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39

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善思亲职教育孙宇翱大约一年前,一篇题为《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 的学区房》的网文在互联网和社交APP上刷了屏??


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善思亲职教育孙宇翱

大约一年前,一篇题为《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 的学区房》的网文在互联网和社交APP上刷了屏。这篇以给5岁孩子的公开信,一开篇就给5岁的孩子三个道歉:
“对不起,你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之时,妈妈爸爸没有带你去3w的早教班。
对不起,你适龄踏入幼儿园之时,妈妈爸爸没有送你去8w的双语。
对不起,当你即将入学之时,妈妈爸爸依然无法给你800w的学区房。”
这三个给孩子“道歉”切中了许多都市中产阶层父母的“痛点”,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使得文章得到热传和热议,一时间围绕文章的争议和评论,蔚为可观。
文章内容乏善可陈,除了口号式地谈了几句不随波逐流的悲怆话语,整篇文章就是在秀父母带着不到5岁的孩子环球旅游的照片。抛开文章引发的争议,仅仅从一对父母要带孩子出国环球旅游,而不是随波逐流地从孩子一出生就安排好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就如同敢死队奔赴前线一样,“风萧萧兮易水寒,一有孩子快乐生活就不复返”悲怆感觉,竟然还能得到那么多都市父母的共鸣,使他们心有戚戚,仅此一点就值得深思。
诚然,许多都市父母从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没出生就规划好将孩子送进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名小学、名中学。一些年轻的母亲还怀着孕,夫妇俩就购买了胎教的课程谢耳朵是谁,每天到隔着肚皮播放给胎儿听。婴儿一出生就开始着手实施购买的早教课程,将襁褓中的婴儿送到提供婴儿训练机构接受冠以各种名目的训练。孩子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年轻的父母就急着把幼儿送到早教班,提前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稍大一点,就送到所谓的“双语”幼儿园;到入学龄,千方百计将孩子送进各级名校,市重点的最好,区重点的次之。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父母为了让孩子进入这些名校,或者不惜贷款购买学区房,或者想方设法缴纳高昂的赞助费、择校费。
可以理解这些都市年轻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他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可谓殚精竭虑,倾其所有。
可是,有效果吗?未必。
一边是年轻的父母良苦用心用各种课程、培训、补课恨不得将孩子填满,另一边是年届中年的父母为孩子的大学学业、毕业后的工作、以及婚姻问题操碎了心。对年轻的都市父母来说,如果能把孩子一路护送到考取清华、北大,可谓功德圆满,不负苦心。可是,把孩子一路送入清华、北大真的就是令孩子成为人生赢家吗?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徐凯文博士通过对几年来每年的入学新生调查发现,有超过40%的新生患上所谓的“空心病”,对学业没有兴趣,没有学习动机,对生活也缺乏热情,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甚至觉得生无可恋,走上极端。
要知道能考生北大的学生可谓全国选拔的最优秀的年轻人,在一些基层县市,一年能有1名学生考取北大就已经十分成为当地的“大新闻”,考取的学生甚至还能获得几十万的奖励金,成为全县“英雄”,万众瞩目齐藤八云。可以这么说,北京大学所录取的城市考生,其中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所有王缨灏,高中都毕业自所谓重点高中校,起码是省重点高中校,通常都应该是国家重点高中校。
北京大学尚且如此,全国其余各间高校情况也大同小异,普遍如是。
问题出在哪里?那些经过重点小学校、重点初中校、重点高中校的年轻学生;父母耗费重金聘请名师给他们补课;他们可能从小学开始就参加各种兴趣班、补课班,比上班的成年人更辛苦。十多年寒窗,终于辜负父母期望,结果进入哪怕是顶尖的知名高校却成为“空心病”,他们不快乐,没有动力,缺乏意义感和价值追求。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问题恐怕就出在许多都市父母为把孩子送进各级名校殚精竭虑,甚至倾其所有的同时,却忽略对于孩子来说,在他们一生的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其实是父母,而且是最初的一所学校。

下面,从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为什么最重要的学校是父母。第一个方面,先说说公共教育;第二个方面再说说父母给孩子的教育。
不言而喻,几乎所有的学生到了入学龄都会进入公共教育的学校接受法律所要求的义务教育。尽管有个别家庭会试图通过给孩子实施在家教育以替代接受公共教育,但公共教育有着在家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更何况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让孩子到提供公共教育的徐晓接受义务教育有着强制性的规定。
公共教育作为一种普及性的教育,它所提供的基于平均化的课程设置以及评价标准。但是,每个孩子并不是平均化的,而是有着各自特异性的天赋和个性特质。一般来说,几乎每一项天赋和个性特质都可以用下面的高斯分布(也称为正态分布)来表示:

如图所示,公共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评价标准是根据高斯分布的平均值来规划和设计的,即高斯分布的对称轴。大多数孩子的某一项特质(对于公共教育而言,主要是智力特质)都在平均值附近对称分布,这些孩子相对来说更能够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但也总会有一些孩子分布在远离平均值的地方,当然,距离平均值越远马尿烧,分布比例也就越少。
这样,就可以形象的看出,无论根据那一项智力特质,总会有孩子远远超过平均值,公共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对他们而言要求“太低”,总是“吃不饱”;同时也总会有孩子远远落后于平均值,公共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对他们而言要求“太高”,总是“跟不上”。
严格说起来,如果总体智力水平距离平均太远,就应该属于特殊教育范畴唐好辰,而不是大多数孩子接受的普通教育。但是对于总体智力在普通教育范畴,其中具体的某项或者某几项智力特质远离平均值的孩子,他们在适应公共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困难,甚至于适应不良。
鉴于可以分析的智力特质具有很多项,例如,根据心理学吉尔福特(J. P. Guilford)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可以分析的智力成分有120项之多;即便是现阶段在教育界比较占主流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登纳(Har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模型,学生可能具有的智力天赋有8~10种之多。

因此,对于在某项或某几项智力特质上远离平均值的孩子实际上可能包括的大多数孩子。用直观的例子来描述,公共教育致力发展每个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等(语文科目);数学运算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数学科目),每一项智力特质居于高斯分布中平均值附近的“大多数”为70%,那么这6项智力特质要同时居于“大多数”范围的概率大概是大概是11%左右。也就是说,仅仅以6项例举的智力特质,有大约90%的孩子至少有1项智力特质在“大多数”人以外,也就是说公共教育所设定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并不完全适合他们。
也就是说,哪怕每个孩子都同等程度地努力,但是考试成绩仍然会呈现出类似图一的高斯分布来,总会有学生落在平均分数的后面,包括远远地落在后面。如果要与前面资优的孩子比,那差距就更为悬殊。
这里还只是用部分智力特质来举例,孩子在学校接受公共教育,除了课程成绩之外,学校对孩子的评价还包括品行,而品行特质相比于智力特质就更加多维,总会有学生,甚至相当比例的学生努力了也无法适应学校学生管理的要求;即使表面上孩子们“适应”了,“听话”了,但对他们的心智发展却未必就一定是积极的。
注意,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在抽象地讨论公共教育的普遍问题,这是古今中外所有的公共教育必然面对的问题。中国的公共教育,特别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12年学校教育,还有着中国社会特有的一些沉疴、积弊,而这些沉疴、积弊对其中至少部分的孩子们可能带来消极,甚至是损害性的影响。
就以人们最为熟知的“唯分数论”为例来看看中国的学校教育对孩子们可能带来的消极甚至是损害性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唯分数论”反映的是一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最重要和最主要指标的现象。也就是说,分数的压力不仅学生会感觉到,学生的父母也能感觉到,而且任课教师乃至学校官员都能深切地感觉到。
所以,从小学一入学,很多父母就不得不面对分数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教师感受到分数压力怎么办?传递给学生和家长。家长感受到分数压力怎么办?传递给孩子。好了,相当一部分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学校接受到的就是挫败经验,而且这种挫败经验会伴随他们整个的学校教育历程。
对于那些在高斯分布中远远高于平均值的学生会受到褒奖和赞许,因为他们总是能取得“好成绩”,他们是教师的宠儿,父母的骄傲尹春吉,以及其他父母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获得这样的优势以及“特权”并不是努力的结果,而是天赋。
但对于那些远远低于平均值的学生他们在分数压力下面最可能收获到的就是习得性无助,进而丧失掉学习兴趣,产生厌学,而这些与他们的付出的努力没有必然的关系,他们即使努力了,也是“拖班级的后腿”。不客气地说,这些学生通过公共教育不仅不会得到裨益,反而更可能是受到戕害。
甚至是那些原本居于高斯分布平均值附近的大多数学生,他们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是无法比肩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臭氧解毒机他们要取得相似的成绩意味着要付出数倍甚至十多倍的艰辛努力。如果说,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好,还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玩得好,有快乐的童年,那么大多数的学生要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肩就只能牺牲掉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童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可是,即便是通过艰辛的刻苦学习将成绩争取到可以于“别人家的孩子”比肩,但是牺牲掉的发展兴趣爱好,甚至童年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好了,这样就可以大体上描述中国学校教育的“生态”,在“唯分数论”的语境下,少数资优学生不仅可以轻松地取得令人侧目的好成绩,而且还受到极大的褒奖和赞许,有充分机会发展课程学习以外的各种能力。大多数普通学生则必须耗费数倍甚至十多倍的时间、精力来争取与资优生竞争的机会,哪怕是仅仅是不拉大差距,他们以牺牲掉课程学习以外的其实是比课程学习更为重要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为代价,极其艰辛,含辛茹苦,其中的佼佼者能够有机会像少数资优生一样考入较好的高校。少数资质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他们是学校教育的牺牲品,尽管他们可能在课程学习所要求的智力因素之外的其他智力因素上具有优势和天赋,但从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挫败体验以及习得性无助会使他们普遍低自尊,缺乏自信。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京大学徐凯文博士的调查会发现有超过40%的新生存在明显的“空心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在进入高校前12年的学校教育在艰难取得分数上的竞争力的同时,牺牲掉了更为重要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他们“幸运”的是,牺牲掉之后起码还能跻身具有竞争优势的顶尖高校。但是他们背后还有更多“不幸”的孩子,他们不仅没有获得分数上的竞争力,而且加倍地丧失掉重要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所以,有那么多成年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很争气,考入985、211高校(现在叫双一流高校),但他们仍然忧心忡忡,有操不完的心。看看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人头攒动的年老父母们,他们的孩子算得上是精英了吧,却连动物都有的自然本能的婚配冲动,都要年迈父母来帮着他们解决。心理学科普作家武志红更是把这种现象称为“巨婴”再战巨人城,生理上成年了,但心智却仍然停留在婴幼儿时期,无论他们如何地跻身名校,毕业后跻身职场“金领”,但他们仍然在心智能力发展上还是个“婴儿”。

既此,就要说第二个大的方面,父母给孩子的教育,为什么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
无论是成长中的“熊孩子”,还是成年后的“巨婴”;抑或是徐凯文博士所谓的“空心病”,造成些问题和现象的关键并不主要在学校教育,尽管中国的学校教育因为种种原因难辞其咎。但是,学校教育甚至中国的学校教育体制它就是这样,沉珂、积弊也好,这是现实,非个人所能扭转,家长不行,老师也没那本事,哪怕是校长、教育官员都可能作用甚微。
造成“熊孩子”、“巨婴”以及“空心病”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给孩子的教育错了。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在孩子入学之前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有效陪护远比现在都市父母们劳心费神为孩子规划和安排各种教育培训更重要,也更有效。直白地说,入学前,根本不必要为孩子花费任何昂贵的教育培训,早教也好,双语幼儿园也好,都远远没有父母的有效陪护有价值。
孩子一出生,母亲与婴儿的母婴互动模式基本上就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终其一生的安全感和依恋发展。换言之,不在于有没有陪护婴儿,而是怎样陪护婴儿,有些母亲哪怕是整天陪护着婴儿,但只要母婴互动的模式不正确,仍然会影响到婴儿未来的依恋发展,具体就反映在成人后的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这里不赘述。
孩子1岁半开始,幼儿开始具有渐渐清晰的自我意识。许多父母这个时候就急于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让他们学这学那。没必要,而且往往是错的。幼儿有了自我意识,同时意味着他开始明白“自己”与“世界”的分别,这个时候父母就应当在陪护孩子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学习和探索如何与“世界”友好相处的规则和边界。简单地说,这个时期,从1岁半到3岁左右孙菲菲踩裙门,父母是在陪护孩子的过程中塑造他们良好、得体行为的关键时期。
1岁半的幼儿在面对陌生的“世界”时,他的社会性经验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责任就是在陪护孩子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在这张“白纸”上先勾勒出社会规范来,什么样的行为是得体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妥的,应当如何感受以及表达感受。如果父母没有这个意识,或者干脆就缺位了,孩子会按照自己所观察和感受到成年人的反应来在“白纸”上自行勾勒。无论是父母有意无意的示范,还是孩子自行摸索模仿,一旦最初塑造或形成的行为规范习得是错的,或者是不妥当的,“熊孩子”就是这么炼成的九字真言手印。
其实,“熊孩子”只不过是一种显性的错误行为规范习得,还有些孩子,看起来很听话,很乖巧,但也可能是隐性的错误行为规范习得,如胆怯、退缩。
令很多父母感到头痛的普遍困扰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越来越难管,以至于亲子冲突频繁,严重的甚至亲子关系视如寇仇。造成这样令人遗憾局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1岁半到3岁的时期父母没有真正的有效陪护孩子,塑造孩子最初的得体行为以及感受鹰爪螳螂。
孩子3岁到6岁的学龄前,大体上相当于上幼儿园的时期,许多父母忧心忡忡希望给孩子找一所“双语幼儿园”,或者希望幼儿园能够给孩子提前讲授一些知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哲也二号。
实际上,学龄前孩子接受的“早教”成果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反而更可能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例如,一些父母在学龄前就让孩子学习了许多数学运算,记忆了几百首古诗词,看起来固然好,但孩子一入学就会出现问题。
因为孩子提前学过,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孩子很容易获得自信,也很容易得到老师的赞许以及同学的羡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也很容易低估学习的难度,不易培养学习的兴趣以及养成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任何“早教”所带来的优势,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就会消失殆尽,如果孩子因此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反而受到不必要的困扰和贻误。
3到6岁,做父母的应该知道,让孩子快乐地游戏,快乐地玩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游戏,通过活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好是发展他们想象力和最初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尽管在整个阶段大多数城市家庭孩子是送入幼儿园的,但是,父母哪怕是每天半个小时,甚至一周才有那么几个小时陪护孩子,那么参与或公共与孩子的一起游戏、活动,鼓励和分享他的想象,并予以力所能及的积极引导,这才是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父母应该做的正确陪护之道。
要知道,即使有些父母并不打算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发明家,想象力和创造力哪怕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带来高质量的幸福感受诺基亚e81。
其次,当孩子成长到面临入学就读,父母的教育引导依然极为重要狼陛下的花嫁。正如前面部分论及的公共教育特别是中国的学校教育的问题和痼疾,一个孩子在学校里能取得怎样的成绩,部分因素与努力有关,更重要的因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资禀赋。
因此,作为父母,与其为了将孩子送进所谓的名校而倾其所有购买学区房,还不如多花费注意力与心思去发现自己的孩子,充分了解他的天资禀赋,以及个性特质。孩子每一天每一年都在成长,而每一天每一年的成长都会展示出他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独特禀赋特质。学校教育的老师没有可能像父母一样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独特禀赋特质,他们既没有精力这么做,一个班40、50多个学生,老师哪怕只是粗略地了解每一个孩子都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别说需要在长期有效陪护中悉心发现的特异性的禀赋特质;同时,老师也不可能有动机去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教师只是一份职业,一个教师能够恪守职业规范和岗位要求就是称职的好老师,要求老师想关注自己孩子一样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不可能的事情。
父母只有深入地发现了自己的孩子,充分地了解他的天资禀赋和个性特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因势利导,同时又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
举个例子,进入学龄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的感觉发育都同等地准备好了进入小学。正像图一所示的那样,一些孩子可能在学龄前就完全充分地发育到位,一些孩子可能在入学不久就一边适应一边就逐渐发育到位,但总有些孩子感觉发育相对滞后,并没有为学校的教学和评价要求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后一部分孩子反映出来就是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其实并不是“失调”,而只是感觉发育相对滞后,这根本就不应该是问题,绝大多数所谓“感统失调”的孩子在小学中年级之前都能自行发育到位。父母如果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质,那么就不会那么忧心忡忡,既耗费大量金钱用来矫正孩子的“感统失调”,又无谓地给孩子增加压力和消极暗示。
对于进入学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阶段不仅是需要入学就读,适应学校生活并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成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是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就,并因此养成勤奋习惯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的老师在“唯分数论”的压力下,会把压力传递给家长和学生,特别是那些考试成绩差的学生。这样,6、7岁的孩子在承受着压力,以及被教师和父母絮絮叨叨地数落下,更可能记住挫败体验,逐渐地将学习与痛苦联系起来。一旦孩子内心里建立起“学习-痛苦”的联结和观念,那么接下来10多年的学校教育对孩子来说不啻的漫长的煎熬,伯恩安德森而父母也会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无尽地烦恼。
一个感觉发育相对滞后的孩子未必就是资质平平的孩子,完全有可能是资质天赋出类拔萃的孩子。但是,如果因为感觉发育的相对滞后而从一开始就感受和积累挫败体验,那么这个孩子完全有可能被不恰当的学校教育给戕害掉三国之妖才。
所以,父母在孩子进入学校,开始接受公共教育开始,就有责任去帮助孩子适应学校,以及给予孩子在学校中的适应提供无条件的支持戴佳佳。但怎么支持就需要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不断地去发现孩子,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规划去要求和桎梏孩子。再说直白一点,父母在陪护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直接加诸孩子,而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全新的世界,从头一点一点地认识他,发现他,了解他。再恩爱的一对夫妇,都可能生育出一个个性气质与父母迥然相异的孩子来,迥异到父母需要抛开先入为主的成见和偏见去一点一点像发现新世界一样地去发现自己的孩子。
父母在孩子学龄前漫长的有效陪护是为孩子进入学校积极适应的最有力的支持。“听话”从来都不是积极适应应有地表现。孩子不适应或者适应不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一种很容易被辨识出来的反叛,通过违反学校和班级的规范而被老师视为调皮捣蛋的学生,被家长视为“不听话”的“熊孩子”。另一种适应不良就隐蔽得多,老师注意不到,家长也很容易忽略掉,那就是退缩,表面看起来很“听话”,但内心对学校乃至学习充满着抵触,对家长而言这样的孩子常常是“很乖,就是学习起来太拖延”
孩子有没有积极适应学校教育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指标来反映:孩子向往上学吗?孩子对学习有积极主动的热情吗?从学校回来孩子快乐吗?如果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NO,那么父母就应该反省一下是否真正地对孩子适应学校教育提供了积极支持。
父母对孩子积极适应学校教育提供的积极支持常常就反映为父母要有意识有辨析地对待学校教师要求,而不是无条件照办。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可能并没有错,但却完全可能不适合自己的孩子,那么在尽可能配合教师要求的前提下,有经验的父母就需要对教师的要求变通处理,保持与教师的主动沟通。
客观地说,如果按照教育和心理学规律来看待小教育,那么一个班最好只有20个学生最适宜,这样班主任老师才能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像美国的小学校,一个老师只负责一个班,15~20个学生,但负责全科教育,阅读、数学、地理、历史、公民教育(相当于中国的思想品德课)、体育、音乐、美术,由一个老师全面负责。这样,老师能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所以,在美国许多州要考取小学老师的教学执照,远比考取中学老师的执照要困难得多,前者是全科教育,而且还要对儿童的营养、健保和疾病具备相当的常识和技能,后者一般只是单科教育,而且高中老师没那么麻烦。
相对比的是,中国的小学教育基本上是一个班40~50个学生,而且每门课由不同的老师来上,每个老师同时要担任几个班的教学任务,即使是班主任老师,基本山也兼任其他班的教学任务。这样,即便是班主任也不大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做到悉心关照,只能是关注一批,放任一批,放弃一批。
回过头,学校教师对自家孩子顾不到的,忽略的、误解的,就必须由父母来弥补,来补偿,来消解。作为家长,无论是无条件地配合学校教师,还是与学校教师发生冲突都不是好的方法,最好的,也最积极的就是父母作为家长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因势利导地支持自己的孩子,主动与教师沟通,与孩子沟通,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家孩子;也帮助孩子减少学校带来的副作用。
所以,综上所述,父母,特别是都市的年轻父母,都应该有意识自己才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所学校。通过父母这所学校,孩子在学龄前得到身心健康、健全的发展引导,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为孩子更好地在学校教育中适应发展提供积极的全面支持。
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年轻夫妇在孩子出生甫始,最好在计划做父母的时候就寻求和接受专业的亲职教育培训,以使这自己能够成为孩子成长发展的导师。与其在孩子出生后像文章开篇提到的那样忙不迭地花费昂贵的费用送孩子进入各种教育培训班,以及为学区房倾其所有,不如在成为父母前,或者作为父母自己接受专业的亲职教育,担负起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所学校的责任。
中国的年轻父母们,真的理解吗?
(原文编辑版首发问对教育公号)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5000.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