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48

易中天品鉴宋词韵味:苏轼的意义-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点击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免费关注顶级传统文化美刊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文化/艺术/生活(来源 ?


易中天品鉴宋词韵味:苏轼的意义-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点击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免费关注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文化/艺术/生活
(来源 易中天 yztzhs)
苏轼刚一出现,词坛便山雨欲来。
大风起于青蘋之末方茴扮演者。关于这一点,我们甚至只要看看他半首《江城子》就行:
/《江城子》(节选)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这样一种风格,在苏轼之前恐怕是没有的。人们甚至很难想象,如此题材和做派竟然能够进入被称为“艳科”的词之中。然而苏轼偏偏就这样做了。那时,他正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知州,四十岁,还没有遭受“乌台诗案”的打击,也还不叫苏东坡。
因此,尽管此公自称老夫,却其实意气风发,并且在第二年再次让人惊诧和惊喜: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后面的内容就不必全录了,因为几乎谁都记得住那最后两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首词,是中秋节那天晚上写给弟弟苏辙的。南宋初年便有人说,自从该词一出袁文会,所有同类题材的作品便都被废了。
其实事情何止于此达坡阿玻,之前那些哼哼唧唧的调调岂非全部显得萎靡不振?北宋词坛终于吹进清新的风。
但,真正具有革命性的,还是他那首《念奴娇》:

○此帖传为东坡醉后所书《念奴娇》(大江东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石小红。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也许,从文学史的意义看,这才是苏轼的代表作。因为多年以后他进入翰林院时,曾经问一位幕僚:
 我的词跟柳永相比怎么样?
那人回答:柳郎中的词,最好是由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拿着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则只能找个关西大汉,敲着铁板唱“大江东去”。
苏轼听了,差点笑翻在地。
那位幕僚的话是什么意思?不清楚,可能多少带有一点讥讽和调侃。毕竟,那时晏殊和柳永的风格还是主流。但到南宋就不一样。陆游便说:坡公并非不懂音律,只不过气势磅礴抗拒拘束而已林柏光。不信,唱一首苏轼的词来看!
什么感觉呢?
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哈哈!长风直入倒海翻江,当然摧枯拉朽藉组词。
难怪陆游说: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这才真是知音!
词坛也从此分为两派。
豪放派,以苏轼为代表,天风海雨逼人;
婉约派,猎狗图片以晏殊和柳永为典型,燕语莺啼可人。
标志性的符号,则是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卡伦卡朋特。
这个观点,很多人在说。
但,这是欠准确的。且不说晏殊和柳永雅俗分殊,苏轼也并非一味豪放。至少,婉约派的词风他也会: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嘿嘿,如果告诉你这是欧阳修写的,你会怀疑吗?
实际上苏轼的风格很难一言以蔽之。他是多样的,也是兼容的。没有什么题材不能入他的词,也没有什么手法不能为他所用。他甚至能把前人写过用过的都来一遍,而且得心应手通行无阻,只要他愿意。
不信请先看这个:
/《剔银灯》作者 ?
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
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
争(怎)如共刘伶一醉?
再看这个:
/《满庭芳》作者 ?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
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
三万六千场。
请问,你说得出这都是谁的作品吗?
哈哈,前面那个是范仲淹的,后面是苏轼的。
这样看,范仲淹才是革命先驱。
然而引领宋词走出艳遇闲愁之狭小庭院,走向鸟飞鱼跃之广阔天地的,却只能是苏轼。因为苏轼太有才了。恐怕也只有他,才能做到想豪放就豪放,想婉约就婉约田晓蕾,想奇崛就奇崛,想平和就平和,想清新就清新。比如: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表面上看,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风物和故事,但苏轼的过人之处也正在这里。的确,天风海雨能振聋发聩,春花秋月有诗情画意,都不足为奇。最不起眼的普通人寻常事也能入词,还能让人读得趣味盎然,就非同一般。
当然,柳永的“针线闲拈伴伊坐”也有这意思,但远不如苏轼写得流畅自然。何况那样的生活苏轼也能写。他那首回文体《菩萨蛮》写的就是小夫妻吃冰镇莲藕的故事,最后两句是: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要说这是柳永写的,也有人信。
哈,有才就是任性!
不过,真要了解苏轼,还得读他这首《临江仙》: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是有历史背景的。正如我们在《王安石变法》中讲过的,由于“乌台诗案”的原因,苏轼在元丰三年(1080)二月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做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监视居住。
死里逃生的苏轼住在城南长江边的临皋亭,还开垦了一片荒地,命名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
夜饮东坡醒复醉,说的就是这里。

○《墨竹图》苏轼绘,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苏轼曾言:“宁可食无肉宿敌冤家, 不可居无竹。”一生酷爱竹,有多幅墨竹图传世九岁小魔医。
众所周知,乌台诗案是一大冤案,连司马光等人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人落井下石,有人避而远之,更有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反倒是早已下台的老对头王安石,毅然上书朝廷出手相助。不难想象,当苏轼只身一人在那孤寂的深夜静听江声时,心中是什么滋味,又有多少感慨!他发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一声长叹,表示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强烈愿望,都不奇怪。
那么,他走了没有呢?

○《黄州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寒食节时作
没有。第二天,黄州城内哄传苏轼写完此词之后,便将官帽官服挂在江边,乘船长啸而去。郡守闻讯大惊,以为州失罪人无法交代。但,等他匆匆忙忙赶到临皋亭时,苏轼却正在呼呼大睡,鼾声如雷,什么动静都没有。
是啊,人世原本大网罗,何必要走?
那就不走也罢!
就连写作也没有停下,但风格和境界有变。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在元丰五年(1082)七月,也就是贬到黄州两年半以后写的。也许很难有人想到,牢狱之灾和流放之苦,竟然能够诞生出气势磅礴的“大江东去”来!
恐怕也就苏轼能。
其实苏轼并非没有苦闷。元丰三年八月十五,他在黄州度过了第一个中秋。这时距离他当初入狱将近一年,心中的伤痛远远没有平复,对于未来更是一片茫然。于是,在皓月之下长江之边,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西江月》: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新凉嘻游加速器?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在苏作中不算名篇,但难能可贵处不少。要知道苏轼入狱就是文字惹的祸,此刻又岂敢直抒胸臆?也只能拐弯抹角,于是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样让人难以罗织罪名的说法。其实谁都知道医世无忧,客少非因酒贱,月明必被云妨。人生几度新凉,也是世态炎凉。
大难不死的苏轼,不能不思考人生的意义。
思考的结果是变得豁达梦幻变身曲,以至于他在绍圣四年(1097)以六十一岁的高龄被贬到地老天荒的海南岛后,也仍然能够写出这样阳光灿烂、青春靓丽的春词:
/《减字木兰花》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吴旻霈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时爱原爱蕾娜,苏轼已经离去世不远了。
也许,他永远都是一个“新青年”。
至于后来人,则另当别论。
国粹课堂已开通课程:
《中国诗词大会》康震,来了!蒋勋私藏 中国文学之美
说话好听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如果没有她,董卿一个人也撑不起《中国诗词大会》
大美宋词,一阕入耳,一阕入心——王立群品读经典宋词,只为你听
叶嘉莹:诗览众山小 体验诗词新境界
我们为什么要细读张爱玲?
有了诗词,风景才有了美的生命,读诗词也是在读人生
《易经》究竟有什么用?
写字,就是做人,练字,就是练心
郦波: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
身为国家总理的她走路上下班,自己买菜做饭
跟央视主播学习说话
鲍鹏山私塾课?论语
从百家讲坛到诗词大会,王立群带你品经典宋词

点击阅读原学习《蒙曼老师带你品最美唐》
全文详见:https://p66p.cn/1600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