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97

暨“大吕计划”首回合 【展览预告】艺与用——当代青年漆艺家邀请展-武汉创意天地艺与用——当代青年漆艺家邀请展暨“大吕计划”首回合主办单位


暨“大吕计划”首回合 【展览预告】艺与用——当代青年漆艺家邀请展-武汉创意天地

艺与用——当代青年漆艺家邀请展
暨“大吕计划”首回合
主办单位:大吕空间
学术顾问:张颂仁 周剑石
策 划:吕豪
协 同:Pseudo-Scholar小组(新加坡国立大学)
视觉设计:侯虹灿、李耕
支持媒体:湖北电视台、凤凰艺术、湖北日报、艺展湖北、雅昌艺术网
开幕时间:2017.5.6(周六)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17.5.6至2017.6.21
展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武汉创意天地-艺术家工作室3#-201
参展艺术家
(排名不分先后)
刘善林、黄群生、傅文超、李岩、张一琳、施鹏程、雷禹、张钧雷、肖山、陈琳、林名坦、薛杨、黄璐玲、周越、陈珍珍、陈政、郭天天、喻小强、邹梦遥、张骥

刘善林 《风吟》,60cmx60cm
大漆、蛋壳、金箔
2011-2012
中国人与漆的因缘迄今已逾8000年,荆楚大地更是孕育出过绚烂璀璨的漆艺文明刘颖婷 。然而近代以来,历经战乱,西方现代思想乃至经济转轨的影响,漆艺等传统手工艺长期处在现代工业体系的冲击下黯然逡巡,其间虽然不乏时代精品,但往昔“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盛景终归还是湮没于历史烟云。如今,我们回望这样一项悠久的工艺,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来赏鉴?面向当代生活世界列车蛇灾,我们的传统手工技艺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打开”方式?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艺与用”,我们试图从漆艺——这项传统工艺的本体出发,探寻其丰富多样的当代面貌。本展共遴选出20位青年漆艺家共40余件作品,涵盖漆画、器物、漆立体(漆塑)等多个名类,以期从不同层面辉映大漆——这一传统媒材与特色工艺的鲜活韵致。参展作者分别来自中国美术学院(China Academy of Art)、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cademy of Arts&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天津美术学院(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四川美术学院(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de)、湖北美术学院(Hubei Institue of Fine Arts)、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等高等艺术院校,同时也包含有致力于漆艺制作的职业手工艺人。展览有意将这两种道路汲养出的艺术家、制作者并置呈现,一方面意图将此一关乎生产者身份政治(politic identity)的议题纳入到今后对工艺/艺术再生产的相关思索,另一方面亦是旨在表明一个立场:工艺绝非止于观瞻,它不是成就视听-符号奇观的媒介和手段蛮荒纪年,相反,它们理应融于我们居处的日常生活空间,可待亲近董可飞 ,可供玩赏,可以使用。传统工艺与造物的魅力正在于此!
策展人吕豪百姓日用
工藝之所以成道惠民卡盟,由於藏在百姓日用而不知。工藝之窦光鼐敗,在於從器用中被破格提拔,進而自詡為藝術。所謂藝術者邓玉贞,成真身的成於無用之用,成器的成於箴規教化。藝術而不成器的,什麼都不是花丛炼心,徹底無用。因此立志於工藝的話,必須要有遁世於「日用」的志氣。
現在要找到「不知」的日用是天大的難事,因為日用的百姓沒有了,都被基因改造了。現世的有消費群體、有市民群眾,有人民,就是沒有百姓。李允浩日用成為實用, 成為消費,成為潮流。所以立志於工藝的話,首先要把百姓找回來,不行就要設法把消費者、市民人民往裏拉。要改造別人,工藝家自己先得把自己修煉為百姓,讓自己的生命融於日用,與天地萬物為友。物盡其用,成道於器,不成己名。
工藝成道的世代,大概就無所謂奇器、科技、消費、環保了,因為那時天心和機心都應該化合於日用之中了。
張頌仁 序於人民共和六十八年四月

肖山 《游·一物》,108cmX30cmX39cm
大漆、瓦灰、麻布
2017

陈琳《花猫和黑猫》梁衡的资料,80cmX80cm
大漆、瓦灰、麻布、银箔、蛋壳、螺钿
2016

傅文超《天边的云》,80X120cm
大漆、木、麻

此展,正值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发布后的当口......我们正活在一个中国漆艺从传统向当代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时代的意志,一个深刻而复杂的蜕变过程……上世纪30~90年代,几辈人的铺路,今朝青春活力的汝辈,正是继往开来,被寄予希望chi66,中国漆艺的一批生力军……我从作品中已经感受到了你们传递出来的时代气息,生命的能量。展览主题“艺与用”,准确的把握了,抓住了中国漆艺未来发展的关键,足见年轻策划人学术眼光的犀利。期待与参展的诸位切磋“大漆之国”漆事,漆用,漆技和漆艺术。
——周剑石
著名漆艺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郭天天 时光零件#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6x30x30cm
大漆脱胎、冷光电路、瓷膏

薛杨 《山的那面》
90cmX30cmX20cm周晋进,90cmX38cmX17cm
大漆、棉布、瓦灰
2016

喻小强 《炁—片金香筒》,5cmx2.5cm 8.2cmx1.8cm
大漆、金箔
2016-2017

吕豪这些年轻人,受过很好的当代艺术教育中医扬名 。他们决定以当代意识重新打开传统工艺和造物的思考空间,这件事情不是目前热闹的现场,但却是有质感的。对他们来说,做事情的动力来自生活,来自需求,来自感受;也期待这个融工艺家、手艺人、知识人、艺术家的共同体的合作产生影响。
——郭晓彦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副馆长


黄群生 《山里的石头》,45cmx45cmx45cm
大漆脱胎
2016

漆艺作为中国传统制造工艺,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艺,呈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美学和天地生观。“艺与用”是对工艺器物所具备的艺术之美和实用之真的双重强调,是对农耕文明的现代升华,是对匠人手作的日常还原。
——向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


雷禹《山食》,80cmX80cm
大漆、铝箔、螺钿
2016

大漆在楚,其德不孤。万祀如新,持之有故。高思在云,游心在初。
——李旭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博士


李岩 《建水》,16cmX16cmX6cm
大漆
2016

林名坦《茶具》马爱伦,可变尺寸
大漆、麻布、瓦灰,
2017

张骥 《蔚蓝》,直径10cm
大漆、漆粉
2013-2014

张钧雷《等我一下》,60cmX120cm
大漆、铝箔、蛋壳
2013

在本雅明看来,“光韵”最初是由艺术的某种“礼仪”功能产生的,最早的艺术品起源于某种仪式——起初是巫术礼仪,后两者是宗教礼仪,而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它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了出来……当艺术创作的原真性标准失灵之时,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得到了改变。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于是造物不再侍奉礼仪,转而侍奉一整个政治经济系统......如同村上春树所言,“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于是茶道是一种禅、花道是一种禅,琐碎如洒扫庭院、晴耕雨读亦各是禅。匠人最大的禅心,莫过于亲力亲为将自己的灵感精神赋予造物使之具有独一无二的光韵。
——戴钟璇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 博士


漆言品物(组合)《圆·来,相·望,独守》
大漆、瓦灰、麻布
2016

我所理解的“艺与用”是蕴含了策展人现实关怀的文化运动。对西方文艺保持开放的心态,同时又要拒绝沦为其“买办”;尊重艺术的自身价值,同时又不希望它被消费主义所利用。对于这个在未来仍会困扰艺术家们的难题,艺与用以传统和日常为关键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董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博士后


施鹏程 《樽》,可变尺寸
大漆、金箔、麻布、瓦灰

张一琳《宛在水中沚》,42cmX125cm
大漆、银箔、银粉
2016

周越《二十四节气·盛宴》(部分),36X36cm
大漆、瓦灰、螺钿
2014


大吕空间
"大吕空间"是一个集创意策划、艺术创作与展示、思想文化交流的综合性人文艺术空间。作为国内聚焦中国工艺(艺术)再生产与跨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大吕空间”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振兴与当代转换,探寻具有杰出技艺与责任担当旳工艺家、艺术家、思想者、并以武汉为原点,充分凭借本地丰厚的教育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联结工艺家、艺术家、知识人与众爱好者的共同体。
大吕 Art and Craft Project
大吕 Art and Craft Project(以下简称“大吕计划”)是一项专注传统工艺(艺术)当代转换与生态探索的实践计划。“大吕计划”兹将立足本土非遗-工艺文化资源,以专业化、国际化的视角发掘、推介优秀的手工艺/艺术创作者极品智能,并依托于大吕空间,为工艺家、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与青年学者创造一个展示交流的高端平台。
-END-

全文详见:https://p66p.cn/296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