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86

成都,烟火人间3000年!-临沂大视界烟火人间3000年成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大的魅力?这也许要归因于它对三教九流、各个阶??


成都,烟火人间3000年!-临沂大视界

烟火人间3000年





成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大的魅力?
这也许要归因于
它对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容纳
3000年以来
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升斗小民
他们逐一登临这个众生的舞台
共同营建出了
中国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城市
1初生
千万年前的中国大地
造山运动如火如荼
横断山脉、大巴山脉、巫山、大娄山持续隆升
它们分别从西、北、东、南四面合围
中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
即四川盆地



海拔5353米的大雪塘山势耸立
为成都市域内的最高峰
(下图为西岭雪山景区,大雪塘峰即其最高峰,摄影师易思超)


高大的山体助力成都形成发达的水系
山涧碧水叮咚
(青城后山,摄影师@贺磊)


叠瀑潺潺
(天台山长虹瀑布,摄影师@罗政)


平原上河网密布
尤其岷江进入平原后
水势平缓、多出汊道
每隔3-5千米便有一条较大的河道
是四川盆地河网最稠密的地区
(成都水系图,包括了后来的人工河道,制图@朱亚琳/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Google)


密布的河网带来大量沉积物
饱含营养元素众多的腐殖质
平原因此愈发肥沃
(白鹭湾湿地公园,摄影师@曹明雄)


肥沃的土地
以及从平原到高山高差巨大的垂直自然带
孕育出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包括2600余种种子植物、237种脊椎动物
珍稀的大熊猫、小熊猫皆生活其中
(第1张为大熊猫,摄影师@李雪松;第2张为小熊猫,摄影师@严肃)



另一方面
成都虽然紧邻地质活动活跃的横断山区
却拥有非常稳固的地块构造
平原上厚达数百米的沉积层
也易于吸收和消减地震波的能量
因此极少发生破坏性地震
(成都附近的断裂带郑恩柏,示意图源自@《Exploration of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at Pingtong Town东邪传人,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修订@朱亚琳/星球研究所)


风景优美、水系发达、土地肥沃、动植物丰富
却又极少地震灾害
成都的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正所谓
(出自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现在
舞台已经就绪
只待谁人登临
2王侯将相
岷江上游的古蜀人
率先发现了成都的价值
他们顺江而下
翻越重重山岭进入成都平原
(出土于金沙遗址的铜立人古蜀人形象,矮小精干,脸形瘦削,杏眼圆睁,头戴弧形齿饰太阳帽,放在现在也颇为时尚;图片源自@金沙遗址博物馆)


条件优越的成都奠定了古蜀王的霸业
距今约3000年前
一座规模庞大的都城
出现在成都市区的西北部(金沙遗址)
古蜀王坐镇其中、统辖四方
(金沙遗址博物馆,摄影师@张艳)


精美的金器、巨大的象牙
装点了蜀王的仪典
金沙遗址出土金器高达200多件
是中国出土金器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先秦遗址
象牙数量更是多到数以吨计
令人瞠目结舌
(金沙遗址黄金面具,摄影师@李滨)


高超的工艺、超前的审美
凝结了蜀王的精神信仰
四只展翅飞翔的神鸟
被刻画在一片仅有2毫米厚的金箔上
围绕着太阳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禁止出境文物,该图案于2005年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摄影师@Siyuwj/维基百科)


2300年前
古蜀国被秦国所灭
新上任的蜀郡太守李冰
带来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使命
成都不但要成为治理蜀地的中心
还要担当统一中国的大后方
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启动了
即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摄影师@唐潮)


李冰组织蜀人移山凿河
将时常泛滥的岷江一分为二
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行洪
(都江堰,最左侧细长的河道为沙黑总河,中间为外江,右侧为内江;摄影师@余明)


都江堰的成功建设
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不知饥馑
原本属于关中平原的“天府”美誉
也很快被成都平原取而代之
在随后长达30年的秦统一战争中
来自成都的粮草、兵器
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秦王的统一大业终成
(成都郊区冉义镇农田航拍,摄影师@周世俊)


不仅是秦王
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汉王刘邦
同样将成都视作大后方之一
他安排萧何“收巴蜀租,给军粮食”
而萧何也因“收租”得力
被刘邦定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
(上文引语出自《史记》;下图为崇州重庆路油菜花田,摄影师@徐浩伦)


成都人则感念李冰之功
将其奉为四川保护神
李冰次子也被演绎为著名的二郎神
这便是流行于四川的“川主信仰”
鼎盛时期相关庙宇多达500余座
(都江堰离堆公园伏龙观,奉祀李冰父子;四川以外亦有称杨二郎为二郎神;摄影师@唐潮)


1700年前
魏、蜀、吴三国鼎立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以成都为中心经营蜀地
然而三国之争的关键并非智谋多寡
而是中原、吴越、巴蜀
三大核心区的经济实力角逐
蜀汉虽有成都平原农业之利
终究疆域狭小、国力薄弱
诸葛丞相必须为蜀汉找到新的财赋来源
一种“上等奢侈品”进入他的视野
即“锦”
(《太平御览》转引《诸葛亮集》)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秦汉三国时期的成都盛产蜀锦
其品质冠绝中华
不但被当地达官贵人竞相购买
还出口魏、吴,远销异域
(东汉魏晋时期著名的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琉璃石幼龙,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历经千年色彩依然艳丽,八个汉字清晰可辨;摄影师@刘玉生)


为控制蜀锦的生产
蜀汉政府在成都城西修筑官府作坊
名为“锦官城”
成都因此多了一个美丽的别称
“锦城”或“锦官城”
(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大量冠以“锦”字的地名也在成都涌现
织锦作坊所在地被称为
锦里
(现在的锦里已演变为成都著名的商业街区,摄影师@刘承徭)


织锦工人濯锦之江被称为
锦江
(流经成都市的府河、南河,即为锦江;下图为锦江朝霞,摄影师@樊哲)


但是
诸葛丞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锦也在后来被苏浙丝绸超越
诸葛亮治蜀的功德却被成都人永久铭记
他们修建起规模宏大的祠庙
武侯祠
其内广植松柏竹木、气象一新
正如诗中所云
(唐代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卢克沃洛,锦官城外柏森森”
(武侯祠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但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摄影师@张艳)


古蜀王、秦王、汉王、李冰、诸葛亮
王侯将相们在成都建功立业
一批新人也已经摩拳擦掌
等候登场
3文人雅士
先秦及秦汉时期
成都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
但文化上仍较中原落后许多
蜀人自己便说
(出自《三国志·秦宓传》,指西汉初年的状况)

“蜀本无学士”
到了唐宋时期
成都经济达到鼎盛
人称“扬一益二”
(扬州第一,成都第二)
政局安定之时
文人雅士以游历成都为风尚
例如王勃、卢照邻、李白、陆游等
(出自清代李调元《送朱子颖孝纯之蜀作宰》)

“自古诗人例到蜀”
中原板荡之际
文人雅士又纷纷以成都为避难所
尤其以安史之乱、唐末五代战乱时为最
(唐代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描绘的是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入蜀途中场景,有争议,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公元759年
47岁的杜甫逃难到成都
寄寓寺庙少许时日之后
便开始营建自己的新家
他向亲戚借得银钱、向县官借得苗木竹子
甚至瓷碗也是朋友襄助
数月之后
著名的杜甫草堂便落成了
(杜甫草堂梅园的茅草屋二林二秦,简陋而别致,摄影师@樊哲)


草堂前的小径两侧栽满花木
当朋友到访时
杜甫在诗中高兴地写到
(杜甫《客至》)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草堂花径云裳小丫鬟,红墙夹道为后世修建,摄影师@阿杜)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杜甫
也终于有闲情逸志欣赏成都春日的美景
西岭雪山在他的笔下一举成名
(杜甫《绝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现在的大雪塘周围被称为西岭雪山,但更可能的是幺妹峰;下图为现今西岭雪山的一处滑雪场,摄影师@惠志杰)


在杜甫到达成都的30多年后
女诗人薛涛也随父入蜀
不曾想,父亲很快病逝成都
她被迫沦为乐妓
在达官贵人的宴席间侍酒作诗为生
当时人们作诗的纸张幅面宽大
占居主导地位的男性诗人
在其上挥毫洒墨,气势恢宏
内心细腻的薛涛认为
应该有一种精致的、更符合自身喜好的纸张
她决定亲自动手
从井中汲水,自行制作小型纸张
并将纸张染为更为女性化的桃红色
(薛涛井,传说薛涛曾在此汲水,摄影师@卓远)


这种小型书写纸一经问世
便成为文人雅士中的时尚之物
后人不断仿制
人称“薛涛笺”
薛涛暮年居于浣花溪之侧
成都人在锦江边修建起一组壮丽的建筑群
以资纪念
望江楼便是其中之一
(望江楼,摄影师@王新刚)


随着文人雅士的增多
成都逐渐变为一个艺术氛围极为浓郁的城市
满城的人们都在谈论诗文、绘画、音乐
杜甫记录道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再加上成都人天性乐观
生活中充满了幽默与欢乐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出土于成都天回山,因极富喜感,而被誉为东汉第一俑;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城市里大兴悠闲享乐之风
人们享用着美食、美酒
歌舞宴饮、鼓瑟吹笙
(陶舞俑碎丹青,现藏于成都博物馆,摄影师@石耀臣)


李商隐在诗中言道
(唐代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意为成都的美酒可以用来度过晚年黑道死囚 ,更何况有像卓文君这样的美女在当垆卖酒)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户外的游乐尤其盛大
而且是全民出动,官民齐参与
(宋代《岁华纪丽谱》)

“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凡太守岁时宴集······士女栉比,扶老携幼,阗道嬉游”
成都人还花大力气整修许多景点
使之成为游乐胜地
例如浣花溪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今日浣花溪公园,摄影师@曹明雄)


他们广种花木
包括海棠、桅子、杜鹃、梅花、银杏等
最为著名的当属芙蓉
成都也因此又被称为“蓉城”
(红梅树下的成都人休闲生活,摄影师@朱建国)


为方便观赏美景
他们又建起大量亭台楼阁
(合江亭汤巫山,摄影师@王新刚)


包括著名的“观景摩天楼”
散花楼
(散花楼,李白登临后曾作名诗《登锦城散花楼》,摄影师@周世格杰白玛俊)


安顺廊桥
(安顺廊桥,创建年月无考,重修于清代乾隆年间,摄影师@毛峰)


与此同时
宗教活动更加兴盛
隋唐时期成都地区可考的佛教寺庙多达43处
著名的玄奘法师便在其中一处寺庙受戒
(文殊院鸟瞰,摄影师@罗政)


风景秀丽的青城山更是遍布道观
成为道教名山
(青城山上清宫,蒋中正题字,摄影师@唐潮)


李白、杜甫、薛涛
诗文、绘画、音乐、美酒、游乐、宗教
文人雅士的成都已经如此丰富多彩
随后
真正的人间烟火即将点燃
它将让成都更加引人瞩目
4市井小民
元明清朝代更迭之际
成都不再是安定的大后方
频发的大屠杀令成都人口锐减
尤其明末张献忠两次屠城
成都几乎成为空城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
一直到20世纪的抗日战争期间
来自湖广及其他省份的新移民
大规模进入成都
其人口结构发生前所未有的大换血
(明代成都人的形象,彩釉陶侍从俑,成都五里墩出土;此陶俑头戴大帽,衣着上蓝釉,表情生动;图片源自@成都博物馆)


新的村镇在成都平原上迅速崛起
星罗棋布、大小错落
(邛崃平乐古镇,摄影师@尹贵成)


大地主们建立起超级庄园
(刘文彩的刘氏庄园,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之一,摄影师@朱建国)


客家人将土楼引入成都
(洛带古镇土楼,摄影师@石磊)


满族人则按北方的习惯
建立起类似胡同的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现为著名的商业街,摄影师@叶青)


移民们带着各自原籍的生活习惯、方言
五方杂处、互相通婚
最终在成都这个熔炉中形成了
全新的成都人
王侯将相、文人雅士主导的成都文化
让位于更具烟火气的市井文化
他们融合南来北往的饮食
创造出平民化的川菜
火锅、串串香、担担面、赖汤圆
肥肠粉、钟水饺、夫妻肺片、伤心凉粉
麻婆豆腐、兔头、锅魁、龙抄手
达官贵人、贩夫走卒皆可大块朵颐
(摄影师@朱建国)


他们将江苏昆曲、湖北汉剧、陕西秦腔
与四川高腔、灯戏等诸多地方声腔融合
形成川剧
尤以变脸、吐火著称于世
(摄影师@朱建国)


他们让茶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
三教九流,会聚一堂,不讲等级,无需礼仪
喝茶聊天,乱摆一气
(“摆”为四川话,意为聊天;下图为露天茶馆,摄影师@朱建国)


他们让麻将成为全民运动
无论老幼、无论寒暑、无论高低贵贱
麻将桌构成了成都最大的社交网络
(麻将之河油焖茄子的做法,摄影师@朱建国)


底层文化的兴盛
使得明清时期成都小商品经济愈发繁荣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
川军将领杨森仿照西方在成都修建新式马路
时名“森威路”
江浙商帮、北京商帮、四川商帮沿路设店
仅此一条马路所集中的商业资本
便占到整个成都的7成
形成了当时成都的中央商务区
森威路后来的名字更加广为人知
春熙路
(春熙路,得名于老子《道德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摄影师@张盛)


商业的繁荣、人口的增长
促使成都在1936年便开始规划环城道路
一环紧靠城墙,陆盈盈长约15千米
二环环绕市区,全长55千米
使得成都成为中国最为典型的环路交通城市之一
(二环高架清水河大桥,采用川剧脸谱造型,摄影师@王钰权)


西式高等教育
也于这一时期引入成都
1910年多个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会联合成立
华西协合大学
大学所在地被称为华西坝
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兼具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宫廷花园之美
(第1张华西口腔健康教育博物馆,摄影师@王新刚;第2张四川大学华西校区钟楼犰狳鞋,摄影师@朱建国)



千千万万个市井小民
他们中的多数人甚至没有留下名字
却共同推动了成都的全新繁荣
川菜、川剧、茶馆、麻将
商业街、环城道路、新式教育
让成都充满了包容万千的人间烟火
5今日成都
今日的成都
走过3000年的沧桑
(大慈寺和远方的现代建筑群,摄影师@樊哲)


各类新式建筑
拔地而起
(从339电视塔上俯拍IFS高楼夜景,摄影师@张盛)


商业繁盛
(成都IFS进击的大熊猫,摄影师@李毅恒)


交通发达
(成都中轴线天府大道,摄影师@樊哲)


与全球联结紧密
(双流机场上空归来的飞机真子丹,摄影师@谷臣澄)


人们的生活方式前卫而多样
(成都市体育中心,摄影师@张乃贵)


并充满文艺的追求
(第1张方所书店,摄影师@张盛,第2张四川省图书馆,摄影师@卢俊江)



未来更加可期
这就是成都
烟火人间3000年
(天府广独眼枭场,摄影师@伊伦迪尔)




全文详见:https://p66p.cn/318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