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01

明朝疑案: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迷-明史学会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逼反了燕王朱棣,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变”。在靖难军攻克


明朝疑案: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迷-明史学会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逼反了燕王朱棣,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变”。在靖难军攻克南京城之际,建文帝火烧皇宫,不见踪影。太监从火堆中找到一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有人认为这具尸体就是建文帝的,也有人认为这具尸体不是建文帝的,并认为真实的建文帝是从密道逃出了皇宫。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建文帝自焚了吗?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率领大军渡江抵达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南京城被攻陷。就在大军即将开进皇城之际,朱棣却突然下令停止进攻。
其意不言自明,就是不愿背负弑君篡位的千古骂名,同时,他也希望能给建文帝留出一些时间,让建文帝做出正确的选择——退位!
如此一来,建文帝就可以保命,他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这样岂不是皆大欢喜!
然而让朱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时候,皇宫却突然起火。当朱棣赶往皇宫救火时,却只发现了一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据朱棣钦定的《明太宗实录》记载说左启华,当朱棣攻陷南京城时,诸位藩王以及文武大臣都来朝拜,建文君本来也想出去迎接,但看到左右侍从大多已经逃散,仅剩下几个人,不禁感叹道:“我有何脸面去见他呢?”于是点火自焚了。太监从大火中找到一具尸体,当时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朱棣认定这具尸体就是建文帝的,于是便抱着尸体失声痛哭道:“你怎么能这么糊涂呢?我进京不过是为了帮你惩治奸臣,而你何至于要自寻短见呢?”八天后,将建文帝草草下葬。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建文帝有没有自焚呢?关于“建文帝自焚”之说,有六个疑点:
1、《明太宗实录》中称建文帝为“建文君”,表明当局不愿承认建文帝继位的合法性。对皇帝的称谓都可以更改,对于其他事件也同样可以更改,因此,《明太宗实录》所记载事件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2、尸体被烧得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认,朱棣怎么就能确定他就是建文帝呢?
3、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曾对大臣说:“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朕深恸之。”玉玺是用玉石雕刻而成,大火很难焚毁,即便是被建文帝有意销毁,也一定会留下残骸,既然没有留下残骸甘心情愿简谱,说明很有可能被建文帝带出了皇宫,同时,也说明了建文帝很有可能打算东山再起。
4、《明史朴亨锡?胡濙传》中记载说:“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肚皮舞能减肥吗五年遣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意义是说,对于建文帝被烧死一事,朱棣也有所怀疑,所以他才命胡濙以寻访张邋遢(张三丰)为由暗中寻找建文帝。如果朱棣认定建文帝早已被烧死,他又岂会派胡濙四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呢?
5、据《明神宗实录》记载说,明神宗曾问宰相张居正关于建文帝一事,张居正回答说:“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ca1346,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由此可见,张居正与先朝的大多数人一样倾向于认为建文帝逃走了。
6、清人龙文彬在《明会要》中说:“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明会要》认为,当时只找到了马皇后的尸体,但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于是谎称马皇后的尸体就是建文帝的尸体,然后以天子之礼将其安葬了。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建文帝极有可能是逃出了皇宫陈智彬。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建文帝是如何逃出皇宫的呢?
关于建文帝是如何逃出皇宫的,清代学者谷应泰编撰的《明史纪事本末》内有详细记载。
建文四年,建文帝听说金川门失守,知道大势已去,想要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劝谏说:“与其自杀便宜了燕王,还不如逃走,另寻时机,谋求东山再起呢!”
这时,太监王钺对建文帝说:“高皇帝(朱元璋)宾天前,曾留下一个匣子,藏在奉先殿,并告诫我说:‘只有大难临头的时候才能拿出来!’”
不一会儿,王钺从奉先殿左侧取出一个红色匣子,匣子四周用铁封死,两把锁也被铁浇灌。建文帝看到祖父给自己留下的遗物,不禁恸哭起来,等回过神,他连忙命人放火焚烧皇宫蛮荒神话。马皇后赴火而死。
随后,程济砸破匣子,得到三张度牒,度牒上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匣子内还放着袈裟、鞋帽、剃刀、十锭白金以及一封信奈菲尔塔利,信上写道:“应文当从鬼门出,其余人从水关御沟出,傍晚时分,在神乐观的西房会合。”
建文帝仰天长叹道:“这难道不是天意嘛!”程济立刻为建文帝剃度。由于建文帝的名字中带有“文”,所以便自称“应文”。
吴王教授杨应能说:“我的名字中带有能,应当就是应能了!我愿剃度追随陛下!”
监察御史叶希贤说:“我的名字中带有‘贤’,应当就是应贤了!我也愿意剃度追随陛下傻妻不能惹!”
随后,建文帝、杨应能和叶希贤三人乔装打扮成僧人的模样准备逃出皇宫。当时,大殿内还有五六十人,都表示愿意追随建文帝逃亡。
建文帝认为,人多容易引起怀疑,所以仅仅带了九个人打算从鬼门逃走。当建文帝等人来到鬼门时,神乐观道士王升早已在鬼门等候建文帝。一见到建文帝,王升连忙叩头说:“臣之所以知道陛下会来,是因为高皇帝托梦给臣,令臣在此恭候陛下!”随后,众人乘船来到太平门,在王升的引领下,来到了神乐观。就这样,建文帝逃出了皇宫。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不过,《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有多处疑点:
1、朱元璋留下匣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建文帝逃命。面对生死攸关之事,朱元璋为什么仅将匣子的秘密告诉一个太监而不告诉建文帝呢?
2、按常理说,建文帝拿到匣子后,应当先打开匣子,看看里面有什么锦囊妙计,然后再见机行事,但建文帝和诸位大臣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先放火烧宫,然后才打开匣子,不合常理。
3、马皇后赴火而死可谓死得离奇。建文帝既然可以带着九个随从逃脱,马皇后也同样可以逃脱,她为何要赴火而死呢?有人或许会认为,马皇后是替建文帝而死,她想用自己的尸体迷惑朱棣,让朱棣误认为建文帝已死。但男人和女人的尸体特别容易分辨,所以这种说法不成立。
4、建文帝是先放火,然后才逃走的。但事实上宫中一旦起火,朱棣就会立刻派兵救火,建文帝又将如何逃脱呢?
5、朱元璋给道士王升托梦一事纯属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
谷应泰作为一个严谨的历史学家,为何要将如此荒诞的故事写进史书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建文帝逃出皇宫的方式过于神秘,无人知晓,所以谷应泰便采纳了民间传说。
民国学者黄云眉先生认为,建文帝有可能是从阴沟中逃走的,所以在其著作《明史考证》中说:“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建文帝逃向何方了??
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逃出皇宫的方式虽然荒诞离奇,但其所记载建文帝逃亡的路线却得到普遍认可。
建文帝到达神乐观不久,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便迅速前来会合。
此时,建文帝身边共有22人:
兵部侍郎廖平,襄阳人;刑部侍郎金焦,贵池人;编修赵天泰,三原人;检讨程亨,泽州人;按察使王良,祥符人;参政蔡运灞桥柳简谱,南康人;刑部郎中梁田玉,定海人;监察御史叶希贤,松阳人;程济,绩溪人;中书舍人梁良玉、梁中节,俱定海人;宋和,临川人;郭节,连州人;刑部司务冯学,黄岩人;所镇抚牛景先,沅人;王资、杨应能、刘仲,杞县人;翰林待诏郑洽,浦江人;钦天监正王之臣,襄阳人;太监周恕,和州人;徐王府宾辅史彬,吴江人。
建文帝看着身边这些不顾生死追随自己左右的股肱之臣,感动地说:“今后我们就以师兄弟相称吧,不必再拘君臣之礼了!”众人闻言,涕泪不止。
廖平说:“诸位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也都愿意追随陛下逃亡,但随行人员太多容易暴露,没有家室拖累并且有能力保护陛下的不足五人,就让他们来护卫陛下,其余人等都先各自回家,日后可在陛下经过的途中接应陛下。”
建文帝说:“我想去滇南,依附西平侯。”西平侯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深受马皇后疼爱。沐英对马皇后特别孝顺肥尾守宫,与马皇后的儿子——建文帝的父亲朱标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朱标英年早逝对沐英的打击特别大,朱标去世两个月后,沐英因悲伤过度咯血而死。沐英死后,沐氏子孙世代承袭西平侯的爵位,镇守云南。由于沐氏一向亲附建文帝,所以建文帝才会想要投靠西平侯。
史彬对建文帝建议说:“我们人多容易引起注意,况且新皇帝还没有消除疑虑,万一被人揭发又该如何是好呢?陛下不如以四海为家,往来于名山大川之间。”建文帝对此深表赞同,所以打消了去云南的想法。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1382年),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金喻良缘。
众人商定之后,决定让建文帝在廖平、王良、郭节、王资、史彬、梁良玉、郑洽七人的家中轮流居住。
郑洽的家族在浦江属于高门巨族,众人决定先前往浦江。当夜,建文帝足疾复发,无法行走,只能坐船。天微亮时,史彬便与牛景先到江边寻找船只。在江边,有一只小船,船上传来吴江人交谈的口音。史彬一听是家乡人,连忙去叩船,一打听,原来是家里人专门派来寻找自己的。
由于船只太小,又不想引起注意,所以建文帝仅仅带了程济、叶希贤、杨应能、牛景先、冯学、宋和、史彬七人前往史彬家。
八月,建文帝到达史彬家。
不久,朱棣下令各地追缴建文帝时期任命的官员的诰命。县丞到史彬家追缴诰命时,发现史彬在家,便对史彬说:“建文帝就藏在你家吧?”史彬连忙回答:“没有没有!”县丞瞥了史彬一眼,然后哂笑而去。县丞已经产生怀疑,史彬家不能再待了,于是建文帝带着两个和尚和一个道士离开了。
建文帝四人先乘船到京口,再过六合,于十月到达襄阳廖平家。由于踪迹败露的原因,建文帝决定前往云南。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十三日,建文帝到达云南永嘉寺。
永乐二年正月,建文帝离开云南,由重庆抵达襄阳,于六月再次来到史彬家。当时天色已晚,史彬看到建文帝突然来访,不禁热泪盈眶。
建文帝对史彬说:“我明天就得离开!”
史彬说:“臣打扫房间等待陛下多日,若有所疏忽,还请陛下见谅。臣想请陛下多住些时日,为何陛下却要匆匆离开呢?”
建文帝痛哭流涕道:“昨天,我路过西安道时遇到一位官员,他瞪着眼睛看我。此人我曾经见过,他一定会向朝廷上奏。我不想连累你,所以必须离开!”
君臣相拥而泣,久久无语。
史彬见建文帝穿得衣衫褴褛,连忙让家人给他缝制衣服。三日之后,君臣二人才依依不舍地分别了。
离开史彬家,建文帝直奔浙江,在杭州游玩23日,在天台、雁荡游玩39日。期间,他还拜访了冯学、牛景先。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派郑和下西洋。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有人认为,朱棣听说建文帝逃到了海外,所以才派郑和六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事实上,几年后朱棣就查询到建文帝在国内活动的痕迹,根本没有必要六次派郑和去海外寻找。
不过,最初让郑和下西洋也不排除有一小部分原因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但大部分原因还是为了宣示中国的富强。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朱棣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寻访张三丰为由,四处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听说后,便隐居起来。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郑和与胡濙往来于云南、贵州之间无敌宝体,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听说后,东行至善庆里,后又返回襄阳廖平家牛金禄。得知廖平已举家迁往蜀地,于是返回云南。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三月,工部尚书严震奉命出使安南并秘密寻访建文帝。严震与建文帝在云南不期而遇,两人相对而泣。
沉默良久,建文帝问严震:“你打算如何处置我呢?”
严震回答说:“陛下请自便,臣自有办法!”当夜,严震放走了建文帝,然后自缢于驿亭中。
随后,建文帝又回到了浙江,并在白龙山搭建了一间茅草屋。这年夏天,建文帝身患痢疾,面容枯槁,因怀有戒心,不敢出山寻找食物。不久,史彬、程亨、郭节三人前来探望。建文帝见到三人,不禁悲从中来。由于饥饿难耐,建文帝问三人说:“你们带有吃的吗?”三人连忙把随身携带的食物拿了出来。建文帝一番狼吞虎咽,看得三人心痛不已。
三人在白龙山逗留数日,建文帝催促他们,让他们早日回家,以免引起怀疑。
临别时,建文帝嘱咐他们说:“今后不要再来了!一是因为道路不便,二是因为各个关口盘查较严。更何况我现在过得很好,你们就不用再为我担心了。”三人含泪而去。
后来,史彬再次来白龙山寻找建文帝时,发现建文帝居住的茅草屋已经不复存在。到山旁询问一位老妇人,老妇人告诉他,茅草屋早已被官府拆毁。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胡濙的母亲病故,胡濙请求回家守孝,但不被批准。随后,朱棣又将胡濙连升三级,提拔为礼部侍郎,继续寻找建文帝。
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胡濙再次踏上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旅程。这一次,胡濙不再在全国漫无目的地寻找了,而是将目标锁定在江浙、湖湘一带。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深夜,胡濙匆匆赶回北京拜见朱棣。当时朱棣已经就寝,听说胡濙觐见,立刻起床召见胡濙。至于君臣二人谈论的内容,由于过于机密,无人得知。不过,《明史?胡濙传》却记载说:“漏下四鼓乃出。”如果朱棣晚上十点就寝,到四鼓(即四更,凌晨一点至三点),两人至少谈论了三个小时。
谈完之后,《明史?胡濙传》又记载说:“至是,疑始释姜维墓。”意思是说,到此时,朱棣心中的疑虑才被彻底消除。
这句话透露出三层含义:
第一,建文帝并未被烧死,而是逃走了;
第二,胡濙找到了逃走的建文帝;
第三,建文帝已经对朱棣构不成威胁了,也很有可能是建文帝让胡濙给朱棣带话,说他并没有复位之心,让他放心做他的皇帝。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鬼丈夫演员表,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建文帝的结局如何?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建文帝来到了贵州金竺长官司罗永庵。平时,建文帝喜欢写诗,在罗永庵时,曾在墙壁上题了两首诗: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陈咏开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沈。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
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
让建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诗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有一天,与建文帝同住的一位老和尚拿着建文帝的诗对思恩知州岑瑛说:“我就是建文帝。如今我已经90岁了,活不了几天了,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在我死后请将我葬在祖父的陵墓旁!”
岑瑛惊骇不已,连忙奏报朝廷。明英宗命人将老和尚以及一同居住的12个人全部锁拿进京,进行严加审问。建文帝和程济就在这12个人之中。
御史对老和尚说:“建文君生于洪武十年,到正统五年,不过64岁,怎么可能90岁呢!”经过一番审问,老和尚最终不得不老实交代自己是冒牌货,真名叫杨应祥,是钧州白沙里人。
查明真相后,明英宗下令处死杨应祥,并将与其一同居住的12人发配边疆。
此时,建文帝已在外逃亡将近三十九年。他早已厌倦了逃亡的生活,想要南归,于是便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御史。明英宗立刻派曾经服侍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去验明建文帝的身份。
建文帝看到吴亮来探监,便说:“你不是吴亮吗?”
吴亮矢口否认。
建文帝说:“当年用膳期间,我将一片鹅肉扔在地上,你手执酒壶,像狗一样地把肉叼了起来,有没有这回事?”吴亮听罢,心中一震。随后,他伏在地上,脱掉建文帝的鞋子,发现建文帝的左脚上果然有一颗黑痣。吴亮叩头于地,痛哭不能仰视。走出监狱后,吴亮上吊自杀了。
建文帝的身份被确定后,被明英宗接入皇宫居住。宫中人都称呼他为老佛,最终寿终正寝于皇宫。死后,他被安葬在西山。
本文选自《这些年,我们还在相信的历史谣言》
韩明辉著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38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