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73

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的“康家会战斗”-太原道█ 百团大战康家会首战告捷纪念馆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的“康家会战斗”堪称里应外合 围点打援之经典??


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的“康家会战斗”-太原道

█ 百团大战康家会首战告捷纪念馆
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的“康家会战斗”
堪称里应外合 围点打援之经典之战
时值深秋,我们一行走进晋西北吕梁山区的静乐县,去探寻七十多年前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的“康家会战斗”遗址。田野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瑟瑟秋风吹过,金黄的杨树叶簌簌而落,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再一次被风吹起,飘舞在苍茫的天地间,有几片落在清澈的东碾河中,在低洼处不停地旋转,而后再一次随波逐流,进行前途未测的远征,深秋萧瑟的景象掩盖不住黄土高原的雄浑壮美,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苍凉而不苍茫,孤寂而不失大气,贫穷而绝不屈辱,如同众多潜藏在吕梁山区丰腴的躯体里的小山村一样,康家会村坐落在悬钟山脚下,村子不大,依山傍水,古老的窑洞见证着沧桑,淳朴的土地敦厚憨实,阎妮魏巍的悬钟山巍然屹立,静静的碾河水流淌着历史的过往,山坡上、河川里零零星星散布的田地是乡亲们一生的依靠,春种秋收,虽不富有,但可以勉强填饱肚子,山里人没有过高的欲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站在康家会村口,你绝对难以想象,晋西北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为何会成为百团大战的首战之地?百团大战打响第一枪的康家会战斗,是否与《吕梁英雄传》中的康家寨有着某种联系?“康家会战斗”歼敌200余人小户安好,缴获不少各类武器弹药量、粮秣、药品,我方仅有一名民兵受伤,成为代价小,战果大的精彩之战;康家会战斗围住一点,两头打援,成为八路军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展开了这次不寻常的探索莫衷一是造句 ,希望有新的、更大的发现。
静地乐土 英勇不屈
小时候,历史课本里的“百团大战”总是令人兴奋不已,“百团大战”第一枪就自己的家乡静乐康家会打响,攻占康家会日军据点的是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和4团,这是整个“百团大战”的首场战斗,也是我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这次战斗摧毁了静乐与忻州之间日伪最大的据点和粮食供应站,彻底切断了忻静公路,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歼灭日寇,扬我军威;首战告捷,气壮山河。
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汾河上游的静乐,地形险要、交通便利,西通吕梁,直达黄河,是西进吕梁、陕北的交通枢纽和商贸活动的重要关口;北靠三关,一路北进,就是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东望忻州、五台;南接古交、太原,居高临下,俯瞰中原,一览无余。静乐是游牧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带,是古代御敌的前沿阵地。静乐历史悠久,自古地灵人杰,俊星疾驰!由于汾河、碾河、鸣河文明的滋润,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在这片土上生活着一群黢黑、健硕的汉子和俊秀、善良的女子,他们脚踩漫漫黄土,头顶炎炎烈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耕耘着脚下的土地,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放牧着成群的牛羊,收获着丰收的喜悦。这块神奇的土地造就了静乐特殊的人文环境,历练出静乐人粗犷豪放、刚直不阿的秉性,荡涤出这里勤劳勇敢、淳厚朴实的民风。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北魏都督尔朱荣,隋唐义军领袖单雄信,清朝进士李銮宣、李锡书,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高君宇,牺盟会领导人吕调元……这些名字,似在诠释着地灵与人杰的天然联系,诠释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深刻内涵。为了生存,为了寻求活路,“干草会”揭竿而起,扯旗造反!同盟会海誓山盟,壮大发展,近代以来,中共早期领导高君宇播火三晋,洒下了革命的种子,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率领一群血性刚强的静乐汉子,向命运抗争,向旧制度宣战,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抗日战争时期,嚣张狂妄的日寇妄图征服华北,进而吞并整个中国。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提出了“坚持华北战场,与华北人民共存亡”的战斗口号,总部主力120师在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下挥师吕梁,进驻静乐,静乐成为晋绥边区的东大门。共产党八路军在这块土地上创建了巩固的根据地,因为这里具备了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先决条件。静乐是一方红色的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就诞生在这里。政治上,这里群众基础好,人民觉悟高,是华北地区开展农民运动最早的地方,革命先驱高君宇就出生在静乐峰岭底村。地理上,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得天独厚的游击战场。静乐距离晋绥边区兴县仅30公里,八路军进驻静乐后,迅速展开抗日救亡工作,熊熊抗日之火在静乐大地燃烧,静乐成为了晋绥边区的东大门,八路军健儿跃马扬鞭,纵横驰骋,留下了千古佳话。伫立汾水河畔,仰望巍巍吕梁,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气势雄浑的吕梁山,就是静乐精神的见证和象征。

█ 八路军120师编制序列表


█ 贺龙与关向应

█右起贺龙师长、周士第参谋长、关向应政委、甘泗淇主任亲临雁门关前线指挥雁门关伏击战
在那个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静乐人民,直起钢铁般的脊梁,挺起宽厚的胸膛,高举光芒四射的火把,引领抗战军民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抗战时期,发生在静乐的大小战斗就有近千余次。在那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淳朴、憨厚、真诚的静乐父老乡亲在那场气壮山河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解放战争中,忍辱负重、军民团结、一路前行……英雄的静乐人民,驱逐日寇不怕牺牲,威武不屈血洒疆场。可亲、可敬、可爱的静乐人民,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掩护抗日的八路军战士,宁肯自己饥肠辘辘,也要供养为人民打天下的子弟兵。
咽喉要道 交通命脉
悬钟山是一个高150余米,围600多米的天然花岗岩山体,“悬钟神韵”为静乐古八景之一。《静乐县志》有:“上有石寨,名为马寨”的记载。民间传说此山为太上老君失落之宝鼎,或为女娲补天之遗石,还有人说是二郎担山跌落的馒头陈筱诺。然而,称其为“悬钟”更为恰当。远望悬钟,承天接地,气势雄浑;近观悬钟,形象逼真,纹理清晰。悬钟山雄踞碾水河畔,由整块天然花岗岩石落成嵇少丞,山似一座钟,钟是一座山。极目四望,悬钟西北部群峰突兀,形态万千,石体裸露,形态各异,忻静公路横贯东西,来往车辆、人员一览无余。 康家会位于悬钟山脚下,静乐县城东忻静公路二十五公里处,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有石河、三交等敌据点,可通忻州;西有利润、娘子神等据点,可达静乐县城;南有上双井,土地堂、柳科府等据点,可达阳曲、古交,康家会自古为晋西北东部战略要地。
日军进驻康家会是1939年3月4日,据老人们说,1939年3月3日上午,日军两架轰炸机飞临康家会上空,像老鹰一样盘旋,随即俯冲直下,投下7颗炸弹,200多间房被毁,其中一颗是哑弹没有炸,3月4日,日本鬼子就进村了,在村庄制高点上安装了迫击炮、机关枪,确认村内没有抵抗后,将指挥部设在财主尹龙全家的院子里。这座严严实实的深宅大院位于忻静公路交通线旁,又是康家会村制高点,背靠土坡,坐北向南,院内有坚实的青石窑洞,窑洞北靠公路,东、西、南三面均是颇为坚固的高堂大舍,窑洞的东西两面各有房5间,东厢房成为是日本鬼子的食堂,西厢房是弹药库,窑顶上修筑了坚固的碉堡,碉堡修在院外东面高地约50米处,属砖、木、石结构,共3层,高丈许,里面能容10多人,每层有射孔4个,由2名哨兵驻守,进行观察瞭望,每2——3小时换哨一次。
除此之外,院南一也带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周围设置了两道铁丝网,两米多高,不准老百姓靠近。距此1000多米东南方向操场梁还修建了3个碉堡,周围挖筑了壕沟,架设铁丝网,进出都要通过吊桥和铁丝网,外围工事建筑与尹家大院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构成密不透风的火力网,没有相当专业的军事眼光,是设计不出这样一组由高墙大院,石窑碉堡、堑壕工事、铁丝网碉堡群织成的据点。此时的康家会据点成为日军占领静乐后修筑最大、最坚固的据点,成为了日军东出西进的战略通道和军火粮秣供给站,由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39大队的一个中队驻守,配备日军60名,伪军30名。如今的尹家大院至今仍保存着一些原来的旧貌,只剩下有4间青石箍成的石窑洞,随着岁月的流逝,尹家老财大院已看不出当年的辉宏大气,留下的只是一些破砖烂瓦,残垣断壁,只有那坚固的石箍窑还隐约的可以看出当年财主家大院的一些气势仙有洞天。
在众多村庄中,日军为什么会唯独占领康家会村,并构筑坚固的工事作为据点呢?原因是日军对军事地形学颇为研究,对地形地物的利用 熟烂于心,在静乐,我们探寻了好几处日军据点,以沟口据点为例,该据点位于汾河东岸的一黄土山梁之上,向东南可以进入双路到达悬钟,忻州,向东北可以到达杜家村一带,进入原平;向北可以溯汾河而上,到达宁武;向南可直通静乐县城,向西渡过汾河到达石门子、岔上,直至岢岚。石城、利润、娘子神、三交、天柱山以及毗邻静乐的宁武县石家庄镇日寇据点、宁化据点等都是这样的交通要道,大多位于两路或三路交叉之险要地形。康家会位于忻州到静乐的公路上,东距忻州(抗日战争时期为忻县)67公里,西距静乐24公里,向西经兴县、岚县,过黄河就是陕甘宁根据地,所以是晋西北东部的战略要地。如果说静乐是晋绥边区的东大门,那么,康家会就是大门上的那一把铁锁。
隐蔽接敌 里应外合 
百团大战晋绥边区的破袭战由120师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指挥,在大战第一阶段作战计划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位于静乐康家会据点是日军混成第9旅团39大队一个中队守备,康家会据点不但是维护日军进出的交通据点,更是日军重要的补给站,存放着大量的粮草弹药名师兵法,医药用品,一旦拿下这个据点,前方不打自溃。经研究决定,这一光荣任务交给了358旅716团和4团。事先派侦查员化装进村和康家会及周围村庄的抗日村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向村里人讲八路军要打日本人了,村民们不要惊慌,对外则严密封锁消息,不能进出村庄,不能走漏风声。

1940年8月19日,参战部队开始向康家会进军,首先进入康家会以南30余里的下马城,赤泥洼一带进行战斗准备。战斗方案已经出台,战斗准备已经形成,张宗逊旅长作出部署:八路军716团1、2营由营长刘德彬带领在康家会村以西3.5公里处的圪台坪到砚湾地段设伏,3营由营长张树芝分两路包围碾湾村,准备围歼由静乐城东援之敌;为了更有效地歼灭敌人,八路军和民兵分别将各自警戒处的公路挖沟破坏,以阻止敌汽车驰援。八路军4团2营攻打康家会;第3营7、8、9三个连沿村南土梁(堡子堰)排开正面攻击敌碉堡;待第2营5、6两个连进入村东南土梁(斜堰)设伏,两个营沿村南土梁呈马蹄形排开,对据点形成合围之势,一个巨大的扇形将敌堡严严实实包围起来。第4团1、3营(部分)设伏于康家会东5里的炭窑沟地区,警戒石神据点日伪军的东援,时刻准备伏击由石神炮台西援康家会据点之敌。一场里应外合,围点打援,关门打狗的精彩之战即将上演。
1940年8月20日黄昏时分,部队在暗夜掩护下离开下马城,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康家会移动,天漆黑一片,沥沥淅淅的秋雨下个不停。20日黄昏时分,指战员们冒雨从宿营地出发。队伍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天黑时分,到达一个叫土地堂的小山村,这里距康家会不到8公里路。由村里向导带路,穿山沟而行,待快要到达目的地时,战士们怕暴露目标,用手捂住水壶和手榴弹袋,轻手轻脚而行,不让发出一点响声,这是一种紧张的沉默,一种严肃的安静。天黑乎乎的,五米之外看不清任何东西,出了山沟的北口,沿公路向东北行进,迅速进入到各自指定的作战地域。20时许,在已策反伪军的带领下,战士们随伪军“打粮队”顺利进入操场梁敌据点。
秋色沉沉细雨蒙蒙,康家会村一片寂静,深秋的晋西北已寒意渐浓,敌堡上的两个哨兵在昏暗的灯光下来回渡步,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战斗随之打响。里应外合,迅速出击消灭了据点内的敌人,5连和6连按照既定部署开始向尹家大院敌碉堡群秘密靠近。5连尖刀1排周富贵排长带领选定的投弹班和刺刀班紧跟在向导的后面,20多名精壮的骨干队员,子弹上膛,刺刀出鞘,手榴弹拧开保险盖,从街心迅速穿过去,破坏了敌人从苇地里拉出的第一道铁丝网。走了十几步远,又被第二道铁丝网拦金舒春住,当剪断这道铁丝网时,铃铛骤然响了起来,“滴滴铛铛”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里十分刺耳。日军哨兵用不十分熟练的中国话高声喊叫着胡乱开枪,随即发射了信号弹。尖刀排战士们当机立断,利用敌人还未出击之际,迅速越过铁丝网,潜伏到一个碉堡底下,原来这是个空碉堡,打枪的地方是离此不远的另一个小碉堡。日军一看,前来袭击队伍没几个人,以为又是游击队来扰乱,双方很快交火,日军打过来一排子弹,向导老乡缺乏经验没有卧倒,一颗子弹“嗖”一声从他肩膀穿过,他“哎呀”一下子站立不稳,被身边的战士赶紧拉趴下。排长周富贵藏在暗处,只打了三枪,8名日本兵就掉头跑回了碉堡。此时,5连接到命令:“6连已越过铁丝网,接近了敌人,要求5连迅速向敌碉堡靠进,配合六连消灭全部敌人”,战斗一下子变得激烈起来。5连1排将捆扎在一起的十几枚手榴弹扔到碉堡旁随即爆炸,6连一个战士机灵地窜上房顶,冷不防扔下一颗手榴弹,炸坏了日军的掷弹筒,营长及时发出命令:“迅速前进,做一层工事,拂晓前彻底消灭敌人。”
军号响了,周富贵带头从临时做的工事里跳出来,冲向敌碉堡。这时,日军燃放了毒气,从碉堡里突然冒出了团团浓烟,迅速向外飞散,战士们淌着眼泪,咳嗽不止。“同志们,不要紧,这是催泪瓦斯”,连长一面镇定情绪,一面指挥大家用毛巾把口鼻捂住,“别让鬼子跑掉神魔超进化,快凶男寡女,手榴弹上!”一颗颗手榴弹雨点般向碉堡群投去。周富贵扛着梯子飞快地冲过去搭在一个碉堡上,利落地爬上去,把手榴弹使劲扔到里面。这时六连的一个排长也冲到门口,周富贵大喊:“小心,里边还有活的……”话音刚落,果然从里面飞出两颗子弹。战士们又把手榴弹往碉堡里投,日本兵拼命抵抗,一排排子弹向外射出,周富贵干脆停留在梯子上,身体贴着碉堡外壁大喊一声:“奶奶的,老子叫你顽抗!”往碉堡里连扔了几颗手榴弹,里面没了动静,碉堡群被攻克。
时机已到,旅首长一声令下,全体战士向尹家大院内的敌人发起了总攻,机枪、步枪急速地吐着火舌,火红的弹雨划破夜空飞向敌人。手榴弹在碉堡周围开花,龟缩在里面的日伪军仓惶应战,日军小队长抱着电话机向静乐县城日军中队长和石神据点日军紧急求援,后来又对着话筒呼喊三交、上双井等据点时,电话却成了哑巴,原来,我军为诱歼城内、石神的敌人,除通向这两个据点之外的电话线都已事先切断,待敌人通话之后,这两条电话线也随即切断。气急败坏的日军小队长将电话机摔在地上,带领日军开始了疯狂反击。负责正面攻击的是3营9连机枪班长姚贵方全系炼金师,他是一名神枪手,只待瞅中石窑顶上碉堡里示威的那挺机枪,“哒哒哒…… ”一梭子过去,敌人的机枪变成了哑巴。流星似的炮弹刷刷刷地飞向敌碉堡,“轰隆隆”一阵巨响,碉堡顶被炸开了一个大洞,里面十几名日伪军吓得紧紧地缩在一个角落不敢再动。凌晨时分,从东、西两面相继传来枪声。日军小队长意识到石神和城内两路援军均受阻了,于是命令残余日军全部撤回窑洞内,继续负隅顽抗,等待援军。
围点打援 关门打狗
自8月20日夜20时许,康家会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埋伏在忻静公路砚湾村附近北山梁上的716团指战员们异常兴奋,这表明我军已经包围了康家会守敌,为了诱惑歼灭县城驰援康家会之敌,战士们先前不破坏电话线,而是估计到康家会之敌向县城之敌求援之后,再派人前往砚湾西边山梁观察敌人动向,当隐约望见汽车灯之后,迅速报告716团黄新廷团长,电话线随即被我军割断,凌晨5时,城内日军闻讯后,急忙组织1000多人携带军火武器,乘20辆汽车向东急驰而来,不料在砚湾村附近钻进了八路军716团的伏击圈,团长一声令下,步枪、机枪、暴风骤雨般射向敌人,手榴弹、迫击炮弹在敌群中开花,敌人摸不准方向乱成一团,胡乱射击一阵后仓皇退入县城。一场激烈的阻击战仅用40分钟就胜利结束,干净利爽消灭敌人。这次战斗:毙敌90余人,俘虏10人,缴迫击炮1门,步枪22支,轻重机枪各一挺,手枪3支,望远镜3个,通信鸽2只。石神炮台30余名日伪军也从东面赶来增援,行至炭窑沟以东,旋即被我4团1营、3营伏击,烧敌汽车一辆,打死日军1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质,敌人看到增援不成,随即抱头鼠窜。
此时,被我第4团封锁在尹家大院窑洞内的残敌,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石神、城内的增援。眼见我第4团的攻势越来越猛,而东、西两路的枪声已逐渐寥落,日军小队长意识到大势已去,两路援军已无指望,便重新组织兵力,向东北方向突围,疯狂的反击战又一次打响。旅首长也充分估计到敌人待援无望后定会狗急跳墙,因东、南、西三面均有我军主力,只有北边攻势小邪神红云传,判断敌人会穿林涉河北逃!为了全歼敌人,第4团首长令三营长于志全率领9连转至村东阻击,给敌人让开了通道。敌人停止了射击,提心吊胆地涌上公路,却迎来了我军的一阵弹雨,扔下一地尸体后,残敌又退入石窑。借此机会,我9连指导员陈丙旭率领战士挥舞大刀砍开敌里外三层铁丝网,绕到石窑南面。2排长邱金堂和十几名战士攀上窑顶用机枪封锁了大院,将敌紧紧地围困在窑内。敌人在窑内架设起机枪疯狂地向外扫射,然而,限于位置和角度,其火力对我军已无任何威胁。
凉风嗖嗖而起,东方泛起鱼肚白。被我军封锁在窑内的敌人,仗着弹药充足,仍凭借着坚固的石窑负隅顽抗。我军点燃了柴草、门板扔入院内遮挡日军视线,9连一班长杨文德、战士陈文贵、赵成林等用镢头和铁锹将石窑后背墙挖开个大孔,敌人的机枪立即对准此孔洞拼命向外射击,同时不断地往外投掷手榴弹,以防我军逼进此缺口。3排一班长杨进明瞅准敌人掷弹的间隙,迅速贴着后墙移近缺口丿没事放放牛,将一捆拉着的手榴弹扔入窑内,“轰隆”一声闷响,敌人的机枪哑了。八路军战士们冒着浓重的烟尘冲入窑内,经过一番激烈肉搏,俘虏两名日军、l1名伪军,击毙所有残敌,日军小队长在挣扎中也被我战士击毙。至此,康家会战斗以我军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次日,贺龙、张宗逊、李夫克等120师,358旅首长骑马飞驰战地转世奇缘,表示祝贺。
康家会战斗从8月20日20时开始到第二天中午结束,共毙敌200余名,俘日兵12名(俘虏中有一个是日军小队长,经审问他是日本九州人,九州大学毕业,曾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经过反战教育,后来成了反战同盟会员。)毁敌汽车2辆,缴获迫击炮2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23挺,迫击炮2门,步枪100余支,手枪10余支及大批子弹手雷、粮食布匹、军服被褥,洋腊罐头等,我方仅有一名民兵向导受伤,如此精彩、骄人、辉煌的战果从未有过。在康家会战斗结束两天之后的8月23日,120师第358旅716团和第4团两次袭击寨子村,第2团官兵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破袭公路,伏击离开据点的日伪军,袭击石门鄢、寺圪塔等日伪军据点,取得了可喜的战果。三天半之后的8月25日凌晨,120师358旅又以第716团、第4团各一部向静乐丰润据点的日伪军发起袭击,八路军指战员士气高昂,顺利攻占了丰润山上的日军碉堡,乘胜扩大战果。在晋西北战场上,八路军120师的连续作战180多次,汤姆威兹攻克了宁武阳方口、宁化、康家会、丰润等日伪军据点,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的日军交通线,牵制了同蒲铁路附近的大量日军,与在正太路作战的晋察冀军区和第129师互相配合,东西呼应,提高了作战效果,取得了又一个大胜利纪家闺秀。百团大战后,日军疯狂反扑,在后来艰苦的反“扫荡”中,晋西北军民先后作战217次,歼灭日伪军2500人,破坏公路125公里,破坏桥梁23座。在八路军的连续不断打击下,日军无可奈何,被迫于1941年1月下旬全部撤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 八路军

█ 攻克日军据点

█ 贺龙在讲话

█ 358旅干部合影,左四为张宗逊
首战告捷 昭彰日月
八路军120师在康家会打响了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第一枪,切断了忻静公路,减轻了日军通过静乐、岚县、兴县西渡黄河威胁陕甘宁边区的企图,有效地牵制了日军西进的速度,保卫了陕甘宁根据地。康家会战斗的胜利,转移了静乐日军的注意力,八路军乘虚而入接连收复了丰润、普明、寨上、方山等据点,使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连城一片。康家会战斗也阻止了日军通过北同蒲路增援正太路,有力地支援了兄弟部队。康家会战斗不仅闻名于晋西北,而且誉满华北,闻名全国,成为百团大战中里应外合、围点打援的著名战例,被光荣地载入八路军战史。
百团大战第一仗“康家会战斗”是经过缜密部署的,先前有既定计划,秘密侦查,布设内线,隐蔽接敌,打敌援军等,所以旗开得胜,首战告捷。纵观整个战斗过程,我军攻坚有谋,里应外合;围点打援,干净利落;伤亡极小,战果颇丰。先期派人侦查,提前策反伪军,以致攻坚时早有接应,事先不破坏通讯设施,巧妙地让据点内日军调动静乐县城和忻县方面之援军,在砚湾和石神两个方向成功伏击,打了两个漂亮的伏击战。康家会战斗歼敌多,伤亡少,计划周密,战斗有序,战果显著,攻坚阻援配合密切,八路军与民兵协同作战,成为百团大战中里应外合、围点打援的典范战例(两面打援。在忻静公路之西砚湾伏击来自县城之敌,在忻静公路之东伏击来自石河炮台之敌)。事先由于成功策反敌伪人员,指战员先行进入敌据点,此役前后,游击队员、人民群众积极配合部队侦察敌情、筹集粮草、组织群众转移,做了大量辅助工作;在战斗中,人民群众紧随部队,转运军火弹药,抢救转送伤员,作出了卓越贡献,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
1945年,静乐解放,成为了全国最早解放的县城之一。在烽火岁月中,军民昂起倔强的头颅释延武,挺起坚实胸膛,迎着风云雷电、烈日风沙,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人民子弟兵南征北战、马革裹尸,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静乐始终是革命老区,坚固的根据地,先后有上万名英雄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奔赴疆场,血洒大江南北,气贯汾河两岸。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静乐已焕发出迷人的神采和无穷的魅力。
2015年8月20日上午,悬钟山下,碾水河畔的康家会镇圪台坪村,一座高达11米、重达40吨的天然巨石巍然矗立,宛若革命先烈用鲜血浸染过的一座丰碑,又如一团向上升腾的火焰,碑上“百团大战首战纪念馆”九个遒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在阳光的沐浴下熠熠生辉,闪耀着华夏儿女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百团大战首战纪念馆正式开馆。八路军120师358旅参谋长、共和国开国少将李夫克;358旅战地记者文路之女;总装备部后勤部原副部长、少将苏旭光;《百团大战纪实》作者刘强伦等多名领导和专家以及省、市党史办领导应邀出席,中共静乐县委书记李德新、政府县长王昕等参加了开馆仪式。各媒体单位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发来贺信……由于康家会战斗早已声名远播,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把纪念馆里里外外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依次进入馆内,重温着那段血火洗礼的岁月。纪念馆展开了她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宾。这一天,高耸的纪念碑终于挺直了她钢铁般的脊梁,实现了期盼已久的愿望。黄色,长形,锥顶的纪念碑像一柄扬眉出鞘的长剑,直指苍穹……昭彰出军民同仇敌忾的决心。该纪念馆占地7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陈列室、展览室、影像资料室等多个展室,收藏有实物展品50余件,各种图片资料100余幅。成为静乐县首批国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康家会,当年日军在静乐与忻州之间的重要据点,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和4团的将士誓死拔掉这颗钉子。第一枪打出了勇气,打出了威风,首战告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之后八路军、决死纵队、武工队、民兵在正太路,同蒲线发起的百团大战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反扫荡得以成功,反封锁大获全胜。当年的枪炮声已经远去,硝烟连同激越豪迈的呐喊也已散尽,抗战的烽火已渐行渐远消失在时光的背影里。但那是一页期待后人翻开的巨著,有一种浩然正气强烈地撞击着每个人的心扉,震撼着感知和灵魂仙果福缘,重新唤醒那段战火纷飞的记忆。此刻秋风猎猎,松涛阵阵,“消灭倭寇,还我河山”的呐喊依旧回响在耳边。虽然偏处一隅,却因伟岸而依旧存在;虽然时光远去,却因雄壮而凝重万分。
在山西、在忻州、在静乐、在康家会,在悬钟脚下,在碾水河畔,挺拔的钻天杨一如英勇的八路军将士,在静待冲锋号的吹响,这是一场过硬的攻坚战斗,这是一场漂亮的围点打援,这是一次浴血后的胜利凯旋。用热血书写尊严的八路健儿,是舍生取义的中华魂,是用生命换取祖国新生的英雄,历史将永远铭记。 习近平主席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在旅游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研究地域文化、从中找到闪光点,对提升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具有特殊的意义。百团大战之康家会战斗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它、肯定它,让它回归本来面目,起到真实还原历史的作用,教育和启迪后人勿忘国耻,正视历史,珍视和平,这也是增加一个地方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自豪感,扩大地方影响力的现实需要。
百团大战早已成为历史,康家会战斗也已烟消云散心急如焚造句,但日寇的穷凶极恶,八路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康家会人民的踊跃支前,那清脆的枪声,烟弥漫的战场,隆隆的炮声早已随着历史的长烟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会永远缅怀英烈,更加珍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任时光匆匆老去,任世纪沉浮变幻。我们都不会忘记伟大的抗日战争,更不应该忘记抗战牺牲的中国军民。应该万人瞻仰,日月共存。勇士青春的身影,化作呼啦啦战旗飘扬;岁月河山的记忆,留下英雄不朽的忠魂,你看那山峦树木茂盛如方阵,还在静候嘹亮的集结号……


█ 康家会战斗遗址


█ 康家会战斗简介
百团大战 光耀千秋
武汉会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武工队、游击队、牺盟会组织的新军在山西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运动战,迅速发展壮大。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 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吕梁、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日军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并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根据地粮草、弹药、医药一时紧缺,难以为继。眼看着根据地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也在削弱。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使华北战局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了鼓舞全国抗战军民的士气夏树唯,增强战胜日军的信心,八路军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的领导下,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 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横越太行,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因此一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 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 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 ,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对同蒲、平汉、津浦、 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1940年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 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 阳泉(不含)段;第 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 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收复日军占领的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另有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 独立混成旅团,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计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15万人。
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在华北地区河北山西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拔除敌人据点约3000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和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妄想。抗日救亡组织和群众团体纷纷举行祝捷会和庆功会,一些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祝贺八路军取得的胜利。这一胜利,增强了抗日军民战胜困难的信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从华中正面战场抽调2个师加强华北方面军,从而迟滞了日军的南进的步伐,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军队的正面战场。
正太路破袭战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加破袭战的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 决死队第1、第3 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 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社华北分社发布了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参谋处关于百团大战的第一号捷报。这样一来,就把原定为破袭战的“正太战役”发展成为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从此百团大战扬名中外。
百团大战,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震动。苏联《红星报》发表评论,指出:“华北之中国军队,目前正在山西省进行主动性之作战。第八路军正展开大规模之攻势,游击战在山东省与北平附近亦正趋于激化,中国人……始终表现高度之民气,对自身力量具有信念。中国人民为自由独立,争取最后胜利而战,依然表现最大之决心而不能动摇。”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写出了很有文采的报道,其中说:“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夜以继日,一连厮杀了三个半月。百团大战,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也取得了政治上的重大胜利,使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形象日益高大,百团大战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增强了全国抗日军民必胜的信心。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意志,百团大战涌现出了许多中华抗日志士英勇牺牲的烈士,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全文详见:https://p66p.cn/1222.html

TOP