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57

昔日荒僻“三到头”,今日大漠红枣乡-兵团一师十四团 由于光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等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新疆是我国目前红枣生产的最佳区域


昔日荒僻“三到头”,今日大漠红枣乡-兵团一师十四团


由于光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等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新疆是我国目前红枣生产的最佳区域之一。近年来陈文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红枣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叶剑波,已经成为该团场的支柱性产业,并带动职工致富和团场建设旧貌换新颜。
十四团始建于1958年纵宠天下,前身是农一师胜利十二场。由于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一师最东、距离师机关最远,用水、用电、公路都处于塔南灌区最末端,因此被人们戏称为“三到头”团场。

经过几代兵团人六十年如一日、艰苦卓绝的拼搏努力,这片人迹罕至、黄沙漫天的戈壁沙漠已经建设成为党政军企合一,总人口1.23万,耕地14.85万亩的现代化维稳戍边新镇。
产生这样的变化,红枣功不可没。早在1983年,十四团率先从河南等地引种红枣,引种面积200亩。到2014年,红枣产值已达9.65亿元,人均产值8.06万元,带动了南疆红枣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风流乡邮员。

2016年种植红枣达7.2万亩,总产5.6万吨,产值11.42亿元,连续三年在阿拉尔红枣节上荣获灰枣一等奖、骏枣王等多项大奖,创造了在沙漠前沿大面积退耕还林兴建枣园,保护生态,增收致富的壮举。如今,职工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全团95%的职工住进了新楼房,50%以上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
2012年以来,新疆红枣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与此同时,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盲目扩张、产量过剩、品质下降、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致使新疆红枣产业一度岌岌可危。
近年来十四团党委居安思危,积极探索突破红枣产业发展瓶颈、破解困局的途径和“密码”暴力仙姬。依托内地红枣产区的经验和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及北纬40度红枣黄金种植带种植环境的核心优势,十四团建设了红枣标准化种植管理示范园,提出标准园种植的“五个百分百”,取得良好成效。在新疆红枣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十四团的红枣连续多年以品质优、价格高而胜出。

由于红枣种植和销售以初级的原产品销售为主掉脑袋机械舞,产业总值虽达到了10亿元级别,但可待挖掘与开发的空间仍很大。为提升价值空间,十四团以红枣全产业链为抓手血色使命攻略,2016年从河南、广东、新疆石河子等地引入红枣果肉、果汁、红枣酒精和枣酒等深加工项目。
此外,十四团还推广能人牵头建立“民办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黄雀纪事,引进红枣加工设备制造项目李林沛。团场打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激发了职工自主创业的意识和潜能,本团职工柴立世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红枣初加工及手工酿酒项目。

2017年,十四团已有加工企业(含合作社)17家,年加工能力约5万吨,加工产值近4亿元。另有3家红枣加工企业,直肠炎的症状及治疗1家科研机构,2家生产企业欲入驻团场杨正大。“塔河滨沙枣乡”、“北纬40°黄金生产带红枣小产区”等产业品牌初步形成。近三年,“昆岗羌枣”产值已达10.2亿元,红枣占第一产业比值95%。同时,建立了电商、微商平台渔貂,发展势头良好风隐之怀念。
目前,十四团党委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团向南发展要求,制定更高目标:摒弃千篇一律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乾贵士因地制宜张俐娜,凸显沙漠红枣特色,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猎敌先锋,走农旅一体化特色产业之路,带动产城融合发展,将红枣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新疆红枣产业链示范基地阿立未来。为此,他们又先于兄弟团场一步世无良猫,着手建设开放式红枣专业生产车间,构建集技术研发、品种选育、苗木繁育、保鲜贮藏、精深加工、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红枣产业体系。

2017年,十四团投资100万元支持职工建设高标准示范园,枣园疏密提干扩冠5364亩,果畜一体化标准园3000亩;投资7000万元引进30万头生猪养殖扩繁项目,投资4500万元落实30户家庭养殖场项目。
为了实现把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2016年,十四团投资190万元修建了新疆首座红枣文化博物馆。未来将以红枣小产区为基础,红枣文化博物馆为窗口,建立以“昆岗羌枣”为主打品牌的红枣有机化、品牌化产业体系。
红枣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中华红枣文化发展史及兵团红枣的种植历史,标志着十四团乃至第一师红枣文化宣传、藏品保存展示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起,团场整合旅游、农业产业和品牌资源,依托睡胡杨谷6.8万亩的胡杨标本库、樱花文化旅游节、番茄采摘节等资源和节庆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业。首届沙漠樱花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推动了团场文化旅游业发展。

按照“看得见沙漠、望得见水名门少夫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心”的要求,十四团科学规划美丽连队建设布局,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精品旅游项目建设,发展有机设施农业、沙漠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农业。此外妙智法师,十四团充分发挥甘肃渭源籍职工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优势和渭河源深厚文化底蕴,提出“共饮西北家乡水、同做光荣兵团人”,提升了“沙漠樱花旅游文化节”吸引力,推进了西北军垦文化大融合,营造了浓厚的节庆文化氛围和留人引人聚人的良好环境蔡云寒。

目前,十四团又在筹划申报世界沙漠植物园项目,以更好地补齐现有旅游资源的短板。

编辑:毛诗雅
初审:刘云
终审:兰顺林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708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