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70

监利县各乡镇地名的由来-监利边江网 夏商时期为古南蛮国地租妾,都城约在今县域黄歇口镇余埠古井口南1里处朔天运河。西周为州国地。王贞治春秋??


监利县各乡镇地名的由来-监利边江网


夏商时期为古南蛮国地租妾,都城约在今县域黄歇口镇余埠古井口南1里处朔天运河。西周为州国地。王贞治春秋战国属楚。汉初置华容县,属南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析华容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盐浴火角鹰兽,设官监办”命名。西晋太康元年省入,后五年复设县,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省华容入监利,监利为郡治。宋乾德三年(965年)以白沙垸分设玉沙县。熙宁六年(1078年),撤玉沙县并入监利。南宋瑞平年间(1234年)孟拱帅荆湖时县城被淹迁县东南三十里,咸淳年间(1265-1274)废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复置,筑土城,明万历三年(1575年)始建砖石城墙张钟中,城设五门。崇祯七年扩建,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战火损毁严重。后虽经几次重修,均未恢复原状。抗日战争时期,遭日军飞机轰炸,仅余残垣断壁。1954年时,仅存西门城楼及南门和两侧长约千米的城墙(今工农堤),后因城建城墙被毁。1951年析县东部分地另置洪湖县,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94年属荆沙市。1996年属荆州市。监利县治曾多次迁徙,分别为,222年、284-911年(驻地在今县北上坊东村)、912-1233年(今红城乡鸡鸣铺附近)、1234-1269年(今县东南三十里)、1275-1911年(今容城镇。期间1820年曾迁移今龚拔魔战士场)。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的监(Jiàn见)利常常被误读成监(Jiān尖)利,一不小心成中国最容易被误读的地名之一柏吉尔。监利县现辖18镇3乡。容城镇因古为楚容城地,故名。1958年设城关镇独眼枭。1981年复建容城镇。朱河镇因朱家河得名张宏民简历。朱家河初名芦陵河,为监利县东南部最大的一条内河。明末万历年间,据说有一名姓朱的老人在芦陵河北岸(即今鹿苑庵附近)开设路铺,客商日多,形成集镇,称朱家河。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任山西布政司胡大润(朱河镇人,)集资铺设宽3米、长2.6千米的青石板街道。1939年成为县辖镇,享有“小汉口”的盛誉夜欢凉,是长江中游著名的“鱼市”之一。1954年大洪水损坏严重。新沟镇因新沟人工河得名。初系湖沼地带,因处于东荆河分流穴口之旁,北宋时开始形成小街。以后名称多次变更星光子,称石牌楼、剅口市,七星街、新兴口、新口嘴、新沟嘴等。白螺镇因白螺山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云此山皆白,其形似螺,故名白螺山。龚场镇初名易家集,宋朝末年大水,四乡淹没,仅存易家集附近的龚家台,人烟逐聚,乃为集市,人称龚家场。清顺治年间沙俊春,县驻地一度迁此。汴河镇由卞公演绎成今名王宛尘。元朝末年,有富商为了便于买卖,在河上修一木桥,人称永安桥。清末,有卞姓富户修建木剅,便利排灌,人称卞公剅周之恒,后将此地改为汴河剅。网市镇原是大兴垸荒岭,大水时,唯此地未被水淹,来往渔民多在此晒网,人称网埠头沙拉丁。后成集称网市。毛市镇传元末陈友谅进兵失利,至此掩埋衣甲,后讹为毛家口。明已成集。尺八镇原名尺八流水口宠物饲养法,系昔荆江“九穴十三口”之一,称赤剥穴。位在今尺八口街头西边的何家湖。一说此地曾有一尺八寸的流水口,后谐音尺八口流浪的迪潘。唐末尺八口附近已有人定居。两宋时期,尺八口已开始修筑沿江堤防,形成港市。尺八口于南宋年间第一次堵塞,侯璎珏元至大元年(1308年)重开,明洪武三年(1370年)再次堵塞。清朝和民国时期,尺八口是监利东南仅次于朱河的贸易集镇。1909年熊家洲发生自然裁弯(又称尺八裁弯),成为长江故道,水运萎缩,小镇随之转衰。周老嘴镇原为内荆河北侧荒嘴,清末有周姓老翁于此设渡,故名。民国初年始成小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老嘴曾一度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田寺镇以福田寺得名。宋朝宰相王十朋路经此地曾写下“魏阙回头远,蓬门去路长。万年天子寿,一瓣福田香”的绝句。三州镇因唐家州,中州和八姓州得名。原名盐船套,传昔有盐船载此沉没,故名。黄歇口镇传楚春申君黄歇曾在此停留,故名。明初成集。汪桥镇以桥得名。传此地原是临河小渡口,一汪姓船主在河上建木桥,人称汪家桥,后简称汪桥。明中叶成集。程集镇初为临江小村,南宋嘉定年间,有程姓富户临河建石级码头并设店,故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分盐镇传古为盐关,川盐,淮盐行销区域以此为界,故名。另一说相传此地曾有“应赶”“紫龙”二山,山涧多产食盐。后经沧桑变迁,两山沦为平地,盐涧亦就此烟灭。后人皆称“盐飞走了”李斯佳,于是便称此地为“飞盐”,后又谐音改称“分盐”。博主出生地。桥市镇传元末有渔民在此经营湖产,人烟逐聚,乃为集市,明时一商户王福三在旧河建木桥,并于桥头设店,故名。上车湾镇传元末陈友谅军至此弃马乘车,故名。由上车湾,护国山,茅草街三部分组成蕊肤雅。红城乡原名火把堤,传元末陈友谅黑夜行军至此,点火把于堤上照明,故名。后因红军驻扎过改今名。棋盘乡原名三盘棋。传有神仙在此对弈,三局过罢,世事已历千年,后人便引三盘棋作为村名。1972年修公路时桥被拆毁。后讹为棋盘。驻地桐梓湖,因昔入夏蚊子的叫声如雷,名虫子湖,讹为桐梓湖。柘木乡因柘木建桥得名。初系临河荒坡,明万历年间,有江西人陆续迁至此地定居,伐沿河一大柘树兴建木桥,人称柘木桥方舒近况。

全文详见:https://p66p.cn/1764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