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专题——长歌行者2018申根游(五)-中博联智库文 / 长歌行者- 摄 / 长歌行者-- 编辑:中博联小婷 -斯德哥尔摩01很小的时候读《世界五千年》,就知
游记专题——长歌行者2018申根游(五)-中博联智库
文 / 长歌行者
- 摄 / 长歌行者-
- 编辑:中博联小婷 -
斯德哥尔摩
01
很小的时候读《世界五千年》,就知道瑞典是个北欧强国,也是维京海盗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那时还听到有个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也是瑞典产的,安全性能全球数一数二,以至于长大后也买了一辆,其实瑞典的工业发达的行业不止汽车,还拥有发达的航空业、核工业以及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瑞典是欧洲最大的铁矿砂出口国。按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
中学的时候喜欢体育了,看国球比赛的时候,知道瑞典乒乓球队是我们的劲敌。尤其有位名将瓦尔德内尔,世界上第一个集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他与蔡振华同期的运动员,等到蔡振华退役多年当教练了,他还在一线拼杀,经历了我国以江嘉良、马文革、刘国梁为领军人物的好几代球员,直到刘国梁都退役了,老瓦还在打,他是真心热爱这项运动,被称为“乒坛常青树”,而且打法兼具东西方的优点,尤其发球是一绝,战术灵活多变,又被称为“游击队长”。老瓦的比赛极具观赏性。
百度一下瑞典的简介可知:瑞典王国(瑞典语:Konungariket Sverige),简称瑞典,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是北欧最大的国家。人口也过了一千万。这些天走过的国家都是几百万人口,所以乍一看瑞典人口过千万觉得好多啊!仔细一想还不到咱们北京一半的户籍人口数呢,但这已然是是北欧人口最多的国家了。
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公元1100年前后,瑞典开始形成国家。从1397年起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523年重获独立,自1611年至1718年期间,曾晋身欧洲列强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宣布中立,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实际上由于对俄罗斯的宿怨和恐惧,瑞典还是偏向于德国的,为德军提供了很多方便。
瑞典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盟成员国之一,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以及极力追求平等,设立许多社会福利制度,且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拥有15处世界文化遗产,森林覆盖率为54%。
首都斯德哥尔摩,被很多中国同胞简称为“斯京”,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濒波罗的海,梅拉伦湖入海处,风景秀丽。初到斯德哥尔摩,还有点不愉快的小插曲:大清早从码头出来,走了一公里路才找到最近的公交车站,发现无处购买车票,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公交车,司机是个黑人,脸也很黑,说我这里不卖票,你回去码头买吧!无奈背着行李又走一公里回码头,可根本无处可买,无奈敲office的窗,露出一位金发白人姑娘的脸,笑容可掬的为我解答问题村上佳菜子,为我在地图上画了最近的购票地点,居然有两公里之遥!
不禁要吐槽一下斯京的公共交通,便利程度不要说与我天朝比,就是比邻国芬兰都低一个档次。同样是客运码头,赫尔辛基码头出门就有自动售票机,公交车也就在门口。可是大名鼎鼎的斯京,整个码头没有买公交卡的地方,最近的公交车站也要一公里远,还不能用欧元(有自己的货币瑞典克朗)。早晨还没有一辆出租车可打,让一个刚下船的背着行李的游客情何以堪。
还好进了市区以后,看到美丽的梅拉伦湖和环绕四周的古香古色的建筑,心情才有改观。斯京的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联为一体,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我到的这天阴云密布,又有点像伦敦的感觉。建筑物的历史都比较久远了,因此外立面的颜色感觉与赫尔辛基相比较深、较旧,又有点爱丁堡的感觉。水边有的游轮居然冒着黑烟,林格曼黑度肯定超标,味道也很重,这种早期工业化的印记,居然还存在现代的欧洲发达国家首都,让我这个搞环保出身的人很诧异。
总之初来斯德哥尔摩,第一感觉与印象中的那个北欧第一大都市,有一点点的差距。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02
首先来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位于市中心的梅拉伦湖畔,是斯德哥尔摩的形象和代表,也是该市市政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建于1911年,由被称为“怪才”的瑞典民族浪漫运动的启蒙大师、著名建筑师拉格纳尔·奥斯特伯格设计。历时12年才建成,是瑞典建筑中最重要的作品。建筑两边临水,一座巍然矗立着的塔楼,与沿水面展开的裙房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之装饰性很强的纵向长条窗,整个建筑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伟壮丽,设计新颖。
800万块红砖砌成的外墙,在高低错落、虚实相谐中保持着北欧传统古典建筑的诗情画意。市政厅的右侧是一座高106米,带有3个镀金皇冠的尖塔,代表瑞典、丹麦、挪威三国人民的合作无间。登上塔顶部,一览整个城市的风貌,看到市中心被多个水体环绕,确实有水城的感觉。市政厅周围广场宽阔、绿树繁花、喷泉雕塑点缀其间,加上波光粼粼湖水的衬映,景色典雅、秀美。
有一位留学后在这里工作的中国女孩导览,为我们详细讲解市政厅内的建筑、画作和历史。市政厅内部有两个知名的大厅:蓝厅和金厅。其中,蓝厅就是宴会厅,每年的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日旺旺心语,这一天也是诺贝尔奖金颁发日,瑞典国王和王后都要在宴会厅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举行隆重盛大的宴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不过,蓝厅其实是红色的,原因是设计师原先计划在红砖外铺上蓝色的马赛克,也是瑞典的国旗颜色;后来在看到美丽的瑞典传统手工制作红砖后,就放弃了原先的想法,但是蓝色大厅的创意已传出去了,就仍以蓝厅命名。因此蓝厅不蓝也就成了一个继承瑞典传统文化的故事。
金厅纵深约25米,四壁用1800万块约一厘米见方的金子镶贴成,在明亮的灯光映射下,无数光环笼罩,金碧辉煌。金厅的材料采用的是三明治的工艺,在两片玻璃之间夹上金箔,因此整个金厅的金子用量并不多,只有十几公斤而已章玉善。其间,还镶嵌有用各种彩色小块玻璃组合成的一幅幅壁画。正中墙上大幅壁画上方,是端坐着一位神采飞扬的梅拉伦湖女神。女神脚下尚有两组人物,分别从左右两边走近她,右边一组是欧洲人,而左边一组则是亚州人,其中还有一穿着清代服饰的中国人,吸引了大家争相上前观看,不过这幅画里的亚洲人都獐头鼠目的,也许当年欧洲人心目中的亚洲人形象都是如此吧。这幅镶嵌壁画象征着梅伦湖与波罗的海结合而诞生的斯德哥尔摩,是人类向往的美好之地,不仅是一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也是市政厅的“镇厅之宝”。
此外,这里还有比“金厅”、“蓝厅”更为神圣的地方,那就是结婚登记厅,斯德哥尔摩的市民从这里领走的不仅是结婚证书,而是对这个美丽城市的深情与祝福。非瑞典国籍的新人想在这里举行婚礼也可以,只是要缴纳相当于人民币几百元的费用即可。
还有一个议会厅值得一提,这里是斯德哥尔摩议员们开会的地方。每一个座位上都有议员的名字,也就是说议员的座位是固定的。边上还有旁听席,所有人都可以来旁听议员们开会,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市民,都可以参政议政,真正体现了政府运作的公开透明,接受广大百姓监督。现在每次开会都有电视直播,因此几乎无人来旁听了。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厅的门票是不干胶的贴纸,参观时就贴在衣服上,离开是就贴在出口处的一块木板上,很是环保。这点终于让我对斯京的环保印象有了改观。其实斯京包括整个瑞典是很重视环保的,当年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大会掀起了现代环保发展的新篇章,中国环保部也曾连续好几年派学习班来瑞典学习环保先进经验,每次培训两个月。
斯德哥尔摩王宫
03
斯德哥尔摩王宫 (Stockholms slott),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北部。斯德哥尔摩王宫的历史始于中世纪,虽然现时王室已经搬出到郊外的卓宁霍姆宫,但斯德哥尔摩王宫仍是瑞典国王的官方居所。除了用作王室居所的楼层外,王宫其余部份还有其他用途,如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馆、宝藏展览厅、军械展览厅和位于地底的三王宫博物馆,一个皇宫里有四个高规格博物馆,也是没白来了。
1878年之前,王宫的东北翼原为王家图书馆所在地,现时该部分是贝尔纳多特图书馆,称为“图书馆翼”。1523年,古斯塔夫·瓦萨已经派置卫兵驻守王宫,以维持整个城市(即现时的老城)的治安。
王宫曾发生过火灾燃烧殆尽,建筑师小尼科季姆·杰辛负责重建,把宫殿与从两侧包围宫殿的海岸线和水域联系起来。风格严肃的宏伟建筑就坐落在梅拉伦湖湖畔。虽然宫殿正面距离很长,而且建筑形式很紧密,但由于矗立在高处,还有高高的基座,所以宫殿的比例显得更加匀称。
参观后,总体感觉瑞典王宫不像法国、奥地利等国的皇宫那样奢华,非常的朴实,间或也有几个厅富丽堂皇,如查理十一世走廊模仿著名的凡尔赛镜廊建造,当游客从里面的卧室向装饰豪华的大厅走去的时候,房间列厅给人的情感震撼会越来越强。
查理十一世房间的一切都保持原样一个丁老头,就像他逝世前一样。房间的装饰像普通人家那样,很简单:桌子上有很多书,其中有他的法文版传记——是自传词典里词条的校样。炉子的角落里是一些长剑和各种马刀。书房的墙壁包上了深红色的丝制糊墙纸。现在的国王古斯塔夫和王后的相片也在展厅里,还有一些皇家的徽章和服装,非常大气。
俄罗斯的旅行家19世纪就谈到过斯德哥尔摩王宫的华丽。他们把它看成斯德哥尔摩最好的建筑,也是欧洲最好的建筑之一,因为它把严肃、华丽和优美结合起来,没有任何削弱整体感的细小装饰。
诺贝尔博物馆
04
既然来到了诺贝尔的故乡,怎能不去拜访一下诺贝尔博物馆,离王宫不远,诺贝尔博物馆也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老城,于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时建成,前身曾是瑞典古老的证券交易所。
博物馆分为当年获奖者介绍、历史回顾、诺贝尔奖介绍等几个展厅,还有手机网页的讲解视频可以听,有中文版,十分方便。
诺贝尔的全名叫做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在研制硝化甘油炸药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1864年,因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弟耶米尔惨死,关闭瑞典工厂,前往在德国建厂;10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随后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不仅在炸药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诺贝尔的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项之多。除了炸药,诺贝尔对于使用硝化甘油的导火线、无声枪炮、金属的硬化处理、焊接、熔接,以及子弹的安定、使用瓦斯的海底装备极其安全性、救助海难用火箭等,都获有理论与实际的成就;他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及以硝化纤维素为基础制造真漆或染料、人造宝石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都有创造。是位真正博学多才的人。
诺贝尔的最爱其实不是化学,而是文学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诺贝尔不仅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也曾尝试过进行文学创作。他写过诗,《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时候,他唯一的一部剧作《复仇的女神》才得以出版。
诺贝尔一生未婚,也无儿女全球论战,他的爱情是悲剧性的。青年时代的欧美之旅中,诺贝尔曾在巴黎与一位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恋情,但那位姑娘不久就病逝了。1876年,奥地利大元帅弗兰兹·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喜欢上了她,但是伯莎已经心有归属。同年秋,诺贝尔去奥地利进行商业旅行时,在维也纳的一家花店里结识了卖花女索菲吴乔涵。此后诺贝尔与索菲维持了近15年的关系(一说18年)。但由于索菲没有文化且缺乏教养,不听诺贝尔的劝导,只知挥霍,诺贝尔感到忧伤与失望。
拥有了巨额财富后,诺贝尔想的不是怎样挥霍,也不是怎样回避高额的遗产税,因为他没有儿女,所以也不用考虑后代继承问题。也许他如果有儿女,就不会考虑为后世设立诺贝尔奖了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而且诺贝尔不考虑国别,种族,身份限制,奖励给那些真正对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这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个创举。
诺贝尔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每年在给新的获奖者颁奖时,大家都会重温他的事迹。我们中国的获奖者也越来越多啊,其实我们大陆出生和出去的华人,获奖者已经一共有5位了。
伟大的诺贝尔,他的精神和事业,在对后世科学家的无私奉献中,达到了永恒。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
05
老城还有座著名建筑,就是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正式名称是圣尼古拉教堂(Sankt Nikolai kyrka),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最古老的教堂。今天来此寻宝,有八件宝贝。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高高在上绿色尖顶塔楼成为老城中心的地标,走进大门,高耸的红砖廊柱支撑起巴洛克式的弧形圆顶,古风古韵味道十足,一个个金色吊灯垂直而下整齐排列,漂亮的彩色玻璃窗散发五彩光芒。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以精致繁复的木雕著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教堂现在所陈列的有八件传世之宝。现在就依次介绍:
第一件,球形烛台(The Light Globe)。当地的艺术家 Torolf Engstrom,在1972年设计完成了这个地球仪形状的烛台,将白色的烛光集中展示,错落有致,不论远观还是近看都非常美丽神圣。
第二件,也是最有名的:圣乔治屠龙(ST.George and the Dradon)雕像。如果我不说,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件橡木和麋鹿角雕刻而成的大型艺术品。它出自一个传说,一只恶龙来到 Town of Selene,威胁当地人的生活,要求他们贡献童女为祭祀品,不然就毁灭小城。这时勇敢的基督教战士圣乔治出现了,当地的无神论者承诺转信基督教,于是他杀死了恶龙拯救了小镇。 这个故事实际上影射了当时瑞典反抗丹麦侵略的斗争。所以雕塑中圣乔治挥舞的宝剑实际上是当时瑞典执政官 Sten Sture的,丹麦国王想要掳走瑞典公主,所以Sten Sture率领瑞典人民抗击丹麦入侵,这是他当年手持的宝剑。
第三件,巨幅油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ement)。取材于耶稣殉难的油画,是由一位名叫 David Klocker von Ehrenstrahl 的画师在1696年完成的,虽然最早被安放在大教堂,后来转移到瑞典皇宫。1697年那场著名的大火将皇宫夷为平地,这幅油画有幸被抢救出来,如今物归原主,再也没有离开大教堂。
第四件,七枝烛台(The Seven-Branched Candlestick),在主殿与侧廊之中摆放。
第五件,银祭坛(The Silver Altar)。祭坛被安放在教堂的正面,由银和乌木制成,是1650年由 Johan Adler Salvius 议员和他的妻子捐助给大教堂的。这座银色祭坛会非常特别,是基督教堂中极为少见的祭坛样式。
第六件,皇家宝座(The Royal Pews)。一左一右,共有两座,木雕背景上方有巨大的金色皇冠,还有华贵的壁毯披挂,这是皇室成员参加大教堂正式仪典时的座位,于1864年完成。
第七件,神坛(The Pulpit)。这豪华奢侈的木雕是当时有名的 Burchardt Precht 在1700年完成的。在神坛的底下,安放着瑞典的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 Olaus Petri(1493-1552)的墓碑,《新约圣经》的瑞典文版本就是 Petri 翻译完成的。
第八件,巨幅油画《幻日》(The Parhelion Painting)。作品描述的是1535年4月20日在斯德哥尔摩出现的幻日现象,当时六个太阳在天空中形成幻化的光环。这一灵异的天文现象当然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世界末日来临的预言,纷纷聚集在教堂祈祷。Olaus Petri 乘机向当时的国王 Gustav Vasa(瑞典王国的缔约者)进言进行宗教改革。有历史文献证明《幻日》油画是16世纪的作品,但是近来的研究发现,大教堂保留的这幅,可能不是当时的原件,而是赝品,大约是1630年所临摹的。
赶上了一场教堂音乐会,斯德哥尔摩唱诗班要在晚上七点钟,为大家献上赞美诗歌的合唱。下午参观教堂时就赶上了他们排练于是立即买了一张票,合人民币才100出头。
到了七点钟,回到教堂看演出。这是我本次欧洲之旅听的第三场音乐会。前两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如果匈牙利国家歌剧院那场20分钟的歌剧表演也算的话,就是第四场了长歌行者爱音乐,是真心的爱。
一位八九岁的小男孩领唱了两首,高亢清亮,这个时期的男孩是唱诗班高音主力,等到了变声期就不一定唱的出来这么好的效果了。这个男孩还是印欧人种,皮肤黝黑,不禁让我想起了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会搭配不同种族的男孩,每个阶段都有黑人和黄种人的小孩加入,尤其那个亚裔的矮胖矮胖的小男孩,可爱的样子给我印象很深。
唱诗班成员大多数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但是全场2个小时的演出站下来,每位都面色红润,神采奕奕,看来学习美声真的能延年益寿啊。大家配合默契,声部配比合理,声音协和悠扬。管风空灵厚重的声音为之伴奏,整个教堂空间被天籁之音充满了,也充满了每位听众的耳朵和心灵。
斯德哥尔摩老城
06
行走在斯德哥尔摩的老城中间,既有气势恢宏的教堂,也有古香古色的小咖啡馆。老城的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城内不乏中世纪小巷、石板街道,以及道路两旁那些最多四五层的、五彩缤纷的小洋房。
虽然不像塔林古城那样有清晰的围墙,但一眼看去便知其界限。由于瑞典200年来没有经历过战争,使得老城保存完好,值得花上大半天时间漫步其间,细细品味。
欧洲国家对古城保护都很重视,这次经过的华沙老城,波罗的海三国首都的老城都是保护的范例,风格各有千秋。华沙老城完全是复建的,外表很新,风格很古,也是一种及其有趣的反差,老城内的音乐艺人特别多。
维尔纽斯古城只有一半的围墙,建成区相对集中一些,风格比较低调朴实。里加古城的商业气氛较浓,酒吧林立,灯红酒绿。塔林古城的中世纪建筑风格保持得最为完整,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取得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斯德哥尔摩古城与以上这些古城相比,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临水较多,有海有湖,桥梁众多。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斯德哥尔摩水体丰富,是智者风范,难怪出了位诺贝尔。
从老城的边缘走过一座桥,就是圣灵岛,是斯德哥尔摩中心地带最小的一个岛,四面环水,各有两座桥连接老城和北城。岛上主要建筑就是议会大厦。这是瑞典的国家议会,不是市政厅的市议会。议会大厦于1888年开始建造,1906年完成,充满了古典风格。大厦历经了多次扩建和整修,其侧面是中世纪博物馆,展示的多数文物都是在议会大厦的地下挖掘出来的。
其实圣灵岛也可以说是斯德哥尔摩老城的一部分,因为岛上的建筑风格也是古风古韵的,与王宫和诺贝尔博物馆所在的老城核心部分,建筑风格上无缝对接。圣灵岛上还有一个花园,也相当于紧邻的瑞典王宫的后花园。
从圣灵岛再往西走,过一座桥,就看见骑士岛教堂了。骑士岛教堂也是斯德哥尔摩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与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的尖顶遥遥相对,共同成为老城的象征。这一点与赫尔辛基的白教堂和红教堂之间的相互关系很相像。
骑士岛教堂的部分建筑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初,也是老城最早期的建筑之一。欧洲人建立城市,都是把教堂放在第一位建设的。骑士岛教堂是瑞典君主的葬礼教堂,里面埋葬着瑞典历史上的许多国王,其中包括1950年逝世的古斯塔夫五世,游客在其中可以看到多为国王的棺椁。该教堂的教会团体已经于1807年解散,目前仅用于埋葬和纪念用途。
入夜了,斯德哥尔摩笼罩在蒙蒙的晚霞里。
海滨、街上、天边,灯光渐渐亮起。
国家歌剧院对面的花园里,的士高乐曲在车厢式的酒吧里响起,美女帅哥们恣意扭动着身体。
旁边的教堂安静的望着夜幕下的斯京,古老、现代、文化、艺术此刻融合在这里。
国王花园里的雕塑一如既往地守望着城市,远远的街灯照亮了五彩斑斓的夜。
斯京,古老而又现代,丰富而又专一的北欧都市,就此别过。
挪威王国
07
挪威王国(挪威语: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简称“挪威”, 意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欧五国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被称为“万岛之国”,领土与瑞典、芬兰、俄罗斯接壤,属地还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
9世纪形成统一王国,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14世纪开始衰落,从1397年起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814年起成为瑞典属国,1905年宣布独立。
挪威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北约成员国之一。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挪威也是西欧最大的产油国和世界第三大的石油出口国。此外,造纸,造船,机械,水电,化工,木材加工也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但目前还不是欧盟成员国,不使用欧元。这点就有些诧异了,高度发达、资源与技术兼备、最富有国家之一,居然还不是欧盟成员。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很多国家孜孜以求而不得的欧盟资格,挪威还看不上呢, 看看挪威在世界上的各项排名就知道了:
自2001年起挪威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还是创建现代福利国家的先驱之一。2017年,挪威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2009年—2018年连续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
不过,货币还未统一为欧元,就有点让使用者不便了。走了这么多国家,越发感觉到统一货币的便利,货币就是一个价值媒介嘛,人们用起来只会关心鸡蛋涨价了没,黄瓜多少钱一斤,没人关心货币上印的到底是谁的头像,意义何在,查汇率换算来换算去也是很烦的。
我这次旅行所经的申根国,捷克用克朗,匈牙利用福林,波兰用兹罗提,除芬兰以外的北欧四国,各有各的克朗,换起来特别麻烦。不过北欧的信用卡使用普及率极高,在挪威乃至更遥远的冰岛,不用换现金,一张信用卡走遍全国基本没有问题。而且VISA卡的应用范围比masterCARD更广些,有些地方银联卡也能用。
首都奥斯陆位于挪威东南部,是挪威第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主要港口,也是挪威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奥斯陆也是全欧洲最富有、安全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之一。
奥斯陆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为古老的都城。始建于1048年,从1814年起成为挪威首都,昔日曾称为“克里斯蒂安尼亚”,后改为现名。据传说,奥斯陆在古挪威语里意为“上帝的山谷”,也有说意为“山麓平原”的。
奥斯陆老城区是北欧除了维斯比以外最大的中世纪城市,而且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城市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只有六七层,带有浓厚的中世纪色彩和独具一格的北欧风光。一到奥斯陆,就感受到清新淡雅,整洁宜人,跟斯德哥尔摩的厚重沧桑感相比,显得更加年轻有活力。城市布局整齐,风格独特,环境幽雅,风景迷人。
由于奥斯陆三面被群山、丛林和原野所环抱,因而既有海滨城市的旖旎风光,又有依托高山密林而具有的雄浑气势。奥斯陆坐落在奥斯陆峡湾北端的山丘上,面对大海,背倚巍峨耸立的霍尔门科伦山。尤其乘船游城市峡湾,你会感觉到苍山与绿原相辉映,城市既有海滨都市的旖旎风光,又富于依托高山密林所展示的雄浑气势。
奥斯陆大教堂
08
奥斯陆大教堂 Oslo Domkirken 大教堂建于公元1694年,是奥斯陆第三座教堂,花了约一世纪才建成。慢工出细活,教堂高大肃穆,内饰简洁优雅。彩色玻璃和彩绘的天花板完成于1936-1950年之间的重新装饰,祭坛装饰来自于《最后的晚餐》和《耶稣受难日》的灵感。
其青铜大门是公元1938年挪威著名的雕刻家 ( Dagfin Werenskiold) 所设计,教堂内部有德国制造的管风琴,由6000支管子制成,教堂前有花市,教堂的背后有挪威国王Christian四世的雕像,奥斯陆今日的城市规模便是他打下的基础。
挪威的国教——基督新教福音路德派,就以此教堂为中心。奥斯陆大教堂也是挪威官方教堂,许多国家和皇家重大庆祝活动都在此进行。
诺贝尔和平中心
09
诺贝尔和平中心(Nobels Fredssenter)于2005年6月11日建成,旁边就是奥斯陆游船码头和广场,是以面向世界和平、提高人们对战争和解决纷争的关心程度为目的建造的。
它展示了历代和平奖获奖者以及阿尔弗烈德·诺贝尔的相关资料,同时此中心也具备多种用途,可以进行演讲展示等,也有咖啡厅和商店。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在此举办,该中心是由奥斯陆市政厅附近的旧火车站改建而成的。
这个场馆跟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博物馆有些相似,也有自己的网页导览,也有中文版,这样用自己的手机扫描就可以听介绍了,很方便。
本馆主要介绍的是历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事迹,当然也有诺贝尔先生的生平简介。也有很多触屏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仔细听。还有个小视频播放室。
奥斯陆是每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地,也是唯一一个不在斯德哥尔摩颁奖的诺贝尔奖。这是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设置的,当时他是出于什么考虑分成两地颁奖 不得而知。
朱翰墨我觉得,可能是诺贝尔为了保证和平奖的公正性吧,不在自己的祖国颁发,因此也不受所有因素甚至自己国家的影响,这也是因为和平奖的特殊性吧。
我们国家也有人获过奖,很尴尬,这个人的名字不好提。不管怎么说,这也算填补空白吧。希望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早日站到和平奖领奖台上来,以正视听。
奥斯陆市政厅
10
奥斯陆的市政厅可谓挪威的标志性建筑,经过12年规划,20年兴建,于1930年完工。它就像一座纪念碑,红砖搭建起古朴的风格,有两座高塔组成,一座63米,一座66米,周边还有很多青铜雕塑,给这个政府办公部门平添了很多艺术气息。
挪威市政厅是免贵参观的,还有专门的华人导游定期导览。诺贝尔和平奖每年在这个市政厅里颁奖,其他的诺贝尔奖项在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颁发。展示墙上有奥巴马当时领奖的照片。
大厅气势恢宏,四周贴着很多大型画作,展示挪威的历史,其中一有幅专门表现二战时期抗击纳粹侵略的事迹。
大厅里有对新人在拍婚纱照,还抱着几个同样金发碧眼的小男孩。走进楼上的展厅,又见到一对新人在等候市长证婚。参观快结束时还发现一对亚裔的新人。奥斯陆市政厅真是个满眼幸福的地方,全然没有某些国家政府衙门深宅大院的距离感和压抑感。
参观到会议厅时,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一样,二楼有个观众席,直通街道,任何一个奥斯陆市民都可以走进来发表意见。会议厅里遍布3只箭头的符号,是为了纪念一个涉及3条人命的古老传说,为的是提醒今天的执政者随时把体谅百姓、服务百姓的理念放在心中。
挪威是个高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国家管好公民的生老病死。据说住院不但不用花一分钱,吃东西都可以点餐,政府给报销。理由是有些病的治疗需要忌口,所以病人要点适合自己的饭菜。政府的人性化和高福利可见一斑。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苦苦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部分地在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
墙上还挂着历任国外王的挂像。国王是从丹麦过来的,至今已有三代,为人非常谦和。祖孙三代均如此平日坐公交车一样买票,吃完结账后主动给小费。这种清明的吏治也是挪威富强发达的一个原因吧。
阿克斯胡斯城堡
11
中午,在去城堡的路上,发现了一家格调优雅的餐厅。即使白天,院子里的煤油灯里也有火光闪烁,屋内的装饰颇有北欧贵族风,是我一直想装饰自家房屋的那种格调。
于是坐下来,既然来到美丽的北欧海港城市奥斯陆,当然要一份海鲜大菜,奥斯陆海湾里刚打上来的鱼和贝类,用蘑菇和奶油调味,烹制出来的浓汤口感果然鲜美。
把蒜香面包涂上一层黄油,再蘸着鱼汤吃,滑嫩与鲜甜在唇齿之间环绕。再喝一口冰爽的挪威当地啤酒,甘爽清冽。在此小憩,给手机充充电,也给身体充充电。
午餐后继续参观,离诺贝尔和平中心广场以及游船码头不远处有座小山,山上有座阿克斯胡斯城堡,“阿克斯胡斯”是奥斯陆一个邻郡的名字。在这座矗立在阿克海角边上一座雄传的城堡上辛追复原图,从这座城堡几乎可以俯瞰市政厅和奥斯陆市中心的全貌。
阿克斯胡斯城堡是挪威喻康五世国王为抵御外来侵略,于1300年设计并建造的,是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城堡在1308年国王去世前不久竣工。在1319年后的60年间,当时管辖丹麦和挪威两国的国王把这里当作行宫,曾长期居住。阿克斯胡斯城堡刚建成不久便成功地抵御了瑞典埃里克公爵的进攻,并且在这以后的历次战役中证明了它的坚不可摧。
这座大型建筑是坚实要塞与华丽宫殿的绝妙组合。这主要应归功于克里斯汀四世时的著名建筑大师汉斯·斯汀文寇,是他在17世纪初时对这座古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装饰。现在的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便是他的杰作。如今,城堡经常用来招待外国贵宾。
古堡里现在还有中世纪打扮的卫兵站岗、巡逻,我走过城门的时候,惊奇的发现还有一个中世纪着装的犯人带着脚镣,被推到城楼上,当众宣读罪状后,“处决”了。仔细一看是城堡安排的角色扮演。
在这里也看见了几对新人拍婚纱照,很可能刚从几百米外的现代建筑市政厅举行完仪式、拍完照后,再来城堡里,在古代韵味的外景地继续拍摄,留住一生里的最美好的回忆。
站在城墙上俯看整个海湾,还有一条大型邮轮停靠,船上的游客肯定也有很多在城堡上游览。古堡与现代邮轮比肩,历史与现代携手。
这里就是——奥斯陆。
挪威王宫
12
挪威王宫始建于19世纪,夏季是对外开放的,但必须等待时间跟随讲解团,而且需要至少1小时。由于准备不充分,不知道需要提前订讲解团的时间,所以这次不能进入参观了。
但是王宫的外观还是很大气陈红胜,和喜欢低调实在的挪威人一样,整个皇宫又同样给人予一种低调的感觉,但又不失庄严。士兵换岗仪式基本都会准时开始,然而整个仪式竟是如此简单,毫无任何花俏的表演,只有熙熙攘攘的两三队士兵进行了一下换岗交接。
士兵们对于游客的拍照并不拒绝,看来也习以为常了,我还发现了一位女兵,成为游客们争相与之合影的明星。毕竟,在皇宫站岗的女兵很少见,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维京海盗
13
到了北欧,必须拜访一下维京海盗的遗迹,否则就白来了。挪威是北欧海盗发源地,挪威人的祖先就是维京海盗。
在奥斯陆市区的一个小岛上,坐落着维京海盗船博物馆,博物馆内最出名之处就是里面存放着3艘巨大的8—10世纪的“奥斯堡”号、“高克斯塔”号和“图内”号维京古船。
其实这个博物馆只是一座很小的房子,里面只有这三只船,还有几处可以爬到二楼的观景台拍摄海盗船。
那么维京人到底是何许人也呢?维京人(古挪威语:víkingar),别称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不列颠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Viking Age)。
在古英语中,“vikinger”是在海湾中的人,而“wicing”代表海盗;“vikingar”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
1
2
2
3
维京人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开始只是打劫西欧大陆沿海的修道院,后逐渐对其他欧洲国家进行有组织的入侵,从爱尔兰到不列颠,从法国到东欧,维京人的身影随处可见,除了征战,维京人还是伟大的航海家,向西他们逐渐发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并最终到达北美。向东他们一度到达了里海。
挪威人现今很谦和文明了,可是骨子里应该还有一股不断前进的劲头,所以才把国家建设得这样美好。
易卜生博物馆
14
来了挪威,还要拜访一下大文豪易卜生先生。
易卜生博物馆,坐落在亨里克·易卜生大街26号。这里是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故居,他生前的最后11年就生活在这里,其最后一部大作〈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即在这里诞生。书房几乎完全按照他生前的布局保存了下来,其他房间则按当时的流行风格进行了复原。
易卜生是现代散文剧的创始人。他对写作主题的选择和创新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处理都使他成为了近代戏剧的先锋。易卜生为审视社会和心理问题方面提供了新的激发性方法,还摆脱了19世纪的写作传统,开始使用口语化散文体进行写作。曾长期担任剧院编导,1864年丹麦和普鲁士战争爆发后长期侨居罗马等地。
其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社会的陈腐礼仪。
中国读者最熟悉的作品是《玩偶之家》(著于1879):女主人公娜拉伪造父亲的签字向人借钱,为丈夫海尔茂医病。丈夫了解原委后,生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名誉地位,怒斥妻子下贼无耻。当债主在娜拉的女友感化下主动退回借据时,海尔茂又对妻子装出一副笑脸。娜拉看透了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间的不平等,不甘心做丈夫的玩偶,愤然出走。
恩格斯曾指出,娜拉是有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代表。剧本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和妇女解放等问题。《玩偶之家》演出后,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大清洗冤录。娜拉要求个性解放、不做"贤妻良母"的坚决态度,遭到上流社会的责难和非议。但易卜生并没有在责难面前退却,他继续创作问题剧,揭露社会问题。
还有一部我们所熟知的《人民公敌》(著于1882),那位坚持揭露有毒水质污染环境真相,而被竭力掩饰真相、制造虚假繁荣的官员、绅士们宣布为“人民公敌”的人物——斯多克芒医生,在舞台上大声说:“难道我就心甘情愿地让舆论、让这些多数派和这些牛鬼蛇神把我打败吗?对不起,办不到!”“靠着欺骗过日子的人都应该像害虫似的被消灭干净!” 这些台词正是易卜生的心声。
《玩偶之家》的结尾,娜拉出走之后向何处去?是个问号。《人民公敌》的结尾,坚持真理的斯多克芒医生成为孤独的少数派,不但自己失去了工作,连同情他的女儿、朋友也都失去了工作。他今后怎么办?也是个问号。易卜生这类揭露现实的戏剧,没有走传统戏剧在剧情高潮中解决问题的老套路,而是提出问题,激发观众去思考。因此他被称为“伟大的问号”。
关于易卜生的私德,有着这样的记录:当他的作品而渐渐走红,生活日益滋润时,就越是不愿意与家人接触,因为家人都是需要他帮助的人。他40年不曾与贫穷的父亲联系。他有个跛足的弟弟,生活极其窘困,他却从未帮助过他。
18岁时曾与一位比他大10岁的女仆私通,他们的私生子在母亲死后,生活实在过不下去时,寻求父亲的帮助。易卜生被眼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惊住了,不得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孩子,但仅掏出5个克郎,说:“这是给你母亲的,它对你们来说已足够了!”从此,这对父子再也没有见过面。
易卜生大量的财富收入中三分之二用来投资,过自己却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当他的儿子问他这是为什么时,他的回答简单而又直接:“睡得好而吃得不好比吃得好而睡得不好强。”他儿子把父母的婚姻关系比喻比喻为一种工作上的合作关系,从无亲情的垂顾。
1891年,易卜生以名作家的身份回到他的祖国。他后期创作的《建筑师》(1892)和《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是自传性质的作品。1900年中风。长期卧病后于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国葬。
探险船博物馆
15
比格迪半岛上真是博物馆如云,怪不得被称为“博物馆岛”,今天再来看看探险船博物馆——一家展示极地探险船弗洛姆号的博物馆。
弗洛姆号为1892年由格林阿恰设计,曾被伏里乔夫?南森的北海极地探险,奥托?斯维德拉普的加拿大与格陵兰之间的海流调查,罗奥尔?阿蒙森的南极探险等载入史册的探险队使用。
弗洛姆号于1936年打捞,第二年对外展出。船体仍按照原样保存,并再现了探险使用过的器具和生活用品,使参观者体会探险队员的船中生活。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家有匪婆,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征服南北两极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上溯到19世纪末期,还没有人驾船穿越北极。所以第一次驾船前往北极探险的挪威探险家南森和他驾驶的“弗拉姆”号探险船就成了历史名人和珍贵的历史文物。
为此,挪威人专门修建了闻名于世的“弗拉姆”号探险船博物馆,它位于比格迪半岛最西端,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建筑,也有人干脆形容是一顶大帐篷。
博物馆里最有名的展品,就是航海家南森首次进入北极乘坐的“弗拉姆”号探险船。参观者由阶梯爬上船身,然后由与甲板同样高的左舷处进入船舱,可以看到当年探险时的装备。
船舱里真实的再现了当时海员的生活环境,船舱内的设备较之现代航海当然不能相提并论,狭小的居室仅放得下一张床和一个小桌子,但生活必需品却是很齐全,还有一架现代商船上没有的钢琴,可以想像当时的探险家都是风雅之士,懂得用音乐调剂寂寞枯燥的航海生活。
这艘船为人类的极地探险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静静的躺在博物馆里,继续为极地科普事业做着贡献。
维格兰公园
16
从金字塔型的极地探险船博物馆出来,赶往著名的露天雕塑公园看一看。
奥斯陆西北部的维格兰公园内,繁花绿树,流水小桥。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雕塑大师维格兰(1869—1943)的人体雕塑艺术作品,不仅在挪威国内名扬己久,就是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是声名远播的。为纪念这位杰出的雕塑大师,挪威政府在首都奥斯陆市区建起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维格兰雕塑公园”。
维格兰雕塑公园占地面积约50公顷。整个公园设置从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都延续在一条长达850米的中轴线上。公园内安放有维格兰的人体雕塑作品192座、人物雕像650人。这些人体雕像使用的材料有铜、有铁、也有花岗石等,均为真人大小,全由维格兰一人独立制作,没有任何弟子或者其他雕塑家的协助。
因而维格兰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由艺术家独立完成的雕塑公园。这些雕塑花费了维格兰20多年的心血,是维格兰毕生呕心沥血之作。
维格兰原是挪威南海岸边一个农家孩子,从小喜欢读书和绘画,由于家境贫寒,15岁丧父后就挑起家庭重担,业余时间还坚持学习解剖学和雕塑艺术。20岁开始在国家展览馆里展出他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位天才的雕塑家。
进入维格兰雕塑公园,犹如走进一座开放式的艺术殿堂,到处都是体现生命力量的雕塑,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被称为生命之桥:它表现了人类从出生到婴儿、少年、青年、壮年直到老年的全过程。可以看到天真活泼的儿童,情思奔放的青年,劳累艰苦的壮年,垂暮临终的老年,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人类的呐喊和挣扎。愤怒的小孩是典型之作,小孩子怒睁双目,紧握拳头,把个小孩生气的表情刻画的栩栩如生。这些都是青铜雕塑。
第二部分是生命之柱,柱高176米,花岗岩材质。维格兰的雕塑作品,全部都是通过裸体艺术来体现人的线条美、形态美。据说,1892年维格兰在巴黎参观大艺术家罗丹的画室时,受罗丹人体雕塑艺术的独到看法启发和影响,使日后他的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渗透着大师的汗水,闪耀着大师的思想火花。这些雕塑,每一个都讲述着生命的故事,得到世人的尊重和认可。
最后一部分叫做生命之环。在这里,你可以解读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解读出生命的伟大和尊严;还可以解读出命运的无奈与痛苦。
已近黄昏,回酒店的路上,看到一家泰国菜馆,于是点了一份久违的海鲜炒面,味道还凑合吧,结账的时候有点心疼,折合人民币130多元!就一碗面。挪威的物价据说排在世界第二(第一名是瑞士),果然名不虚传。
冰岛
17
乘坐冰岛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奥斯陆飞往雷克雅未克。一下飞机便感觉到了比挪威和瑞典还冷的寒意,周围的人也都身着厚衣服,感觉季节错位艾特九九。不像是夏季而像晚秋。
冰岛共和国(冰岛语:Lyeveldie ísland),简称冰岛,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北欧五国之一,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江苏省,人口约为34万,与江苏的一个县城都比不过,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
冰岛地处大西洋中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质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适宜。真是冬暖夏凉,在冰岛一连住了六天,睡觉都不用空调真是太舒服了。
根据《殖民之书》的记述,欧洲定居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74年,维京人殷格·亚纳逊一行人是冰岛最早的永久定居者,其他更早的定居者仅在冰岛过冬。其后的几个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冰岛定居,他们也带来了盖尔人奴隶。1262-1918年冰岛成为了挪威的一部分,之后属丹麦王室治下。1918年冰岛宣布独立并在1944年成立共和国。
冰岛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拥有国家提供的健康保险和高等教育等北欧福利系统。2014年冰岛位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第13位,冰岛是北约成员国中,人口最少并且是唯一没有常备军队的国家,仅有海岸警备队承担国防任务。
阳航海者Sólfar,是坐落于雷克雅未克北海岸边海滨步道上,一座酷似船型骨架的雕塑,以维京船为造型,也有人觉得形如一只大虫子。作者是冰岛雕塑家阿尔纳森(Jón Gunnar árnason, 1931–1989)。这个雕塑是这座“无烟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北欧地区海盗精神的象征。
离海盗船雕塑几百米左右,沿着海堤继续走,就可以看到雷克雅未克的地标之一——Harpa音乐厅与会议中心,承载了北欧设计师Henning Larsen与Batteríie的各种奇思妙想,并将各种冰岛元素集于一身,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其中几何结构灵感就是来自当地的玄武岩,就连内部的黑色墙壁,也是用火山岩砌成,凑近了还能看到火山岩的气孔,所谓物尽其用也不过如此。
看似简单的透明外壁,其实经过了设计师Elíasson对自然光线、光的色彩等进行的周密部署,冰岛的夏季日照时间最长可达24小时,随着冬季的到来,日照时间渐渐缩短,夜空中开始出现极光,为了不阻隔冰岛美妙的自然光而选用了水晶材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你都能看到不一样的Harpa音乐厅。每年的电波音乐节都在这里举行。
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晚上有场演出,是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女子合唱团,来冰岛进行文化交流。加拿大任冰岛大使也出席并致辞。女子合唱团的成员年龄从二十出头到六七十岁不等,各个声部上都有拿手的主唱人员,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曲目用加拿大的两种主要语言——英语和法语演唱,和谐优雅,浪漫多姿。这也是我欧洲之行欣赏的第四场正式音乐会。
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
18
雷克雅未克的主要商业街是邦卡斯垂蒂(Bankastraeti)、劳加维加(Laugavegur) 和斯考拉沃达斯蒂加(Skolavordustigur)。其中Bankastraeti分叉之后分成了Laugavegur和Skolavordustigur两条路。这三条商业街集中了玲琅满目的纪念品商店、艺术商店、饭店和酒吧。
在Skolavordustigur路的尽头,就是雷克雅未克的标志性建筑——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 (Hallgrímskirkja)。
这座教堂以冰岛著名文学家兼牧师哈尔格林姆斯的名字而命名,以纪念他对冰岛文学的巨大贡献。
该教堂于1940年开始奠基,于六十年代末基本完工。但由于经费仅靠教会筹集和信徒捐助,教堂正面的玄武岩柱历经34年才建好。
在教堂的前方广场,有一尊莱夫?埃里克松(Leifur Eiríksson / Leif Ericson, 约970-约1020)雕像,他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实际上比哥伦布到美洲早了将近500年。这座雕像是1930年时,为了纪念冰岛议会创立1000周年,美国赠送给冰岛的礼物。
哈尔格林姆斯教堂是 冰岛最大的教堂,有74.5米高,也是雷克雅未克市的第一高度,是地标性建筑,在市区随便你走到哪里,一抬头总能望到哈尔格林姆斯教堂的尖顶。百度上对它有个很有趣的描述:冰岛第6高的建筑,其他前五名都是无线电桅杆。
教堂的外形很独特,外立面不是规则的直线,总体看起来像正态分布的曲线,所以有人戏称它为“正态分布教堂”。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冰岛的玄武岩,还有的说法是模仿管风琴的外形,还有的说像一座正在喷发熔岩的火山,还有人说像一支准备升空的火箭,也有人说像一个人,晚上灯光亮起,很像一个人的双眼闪亮。
教堂内部参观是免费的,教堂还有一座尖塔,乘坐电梯登塔可以看到雷市的全貌,有五颜六色的低矮住宅,整洁的街道,穿插点缀的托宁湖和环绕城市的海洋。
斯奈菲尔火山口
19
开始拥抱自然啦,冰岛最具特色的美,就在于它的自然风光。这些天在欧洲大陆看惯了满眼的教堂,城堡,王宫,古城,现在来天涯海角的北境(好像电影霍比特人的说法),感受旷野烎怎么读,火山,瀑布,冰川的美丽。
今天探访的是斯奈菲尔火山口,也是世界唯一能够进入火山口内部参观的地方。斯奈费尔(Snaefellsjokull)火山,位于冰岛西南部法赫萨湾(Faxafl)北岸的斯奈费尔半岛西端,东南距首都雷克雅未克120千米。斯奈费尔是一座中心喷发式的大型火山,主要形成于冰河时代后期的火山活动。
斯奈费尔冰川,也称为“雪山冰川”,是冰岛的大冰川之一。在冰川下缘的山坡上就可以看见火山活动的痕迹了,形态各异的熔岩从冰川附近一直延伸到海岸平原,但在许多地方的熔岩都附生着青苔或上覆草地,在海拔600米地段还有一片植物“绿洲”;山麓的陡峭海岸则是鸟类在繁殖季节期间的栖息地。
这一切都被包含在了斯奈费尔山国家公园,受到国家力量的保护;斯奈费尔山国家公园是冰岛唯一延伸到海滨的国家公园,覆盖面积170平方千米。
今天,我们就要这里进行火山探险,到达火山之前,要走将近两公里的山路,在荒原之上跋涉,天降小雨,公园里的旅游服务中心给大家备好了雨衣,鲜黄色,穿上很精神。一行十几个人在冰岛当地美女导游的带领下,向火山口进发。
我们的这个团队都是在冰岛官方旅游网站guide to iceland上报名的,因为火山口内部探险需要很严格的安全保障,所以不接受自由行,必须预定。所以每次参加的游客都来自世界各地,我们这个团队里就有来自美国、德国等国家的,还有一位中国同胞。旅游服务中心果然很重视安全,给每个人发了头盔,把裤子和上衣连接起来的套带,还送了一条头巾。大家在在雨天的荒原里鱼贯而行,互相照顾,因为有一对美国来的老夫妻腿脚不便,大家都刻意放慢速度,等待老人家们不要掉队。
一路上风吹雨淋,大家的鼻涕眼泪都一把一把的,到了火山口前面,有个小屋阿比·克兰茜,是休息驿站,大家在这里喝杯热咖啡,拍拍广阔原野的照片,为接下来的火车内部探险,做好准备。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创作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曾借用斯奈费尔火山的名义,讲述了一个探险家穿越地心旅行的奇幻故事。故事中的探险家由斯奈费尔火山口下降而深入地心,历尽三个月的艰难旅行,最后终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从地中海的斯通博利火山上回到地面。
《地心游记》在1846年出版后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力,很多人竟然确信由于斯奈费尔火山具有超自然的能量,极有可能是外星人光临地球时的地点。据说,直至1993年还有来自多个国家的迷恋者聚集在斯奈费尔半岛上,期待着与外星人的幸运会面,当然,最终还是没有人能目睹外星人的出现。
今天,我们就要进到这个火山内部探险啦,想必凡尔纳也来过,否则怎么知道可以直降200多米,进入火山内部呢?
从火山口下去,需要乘坐升降机,每次限十人,系好专门的安全挂钩,就可以下去啦。随着升降机的不断下降,一大片火红色的岩石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当年火山喷发时留下的燃烧印记。
再往下,岩壁上颜色的变化更加丰富了,好像一幅幅水彩画,作者是神奇的造物主。下到洞底,别有洞天,里面的腔体突然变大,与小小的入口形成了一个瓶状截面。
整个底部转一圈耗时要二十分钟,洞底还有若干小洞口,通向更深入的远方,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真的有继续深入到更深处的地心探险的冲动啦!
火山内部探险后,乘升降机回到地面,在斯奈菲尔火山顶部拍照。四周的苔原和草地无边无际,火山爆发后形成的黑色熔岩颗粒随处可见,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好像《霍比特人》里的仙境一般。
火山口附近的休息室里,大家暂时休整一下,里面还有羊肉汤,每人一碗。来之前看到攻略上大家都在说这个羊肉汤好喝,以至于很多人冲着羊肉汤才报这个项目。汤端上来,里面内容不多,但确实鲜美,不过跟预想中的还是有点差距,也许今天我们上来的比较晚,好喝的汤都被前面的游客喝完了?
喝完汤后,大家原路返回,又有了半小时山路,然后回到大巴车,驱车两个多小时送回雷克雅未克市里。回酒店后,给自己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葱烧羊肉,加上黄瓜青菜汤,把一天艰苦行程的寒气驱散,把美好的回忆装进甜甜的梦乡中。
斯奈山半岛
20
第二天的野外探险之旅,继续拜访斯奈山半岛。斯奈山半岛常常被称为“冰岛缩影”,因为这里有冰岛各种特色地貌,能让您在一天之内充分领略冰岛之美。
沿途经过草原和湖泊,某些景色有点像西藏,一个我去过12次的地方,也是那么开阔,那么苍茫。区别在于冰岛没有高原反应,而且植被覆盖率更高。
今天的第一站是Ytri-Tunga农场,这里的海滩是著名的海豹聚集地。可以在这里惬意地欣赏海豹,肥肥的海豹十分的萌,我也是第一次在野外而不是动物园看到海豹,而且聚焦如此之近。倒数第二张照片,距离不到20米,两只憨态可掬的海豹在岩石上卿卿我我,但是我再走近一点,它们觉察到,一翻身钻到海水里去了。
整个海滩上还有很多处岩石上趴着海豹,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很悠闲地享受着生活。大自然之美,在多种多样的动物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想起刚来雷克雅未克时在小巴上遇到一位中国老先生,带着老伴去格陵兰岛拍摄北极熊,拍摄野生动物已成其退休后的主要爱好,因此也去过十几次北极圈,一次南极,真是令人羡慕,老先生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棒棒哒,看来爱好旅行的人延年益寿啊。只是这次攻略没有做细,时间也不够用,去不了格陵兰岛了,如此之近了,还是很可惜。
本文所有文字及照片为中博联原创,版权归 长歌行者 所有,若需转载请后台联系。违者必究。主办单位简介
博联智库的主要依托单位为北京中博联智库创新技术研究院、浙江长三角博后之家科技服务中心和国环绿能(北京)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矿石运输车由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后、博士以及社会各界博学之士组成,以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进行多学科、跨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
博联智库谨遵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期冀的博士后精神——“博采众长、士当报国、后辈争先”,以“博联共享,招才引智”为宗旨,通过开展博政合作、博企合作、博博合作,帮助博友就业、创业、展业,帮助地方政府引进高素质人才、落地高科技项目,致力于打造人才共享平台和高端智库。
博联智库目前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的多个城市建立了博联智库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以组织精品培训、协办高峰论坛、主持研究课题等方式,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经济金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智力支持。
官网网址(有报名加入中博联的接口):http://www.postdoctorchina.org
微信公众号:zhongbolianzhiku
全文详见:https://p66p.cn/2401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