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碉楼见证村尾风雨沧桑-横沥青年村尾村东至村头,南至田坑,西至横沥,北至水边最具代表性的除了“何大仙诞”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百年碉楼而?
百年碉楼见证村尾风雨沧桑-横沥青年
村尾村
东至村头,南至田坑,西至横沥,北至水边
最具代表性的除了“何大仙诞”之外
不得不提的就是百年碉楼
而曾历经沧桑的碉楼已经成为
村尾村民集体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印象横沥·第十七期
百年碉楼见证村尾风雨沧桑
一起去村尾走走吧
来源:《横沥》编辑部授权
文:叶惠涛
在村尾村老人叶淦洪的带领下,笔者探访了村尾村碉楼“太平楼”。碉楼地处村尾村后山,临山而建,处于半山腰的位置,一排排瓦楼建筑分布其四周,呈簇拥态势。笔者随着叶淦洪老人的脚步穿行乡间小道,继而走过几处幽静小巷,才来到“太平楼”前索尔图。虽然碉楼位置十分显要,但是要到达碉楼要走好多迷宫般的小路,一不留神就可能在村落间迷失,可见当时盖造者精心设计,让碉楼处在一个关键位置,既可保卫周边村民安全,又可摆下迷阵,不让侵略者轻易靠近。
精心设计皆为抵御之用
笔者随叶淦洪牢人到达碉楼,看到门前的积满落叶,四周青砖墙壁青苔斑驳,历经多年风雨侵蚀的门首匾额处有“太平楼”题名。碉楼共有四层,举目估测高10米左右建筑主体结构保存较好,由于碉楼是作为防御之用,明显可以让人感受其各项设计是为了防御。碉楼由青砖层层累砌起来,墙体厚实坚固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每层楼都开有一个石碑大小的窗口,窗口中间都是拇指粗的铁枝组成的防盗栅,窗口的作用一方面是作为瞭望口,观察外界动静,一方面是作为枪眼(射击孔),直接对外实施射击。
村里的年轻人叶锦堂拿来钥匙,打开了碉楼尘封已久的大门。进去后,可以看到碉楼内部一些墙壁是重新刷上了石灰水,据说已经经过多次修葺,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底层不通风,碉楼内部显得阴沉,还有一股淡淡的霉味。
通往二楼首先要爬一架又窄又长的木梯,叶淦洪老人手脚麻利地爬上去,笔者跟随其后,爬上后一阵呛人的灰尘飞起。二楼堆放了当年一些废弃的木板,据说是床板,因为二楼主要是作为防卫人员起食饮居之用,还专门设有一个便溺角落,方便防卫人员全天居住。“要是打仗,值班的防卫人员一刻都不敢放松,一天24小时都有人在这轮流值班。”叶淦洪回忆说。
三楼居高临下,利于攻击。走上三楼,豁然开朗,由于有三个窗口(射击孔),光线足够。叶淦洪老人走到射击孔前比试一番,模仿当年防卫人员是如何向外射击的,射击孔的造型都是内大外黄培云小,有利观察和射击。在碉楼的三楼东南、西北角,各有一个凸出悬挑的防御掩体设施,
林俊峰称为“燕子窝”,是作为瞭望台之用,用于观察周边情况,同时扩大了防御的空间,人站在其中可以向下、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向对外射击,形成交叉火力。
从碉楼内部也可以到达第四层楼顶,但由于已经封闭,笔者只能爬上另一个制高点,从高往下观察。站在楼顶上,极目远眺至田坑、横沥、村头等地,甚至可望至常平。
▲村尾村碉楼
爱国华侨捐款重修“七星楼”
村尾碉楼始建于明代,村里曾有七座,唤作“七星楼”,呈七星拱月的态势,遥相呼应白罴,气息相连,构成维护村庄安全、防盗拒敌、打更报时的防御网络。清朝末年和抗战爆发之前,“七星楼”派上了重大用场。
1928年林德雄,听闻乡亲受战乱侵扰,外出的游子和华侨纷纷捐款重修“七星楼”。当时国外的碉楼防御设计已发展较为成熟,华侨们学习国外的经验,不仅出资重修了碉楼,还指导乡亲加强防御,华侨从国外购回枪支弹药、探照灯、报警器等器具,提高了碉楼的防卫能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犯东莞于逸驰。碉楼内,直角三角形公式村里挑选成年男子昼夜轮班执勤,据叶淦洪回忆,年幼的他曾有一次跟随着父亲走进碉楼里,看到防卫人员高度警觉,一旦发现有风吹草动动力大亨,马上拉响警报,并且有探照灯指向可能存在危险的方向,使村民的防卫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敌人来袭,凌厉的警报声、锣鼓声和枪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对敌人也可以形成很大的心理震慑。除了枪支弹药,碉楼的石块、石灰都是有效的打击武器,对暴露在楼外的敌人有很大的杀伤力。
碉楼有许多传奇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太平混沌星辰诀,村里“七星楼”的防卫作用已不复存在,除了位于核心位置的太平楼之外,其余碉楼皆被拆除杂贺力王,如今作为村里唯一的曾经重要军事防御建筑,提醒着村民,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
▲碉楼外观
村民叶锦堂说碉楼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伙伴,他们在碉楼附近玩耍,上学后,老师安排实地参观碉楼,还要问老一辈关于碉楼的传奇故事,并且写下感想马建国是谁。
后来碉楼楼顶上安装了喇叭,每当广播一响,全村人都能清晰听到。每天傍晚,落日的余晖洒满村落,矗立在村落建筑群中的碉楼传来悠扬的音乐木鱼馄饨,村民们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曾历经沧桑的碉楼已经成为村尾村民集体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 THE END -
编辑:王木木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709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