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59

皇帝大多不长寿!原因在于这四点 舆情播报I-舆情头条作者 徐婷婷 来源:人民网 健康时报 在众多帝王题材的影片中,总能听见臣子们高呼“吾皇万岁?


皇帝大多不长寿!原因在于这四点 舆情播报I-舆情头条
作者 徐婷婷 来源:人民网 健康时报
在众多帝王题材的影片中,总能听见臣子们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既是一种封建礼仪,也体现帝王对于长寿的希冀。
自嬴政自称“始皇帝”开始,皇帝便成了中国专制等级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独有的尊称。但养尊处优的皇帝临风春,真的都能长寿吗?
健康时报记者根据《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中记录的中国皇帝寿命列表,统计发现,自秦始皇嬴政到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302位皇帝平均寿命仅有40岁,其中257位皇帝的寿命不超过60岁。
除去医疗条件等客观原因,皇帝的寿命短,也多与生活习性有关。
举天下以奉一人
饮食无度,肥胖导致慢性病高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代帝王们拥有着当时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养尊处优,饮食肥甘厚味,往往易患“膏粱之疾”。
宋明帝刘彧(yù)即位时,年仅27岁,正值生理黄金期。然而,由于身体过于肥胖,锦衣玉食之下,身体状况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据《宋书》记载,即位后的刘彧不再励精图治,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吃多睡,且经常暴饮暴食。吃用蜂蜜腌制的鱁■(鱼鳔﹑鱼肠用盐或蜜渍成的酱),一次可以吃几升;吃烤猪肉,一次能吃两百块。食量大得惊人。《宋书》还记载,刘彧甚至因为肥胖失去了生育能力。
即便病倒,刘彧食量依然不减星晨变,重病在身依然能一口气吃下好几升食物。《南齐书·良政传·虞愿》记载: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最后一次吃得最多,吃到嗓子眼,立刻就要断气,仆人给饮下数升酢酒缓解症状,但腹胀更加厉害,他依然不停地吃糟汁(米酒),一顿三升。结果没多久离世,年仅34岁。
清太宗皇太极也是一个体型肥胖的皇帝。据《清史稿》记载:大清国第一帝皇太极中年发福,长得很胖,身体笨重,行动迟缓。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说,皇太极过于肥胖导致中风、高血压等病症,猝然驾崩挖划算。
《皇帝内经》指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农女阿喜,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由于肥甘食物胆固醇含量高,易使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
健康时报记者统计,在300余位皇帝中,其中病亡者有208人,其中导致死亡的疾病中聚谷氨酸,心、脑血管疾病是高发疾病之一。两宋尤其是北宋皇帝的死亡原因大多是高血压引发的脑血管疾病。北宋九位皇帝中——真宗、仁宗、英宗、神宗都患有脑血管疾病。
除了古代帝王,随着如今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致病越来越成为寻常百姓家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发布的最新《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有超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居世界首位。
以一人而率天下
日夜操劳易患精神类疾病
康熙皇帝曾在遗诏中解释过为什么历代皇帝短寿:自古帝王多享年不永,皇帝面对政务之烦,使人不胜其劳。当了皇帝,就没有退路,不能退休。
在享受“万人之上”的待遇同时,皇帝也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增加了精神疾患等的易患性。根据二十四史本纪部分中,各朝代皇帝传记中记载,有近四分之一的皇帝有人格异常甚至精神分裂的症状孙岩评书。
明光宗朱由检在位期间,面临内忧外患中百商务网,朝政动荡不安。每天睡眠时间不到两个小时,不到二十岁就头发尽白,眼角布满了鱼尾纹。
《明史·本纪第二十四》记载,朱由检在位十七年间,内宫从未听过管弦之声,公鸡还未打鸣,就开始伏案疾书,批阅文件。
不过,1644年4月,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年仅35岁的朱由检无法面对亡国的现实,自杀身亡。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患的似为躁郁症。拓跋珪早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央务鹊桥,但是在建立北魏之后,却陷入两难境地,中原地区大量保留着蒙古的风俗,不能像汉族皇帝一样轻易驾驭政权,处处受人制约,皇位也不断受到威胁。
据《魏书·太祖纪》记载,灾变屡现,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追计平生成败得失,独语不止。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归咎群下,喜怒无常。
说的就是,拓跋圭经常几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一直去思考自己平生的成败得失,有时候会自言自语一个晚上。对于身边的大臣,拓跋圭也都充满了不信任,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言辞失措,就大叫而起。在精神疾病长期困扰之下,拓跋圭于39岁离世。
压力导致的精神类疾病,如今也并不鲜见。2017年5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17.5%,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多发于压力大的大学生、计算机技术从业人员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多是慢慢地加重,应及早识别,及早接受正规的、科学的治疗。
嗜酒沉醉 逐美贪色
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寿命
尽管造成这些帝王早死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无疑跟生活习惯太坏有关。酒,满足皇帝们在礼仪、社交与联络臣下感情的需要。然而,过量饮酒也是导致皇帝身体疾病乃至身亡的因素之一。
据《北齐书》记载重生步步芳华,北齐文宣帝高洋,“沉酗既久,弥以狂惑”,“暨于末年,不能进食,唯数饮酒,曲蘖成灾,因而致毙”。 高洋长期酗酒,后来甚至不吃饭只喝酒,导致死亡常宁房产网。高洋离世时,年仅31岁。
元太宗窝阔台也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致死。根据《元史》记载,十三年十一月,窝阔台出门狩猎返回时,“帝欢饮,极夜乃罢,辛卯迟明,帝崩于行殿”。大量饮酒,酒中的乙醇等有毒物质在体内迅速的蓄积,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或急性脑血管疾病而亡。
白天狂饮大醉让酒精的毒害深入骨髓,夜晚纵欲以耗损精血元气。东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仲长统撰著《昌言》一书中,“那些帝王将相及其贵族子弟,无不宫妃数千,妻妾成群,生活极度奢靡。他们整天饱食肥甘,嗜酒沉醉,逐美贪色,纵欲无度。其结果弄得一个个体弱多病,夭折短命”重生之阎欢。
仲长统指出,这些人大多在尚未成年之时就已早婚早育,使其子女更加柔弱多病。这种体质低劣的孩子再度重复其父辈那种荒淫放纵的生活方式,谁也无法避免重蹈覆辙,于是病弱者代代相传,个个都很短命,乃至形成恶性循环。
以东汉时期的帝王寿命为例,徐慧宣整个东汉时期总共有14个皇帝,除了5个死于幼儿或少年时期的不计以外,在9个成年皇帝中,活到40岁以上的仅有3人,其他6人都是英年早逝的短命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贻谋表示,如今,很多人在发家致富之后,便嗜好美色,生活放纵,有的青少年亦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致使其身心健康不断受到损伤,甚或招致其重病或减损寿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教授曾指出,国民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必须进行一场涉及面广、内涵深刻,甚至是脱胎换骨的膳食、行为革命。
“长生药”不治病反致命
神医、神药不可信
药物中毒是皇帝们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病亡的208位皇帝中,中毒位于死因之首。自秦汉时期,许多帝王为追求长生,希望通过服食丹药达到长寿的愿望。但不乏因服食丹药中毒甚至丧命的帝王。
皇帝迷信神效“丹药”的起因,多为听信方士之言吴云清,而这些丹药中,常有危害身体成分。
东晋哀帝司马丕迷恋服食丹药极品唐医,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渐渐有了依赖。兴宁二年(公元前364年)三月地震哥,司马丕一次性服食了过量丹药,身体出现了中毒反应,由于药物毒性发作,身体机能出现严重受损,一年后离世,年仅25岁。据《晋书》记载,东晋哀帝司马丕,“雅好黄老,断毂,饵药以求生,服食过多刀梦网。遂中毒,不识万机”。
虽有司马丕的前车之鉴,还有很多皇帝为治病养生而服用丹药。以唐朝为例,据《历史研究》期刊“试释唐代诸帝多饵丹药之谜”一文,在唐朝21位皇帝当中,至少有11位皇帝迷恋丹药,其中唐太宗、唐穆宗、唐武宗都是所谓“长生药”,中毒导致不治身亡。
明清皇帝也有不少皇帝热衷于服食丹药,其原因除了追求更长的寿命,还有治疗疾病。明成祖朱棣因为风湿,服食“灵济宫符药”,由于药性多热,服用之后多暴怒,导致失音。清世宗也由于痴迷丹药导致身亡。
宣称包治百病、治愈癌症、甚至起死回生……如今,类似保健品冒充“万能神药”的广告随处可见,让不少老人深受其害。
自称“蒙医后人”的刘洪斌,自称“清宫御酒”的保健品酒、添加违禁品的“清宫丸”等,这些打着皇家、御用的旗号常常能吸引一大批消费者。以清宫御酒为例,日前深圳警方就破获一起近千万元的非法保健酒案,该酒涉嫌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长期服用对人体具有一定危害,对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危害极大,严重者可致心肌梗死。
养生四诀 十常四勿
80岁长寿皇帝的长寿经
健康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中国历代皇帝中80岁以上的凤毛麟角诺克斯十戒,清朝乾隆(89岁)、南北朝梁武帝萧衍(85岁)、唐朝女皇帝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
乾隆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夏春亭 ,年近90依然身体健壮、神智清醒。他曾总结出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早上不睡懒觉,黎明即起,到户外作呼吸运动。进补时应随季书变化,年龄大小和健康状况而异。
“十常四勿”是乾隆帝日常坚持的保健动作,也即:齿常叩怡乐生活馆,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沈杨美芝,发常梳,足常摩,腹常旋,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具体而言:运动强健体魄,乾隆自幼习骑射、直到80岁高龄依然去狩猎;旅游调节心境,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一生中曾六下江南、三上五台山;读书修身养性,一生作文1300多篇,写诗4万余首;起居饮食有规律,膳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少吃肉类,且从不过饱,不好抽烟。
梁武帝萧衍则认为酒为“恶本”,他曾写《断酒肉文》一文,酒者是何臭气,水谷失其正性,成此别气,众生以罪业因缘,故受此恶触,立誓“永断酒肉”,这被认为是萧衍高寿的原因之一。
谈及宋高宗赵构长寿,学者普遍认为是因其良好心态。明代学者龙遵在其养生学专著《食色绅言》中提到,高宗长寿,是因为先天禀赋和后天寡欲。赵构精通医术和养生,曾亲笔写下《养生论卷》一书,讲究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在历经国破家亡、母亲被俘等一系列变故后仍镇定自若,56岁的宋高宗赵构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退位,在山水湖色的滋润中,悠哉之极,乐享人生之道,活到八十一岁高龄。
由此可见,其长寿的共同特点,在于深谙养生之道。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指明的健康方法不谋而合: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或许,这正是我们获得长寿的最优解。
参考文献:
①柏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2年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④赵翼:《新旧唐书·唐诸帝多饵丹药》,中华书局,1984年
⑤宋濂等:《元史》卷二《太宗记》,中华书局,1976年
⑥李百药:《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范春玲,中华书局,1972年
⑦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⑧ 崔寔、仲长统:《政论·昌言》,中华书局,2014年
⑨王永平:《试释唐代诸帝多饵丹药之谜》,历史研究,1999年
⑩史泠歌:《帝王的健康与政治-宋代皇帝疾病问题研究》,河北大学,2012年

三秦都市报舆情所 赵福生 编辑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3730.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