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教书育人楷模③】我省首届50名候选人展示 请为您敬重的老师投上一票-山东教育发布 为热烈庆祝第33个教师节,大力宣传人民教师教书育人?
教师节|【教书育人楷模③】我省首届50名候选人展示 请为您敬重的老师投上一票-山东教育发布
为热烈庆祝第33个教师节,大力宣传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省教育厅联合省级主流媒体组织开展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经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推荐,组织专家评选,共推选出50名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这些教师是我省百万教师中的优秀典型,是新时期教书育人的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书育人楷模。
小编将分五期带您了解一下这50名候选人的事迹,每期展示10位候选人事迹,本期是第三期。欢迎关注安贤珉。
50位候选人的事迹简介请详见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山东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专栏。
文末有候选人的投票活动,请选出最能打动您的那位老师吧!
中小学教师(按姓氏笔划为序)
周勇
大爱无言自辉煌
——记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教师周勇
古希腊的神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要将阿尔卑斯山上最美丽的一束桃花奖给贡献最大的人。伟大的诗人来了,杰出的画家来了,卓越的医生来了,一片霞光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师也来了……这时,国王庄重地将那束桃花奖给了那位银丝满头的老人。国王深情地说:“没有您,就没有伟大的诗人、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医生。”
今年45岁的周勇,从小就读过这个故事。1994年,当他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时候,才真正领悟了这个故事的含义:教师就是引导学生翻耕知识沃土的心犁,教师就是破解学生心中坚冰的春日暖阳,教师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
周勇班的同学过生日,仪式别具特色。他均送一张有着大家祝福的贺卡和集体评价。虽然没有蛋糕与蜡烛,但很温馨和隆重,很多学生因此被感动。
每年毕业临近,周勇会采用“心灵虹桥信箱”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促使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互动,疏通心理,促进学生自我调适,增强他们克服心理问题的信心和力量。
周勇特别用心进行班级氛围的建设,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营造和谐成功的氛围;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敢说、会说;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意识体系。所以,每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个别学生犯错误时,班里开设的“冷眼看班级”、“冰点评论”等谈话栏目就异常活跃。在班长的主持下,同学们竞相发言,你一句,我一句,争得面红耳赤。当僵持不下时,望着同学们困惑的眼光,周勇知道讨论是成功的;当大家意见渐趋一致时,周勇更深刻理解了,这是以往的班会课由班主任唱独角戏,板起脸孔训人所永远不能达到的效果。而正是这种具有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讨论乃至于争吵,才真正触发了学生的内在体验,使他们对道德概念的认识、道德准则的态度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和加速了学生的自我变化,使他们能够品悟人生的真谛。
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他千方百计地改革班级管理体制,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了许多诸如智力、体育、科技等小组;充分放权,引导小组独立运营,引导他们创设自己的誓言和小组公约,并在班会上颁布,轮流在教室的黑板报展示,引导学生发展别情、别趣,并组织班委会认真督查各小组的活动,促进各小组间的比、学、赶、帮、超。
在这氛围之中,许多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自主的道德意识进一步加强。更主要的是,在小组的活动中,许多同学找到了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有了表现自己的舞台;许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也因此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自我;更多的同学正是在发展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意识到文化知识的贫瘠限制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管理机制的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巨大潜力。在相互提携、相互鞭策的小组活动中,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找到机会发展自己。那优异的成绩就是见证,0.618组的黄秋圆获演讲第一名,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启迪科普社”获枣庄市首届优秀社团,三二一颗星组的落后生在校漫画比赛中勇夺第一名二段横踢,全班的各项成绩由入学时的级部一般跃升到级部第一……
班干部、学习小组长、入团、评优树先……周勇对班级里的很多事情都要学生报名。他创设了分层激励、分类推进的育人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思想去引导他们成功。校运会上,同学们挥舞着自己设计的班旗为胜利而呐喊;外出活动,同学们唱着由他们自己创作的班歌昂然前行。
班级的整体推进,相互激励与竞争机制,使得“周勇班”自信自强、比学赶帮的氛围十分浓厚。因了这样一种氛围,才使得他所带的每届班级成绩非凡。2005届4班,有多人升入重点中学,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综合素质及体育成绩为优秀;2008届2班,有40多人升入更高级学校,特别在2011年结束的高考中,黄秋圆、章芮、胡济麟三位学生考入北大;在枣庄的学业考试中,2011届的高兴诗更是以661的高分夺得桂冠。
这些班集体的成功,总是让周勇引以为荣。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万紫千红、满园春色。他所带的班级连年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班集体”称号。本人也先后荣获区市级优秀教师、名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创新人物、教学能手、师德标兵称号。2012年被评选为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特别是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2012年被评为山东好人、市师德标兵,2014年被评为市中区劳动模范、道德模范, 2017年被评为特级教师。他成为枣庄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青春因奉献而充实,生命因耕耘而辉煌。面对一个个荣誉,周勇总是淡然一笑。他一直把“乐于奉献,一切为了学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不断地把无私的大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在教育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周忠莲
农村教育的守望者
——记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学教师周忠莲
“我愿意留在农村,留在我可爱的孩子们中间!”2012年9月在夏津县电视台摄制的《大爱无疆——2012夏津县庆祝教师节晚会》上,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学教师周忠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为了一群爱她的孩子和她爱的孩子,周忠莲毅然扎根农村,无怨无悔,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勇于探索,勤奋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充分体现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热爱教育事业,是对一名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只有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地爱,才能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甘于奉献,才能真正树立淡泊名利的思想,真正做到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荣,以千辛万苦为乐,以桃李满天下为幸福。教师职业是寂寞的,一名教师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在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才耐得住寂寞,心中才能常驻芳华。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地爱,才能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近30年沉积下来的与农村孩子们的淳朴情谊、学生家长的信任,让周忠莲体会到为人师表的快乐和满足。
自参加工作以来,周忠莲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每天早晚自习都提前5分钟赶到教室,无论刮风下雨,多年如一日。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带的班级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所带班级无论学习成绩还是课间操、卫生评比等,在全校都是名列前茅。
为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周忠莲自费给班上的李爽、孙秋彤、周美霞、韩胜帅、齐建伟、赵云良等同学买来《我要上大学》、《管好自己就能飞》等书,鼓励他们阅读,并在班会课上让他们谈读书心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讴歌母爱的伟大,殊不知,有一种爱比母爱更博大、恢宏,那就是师爱。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从教以来她始终把爱学生放到首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周忠莲就是用这种和风细雨的方式,把爱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她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优秀生不溺爱,对后进生不放弃。韩修康同学是班上的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听课,有时趴在桌上睡觉。周老师想,如果对他严厉批评的话,他肯定对老师有抵触情绪,不起作用。周老师了解到韩修康同学记忆力很强,利用他的这一优点,让他记化学方程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若记住老师布置的化学方程式,老师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还有奖品。化学课上,周老师让韩修康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化学方程式,他全写对了,周老师让全班同学们为韩修康同学的精彩表现鼓掌祝贺,并奖励给他一本学习化学的工具书,还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单独辅导,培养他学习的信心。现在,化学课上,韩修康同学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是他们小组的化学学科组长,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这是八十多岁高龄的教学泰斗于漪说的一句话。60年的教育生涯,60年的艰苦探索,几百万字的教学研究文章和专著,是于老留下的“学做教师”的探索印迹。同样,30年农村生活的磨砺、30年农村教育的坚守和执着,让周忠莲成就了无数农村孩子的成才梦,同时也留下了属于她的深深“印迹”。
段淑君
让爱与责任成就梦想
——记临沂市第十八中学教师段淑君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普通教师,
罗惠美参加工作28年以来,临沂第十八中教师段淑君一直立足教学一线,因为拥有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等众多的光环,每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条件好的学校都有向她伸出橄榄枝,领导也多次想提拔重用段淑君老师,但正如段老师在一次采访中说 的:“每天不站上讲台就感觉没有成就感。”课堂是段老师的根,教学是段老师的魂,学生是段老师生活的希望。段老师的目标是成为学生生活上、学习上、心灵上的知心和益友。她希望自己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多培养高尚的学生。她离不开课堂,离不开这些沂蒙山朴实的孩子,不忍心丢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热爱教育、扎根沂蒙做一名普通的老区教师是她一生的追求,桃李满园是她毕生的夙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段老师的努力付出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多次被授予省部级荣誉称号。
无论是在程庄乡教初中还是到罗庄镇教高中,她任班主任的班级从管理到教学成绩在当地都有很高的声誉。她的课堂改革总是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从学生到课堂,从教材到教师,全面引领,示范带动。多年来她所培养的学生有数百人升入北大等国内一流名校。多次应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培训中心、省内外教学主管部门和兄弟学校邀请到全国各地上公开课、示范课并进行经验交流,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让她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她给学生一方天空,而学生却给了她整个世界!
28年的教学经历,让段淑君从学生的姐姐成了学生的妈妈,现在的她依然以饱满的热情站在高三的讲台上,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引领学生奔向梦的大学窦饶。她的额头上写满了对教育的思考,嘴角挂满了学生的故事,她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青春远了,皱纹添了,但她教育的心依然年轻。
姜丽丽
矢志不渝为教育
——记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姜丽丽
姜丽丽,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同事眼中,她是教学的行家能手,浑身透着干练,干练中透着睿智;学生眼中,她是良师,是他们终身难忘的益友。
得到这样的赞誉,源于她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源于她对学生的无限关爱,更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矢志教改谱新篇
20年来,姜丽丽始终以“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无穷的乐趣”为座右铭,致力于课改研究。
为此,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她就苦练基本功。一方面,天天跟着老教师听课,另一方面,抓住每个学习的机会,上函授、去培训、听讲座。白天忙教学,晚上忙充电,中外教育家的闪光思想在她心中点起了盏盏明灯。
然而,随着课讲得越来越多,教材越来越熟,姜丽丽越来越感觉到那种“全盘授予”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语文课上,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又能讲多少呢?反过来,如果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各方面思维和方法的训练,逐渐达到“自能读书、自能研究、自能作文”的境界,效果会更好!
思索再三,姜丽丽明白了,科研是头顶的蓝天,教学是脚下的大地,只有植根于科研的教学,才能成为有源之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她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利用已学材料编“情节剧”,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打破“一言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争当“小先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搜集作文素材。经过几年的苦苦摸索和千百次的实践,她终于创造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情、疑、辩、练”教学法。
因为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姜丽丽先后被聘为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讲师团成员、山东省继续教育专家团队成员,并多次应邀到济南、潍坊等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真情守候铸师魂
有位教育家说过:“优生是人人可见,人人喜爱的风景,而差生可能是深埋在不毛之地的金矿。一名优秀老师的职责是,不仅要精心呵护风景,更要当好善于发现、开采金矿的矿工!”姜丽丽牢牢记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告诫: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这些思想在她的教师生涯中投下了一缕缕金色霞光。
有一个叫高卫强的学生,父母离异午夜曼哈顿,因父亲车祸去世,他回到了母亲身边,以前一直在私立学校上学。第一次见面,只见他头戴鸭舌帽,身穿牛仔服,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果然,上学没几天,他就露出了“真面目”:上课经常迟到,课堂上基本不听,不是趴着睡觉就是歌唱,下课看着谁不顺眼就想打人……姜丽丽第一次找他谈话,他愣愣地给了一句:“我原来一直这样。”
面对他的历史,面对他的家庭情况,姜丽丽既没有嫌弃,也没有放弃,更没有硬碰硬。针对他上课爱睡觉爱唱歌这一特点,姜丽丽送给他意大利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并允许他课堂上在实在听不进去的情况下可以拿出来看。生日到了,姜丽丽给他订了一个大大的蛋糕,中午吃饭时,全班同学一起祝他生日快乐。那天,高卫强的脸一直是红红的,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
同时,小“纸条”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
“卫强,今天迟到,能否告诉老师为什么?”
“听说,你今天数学课上表现不错,加油啊!”
“老师,我英语课实在听不进去怎么办?”
“看看我给你的《爱的教育》啊。”
终于,姜丽丽唤醒了孩子“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美好愿望,她成了高卫强最信任的那个人,甚至超过妈妈。慢慢地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值日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了,英语课上也能听到他朗读的声音。一个学期以后,高卫强与来时已判若两人。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姜丽丽始终以学生“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为育人目标, “善待”班里那些“特殊生”、“后进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激起他们的上进心。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姜丽丽既没有嫌弃,也没有放弃,更没有硬碰硬。而是用“假如我是孩子”的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用“假如是我孩子”的爱心去宽容他们的过失,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给每个生命平等的关爱,给每一个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桃李不言林敏俐,下自成蹊”,姜丽丽的无私换来了学生们的殷殷纯真。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班集体。她多次作为区优秀教师代表,在市、区教育系统进行巡回演讲;多次接受区电视台专访,在全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年来,姜老师始终恪守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和本分,把身心投入,醉心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十佳基础教育名师,青岛市第十一次、十二次党代表,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青岛市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青岛市优秀班主任,城阳区第五批、第七批拔尖人才,城阳区初中语文学科首席教师,城阳名师。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姜老师挚爱自己的职岗,在奉献的同时,得到了一份为人讴歌的价值。
高天祥
一路阳光一路爱
——记滨州市无棣县第一中学教师高天祥
高天祥,无棣一中一名数学老师。光阴荏苒,转瞬间他在教育战线上已度过接近三十一个春秋。其中27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1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回首这1万多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充盈其间,摸打滚爬中他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更爱上了这个行业,默默耕耘中也有了一些收获。他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称职的班主任。为了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践行着做一名好教师的人生目标,诠释着“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人生格言。31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他以献身的精神、诚实的劳动、求真的态度、无可争议的教学成果,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表扬、社会的认可,先后获得无棣县“优秀教师”、无棣县“十佳园丁”、无棣县“优秀班主任”、无棣县“教学先进个人”、 无棣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无棣县名师、滨州市“优秀教师”和滨州市“学科带头人”、滨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2年入选“山东好人榜”,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并多次获得无棣县“优秀教学成果奖”及“优秀管理奖”。并当选为无棣县第六届政协委员,滨州市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勤勤恳恳 精于教学
他钟爱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对教学十分投入。多年来,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凭着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从不言败的进取精神,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做到教学思想领先,总结出一套“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方法,教学特色鲜明,学生学的生动,教学效果优良。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他舍得在“磨好课”上下功夫,在上好每一堂课上花力气,依据教学大纲、考纲和数学课程标准,他认真钻研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每一篇教案,尽可能的上好每一节课。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他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合理选择数学素材,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体验探索的魅力。他努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他善于把握教材中各章节的联系,经常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章节有着不同的命名和应用。
如果说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说他在钟爱的事业中取得了点滴的成绩,那么敢于拼搏,巧于拼搏,乐于拼搏正是制胜的金钥匙。熟悉他的人也都清楚:他的这一个性让他一路阳光走到现在。
在工作中他体味到了人生的丰富,体味到了生命的充实,体味到了工作的快乐,体味到了付出的幸福,体味到了拼搏的乐趣。他带着一路阳光走来,也必将不吝再拼一身汗水,带着一路阳光继续他的人生历程。
崔霞
做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记德州市第一中学教师崔霞
崔霞是1981年参加工作的。36年的教学生涯,36年与学生心灵上的近距离相处,给了她太多的感受。这些感受合成一句话,那就是:只有无私奉献,无愧于心,才能做世上最幸福的人。
爱岗敬业,春风化雨润桃李
崔霞担任了29年的班主任工作,对待每届学生的宗旨都是先成人,后成才镝木旋风雄。高一新生一入校,她就把日常行为规范逐一讲给他们,做到什么程度、怎样去做都说得很清楚,要求学生自觉去遵守。要求学生做到的,她都首先做到,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三年下来,她带的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干工作有了精品意识和敬业精神。许多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说:“在您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这些使我们受益终生。”
这些年来,对班里的贫困生,她都竭尽所能进行帮助。每当学校收费时,一些交不上钱的学生找到她,她都给他们交上或垫上。29年来,她为学生垫了多少钱,自己也说不清了。1999级一班有一个来自齐河的女生叫杜延华,由于种种原因,家里特别困难。父母为了让她的两个哥哥上学,劝她放弃到二中求学的机会;她不同意,拿着父母给的家里仅有的几十元钱来到二中,每天只吃1元钱的馒头,每月只花30元生活费,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崔霞了解到以上情况后,感到非常的震惊和心痛,同时也为她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她想:不能让这样的孩子因没有钱而失学,因没有钱而使身体垮掉。要让这个学生与别的学生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学。崔霞积极申请让学校免去杜延华的部分学杂费,另外,从高一入学的军训费、校服费、每学期的资料费、住宿费到几次看病的钱以及最后的高考报名费,三年下来共几千元,都由她全部承担。每当节假日,除把杜延华和其他不回家的学生叫到家,一起吃饭;每当星期天,崔霞做好吃的就给杜延华送去。2002年高考,杜延华考了585分,被山东轻工学院录取。她的父亲提着一篮子西红柿,拖着老残腿,从齐河来德州答谢崔霞,说:“家里没别的东西,我从亲戚家地里摘了一些西红柿来看老师,表示一点心意。你不仅是我孩子的老师冥域天空套,更是我们家的恩人。”一篮子西红柿放在家里,崔霞好长时间都没有舍得吃。杜延华到济南上学前,崔霞又给她凑了两千元学费。
每当为学生排了忧解了难,看到他们笑容满面时,她感到快乐;每当她资助的学生上完高中,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高兴得泪流满面时,她快乐得就像自己的女儿考上了大学;每当他们上完大学的时候,她的快乐就变成了幸福。
韩兴娥
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
——记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教师韩兴娥
有人说她痴,在教学一线一待就是30年;有人说她傻,从不拒绝学困生;有人说她迷,年近半百还醉心教学改革……她就是2010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思想的提出者与践行者,海量阅读教学的创始人韩兴娥。这个朴实而执着的山东女子,用她的默默坚守和个性化创新的做法,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思路,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诲人不倦育良才
1987年,18岁的韩老师欢呼雀跃着加了教师队伍,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初登讲台的她对学生做出了这样的承诺:“要做你们喜欢的老师。”为了这一承诺,她用尊重和信任,关爱每一位学生。然而,面对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面对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学生的家长,韩老师看在眼中,急在心上。因为小学阶段是孩子的黄金时段,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可能毁掉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人生,还有家庭的幸福。为此,韩老师努力寻找办法拯救这些家庭教育荒芜的孩子。
由于忙碌和过度劳累,2011年春天,她的嗓子失声了,失声的原因是身体透支过多!说不出话来,这对一位教师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同事们都劝她回家养病,而她想都不想一直坚守在孩子的身旁。她想嗓子虽然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且只能说三言两语,但教学不能中断,孩子们的课业不能落下,于是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她找录音、找视频、培养学生当小老师。对于智者来说,上苍给她关上一扇门,她总能自己觅得一帘明媚的阳光!数年失声的日子,痛苦而漫长,而她却将挫折化作动力,从中总结了学生自已进行海量阅读的思路和操作方法。同事们都感动地说:对韩老师来说,她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她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经年的付出换来累累硕果:海量阅读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逐渐上升为教育思想,海量阅读的课堂教学内容形成了序列化,从海量识字,到海量诵读白话文、经典诗文、文言文,再到海量写作,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却赢得了教学的高效,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韩老师历历在目,却甘之如饴……
虚怀若谷领头雁
十多年来,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齐聚潍坊,参加海量阅读研讨会,韩老师和她的学生高谈宇宙之奥秘,纵论天下之文章,妙语连珠,有华章迭出之美,激扬文字,呈大气磅礴之势。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古代经典的瑰丽。
她坚持十几年的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让她变得越来越不普通,甚至已经小有名气,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名师。如今,有许多从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海读学习者,面对他们,韩老师都会毫无保留地进行分享,她看起来真的没有“名师范”,用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的话说“就是怎么宠也宠不坏”的类型。而她用始终如一的朴实,一无既往的无私,用谦逊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海读团队教师的膜拜,
她的教学笔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让数万名老师和家长看到了“语文课可以这样轻而易举地从教材中突围。”课内海量阅读丛书《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历史学成语》、《读论语学成语》、《多音字儿歌200首》、《成语儿歌100首》等为有志于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师生提供了高效、有趣的系列课堂共读图书。还有她们师生无数次公开课的成功……她似乎成了光彩夺目的天鹅,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丑小鸭变成天鹅仅仅是童话而已,平凡的她愿意永远做一只快乐的丑小鸭。满堂炫技的课她永远不会讲,但是她能教好自己的学生里尔克秋日。她说:“给我一个班的学生就等于给了丑小鸭一个快乐的家园,吸取着青山绿水的灵气,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享受清风朗月的滋润,丑小鸭也能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她不是成就自己,而是成就学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了自己!
近几年“课内海量阅读”团队遍地开花,像淄博的徐美华、王爱玲,上海的朱霞骏等在自己的课堂上教学非常出色但并不擅长借班上课的草根老师越来越多,她所在的学校也成为“海量阅读研究所”。越来越多的老师跟她一起带着自己的学生在海量阅读的道路上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有诸多弟子备课,韩老师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备课秀逗泰山,身体也越来越好。功成名就的韩老师已年近5旬,进入了教育教学的“夕阳期”,但她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总是活力四射,激情澎湃,奋斗的热情从未消减,追求的脚步从未停歇。她说:“既然选择了教育,我就要做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目标。”
2017年4月22日,韩兴娥获得当当网“最具影响力作家”奖,这是中小学教师唯一一位得奖的老师,说明海量阅读教学已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认可。
现在已经功成名就的她,却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早上,你会发现她总是早早地背着双肩包,包里背着中药和录音机,边走路边听好朋友陈琴的吟诵,步行来到学校,早早到教室里用笑脸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梁建丽
缔造完美教室 守望教育幸福
——记荣成市蜊江小学教师梁建丽
荣成市蜊江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年纪虽大,却很受学生家长喜欢。她就是梁建丽老师。从教二十九载,她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带着一份朴实的教育理想,一份真挚的责任与爱心,在班主任的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者。一路走来,她经历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饱尝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回望过去,她克服自身的病痛和生活中的困难,一直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用责任和爱心播撒阳光,倾心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找回自信和学习的快乐。有人把教育工作当成一份谋生的职业,做起来劳心费神,心生倦怠。梁老师却把教育当成艺术创作,每一笔都浓墨重彩,独具匠心,且乐在其中。
“生活于同一间教室中的人,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我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用心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教室对学生来说是成长的地方,是快乐学习的地方,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地方。梁建丽深深知道,完善教室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呈现,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氛围的集中体现。所以,每接手一个班级,她就放权,让学生们自主营造班级文化。她将班级目标“阳光、自信、成功、向上”几个关键词编织入学生们的生命中,打造属于班级的阳光班级名片:
一个特色班名——她所教的五(3)班的班名是“智慧树中队”。缘由很简单,“智慧树”是学生很喜欢的少儿频道的一个节目。大树象征宁静、智慧与豁达,这些正是她和学生们共同希望拥有的良好的修养与品质。他们希望能从宁静中获取力量,希望今天的小树苗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拼搏,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他们共同的愿景。
一种精神——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确定他们的班级精神是“静能启智,搏能生辉”,意为:以宁静开启智慧,在拼搏中让自己熠熠生辉。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说的是以心灵的宁静唤醒智慧、拥有智慧、增长智慧,以“静气”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心清静、意清静,看书看得进,作业做得好,智慧才会涌现,学习才有进步。
一句宣言:“成功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努力拼搏。”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他们要为自己的目标拼搏,为他们的共同愿景拼搏,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拼搏。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的人生熠熠生辉。
一个班级图腾:一棵茂盛的大树代表蓬勃向上的班集体,大树下有小朋友和老师,象征着孩子们在“静”“搏”精神的引领下,一起迎着阳光幸福地成长。
凝聚班级精神的“四个一”活动,让她和孩子们共守一个约定,那是师生间的心灵之约。“我的班级我的团”时刻记在孩子们的心坎上,擦亮班级名片成为大家的共同梦想。当团队利益形成意识主流时,学生们就会积极向善,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无痕教育。
“教育是用大爱做小事,用激励和信任唤起每个孩子内心沉睡的自主和自信,用‘阳光管理’缔造完美教室,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如果说完美教室是美妙的前奏曲,那么要谱写和谐的管理乐章,还要拨动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那根独特的心灵琴弦。梁老师的“阳光班级文化”慢慢地变成独有的管理特色,均匀播撒爱的阳光:是大树,就让它舒枝展叶,长成参天栋梁;是小草,就让它伏地蔓延,展现一片生命新绿。每接手一批学生,她都采取自主演讲、民主评选的方式来确定班干部。每届班干部任期一个月,受群众好评者继续留任一个月。新干部上岗后,她总是采取扶一把、送一程的方式,尽快使他们进入角色,自己则在背后做参谋,出谋划策。“管”正是为了“不管”。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们自主管理,全班时时处处都有岗七煌贝拉,每个岗位都有小当家。有的争当“把门人”,有的争当“餐具收纳员”,还有的争当“图书管理员”、“护花护绿使者”……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每个职位都是孩子们自己竞争而来,每个角色都轮流担任,面向全体,一个不少。小伦是全班有名的“捣蛋鬼”,根本没机会竞争。梁建丽老师就有意增设“班主任内参”一职,负责监督老师,并鼓励他参加竞选;还暗地里找班干部谈心,希望大家给他一次机会,投他一票。这个孩子还真挺有责任心,不仅常常提醒老师不要拖堂,不要发火,自己也慢慢改掉了许多坏习惯。孩子们竞争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担起一份责任,每个人都有为集体出力、为大家服务的机会。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学会自我管理,真正成为管理的小主人。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激发大家的互助合作意识,梁老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愿组建成合作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参与公平竞争。小组自行命名,于是就有“野战第一队”、“雏鹰二号”等个性化的队名雅号相映成趣。学生在小组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了“同层竞争、小组合作”的“学习共同体”。竞争是小组与小组的竞争,促进的组内成员的团结,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集体荣誉贡献力量,在集体的成功中获得快乐体验,产生恒久的自我约束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班级每周进行“合力小团队”表彰评选,获奖小组成员的照片被贴在班级展示墙的最抢眼处。就这样,每个小组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大提高,班级的管理也就水到渠成。每周升国旗进行优秀班级体表彰的时候,她所带的班总是榜上有名,每个学生都把“我的班级我的团”刻在自己的心坎上,形成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良好氛围。
“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对孩子们信任,他们就会自尊;对孩子们放心,他们就会自律。越是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越是没人管制的时候,孩子们越能做到自我约束。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完美的教室,就是让学生拥有规则意识和责任感,成为真正具有自律能力的人。一句谚语说得好:“水珠投进海洋,生命就会无限。”在府新小学这个充满智慧和创新的海洋里,梁老师激流勇进,慢慢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榜样引领——强化训练——激励欣赏——反思提升”习惯养成模式,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为了巩固好习惯的成果,让孩子们自我约束,她反复尝试、煞费苦心,最终在班上开展“创建好习惯银行,争当好习惯富翁”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纪律、卫生、礼仪、学习四个方面。班级为“好习惯银行”的总行,各小组为分行,民主推选责任心强、诚实可信的行长及储蓄小组长,每个学生都拥有单独的账户,每个账户有50枚储蓄币为开户基金。她尝试让学生以自己评价为主,以小组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辅。只要有好的行为习惯,均可在账户中存入相应的储蓄币。“好习惯银行”除了办理“存款”项目,还有相应的“贷款”业务。若有违纪、不良习惯和行为,则根据标准自觉“支出”相应的储蓄币,在一周时间内,用改掉坏习惯、为班级同学服务、为班集体出力等形式来偿还“债务”。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没还上“贷款”,就彻底扣除储蓄币。这样,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评比,学期末授予某些学生“好习惯阳光少年”的光荣称号。孩子们平日精心保护好自己的储蓄卡,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坏习惯、坏毛病在自我管理中逐渐铲除,每月的评比会和学期的颁奖会成了孩子们翘首企盼的盛典。由争当好习惯“小富翁”,到好习惯潜移默化逐渐养成,是孩子们自我教育的成长历程,也是他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就连平日里软硬兼施都无济于事的“老大难”、“淘气包”们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家长们纷纷对她说:“梁老师,你的好习惯银行简直像是施了魔法,真是太管用了!孩子现在天天按时完成作业,也不拖拉了,生怕银行卡里的金币被扣掉。” “是呀!我家孩子像是变了个人,自己叠被子,还学会整理房间,以前可是连垃圾都不倒一下的呀!”……教育的更高境界是由“他律”变为“自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领强化,跟进评价,学生在自我规范、自我修正、自我提升中中国氯碱网,实现了教育“自我管理,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一个孩子,对一个班级来说,可能只占五十分之一,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就是百分之百。”
教室,一个创造奇迹、上演故事的地方。“缔造完美教室,创造教室奇迹”交织着她与孩子们别样的美丽。对于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梁老师的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让他掉队”。
班上曾经有一个外地打工子弟小港,不但学习基础差,而且各方面的习惯也不好。梁建丽老师多次与孩子交流、与家长沟通都无济于事,同学都不愿与他同桌,各个小队也都不愿要这个成员。作为班主任,她觉得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只关注眼前,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可挖的。她把小港从最后一排安排到了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告诉他:“这个座位是全班的焦点,大家都能看得到。老师相信你上课一定能坐端正,认真听讲。”课堂上,每当他坐姿不正或注意力不集中时,梁老师总是用眼神提醒她。班会上,她让全班同学给每个人找优点。在她的暗示下,同学们纷纷赞扬小港学习纪律进步了,更爱干净了。家长会上,梁建丽发现他的座位空着。第二天,梁老师遗憾地对他说:“昨天,我在家长会上重点表扬了你,你最近进步很大。你考试及格了,劳动很积极,争着为班级抬大桶水,清扫校园里的雪……可惜,你的家长没有听见。要不,该多自豪啊!”她充满爱意的眼神、暖心的话语对小港的触动很大。“一记鞭子不能使马儿挪动半步,一句赞美的话语却已让它飞驰千里。”慢慢地,老师和同学的期待变成了现实。小港上课能坐住了,注意听讲的时间越来越长。遇到比较容易的问题,梁老师总是让他来回答,并及时表扬和鼓励他。成功和自信的微笑第一次洋溢在孩子纯真的脸上。小学毕业那天,小港满含热泪走到她眼前,激动地说:“梁老师,全世界只有你对我最好了。我真想再上一回五年级,以后我还会每天送你一朵栀子花罗二的朝战!” 多么纯真质朴的感情,多么幼稚可爱的孩子啊!栀子花岂是天天都能开放的?但是孩子的懂事让她由衷地感到欣慰。梁老师暗自庆幸:自己用耐心和期待,让每朵花都绽放生命的美丽。20多年的从教生涯,她多少次被这样的话语感动着,又多少次被这样的信任激励着。关爱、了解、呵护每一个孩子,尊重并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慢慢引领他们健康成长,这对于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的未来是多么重要!
“当老师,说白了就是个良心活儿。没有谁对咱提出更高要求,但咱们自己心里得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作为一名教师的道德良心。”
梁老师常这样告诫自己,也在努力坚守着她的教室、她的团队。她在执着付出的同时,也尽情品味着教育的幸福。五年前,她的手突然不能写字了,假期里到处去检查,也没查出个病因。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写字怎么行?对未来的忧虑、对现状的烦躁让她一度陷入了彷徨和迷茫。可是,对教育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又让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她开始尝试着像个初学的孩子一样笨拙地满把攥笔写字。学校领导了解情况后,体谅她的难处,决定让她接任会计工作。在他人看来,这是一次脱离繁重教学任务的大好时机。可是,不当班主任、不上课,离开了可爱的孩子们,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梁老师委婉地谢绝了领导的好意,继续用僵硬的手笨拙地批改着全班同学的作业,依旧不忘在本子上写下真挚的话语,与孩子进行心灵交流。上天却仿佛总是在考验她的意志,手疾还没痊愈,新的病痛又来了。上学期,正值复习阶段,梁老师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要求她住院治疗。她舍不得放下那群孩子,也不想给其他同事添麻烦,就决定利用假期的时间再治疗,毅然带病坚持上课。备课、上课、培训、教研,整天忙得像个陀螺。学校领导看见了,不忍心,决定在办公室里给她布置一张床,让她上完课能躺着休息一会儿。但她考虑再三,还是谢绝了。付出必有收获,梁老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全国书香班级”,孩子们中也涌现出了省“十佳少先队员”、“齐鲁小名士”、“好习惯少年”等优秀学生。在成就孩子的同时,她也成就了自己。她先后被授予“荣成市教学能手”、“十佳班主任”、“威海市中小学素质教育优秀班主任”、“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创新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中国教师报》、《班主任》、《山东教育》等期刊都相继报道了她培养阳光学子、实现阳光管理的成功做法和心得。
多年的教育经历,让梁老师深深体会到:“完美教室”点亮新教育的版图,教室里每个孩子的心门是由内而外开启的。她用智慧和爱心触及每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自愿开启,接受阳光和雨露,自信、快乐地成长。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我们希望梁老师能和孩子们一道行走在阳光路上,守望着教育的幸福……
梁瑞萍
当老师是她无悔的选择
—— 记菏泽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教师梁瑞萍
“做一名老师,是我的选择。因为喜欢,所以我的工作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因为良知,所以在工作中才会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因为爱,所以会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自己温柔细腻的性格,所以总能走近学生的心里,深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山东省菏泽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梁瑞萍常说的话。
梁瑞萍从教22年来,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积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庶女难求,牢记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课堂上不仅认真传授知识,生活中更是以身作则,用正确的言行去引导、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是发自内心表扬孩子”
梁瑞萍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内心,稍不留意也许就会伤害到学生。”所以,平时跟学生的交流中,她从不武断,总是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王丁(化名)是梁瑞萍班的一个中等学生,初一时状态还可以,学习成绩处于中游,但到了初二,孩子的成绩直线下滑,上课也心不在焉,有好几次,综合办查课组到班里查课发现他趴在课桌上睡觉。班里量化分也因此被扣了好几次。梁瑞萍找他聊,嘱咐他不要熬夜,注意听课效率,但几次谈话几乎没有成效。梁瑞萍有点生气,但转念想,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一定有原因,于是联系他的家人——孩子的舅妈来了,道出了缘由:孩子的父母几年前离异了,孩子由妈妈抚养,母子俩相依为命,但现在妈妈因集资诈骗被刑事拘留,关押在拘留所里。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家里人并没有给孩子说实情,但敏感的孩子几个月了见不到妈妈,而且不断有人上门催债,孩子似有所觉察,情绪低落。听到孩子这样的情况,那一刻,梁瑞萍心疼地流泪了,觉着小小年龄的孩子就承受这样的家庭变故,对孩子来说真的太残酷了。
从那以后,梁瑞萍经常找孩子谈心,疏导孩子,孩子稍微有点进步的时候,就会给他一个拥抱,有时还会给他买好吃的奖励一下。并且想办法打电话找到孩子的爸爸,做他的工作,劝说他不管他和孩子的妈妈之间有什么样的隔阂,孩子是无辜的,现在孩子的妈妈出了事,他这个做父亲的理应履行照顾孩子的义务,尽自己所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亲情。
虽然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依然起色不大,但性格开朗多了,也会主动跟班里的孩子交流交往,这是让梁瑞萍倍感欣慰的地方——孩子成绩差点不可怕,只要孩子人格健全,能够融入社会,他依然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梁瑞萍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天降神童。做好教育,不仅需要学识、责任和爱,更需要教育技巧和智慧。在平时的教学中,梁瑞萍始终秉持“平等对待学生,积极赏识学生,教育关爱学生,宽严相济”的原则,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一视同仁;对平时不好好学习、在人们眼中调皮捣蛋、以及性格孤僻的学生,她也会以极大的热忱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最大程度实现学生们的均衡发展,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她始终认为:“学业优秀的孩子需要班主任的鼓励、指导,学业成绩差的孩子更需要班主任的悉心关爱”,因此,课堂上她总是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那些更需要激励、有待上进的学生;把赞美送给那些不被人注意甚至有点自卑的孩子们,鼓励他们:“学习成绩不是全部,哪怕差一些,只要你肯努力,你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也会让别人以你为豪。”以此重塑学生的自信。梁瑞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朱良(化名)是梁瑞萍班里一个成绩非常差的孩子。他的字特别丑,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他写的内容,你无法认出来;他的习惯特别不好:上课不知道听课、作业不能及时交,开学以来,各科老师没少找了他,梁瑞萍对这个学生也是非常头疼。
有一次是梁瑞萍上思品课,因为临近期末考试,她用8分钟给孩子们梳理了知识,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背诵,背诵任务完成的学生做拓展练习倪恩雅。32分钟,只有3个问题,要点还不多,但临近下课,竟然有8个学生还没完成任务,其中,就有这个孩子。又给他们10分钟之后,他们当中还有3个背不下来的,这个孩子仍在其中。梁瑞萍觉得是孩子不好好背诵的原因。所以,就打电话让这个孩子的家长第二天晨读的时候来面谈。
见了面,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显得很无奈,她说:“梁老师,朱良在家真的很听话,也很孝顺。有一次,我回家买了两个烤红薯,一个有点生,个大,一个熟得好,个小。当妈妈的,当然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我就说,‘这个小个的给你,它熟得好’。但孩子怎么着也得要大个的,还说,他身体壮,比妈妈消化功能好,他坚持吃那个生点的。我们家境不太好,我跟他爸爸在外给人家打个工,挣得也不多,我儿子从小就懂事,从不乱花一分钱,给他的零花钱,除非买文具,很少能花得出去。但是,遇到别人有困难,他却显得很大方,有一次,他小学的一个同学家里遇到了困境,募捐的时候,他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捐了出去。孩子懂事让我心疼。从小学起,他的成绩就不好,也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可他就是不进步,我也替孩子着急,可我不知道怎么帮他……”说到这儿,孩子的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其实,作为一名老师,梁瑞萍很清楚,这个孩子不让人讨厌,甚至他身上的这些闪光点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应该大力培养的优秀品质之一。怎么帮帮这个孩子呢?她想到了一个主意——重塑孩子的自信。
午自习的时候,梁瑞萍跟班里的孩子说:“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同学。”于是她把朱良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然后问:“这个孩子身上具备的优点是什么?”学生讨论之后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梁瑞萍又问:“这些优点跟学习成绩相比,哪个是你更希望具有的?”“孝顺和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东汉霸王传。”其实,学生心里跟明镜似的。“你们想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
“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他就是我班的朱良。”梁瑞萍大声告诉同学们说,“朱良的成绩虽然一时差点,但这样一个有孝心、有同情心的孩子,相信他会努力提高成绩,让妈妈自豪、让老师放心的。同学们相信他吗?”
“相信。”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热烈的掌声响起来。这时,梁瑞萍看到朱良的脸红了,但异样的神采能看出这个孩子有多兴奋,也许,这是他自小学来第一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这个孩子很享受这种荣耀。
晚上无意中打开自己的微信,梁瑞萍看到朱良妈妈发来的这样一段话:
“梁老师,您好,我是朱良的妈妈王娟。我刚回来,朱良迫不及待地问我是不是把他在家里的事告诉了您……他很兴奋,说您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梁老师,您也许不知道,这孩子因为学习不好,所以性格有时候很自卑的,能得到您这样的肯定和表扬,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很感谢您,梁老师!也相信在您的关照下,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梁瑞萍做了这样的回复:“孩子孝顺、懂事比什么都重要,真的是发自内心地夸奖孩子,我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的。”
“梁老师让我爱上思品课”
没有什么比得到家长发自内心的感谢更令人宽慰、令人幸福的。引导学生学习走上正轨,提高学习成绩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走好他们的人生之路。
阅读教育专著《优秀是练出来的》,受它的启发,梁瑞萍也在班内倡导“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教育理念,把“优秀”细化成衣着整齐、讲究卫生、礼貌待人、拾金不昧、热爱劳动、关爱同学、关心集体等十几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一步步向“优秀”靠近,努力成为优秀学生。
在教学工作中,梁瑞萍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思品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陆元龙,她敏锐地把握住教学改革的方向,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2000年起,梁瑞萍和思品组的同行一起开展了“思品主体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学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合思想品德课特点的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和“案例引领”运用于课堂,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情境或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她授课注重以情感化,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深得学生的喜欢。她曾经接手的两个班,班级成绩由二十几名提高到级部第一名,一个学生这样说:“以前我不喜欢思品课,但梁老师带我们班后,我忽然觉得思品课学起来有意思了,老师擅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生动活泼地表达出来,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让我爱上了思品课。”
2004年,梁瑞萍担任初三的思品教师兼教研组长,为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知识脉络,理清教材思路,跟吕滋亮、贺红燕、申秀玲三位老师合作,把三个年级共47课的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国情国策。整理、归纳知识点、设计每板块的相关试题,形成共约13万字的电字稿,作为二十二中内部资料在课堂上统一使用,对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后的几年,他们一直沿用这套内部资料,在中考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不要愧对梁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
2009年,梁瑞萍接受学校委托,探索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跟其他两位教研组长一起,经过两年的摸索,在贯彻“以学为主、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思品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四环三步”的思想品德课新授课模式、复习课模式、讲评课模式,对提高课堂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范式,加快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因为业绩突出,梁瑞萍所教班级考试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校级名师,也因此先后带了几个徒弟:刘树丽、何莉、吴杰……无论带那位徒弟,她总是坦诚相待,即不以老教师自居,高高在上,也不会因为害怕徒弟超过自己而有所隐瞒。她总是倾尽所能,把自己的授课技巧、考试难点重点、自己设计的课件、习题毫无保留地提供出来一起使用,也因此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以致于何莉老师不只一次对领导说:“我得好好努力,把学生教好,不然就对不起我师父,就愧对梁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
工作家庭重担一肩挑
在学校工作中,梁瑞萍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服从学校大局,默默付出,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同事相处,坦荡真诚、宽容豁达谢水平,从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因而赢得了同事的信任,营造了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生和同事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多次被评为校级模范教师、校级三八红旗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付出让梁瑞萍收获了些许成绩:2000年,荣获“菏泽市思品学科第一批立标人”称号;2003年,获得牡丹区优质课一等奖;2004年,获菏泽市优质课一等奖,同年被评为牡丹区青年骨干教师;2005年,获菏泽市优质课一等奖,同年被评为菏泽市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执教的《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获山东省优质课三等奖;2006年、2007年分别获牡丹区教学能手、菏泽市教学能手、山东省教学能手,并多次在区、市思品业务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论文《浅谈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新理念》获市级论文评选一等奖、省级论文评选三等奖,多次参与《中学政治新导学》、《夏老师教你学政治》等教辅资料的编写;2007年,参与的课题《初中生逆反心理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被牡丹区教育局聘为2008年度牡丹区名师送教下乡讲学团成员;2010年荣获菏泽市首批市级“教坛精英”;2012年获牡丹区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荣获牡丹区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被评为牡丹区名师、撰写的论文《如何把思品课讲活》发表在《山东教育》2012年第6期上;2015年被评为下乡支教先进个人;2016年9月被评为牡丹区优秀教师,2016年8月,教育专著《花开有声》如期出版;2016年,被评为菏泽市名师。
工作上尽职尽责;家庭中,又要尽好一个做子女的本分。由于公婆年纪大,身体又不好,从结婚起,梁瑞萍就挑起了做家务、照顾老人的重担。19年来,尽心照顾老人,无怨无悔,也赢得了亲戚、邻居的一致称赞。2011年,梁瑞萍被菏泽市老龄委授予菏泽市“十大孝星”称号;2012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管桂梅
追逐教育梦想,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记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中心小学教师管桂梅
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中心小学教师管桂梅1994年从胶南师范毕业,带着组织的嘱托和对教育的无限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圆了儿时当教师的梦想。19年来,她一直任教高年级语文,干了10年的班主任和13年的少先队总辅导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管桂梅矢志改革,求实创新,刻苦钻研;作为一名班主任,管桂梅用一颗爱心,全方位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管桂梅积极进取,以身作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管桂梅克己奉公,以大局为重;作为一名中层干部,管桂梅率先垂范,尽职尽责。她一直用爱与信念,执着地追求教育梦想,用真诚和奉献诠释教师的神圣职责,在有限的教学生涯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从而拓展教育生命的宽度,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潜心修养,师德高尚
师爱是神圣而伟大的,从教以来,管桂梅始终坚守一个信念:“教学生一年,想学生一生。”她始终用真心去关爱学生,用真爱去温暖学生,用真诚去感动学生。她努力以严父、慈母般的情怀,朋友、伙伴的身份与学生友好相处,细心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心与心之间距离最短的桥梁。”灿烂的笑脸永远是她展示给学生的第一面,也正是这微笑,使那些自卑、落后的学生找回了自尊与自信,快乐地面对人生。
参加工作第五年,管桂梅班上有名男生,因父母离异,他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家教差,个性强,自由散漫,一度被同学们称为“混世魔王”,被老师们说成“无药可救”。该生的行为令管桂梅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她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管桂梅先后找他促膝谈心多少次,已经不记得了;多少次家访,也数不过来了。只要课余一有时间,她就找他谈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管桂梅摸清了他的脾气,他表面看起来很霸道很叛逆,其实很善良、很懂事。同时,她还从他身上找到了很多长处, “爱劳动,集体荣誉感强”是该生最大的优点。班里有劳动任务,他最积极主动;干活时,他最卖力。 管桂梅经常以此为契机,抓住他热爱劳动、热爱班级的好品质对他进行表扬,帮助他树立自信和自尊。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该生慢慢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小学毕业时,他给管桂梅写了一封信,信里有这样一段话:“管老师,我真没想到自己会变好,而变好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有了您这样的老师,在您身上我找到了失落已久的母爱,谢谢您,请允许我叫您一声——老师妈妈!我知道以后的路该怎样去走了……”那一次,管桂梅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因为她知道孩子懂事了,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了感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看到学生的成长进步更让人欣慰的呢?管桂梅有写教育日记和随笔的习惯,她在自己的教育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每名学生都有很强的可塑性,无论多么落后,最终是可以被教育感化的,时间可以改变一切,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可以融化坚冰,关键是我们要用真心换来孩子的真情,用真心播撒爱的阳光雨露,让浓浓的师生情筑牢师生间沟通的‘心桥’。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仁者,就像那润物无声的春雨,用我特有的细腻、真诚的微笑、灼热的情怀、满腔的师爱,去滋润每名学生的心田。”
2009年,管桂梅的师德先进事迹被编录到《青岛市优秀教师风采录》第十四集一书中。2010年5月和2012年5月,她两次作为青岛市师德报告团成员之一到开发区、胶州等地进行师德先进事迹汇报演讲,深受与会人员的好评。2014年9月,第九期《青岛教育文摘》刊登了她的先进事迹。
精益求精,业务精湛
在语文教学方面,管桂梅从不对自己满足,力求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一直潜心打造“真、善、美”的语文生态课堂。她曾多次执教胶南市公开课、青岛市名师开放课;在区、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工作中,她大胆实践徐合民,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新路子,撰写的20余篇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有6篇论文分别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她还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多个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和“小学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得以推广。2007年12月至2010年11月3年间,她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研究课题《经典阅读与农村学校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的全过程,研究成果获青岛市三等奖;2015年11月,参与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顺利结题。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在农村,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常年在外四处奔波、打工挣钱,一年也难得回家几次,就是回家短暂的团聚也是亲热多于教育。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几乎为零。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懂得感恩,一味地接受,自私自负,以为父母所做的都是应该的,自己吃好的、穿好的是应该的控电少年,甚至对家长提出许多过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管桂梅知道仅仅靠讲道理、口头说教是不够的,试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利用文本渗透德育。因为她知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先写在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课文学完了,管桂梅让学生联系自己在外打工的父母亲,讲讲父母为了自己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不辞辛劳到外地打工,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故事。那一次,很多学生说到自己的父母时眼圈都红了,抽噎着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一刻,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父爱、母爱的真挚。此时的课堂是灵动的,此时的孩子是懂事的。于是她趁热打铁,让学生把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写下来,那一次,学生们真的敞开了心扉,对父母的感激、祝福、愧疚在笔端流淌。读着那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文字,管桂梅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魔力。她爱语文课堂,爱和学生们一起享受语文课堂,更爱看到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中慢慢成长,那种幸福感也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
课堂上,管桂梅不仅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更注重让学生明白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起来。她教过的很多学生都说她的课堂是“百家讲坛”,因为她不仅仅局限在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总是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让学生涉猎书本以外的东西。因为她知道,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快乐地成长,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并且懂得以爱去回报社会、回报生活。这不就是教育的本义吗?因此,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用自己这把火去点燃学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在学生心灵荡起层层涟漪!
倾注爱心,创新工作
作为学校分管语文学科的业务干部,管桂梅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努力带动学校整个语文团队的发展。科研兴组成了学校语文组的一个共识,而教研、科研与师训一体化的道路,既减轻了教师过重的负担,又使三者有机整合,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学改革,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现在他们又借助真善美生态课堂的打造,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面对刚刚踏入教坛的新教师,管桂梅总是积极指导,悉心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在业务上组织他们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她的指导下,年轻教师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学校业务骨干,其中有两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两名教师获得胶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还有多位青年语文教师出示胶南市级公开课、研究课。
有梦的人生才充实。管桂梅的梦想是让每一名学生都成才,让自己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争取做名师。她一直怀揣这个梦想前行!因为心中有梦,感觉教育不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也不再是重复,而是创造。为此,从毕业至今,她从未间断过读书、写作、研讨等。这让她有了更多与名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她特别崇拜斯霞、于永正、窦桂梅等语文名师,从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她知道,要想提高自己,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而充实自己的捷径就是读书。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离不开读书,一个胸无点墨的人又如何真正实现为人师表?一种岗位敬畏意识在鞭策着她,努力做个读书人,只有这样,心灵之泉才不会枯竭,精神世界才不会空洞。多年来,管桂梅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我充电、自我加压,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做到学高身正、为人师表,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欢迎,让社会满意。
记得杨朔在《荔枝蜜》中写道:“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工作中因为有爱,所以耕耘;因为耕耘,所以收获。管桂梅先后被评为胶南市优秀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乡村科技人才、小学语文教学能手、 少先队工作优秀辅导员、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青岛市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今年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这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更让她感到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压力。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神圣职责,为了学生的发展,她会继续追逐我的教育梦想,在这片热土上耕耘、探索、追求……
作为一名乡村骨干教师,23年来,管桂梅扎根农村,献身教育,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她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追逐教育的梦想,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646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