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医学卷子中的诃梨勒组方浅析-药匣子晨刊诃梨勒诃梨勒,又名诃子,随风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其气味苦酸涩,温追踪孔令学。功用敛?
敦煌医学卷子中的诃梨勒组方浅析-药匣子晨刊
诃梨勒
诃梨勒,又名诃子,随风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其气味苦酸涩,温追踪孔令学。功用敛肺,涩肠,下气。主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等。首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47条:“气利咒怨黑少女,诃梨勒散主之。诃梨勒散方:诃梨勒十枚,煨。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从史载来看,诃梨勒自南北朝以来已大量传入中原。《周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异域下波斯国条记载:“波斯国,大月氏之别种,治苏利城,古条之国也。东去长安一万五千三百里,城方十余里,户十余万。……气候暑热,家自藏冰。地多砂碛,引水灌溉。其五谷及禽兽等,与中夏异同,唯无稻及秫。土出名马及驰,富室至有数千头者。又出白象、狮子、大鸟卵、珍珠、离珠、颇黎、珊瑚、琥珀、琉璃、玛瑙、水晶、瑟瑟、金、银、金俞石、金刚、火齐、镔铁、铜、锡、朱砂、水银、绫、锦、白叠、曷毛、氍俞毛、翕毛登毛、赤獐皮,及熏六、郁金、苏合、青木等香,胡椒、荜拨、石蜜、千年枣、香附子、诃梨勒、无食子、盐绿、雌黄等物。”《隋书·列传第四十八》1330波斯国条中亦记载:“……朱砂,水银,熏六、郁金、苏合、青木等诸香,胡椒、筚拨、石蜜、半蜜、千年枣、附子、诃梨勒、无食子、盐绿、雌黄。”
到了唐代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开拓与繁荣,西域药物诃梨勒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被视为治痢神药,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诃梨勒条引唐·刘禹锡《传信方》云:“余曾苦赤白下,诸药服遍久不差,转为白脓。令狐将军传此方:用诃梨勒三枚,两炮一生,并取皮末之,以沸浆水一合服之。若只水痢,加一钱匕甘草末;若微有脓血,加二匕;血多,加三匕。”唐天宝年间镇守中国西部疆域的安西都护高仙芝就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据《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一十四中《广异记》载:“高仙芝伐大食,得诃梨勒,长五六寸,初置抹肚中,便觉腹痛,因快痢十行。初谓诃梨勒为祟,因欲弃之,以问大食长老,长老云:‘此物长带,一切病消,痢者出恶物耳’。仙芝甚宝惜之,天宝末被诛,随失所在。”此外,诃梨勒在佛经中也给予极高的地位,《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尘隙,视金玉之宝为瓦烁,视纨素之服如弊帛,视大千世界为一诃子。”“金篦旧说在,诃子古方磨。”(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四:“诃黎旦鸡,旧言诃梨勒,翻为天主持来。此果堪为药分,功用极多,如此土人参、石斛等也。”《俱舍论·分别世品三之五》亦曰:“谓若能一昼一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起。
霍凡若能以一诃黎旦鸡,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起。” 在敦煌医学卷子中就有运用诃梨勒组方治疗多种疾病的论述,下面笔者作以浅述,错误之处恭请同道指正。
与槟榔合用,理气治痢
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47条:“气利,诃梨勒散主之。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其中治疗气利,只用了诃梨勒一味药,在敦煌
卷子“槟郎(榔)汤方:诃梨勒三颗、槟郎(榔)二枚多夫多福,末,空腹服之”(第111行)。方中将槟榔与诃梨勒合用,加强了理气作用,有助于解决痢疾的里急后重,后人刘完素云:“调气则后重自除。”这正是强调了理气在治疗痢疾中的重要性。
与桂姜草合,重治风冷
敦煌卷子“疗风冷热不调方:甘草、干姜、桂心、诃梨勒,以水一升,煎取半升,服之即差(瘥)”(第4-5行)。此处风冷热偏重于风冷截教大巫,指因受风而身体怕冷,从用药来看,乃属脾肾阳虚,临床可见畏寒怕冷,肠鸣腹泻等症。方中干姜、桂心重在温阳散寒以制冷,甘草、诃梨勒合用以健脾涩肠。
寓三黄汤中,瘥风冷热
敦煌卷子疗风冷、热不调方:“……三黄汤方:麻黄、黄芩、勺(芍)药、葱白、豉、防风、黄芪、甘草、大黄、诃梨勒,十二物,以水一升半,煮取一升,服之即差(瘥)”(第6-8行)。此处风冷热乃寒热错杂,表寒里热,虚中夹实等。此三黄汤为同时代传世医书中所不载火力银电v,其开创了表里双解,扶正祛邪之典范,为治外冷内热、冷热不调之良方,股指期货入门后世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所创表里双解防风通圣散,其法则也未超越此方,可见敦煌医方的配伍确有神妙之处。方中麻黄、葱白、防风辛温解表,黄芪、甘草益气调中,黄芩、大黄解热通腑卑鄙在汉末,勺(芍)药、诃梨勒敛阴涩肠,诸药合用,散中有收,攻中有补。
合秦艽牛乳,疗百种风病
敦煌卷子“疗人一切百种风病:秦艽一两、牛乳二升、煎取一升,下诃梨勒,服之瘥”(第9行)。将牛乳煎药乃用法独特,牛乳,唐·《新修本草·禽兽部卷第十五》牛乳条云:“补虚羸,止渴,下气。”与诃梨勒、秦艽合用则补虚祛风,使祛风而不伤正,以药测症,本方所治风病乃寒湿所致。
入桃柳枝汤,疗老瘦少力
敦煌卷子“疗人老瘦少力ca1309,煎桃柳枝汤:东南桃枝一握、东南柳枝一握、葱、豉、芍药、甘草、大黄、诃梨勒,煎汤服之,立差(瘥)”(第11-12行)。本方所治老瘦少力乃脾胃虚弱,热结阴亏而致,桃枝,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第二十九卷》桃条引《圣惠》云:“心虚健忘,令耳目聪明,用戊子日取东引桃枝二七寸枕之。”柳枝,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柳条引《杨起简便方》云:“脾胃虚弱,不思饮食,食下不化,病似翻胃膈(嗝)。清明日取柳枝一大把熬汤,煮小米作饭,洒面滚成珠子,晒干,代悬风处。每用烧滚水随意下米,米沉住火,少时米浮,取看无硬心则熟,可顿食之。”由此来看,桃枝、柳枝均有补虚之功。方中芍药、大黄养阴通便,甘草、诃梨勒补中涩肠,葱、豉散邪透表。此方攻补兼施,表里同治,实为治疗脾胃虚弱,热结阴亏而致的老瘦少力,大便偏干之良方。
加牛酥紫草,治上气咳嗽
敦煌卷子“疗人上气咳嗽方:黄牛酥一升、紫草、煎之,下甘草、诃梨勒,服之即差(瘥)”(第13-14行)。牛酥,《新修本草》将其归于酪酥条,唐·《新修本草·禽兽部卷第十五》酪酥条谓其:“补五脏,利大肠。……然酥有牛酥、羊酥,而牛酥胜于羊酥。”
入当归艾叶,疗腹痛不止
敦煌卷子“疗人腹皮痛不止方:当归、艾、诃梨勒,煎汤服之差(瘥)”(第16行)。本方所治腹痛乃血虚寒凝所致。方中当归养血调血,艾叶、诃梨勒温中涩肠,诸药合用,可使血得温调而腹痛自止。
与艾胶黄连,共治赤白痢
敦煌卷子“疗人赤白痢不止方:艾、阿胶、黄连、芍药、当归、桂心、椒、姜、诃梨勒,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二服,服之即差(瘥)”(第17-18行)。本方主治为寒热错杂之赤白陈财明痢,方中黄连清热止痢,阿胶、芍药、当归补血调血隋蕾,取其“行血则便脓自愈”;艾、桂心、椒、姜、诃梨勒温中理气,涩肠止痢,取其“调气则后重自除”。
诃毗阿摩罗许明杰,醋煎治发落
敦煌卷子“又疗发落:以诃梨勒二两去子、毗黎(梨)勒二两去子、阿摩罗二两,三物以醋、浆各二升,煎滓,洗头,一日洗五度。空煎阿摩罗二两,洗之亦差(瘥)”(第24-26行)。方中阿摩罗即庵摩勒,为梵文译音,又名余甘,陈藏器《本草拾遗》庵摩勒条中云:“主补益,强气力。合铁粉用一斤,变白不老。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人食其子,先苦后干,故曰余甘。”。 毗黎勒,《新修本草》中谓其治:“风虚热气,功同庵摩勒。”李时珍《本草纲目·木果部第三十一卷》引唐·甄权云:“暖肠腹,去一切冷气。作浆染须发,变黑色。”又引《圣惠方》云:“大风发脱,毗黎勒烧灰,频檫有效。”敦煌医学卷子中首载诃梨勒、毗黎(梨)勒阿摩罗(庵摩勒)三药合用洗头疗发落亦属重大创举量子自杀,其疗效得到同时代或后世本草医书的验证。
单味诃梨勒,又可疗眼疮
敦煌卷子“又疗眼开不得,有疮:取诃黎勒心,冷水,沛目中着,立差(瘥)”(第32-33行)。诃黎勒心即诃黎勒核,用治眼疾实属敦煌卷子首次记载,后世也有相关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中引宋代苏颂云“核,磨白蜜注目,去风赤涩痛,神良(苏颂)。”
综上所述,诃梨勒自东汉末年从西域传入我国后,历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其他药物灵活配合可用治多种疾病,这些药物今天仍然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古为今用”,愿我们将敦煌卷子医学宝库不断发掘,以便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张颖儿。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李代学,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悬壶医案】征文恢复啦,如果您觉得您的病案具有代表、如果您觉得您的方药具有奇效、如果您是一个厚德济生不吝医术的好中医,欢迎投稿到【悬壶医案】栏目!
⊙投稿信箱:media@tcmbox.cn
投稿微信:liujunxu1
⊙本文编辑:蓝实
⊙温馨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中医思路参考。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397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