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54

扬眉吐气陈善明!这领域的世界前10,中国竟占8个53719!老外被迫天天学中文..你们也有今天?-酷玩实验室 乌鸦上尉作品首发于微信号 乌鸦上尉微信ID??


扬眉吐气陈善明!这领域的世界前10,中国竟占8个53719!老外被迫天天学中文..你们也有今天?-酷玩实验室


乌鸦上尉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乌鸦上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大家好,我是上尉
提到贵州你能想到什么零壹乐队?
可能是素有耳闻的“穷山恶水”
又或许是亲眼所见的山清水秀
也可能会想起这口山里的大锅
Fast天眼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其实贵州还有一个牛逼的标签
就是桥
这两天上尉我看了一个节目
BBC拍摄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中
特意为贵州的一座大桥——
北盘江大桥
做了一整集的介绍


标题:中国“几乎不可能”的宏伟工程
节目里歪国主持人
采访了建设大桥的各种工作人员
从总设计师到工人
为我们全面展示了
各种各样的鹅妹子嘤脸
我知道你一定想问
这座桥究竟有啥不一样

其实
这是世界最高的大桥
是让国内外都纷纷给跪的世界第一
远看长这样

再近点长这样

动起来长这样
四周烟云缭绕
走在上面就像云中漫步


虽然上尉俺是个乌鸦燕赤凤,烧烤菜单是鸟类
看这个桥还是双腿发软

只是看到歪果仁这样的表现
上尉我还是不禁小声嘟囔一句
真没见过世面

因为中国根本不缺同样分量的桥
甚至可以说是满地都是
上尉上一篇文章也提到过
这座北盘江大桥
就是全世界最高的大桥

而在这个世界最高桥榜单中
大部分中国桥都是来自贵州
世界前20中就有14座
都坐落在贵州
为啥这么屌的桥都在贵州呢华心四朵花?
上尉我于是乎陷入了沉思
最后我得出个结论——
都是被逼的
贵州当地就有一句俗语:
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尺平
人无三分银
翻译一下就是:
天气不好寇准求教,路不好
还穷得铃儿响叮当
可以说,什么惨事儿
都让贵州人碰上了
时运不济时运不济

看看2000年
全国GDP榜单
倒着数第五个就是贵州
GDP只有这么一丁点

而贵州之所以这么穷
就是因为交通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
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类型
这是啥意思呢?
意思就是贵州这个地方
除了上坡就是下坡
什么时候遇见平地算你三生有幸
当然,就算遇到了
很可能就是一片田地
走过去踩一脚大泥巴的那种

这样的地势
导致两个地点之间
明明直线距离挺近的
却常常因为高山峡谷的阻隔
非要绕个弯才能迂回过去
世世代代生活在山里的贵州人
也许可以耐住耕耘梯田的劳苦
耐住山间急来急去的风雨
但却奈何不了
横亘在面前的层层叠嶂
人都说崔俊浩,要致富先修路
但是在贵州
在这种地形上
生活已经很不方便了
想在各种坡上建工事就更难了
不光是沟壑险峻
还可能四处暗藏脆弱的溶洞
但是贵州人从没在怕的
他们一直在努力
改造自己的家乡

就拿北盘江大桥来说吧
从桥面到河谷
垂直距离565米
相当于20层的高楼
这个高度无毛猿,比国外最高桥梁
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吉焦峡谷大桥
还要高出近100米!
站在桥上光是往下看
都会觉得腿软

建成这样一座桥
当然也并非易事
在大桥建设之前
负责桥梁的总设计师
对两岸的山体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用了一整年的时间
和自己的团队
用双脚一步一步走了10公里
仔细探查了每一寸土地
因为山区溶洞太多
在地上打钻总是会一不留神
就打到地下的溶洞里
选址困难重重
没有办法,走遍了两岸的路
低一些的地方不适合建桥
最后被逼无奈
只能将大桥定在565m这个高度
好不容易定下了选址
但是这样的选址
又产生了另一个难题
因为周围环境的限制
明明看着运物料的车
开过对面的山路,近在咫尺
实际上却遥不可及
因为要再过4个小时才能运到
而每天只有五辆车负责运输
每天只能运一趟

为了适应山体的形状
大桥尺寸也无法按照一般标准设计
也就没办法按照一般工序施工
没有前例可寻
负责工程的总工
只能自己创新施工法
将桥梁进行组装
想想这桥
建好之后站在上面心理都打怵
就别提建造它的施工工人
在上面有多危险了

在几百米的悬崖上
险峻不说,常常有妖风吹过
我们的创新施工法
每一步都要冒着工程被毁的危险
我们修桥的时候
是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
不敢有半点差池
大桥吊车控制台的操作员
是一个有23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
叫做唐虎
他每天的工作
都要在这样的高度上完成

与其他工人不同的是
陪同他一起工作的
还有一台大吊车
在离地200米的高空
吊着重达160吨的钢构件
还要将直径只有27毫米的螺栓孔
一个个精准对接
保证误差在0.5毫米内

为了将自己的误差
精准地控制在这个范围
唐虎做了不下10000次空载练习
他说:
我是抱着“生死觉悟”在工作
将自己的生命和设备绑在一起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
建设难度极高的北盘江大桥
竟然还比预计的时间
提前了近一年完成
在2016年成功合龙
一跃成为了
世界上最高的大桥
坐落在云贵交界处
成为了贵州一道壮丽的景观

这座大桥建成以后
两岸互通有无
只需要十几二十分钟的路程
在大桥建设的几年中
当地的村民马选军
每次出门看到大桥
都会拿出手机激动地拍照
他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
大桥从诞生到落成的照片
在央视对他的采访中
马选军翻着手机里的照片激动地说:
就像一道彩虹,横跨在大山顶上
真的很漂亮

看起来真的很伟大林水镜,夏一可很神奇
这么高都能架大桥
很多年很多年都没有想到
这个地方会架这样一道大桥
真的很厉害啊,中国人代嫁弃后!
大桥建成之后
外国媒体争相报道

英国《卫报》:中国贵州的世界最高桥即将竣工

英国《每日邮报》:你敢开车穿过这座桥么?
美国网友看到消息奔走相告
纷纷表示美帝政府低效又浪费


欧洲网友看了
纷纷开始吐槽自家的大桥
他们都嘲讽道:
英国要是建这样的大桥
要用30年
另一个网友火速前来补刀
“还要再用30年来做决定”


还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来蹦极
比如下图的战斗民族小伙砸

北盘江大桥
只是贵州大桥中的代表
因为贵州独特的地形问题
贵州每修建一座新桥
就得想出一种新的施工方式
没有前例可以遵循
北盘江大桥建设后
诞生了11项建造专利;
清水河大桥建设中
催生了等9个科研项目
预计有20余篇论文
10余个专利、1个工法;
红水河特大桥建设中
创新12项专利发明
其中发明专利5项
实用新型专利7项
是真正的科研生产机

而贵州桥梁的技术
也一再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
一再刷新世界纪录
囊括了多半的世界首例、世界第一

比如世界上跨径最大的
钢桁梁斜拉桥——
贵黔高速公路鸭池河大桥

比如世界首座
非对称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
惠罗高速公路红水河特大桥

比如世界最高、最大跨度的
悬索桥四渡河特大桥——

现在贵州所有的桥
大大小小超过了21000座
可以说得上是
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了
不仅仅是各式各样壮阔的桥梁
在贵州人勤劳的建设下
贵州的道路
也变得越来越通畅
2014年,贵州的交通网还非常单调
以省会贵阳为中心
只有六七条道路发散
铁路线也是零零散散
边缘地区间想要往来
必须要到贵阳或
其他的小枢纽转车
贵州的人回家
要火车汽车自行车
倒来倒去

然而两界小贩,到了2015年末
贵州县与县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
大部分已经完成
随后又打通了多条
通往邻省的铁路
今天的贵州
已经拥有了密集的交通网

有了这些路和桥
人们的生活便利了许多
比如在清水河大桥建成之前
从瓮安到贵阳要170多公里的路
放着好好的直线走不了
只能绕远前行
但大桥建成之后
路程一下子缩短了36公里

随着道路的畅通
贵州的经济也在慢慢好转
从2011年起
贵州GDP开始展现涨势
2015年增速达到10.5%
2016年增速飙升至11.73%
跻身全国第二
2017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10.1%
原本的穷乡僻壤正在逐渐消失
最近几年贵州的GDP增速
甚至可以和重庆媲美
有这样的发展
贵州桥梁功不可没

从前的贵州
就像王安石
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述的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她像谨慎而矜持的少女
用险山险水
一次次考验着造访者的诚意
而现在有了交通的支撑
旅游业也成了贵州的一大支柱
贵州不再是穷乡僻壤
不再是山穷水恶
贵州美丽的自然景观
让去旅游的人们都叹为观止
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

格凸河雄奇瑰丽

织金洞光怪陆离

威宁草海宁静优雅

西江千户苗寨仙风道骨


其实贵州人和山水的战争
也并是不从现在才开始的
由于先天的地理位置不适
这种对抗是贯穿始终的
贵州除了现代这些牛逼的桥
还有很多保存下来的古桥
比如贵州的镇远古镇的祝圣桥
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
却因为舞阳河的山洪暴发
屡建屡被冲毁
但天灾不能阻断贵州人
想与外界联系的渴望
冲毁就重新修
直至雍正元年才修建完成

俗话说
水能载舟,亦可赛艇能覆舟
水能养活一方贵州人
也可以一夕之间侵吞他们的所有
四面环山,天然闭塞
却拦不住贵州人冲出大山的野心
而桥梁
正是他们对抗山水的武器
是他们开拓新生活的希望
所以最终,我们看到
贵州人没有被山水驯服
却成为了驾驭山水的主人
大桥架起
这个钢铁重器的新时代
名为贵州
乌鸦上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乌鸦上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高家虎,请后台留言ihos登陆。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经济半小时 对北盘江大桥的专题报道
知乎问题 为什么贵州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 下的回答
全文详见:https://p66p.cn/1309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