临争战应许之地的使命,可是他们没有听从神的吩咐。
现在神真正的儿子就要开始他的使命,在旷野面临同样的试探徐靖雯,他战胜了。耶稣就是真以色列的概念,在马太福音2:15已得到肯定,在这里表现得特别充分。
1 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
1 “当时”,是马太特别喜欢的一个词,在马太福音中出现了约有九十次;马可和路加总共才用二十次。这是马太紧随着前面的事件,重新定位新内容的标志。
这里经文指出,耶稣受魔鬼的试探,是圣灵有意带他去的,是神许可并安排的,为要叫天上、地上及地底下的受造物都知道,耶稣基督就是得胜的那一位。
撒但在引诱人类犯罪,使始祖亚当与它的品质同化以后,就认为全地都属它了,因它藉着罪攫取了神原先赐给人管治全地的权柄。
撒但自认为是世界的王,在约翰福音中,耶稣也曾称它为世界的王。基督降世替补阴差,就是要以人子的身份表明神子的立场,粉碎撒但一时得逞的阴谋,站在人的地位上夺回世界的王权。
凡愿意从撒但权下分别出来的人,就都能因着耶稣的名获得自由,亚当因犯罪所失去的主权,也能够因着基督得以恢复更新。
这好比,神是宇宙的董事长,地球董事长当然也是神。原来地球的总经理亚当因着犯罪被撤职,撒但靠着诡计牟取了代理经理的职位。现在董事长的儿子耶稣来到地球,要靠着合法的程序,夺回总经理的职位。
创世记(3:15)说,神曾在伊甸园向撒但宣告:“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耶稣是童贞女所生,他就是神预言的“女人的后裔”。这样,撒但就晓得它并没有真正获得支配世界的最终主权。在人与鬼之间、之上,还有更大的能力在运行,这是跟撒但的统治相对抗的。
尽管千百年来,撒但为了巩固它在人身上的统治权,经常蒙蔽人的心灵,刺激人的邪情私欲,引诱人走邪路,并唆使人怀疑或者曲解圣经的话。但在耶稣降生时,撒但晓得那肩负神使命来对抗它权势的人已经来到了。
天使所宣告关于这新生王的威权的信息,使它慌乱不安。撒但很清楚基督在天上作为神爱子的地位。可是撒但测不透天地之主为何、如何、作出何其重大牺牲的奥秘;撒但贪婪邪恶的灵测不透,神为着受蒙骗的人类所愿意付出的大爱。
神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撒但有所不知,有所不在,有所不能。耶稣受洗时,撒但就在观众中间。他看见天父的荣光环护他的儿子,他也听见神从天上所发出的声音证明了耶稣的神性。
自从亚当犯罪以来,人与神直接的来往已被割断,现在神与人之间的联络正在逐步恢复。撒但看出它若不战胜耶稣,就必为耶稣所胜。这场争战关系重大,所以它就亲自赤裸裸地上阵了(路11:21)。
2 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
2 当日亚当在伊甸园中享尽荣华富贵,吃生命树上的果子,被撒但试探就堕落了。现在耶稣在旷野禁食四十天,担当了人类一切的软弱,却面对跟亚当一样的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三大试探,结果将怎样呢?
希伯来书(4:15)说,基督“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正因为这样,他被钉十字架,从死人中复活,升到高天,坐在父神宝座右边,作我们的中保。希伯来书(4:16)说,他能够“体恤我们的软弱”,使我们“得怜恤至圣先师,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耶稣三十三载作为人子的经验是十分可佩服的,是任何一位天使所不具备的。他禁食四十昼夜,也使人想到西乃山上的摩西,四十天不吃也不喝(出34:28,申9:9,18)。以利亚吃了喝了天使预备的炭火烧的饼和水,走了四十昼夜,到了神的何烈山(王上19:8)。还有以色列人在旷野吃吗哪四十年的经历(申8:2-3)。
在哥林多后书,耶稣的灵藉着使徒保罗启示我们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9);“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后10:13)。
3 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荼荼丸,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
3 那试探人的,就是希伯来文“控告者”撒但、希腊文“抵挡者”魔鬼。它总是在人最软弱的时候施行攻击,所以信靠基督保守我们的灵魂身体就十分要紧了。
“进前来”,表明到耶稣面前的是一个有位格的魔鬼,耶稣所战胜和击败的这场试探,绝不只是发生在内心的主观感受。
“你若是”,明显有轻蔑的意思,魔鬼挑战神的基督,意思说:“怎么知道你就是神的儿子呢?”魔鬼其实曾看见耶稣受洗从水中上来,并听见当时从天上来的声音:“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但它还是对着耶稣说:“你若是”。
魔鬼历来是对神持怀疑论的首脑,它的本质中有不信的罪。在伊甸园中,魔鬼也是用怀疑论来诱导夏娃不信神的话:“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盗宋?”“你们不一定死。”魔鬼的怀疑论使不信靠神的人变成糊涂。
直到今天,魔鬼还是以同样的方法使许多男男女女不信圣经中神的道。唯有像基督耶稣这般的信心,坚定持守“经上记着说”,才能击败抵挡者、控告者的诡计张仪天。
“神的儿子”,正是当初凭着圣洁、公义、威严、权能,把堕落的天使长从神的山赶出来的那一位。现在魔鬼把握机会,竭尽所能地想激惹耶稣上它的圈套。“食物”是人性中最初级的需求,魔鬼想利用这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先勾引人子“肉体的情欲”。这也是它在伊甸园中用分别善恶果来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手段。
照魔鬼的意思:“你可以运用自己的权能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放纵正是今天使许多人跌倒的绊脚石。是的,神的儿子不需要忍受饥饿,耶稣有能力行神迹来满足肉体的需要,他后来用五饼二鱼使五千人吃饱就可以证明。
4 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4 耶稣却知道,他这时候忍饥挨饿是神安排给他经受的。经上记着说:“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8:3)。
他是神的儿子,当然把无条件顺从父神的旨意放在首位,这正是以色列人未曾学会的。今后他要传讲神的道,必须经常忍受贫穷饥饿困苦,物质享受对他的使命并没好处。
这里耶稣不是以神子的身份面对那仇敌,乃是以“人子”的身份,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活着”。耶稣的回击,使用了我们今天也拥有的属灵资源,就是圣灵的能力(1节)及神话语的大能(经上记着说)。
在约翰福音(4:34)中,“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保罗后来也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我总不受它的辖制”(林前6:12);“不可因食物毁坏神的工程”(罗14:20);“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
对于顺从神命令的人,有应许说:“他必居高处,他的保障是磐石的坚垒,他的粮必不缺乏,他的水必不断绝”(赛33:16)。
5-6 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顶原文作翅)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5-6 “圣城”是耶路撒冷的专称。“殿顶”直译“小翅”,应是指圣殿建筑中向外延伸的部分;圣殿的主建筑,高度约为六十米。
在第二次试探中,鬼话的开头还是:“你若是神的儿子”。在第一次试探中,魔鬼已经这样轻蔑、挑衅、质疑耶稣的身份,没受到正面的回击;所以这里魔鬼再次扮作光明的天使,旧伎重演。
魔鬼的本性就是骄傲,以赛亚书(14:14)曾说它“要升到高云之上”,“要与至上者同等”。现在它想居高凌下,吩咐耶稣做这做那。魔鬼认为耶稣也贪爱“今生的骄傲”,它的激将法会使耶稣凭血气从“殿顶”“跳下去”。它歪曲利用圣经的话,想达到自己阴险的目的。
魔鬼的建议和耶稣的回答,是关于神的儿子和神的关系,这种关系无需试探,作为神的儿子,耶稣有绝对的信心,得到神在诗篇(91:11-12)中所应许的保护。但若“跳下去”,就成了试探神,就像以色列人在玛撒旷野所行的(申6:16)一样,他们“试探耶和华,说:‘耶和华是在我们中间不是?’”(出17:2-7)
“充满信心的祷告”和“试探神”仅一步之差,其间的分界线有时使许多信徒也感到迷茫。我们应该看出,魔鬼在这里断章取义,删去了诗篇91:11中,“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这一句。
这样,它的建议就是故意制造“跳下去”的危机来试探神。这与人应当在顺服事奉神的经历中,“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的经历中,信赖神,就完全是两码事。
当撒但在无法使我们怀疑神的时候,往往会鼓动我们犯自以为是的罪。假使我们掉进它的网罗中,它就进一步控制我们了。所以基督徒需要警醒,不要受了迷惑,用假冒的信心来自作主张。
真正的信心是把握圣灵的引领和圣经的应许,结出顺服的果子。单单要求神的恩典,不遵行神的旨意,这不是真信心。主告诫我们说:“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26:41)。
7 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7 “不可试探主”,这话最初是摩西说的,出埃及记(17:1)以色列人在旷野没有水喝,与摩西争闹,说:“给我们水喝吧!”摩西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与我争闹?为什么试探耶和华呢?”
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显大能的手,行大而可畏的事,历证自己是他们的神,他们是他的子民。但是这些悖逆的百姓却屡发怨言,惹动神的怒气。
神的仆人摩西因着他们的罪行,给那地方起名叫玛撒,就是试探的意思。试探神,就是挑战神,要神证明自己的能力,若未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不相信神,这是多么败坏啊!所以召唤悍将,主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试探神,要神按你的要求作表演,这是亵渎神的大罪!
有人求耶稣行神迹使人可以信他,耶稣却告诉他,那些人不相信圣经所写的,就算有人从死里复活去警告他们,也一样不会相信(路16:31)。耶稣要我们凭信心,不是凭“神迹”去生活。不要妄想操纵神,要求显神迹。耶稣给我们最大的神迹,就是他要从死人中复活(12:39,16:4)。
在恩典时代,我们是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的神的仆人。应当心中敬虔,住在耶稣的义里,行在基督的光中,不要陷入不信的罪,求主怜悯。
有信心的祈求祷告,当称谢进入主的门,当赞美进入主的院,寻求主的应许和命令。要像耶稣所教导的,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不是本末倒置,让我们的心意行在天上,如同行在地上。因为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赛55:9)。
8-9 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8-9 “一座最高的山”,圣经没有记载具体的地点。有些人提出是尼波山上那与耶利哥相对的毗斯迦山顶,摩西最后的日子曾经在这里观看了迦南地的全境(申34:1)。
魔鬼这时候剥去光明天使的伪装,以神所暂时应允的世界王的姿态站在耶稣面前。它得到世界王的称号不是凭着正义,是巧取豪夺了亚当管治全地的权柄和荣华。这是一个篡位夺权的世界之王,它在宗教和政治上行使对世事的控制。
“这一切”,指的是魔鬼偷来的财产,只要“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还未得赎、得更新,魔鬼就会用来换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实际上,基督才是真正的业主,旧人亚当被废弃,新人耶稣被膏立,人子是未来的新业主,因他本是太初的道,曾创造了“这一切”。
魔鬼也晓得基督耶稣降世,造成致它于死地的威胁,所以它假装要移交产权,来迷惑这位受试探的人子。
“你若……我就”,魔鬼就像真把世界的万国及其荣华移交耶稣一样青山光司,提出交易回报的条件:“俯伏拜我!”魔鬼非常渴望受敬拜,希望成为神(赛14:12-14)。它曾千方百计诱惑了以色列人,为了政治利益的缘故抛弃了对神的忠贞傅正义。
敬拜受造物,不敬拜造物主,也成为影响今日世界的谎言(罗1:24-25)张养浩传。这里,魔鬼极度妄想耶稣把神长子的名份卖给它。在神和基督面前,魔鬼实在蠢得要死,它哪能识透神子的奇妙智慧和永在权能呢!
10 耶稣说:“撒但(撒但就是抵挡的意思,乃魔鬼的别名),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10 魔鬼黔驴技穷时,势必原形毕露,它穷凶极恶,无非亵渎试探。因此,耶稣发出严肃命令:“撒但,退去吧!”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这三大试探曾经使亚当和夏娃跌倒,但是我们无罪的主凭着他的圣洁已经完全得胜了。
“经上记着说”,是在申命记(10:20):“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事奉他,专靠他。”撒母耳记上(7:3)也说:你们要“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事奉他”。耶稣这时宣告:站在撒但面前的,就是它应当跪拜、专心侍奉的主神!神性的权能突然彰显,撒但根本无力抵挡,他在羞辱和恼怒中败退了。
在雅各书(4:7),耶稣的肉身兄弟雅各长老教导我们:“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我们也从这节经文看见,我们敬拜谁,就事奉谁,敬拜和事奉是分不开的。
11 于是,魔鬼离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
11 魔鬼对于耶稣,可以诱惑,却不能强迫。它对基督徒也是这样,除非信徒愿意去犯罪,不然,魔鬼再猛烈的试探也不发生效力。只要我们靠着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启12:11),安息在圣灵里,魔鬼就会离开,就有天使来保护。
路加福音(4:13)说:“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这表明它在合适的机会还会再试探。在上耶路撒冷的路上,撒但藉着彼得引诱耶稣放弃上十字架(16:21-23);在低加波利,它又藉着被喂饱的众人,引诱耶稣追求属世的国权(约6:15)。
开始在加利利传道(12-17)
马太在这一部分和他在2:13-23一样,对耶稣的行踪和旧约经文的验证特别注意。这段正好填补了耶稣在约但河谷和旷野的经历(3:13-4:11),与在加利利公开传道(17-18)这两段生活之间的空白。
约翰福音记载说,耶稣在犹太及加利利开始他的早期活动时,施洗约翰还很活跃(约1:35-4:42),约翰福音(3:24)还特别提到“那时约翰还未下在监里”。所以这里第12节耶稣的“隐退”,正与约翰福音(4:3)相符。
12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
12 耶稣公开事奉后,第一次上耶路撒冷,是到约旦河外受洗,同时选召了约翰、安得烈和彼得(约1:40-41),还有腓力和拿但业(约1:43,50)。第二次上耶路撒冷是过逾越节,并首次洁净圣殿(约2:15-16)。有很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的心(约2:23-25)。
接着他就和门徒在犹太地居住、施洗(约3:22)。从约翰门徒抱怨“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3:26),施洗约翰回答说“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可看出耶稣早期在犹太传道已获得相当成功,他的能力对公众的影响不久就超过了约翰。
约翰对公众的影响已超过犹太的官长们,这样,耶稣的影响当时更超犹太公会的领袖们。当耶稣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施洗收门徒比约翰多洗码仔,就暂时离了犹太,往加利利去了(约4:3)。
尤其是耶稣第三次上耶路撒冷过节,安息日那天在靠近羊门的毕士大池子,医好了瘫痪三十八年的病人,于是犹太人开始逼迫耶稣,并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同时称神为他的父,把自己和神当作平等。
加上当时希律把约翰下到监里,更促成耶稣决定把工作重心退到加利利去,这就是本节所说的情境。此时距他开始传道已有一至一年半时间。
耶稣先在犹太地工作,这是神有意给犹太人接受基督的机会。使徒保罗在提到神的救恩时,也多次说到“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可是犹太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失去了他们本来该得、别人十分难得的机会,迫使耶稣只好退到加利利这个他以后传道工作的大本营。
耶稣不只是在地点上“退到”,他传道的方式也改变了:从约但河边给人施洗(约3:22-4:2),改为巡回讲道和医治病人(23-25),不再与约翰的活动相仿。
13 后又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那地方靠海,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
13 拿撒勒是一个小小的农村,属于当时加利利首府塞弗利斯的郊区。迦百农是较大的渔业市镇,在加利利湖的西北岸边。贸易通道把很多外邦人都带到这里来,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迦百农位于拿弗他利境内,不在西布伦境内;马太提到后者,因为这两个地名同时出现在以赛亚书(9:1),就是他在第15节所引用的。
一世纪初,塞弗利斯被罗马人摧毁,重建的工作随后开始。拿撒勒距塞弗利斯只有六公里,所以木匠的需要量一定很大。耶稣的父亲约瑟很可能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当时的父亲都会这样做。
在塞弗利斯重建完成以后,他们多半在家中从事木匠生计。 加利利人后来大都晓得耶稣原是木匠,这不是说木匠就不能担任教师。因为法利赛人两大教派之一的祖师爷、与迦玛列祖父希勒旗鼓相当的沙买,也是木匠出身。
耶稣离开家乡,到拿撒勒北向约三十公里的迦百农去。他在这里一开始工作,在接下来两年至两年半的时间里,迦百农就成了他及他团队在加利利省传道的总部。
迦百农离耶路撒冷较远,出于早期传道的需要,犹太人在这里干预较少;拿撒勒人不信和攻击的影响也较少。耶稣可以更快向更多人传讲天国的信息,也可以有较多的资源来支持他的工作。
这是一个理想的传道中心,耶稣的教训与神迹的消息,从这里可以迅速传播到加利利和周围地区。马太在9:1说到,耶稣来到迦百农是“来到自己的城里”;彼得的家就在耶稣总部旁边。
不过,马太这里重点说到,耶稣迁移到这里,为要应验以赛亚的预言:弥赛亚光照加利利的西布伦和拿弗他利(15节),正是迦百农的所在地(赛9:1-2)。
14-16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
14-16 “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在公元前七二二年,以色列十个支派被掳到亚述以后,加利利就成为外邦人的地方。尽管也有相当数量的犹太人在那里定居,可是人口不断地流动,曾一度使那里的主要人口成了外邦人。这就是先知称呼“外邦人的加利利”的背景。
后来马加比王朝的统治者们,正式通过了一项审慎的犹太化法令,使许多犹太人到了加利利定居,于是在种族上和宗教上,当地的居民渐渐以犹太人为主。只是犹太地正统的犹太人还是带着有色眼镜,说到加利利时总带着轻蔑的口吻。
到了基督的时代,加利利地区人口稠密,这里有二百多个城镇和乡村。加利利四围(除了南面与撒玛利亚为邻以外)孔庆祥,都是希腊式的都市地界。这样的一个地区会是犹大弥赛亚彰显的地方吗?这必然需要证明(2:23)。
从政治上说,加利利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可是事实上,它却注定要在显示神的救世计划中起关键的作用。马太正是从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中找到了这一证明,因为先知说亚述人的攻打带来的荒凉过去以后,将有新的曙光出现在加利利。
以赛亚在这里得到的启示远远超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就像以赛亚书7:14和9:6-7一样。藉着引用经上的话语,马太把耶稣的工作与旧约连上,这样对熟悉这些经文的犹太读者很有帮助。并且,更显明神在历世历代与人同工马彬茵,神的计划贯彻始终。
在加利利内外的公开传道(17-16:20)
从本节开始,这最长的一整段讲的是,马太所述耶稣公开传道的主要阶段;是从耶稣第一次以讲道者的姿态出现,直到他的门徒认识到他的特殊地位及他不寻常的使命。
整个这段期间,耶稣都在加利利及其邻近地区活动;这以后到犹太传道的事,是他行使使命的高潮时期。这段期间究竟有多长,没有明确的日期,所记叙的材料也未按年代顺序清楚排列,是按专题组织的。
下面各个小标题,都是为了突出各个主题。有些主题一目了然,如教训门徒(5-7章的“登山宝训”),行神迹(8-9两章),门徒的使命(10章)和比喻集锦(13章)等。其余部分也都有彼此间的逻辑关联,尽管这些关系较为松散,但都循着两条对立的线索贯串始终:
一面是门徒们的信心与日俱增;一面是宗教领袖们敌对言行越发激烈。这样,马太从多方面刻画了耶稣公开传道的形象,就为与当权者冲突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殷祝平公开传道的序幕(17-25)
“从那时候”,表示耶稣活动的一个新阶段。耶稣呼召人们对他所讲的天国就要来到的新形势作出决定性的回应。耶稣在加利利传道以前,加进这段简短的叙述,不仅是文学上的需要,给耶稣在第5-7章中教训人准备好基本听众,还因为门徒是耶稣传道许多方面的基本组成部分。
对马太的召唤是唯一单独描述的(9:9),前面四个门徒是特意作为一个典型的小组提出来的,其中三名还形成了“核心”,与耶稣分享一些没有外界参与的特殊经历(17:1,26:37)。
17 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17 对观福音包括马太都认为耶稣是从这里正式开始传道的。其实正如前面说过的,我们从约翰福音可看出,耶稣受洗后在犹太地区公开事奉,迄今已传道一年多了。
新开始的传道工作的核心就是宣布一个信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是耶稣传道的主题,跟施洗约翰的一样(3:2)。后来十二使徒奉差遣向犹太人宣道,也是这一个信息(10:7)。
在新约圣经中,“国”的含义主要是带着主权和王权的统治。“天国”作为马太专用名词,共出现三十二次,“神的国”这个词马太只用五次,其他新约圣经作者全部用“神的国”。
除了天国是神国的一部分、一阶段这一涵义外,用天国代替神国也符合基督时代犹太人的习惯。因为犹太人照着摩西的教训,不可妄称神的名(出20:7)。
事实上,天国在基督第一次降世时确立,耶稣自己就是天国的君王,信他的人就是天国的国民,这个国度的领土就是在国民的心灵和属灵的生活里。
很明显,耶稣传扬天国的信息是指神的恩典之国,这个恩典之国是荣耀之国的准备。恩典之国在基督的日子就近了,但是荣耀之国还在将来。
必须指出的是,耶稣复活后给教会的大使命,是要传福音给万民听(28:19-20),所以,教会的信息是基督已“为我们的罪死”(林前15:3),我们要传讲“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不再是“天国近了”。
因为君王已经来到,他已经受苦受死,并从死里复活。由于犹太人拒绝基督,神的国已从他们夺走(21:43),救恩要赐给所有相信的人,不单是传给以色列人。
门徒在耶稣升天那天问:“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这是问荣耀之国,正是犹太人所注重的世无良猫。耶稣在世时论末日说:“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太23:3),这是说恩典之国,正是犹太人所弃绝的。
耶稣又说,只有当人子“在他的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才会“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太25:31),这正是将来的荣耀之国。
犹太人把“悔改”看作一条最重要的教义,他们强调悔改是被弥赛亚“拯救”的一个必需的先决条件。按照他们的教训,悔改包括向神及当事人认罪、表示懊悔、并尽可能赔偿损失;再改变思维模式,改变生活方式,就是改变态度,脱离罪行。
拉比们有一条格言说“要是有一天以色列人会悔改,那么大卫的子孙弥赛亚马上就会来临”。“天国近了”星际骷髅兵,也意味着审判马上就要开始了。耶稣用了百姓耳熟能详的话,就是施洗约翰所说的“悔改”,来开始他的工作。
直到今天,悔改依然是福音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获得救恩的先决条件。相信耶稣的意思就是放弃自我中心和自我掌管的生活,将我们的生命转向基督,让他掌管。
呼召四个渔夫(18-22)
18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
18 “加利利海”,在马太福音的其他地方只称“那海”。它其实是淡水湖,在约旦河上游,南北长径二十公里,东西横径十二公里。因着周边地名,使徒约翰称为提比哩亚海(约5:1),路加称为革尼撒勒湖(路6:1),旧约称基尼烈湖(民34:11)。
加利利海沿岸有三十多个以渔为业的小城镇,其中迦百农最大。这里的渔民生活比农民好,门徒约翰家中还有雇工(可1:20)。
耶稣在“海边行走”,显示耶稣在环加利利海传道。“行走”,显明他“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腓2:8),以人子的身份传道,甘愿受制于各样的环境,除非必要的时候行神迹奇事。
耶稣先后呼召彼得和安得烈二兄弟、雅各和约翰二兄弟的时间和地点,马太和马可(1:16-20)、路加(5:1-11)所写三卷对观福音所记大体相同,都是耶稣开始在加利传道的时候。
不过约翰福音(1:35-42)有载,约翰、安得烈和彼得原是施洗约翰的门徒。耶稣在犹太地约旦河受洗后,他们就信了耶稣。接下来在一年多的日子里,他们和腓力、拿但业等其他门徒一样,只是作一般的信徒。
耶稣先前在犹太传道,生活简陋清贫,正是“狐狸有洞,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8:20)。后来除了十二门徒,还有一些妇女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路8:3)。所以,直到耶稣在加利利正式呼召他们后李含冰,门徒们才撇下自己的职业,专心跟从,全职事奉主。
彼得是约拿的儿子,安得烈的哥哥。他原名西门,是希伯来文西缅的后期称呼,含义是“听见”。耶稣给他改名亚兰文矶法,含义是“磐石”,译作希腊文是彼得。彼得原是加利利海东岸伯赛大人,与腓力同乡,后来搬到西岸迦百农城。
安得烈也是希腊名字,含义是“有男子气概”。这些都反映了加利利地区混杂的文化。彼得、安得烈和雅各、约翰都是好朋友。
从四福音的记载来看,彼得可能是他与别人合伙经营捕鱼(路5:10)的业务负责。他个性强烈,又不稳定,热心、直率、大方、肯干,也可能自夸、冲动、懦弱,没有人晓得他下一步突然间会怎样做。他的性格和组织能力表明他从一开始就会在门徒中做首领。
19 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19 “来跟从我”,直译为“在我后面行”,这马上使人联想到“选召”(罗11:29)、“恩召”(加1:6)和“圣召”(提后1:9)。通常一名拉比有一批门徒追随身旁,聆听他的训诫,那都是学生选择先生。
耶稣却是召唤他的门徒,正像他在约翰福音所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15:16)。我在哪里,父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17:24)。这也是耶稣说到他二次降临时24睡姿图,“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哪里”的意义所在。
是的,从神与挪亚用方舟和彩虹象征性立约,救恩一开始就是神的主权和主动。神亲自与亚伯拉罕盟誓的切约,更是直指各各他十字架上基督要为我们舍命流血(创15:9-10,17-18)。
作耶稣的门徒,不仅要聆听和学习,还要积极行动,为他“得人如渔夫”,这是在渔言渔。他们舍去丰厚的渔业收益,撇下一切跟从主,主允诺他们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19:29)。
耶利米书(16:16)曾提到神要召集打鱼的,把人打上来,不过那是把他们打上来审判。耶稣的“渔夫”却是要拯救人,使信靠耶稣的免受审判。他们要像渔夫用网把鱼拉过来,使身边的人归向基督。
20 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
20 渔人们作出了迅速的反应,这显示耶稣召唤的力量。这不是他们第一次看见耶稣,却是耶稣第一次要求他们离家跟随他巡回传道。他们虽不必卖掉家产或与家人断绝关系,可是这样做,就等于彻底放弃他们正常的生活方式(19:27-29)。
21 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
21 雅各和约翰与彼得和安得烈有过合伙的经历(路5:10)。约翰也曾在约但河边见过耶稣(约1:35-40)。
耶稣呼召彼得和安得烈时,“他们”“在海里撒网”;耶稣呼召雅各和约翰时,“他们”“在船上补网”。于是,有人把彼得和约翰后来的同工及各自的工作,说成是“撒网”和“补网”的关系,并进而把这种寓意法说成是“灵意”解经。
不过,撒网的是二兄弟,补网的也是二兄弟,若单把安得烈和雅各说成是撒网和补网的关系,又未必见妥。或许有人觉得,在圣灵感动下的感性认识,有别于在圣灵引领下的理性认识,“灵意”好像比悟性更“属灵”。
不过,当保罗说到悟性时,是拿灵恩作对比的(林前14:15),保罗很看重悟性(林前14:19)。灵意与灵恩都在乎圣灵,悟性和理性也都要属灵(西1:9)。
22 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22 作耶稣全职的门徒,需要决绝离开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决绝抛弃他们所拥有的家财,决绝告别自己所依恋的亲人。他们必须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自己要羡慕并要寻找一个更美的家乡(来11:13-16)。
向大众传道(23-25)
23 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
23 这是马太对耶稣在加利利各城镇乡村第一次旅行布道的一个简要小结。这里提到会堂及犹太人,说明耶稣讲道的对象主要是民族杂居的加利利犹太人(10:5-6,15:24)。会堂负责一般是专职祭司或民间长老,偏重于行政事务;到访的教师尤其是有声望的教师,常会受到邀请。
耶稣的传道工作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教导”,表示耶稣重视人对真理的理解,就是在会堂里讲解圣经,如路加福音(4:16-21)所说。
第二,“传道”,表示耶稣重视人的献身事奉,他公开宣讲天国的福音,如第17节所说。
第三,“医治”,表示他关注人的生活,医治的神迹证实他所教训和宣传的信息是真实的,显明他真是从神来的。
按照时间顺序上说,在第22节耶稣呼召四个渔夫以后,接下来应该是8:14耶稣治好彼得岳母和许多病人的事件。马可福音就是这样记录的,这样的顺序从时间上来说是对的。
可是马太福音的记叙经常是按照事件的分类来分段落。马太比起马可来,耶稣有五个长篇讲道分别穿插在总共二十八章的马太福音中间。第5章开始就是耶稣第一个长篇讲道,本小段是4-5章承上启下的三节经文。
24 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样疾病、各样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
24 这里说耶稣身在加利利,名声却已传遍了叙利亚。按照旧约的地理,可能是指以色列以北偏东的戈兰高地,并不是指后来的罗马行省叙利亚,后者包括了整个以色列。
当时有许多人寻求医治,医师大都是外邦的术士;教师若又兼医师,会吸引许多人来。那时有些医著认为范小蛙,癫痫症是出于鬼附,马太在这里把两下作了区分。耶稣在医病和赶鬼上运用了属天的权能,治好了他们,彰显了天国君王的权柄。
25 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但河外来跟着他。
25 一时间,跟从耶稣的人,不仅有来自他本人活动的加利利地区,还有来自南方的犹太,东方的低加波利,和约旦河外的比利亚。其中低加波利的含义是“十座城”,是一个有大批外邦人的城邦联盟,但有一大群犹太人住在其中。
“约但河外”,实际上包括特拉可尼、低加波利和比利亚;马太这里是按照南方犹太人对这名称的一般理解,主要是指比利亚地区。这几个地区加在一起,正是旧约中的基列,所以说除了撒玛利亚以外,整个这片古老的“圣地”都起来响应弥赛亚的来临。
长按二维码关注,置顶公众号
进入历史消息,下拉,可检索所有资料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826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