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54

散墨松香起,深染古今情-编辑出版二三事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墨,是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人十分重要的书写工具。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易图网 。??


散墨松香起,深染古今情-编辑出版二三事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人十分重要的书写工具。
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易图网 。张炘炀几乎从文明之初,墨就无处不在庶妃不好惹 ,至今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刘罗锅别传。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叶可儿,墨一直在发展、成熟、更新。
墨无处不在,但往往被人忽视。书籍、书法、绘画都离不开墨,但是大多数时间,人们在研究古籍或欣赏字画时,却很少注意到作为书写工具的墨。

今天萹蓄,就让我们从它的诞生开始,了解一下墨的发展和演变。

汉代
之前
天然墨
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黑红色氧化铁矿石为天然墨实物。
殷墟甲骨上有墨和朱砂书写的痕迹。

▲虹刻辞牛骨
正、反面刻有卜辞9条,字口涂朱
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周代
人工墨
周代出现了人工墨崔二侉子。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丸状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工墨。
秦汉
松烟墨
天然墨(以石墨为主)、人工墨并用。至迟到汉代,出现了松烟墨(以松木燃烧后的烟灰为原料制作的墨,墨黑而无光)扫毒缅娜,但产量不多。东汉时已经使用墨模压制,但形制简朴,墨的形状逐渐由墨丸改进成墨锭。

▲东汉 松塔形墨
高6.2cm,直径3cm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魏晋
南北朝
钟繇、韦诞、王羲之、顾恺之等人为代表的书画艺术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云梦城之谜。
韦诞墨
韦诞制墨技艺高超,韦诞墨与张芝笔、左伯纸并称“三绝”。其制墨配方可见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合墨法”,这是我国最早一篇讲制墨工艺的文章。
▲贾思勰《齐民要术》
四部丛刊本 合墨法
三国魏
烟墨逐渐取代了石墨
魏晋时期紫灵仙子,松烟墨已经基本取代了石墨,人工制墨进入松烟墨时代。
晋代
庐山松烟墨、油烟墨
九江庐山(今江西九江庐山)是制墨中心之一,庐山松烟墨名噪一时。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油烟墨(关于油烟墨的出现时间存在争议,本文采用南北朝观点)。油烟墨是以桐油、麻油、猪油等油料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灰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墨,光泽度好。张永是当时的制墨名家,北宋《文房四谱》中记载了他的制墨方法,这应当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油烟墨制法。
南北朝
隋唐
五代
唐代
追求形制的美观
墨模在制墨业中普遍使用。唐代之前的墨不追求形制的美观,以实用为主。从唐代开始嵇芳,上贡的御墨开始追求形制的艺术性,墨的制作已经向工艺美术方向发展了。
书画艺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制墨业发展,涌现了大批制墨工人。制墨地区由陕西、江西扩大到山西、河北等地罗懋康,绛州(今山西境内)、潞州(今山西境内)、易州(今河北易县)等地都是著名的制墨中心公主耍任性。仅可考的著名制墨家就有李阳冰、祖敏、王君德、奚鼐、奚鼎、奚超、李慥等数十人金鼎香樟苑。
五代
徽墨
唐末五代战乱,大量北方墨工南迁,制墨中心随之南移色情漫画,歙州(今安徽黄山歙县)日渐成为制墨中心。南唐李廷圭,是“徽墨”的宗师。
宋元
明清
观赏墨
受文人藏墨、赏墨风气等因素的影响芳飞剪发网,出现专供收藏的观赏墨。宋代松油并重,南宋以后,油烟墨后来居上,逐渐超越松烟墨。张遇、潘谷、戴彦衡等都是当时的制墨大家。
宋代
朱万初
元代制墨业未有特别的发展,制墨以朱万初为代表。
元代
四大家
油烟墨在明代占据主流地位。明清徽墨空前繁盛,出现了制墨史上的明代四大家(罗小华、邵格之、程君房、方于鲁)和清代四大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

▲明代 程君房蟠螭纹圆墨
直径8.8cm阿浅来了,厚1.6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明清

一大波图来袭
▼以下图片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官网▼

明代 孙隆清谨堂乐女墨
高6cm,最宽2.2cm,厚1.3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代 吴去尘墨光歌墨
长8.7cm
宽4.2cm
厚0.9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代 江正玄玉墨
直径8.1cm
厚0.9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代 黄长吉玉兰墨
高6.8cm
长径2.3cm
短径1.1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代 汪节庵书册式墨
长7.85cm,宽3.7cm,厚1.7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代 胡开文制大富贵亦寿考五色墨
套墨5锭
每锭均长16.3cm
宽3.6cm
厚1.2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代 乾隆文溯阁墨
最长16.7cm
宽5.5cm
厚1.1cm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完 —
本文主要借鉴了
《中国印刷术的起 源》(曹之)、
《中国传统制墨工艺研究》(王伟)
等论作。
作者 | 编辑出版学专业15级 韩雅情
编辑 | 编辑出版学专业16级 陈品筹


编辑出版二三事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527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